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肌肉骨骼系统用药——CHMP建议批准Ibandronic Acid Teva
1
作者 黄晓燕(译) 《国外药讯》 2010年第7期23-23,共1页
2010年6月24日,人用医疗产品委员会(CHMP)发表支持性意见,建议批准医疗产品Ibandronic Acid Teva(ibandronic acid,伊班膦酸)(Ⅰ)50mg和150mg薄膜片的销售申请,用于预防乳腺癌和骨转移患者的骨骼事件(50mg),以及骨折风险... 2010年6月24日,人用医疗产品委员会(CHMP)发表支持性意见,建议批准医疗产品Ibandronic Acid Teva(ibandronic acid,伊班膦酸)(Ⅰ)50mg和150mg薄膜片的销售申请,用于预防乳腺癌和骨转移患者的骨骼事件(50mg),以及骨折风险升高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治疗(150rag)。申请该药的厂家是Teva制药公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系统用药 TEVA 医疗产品 骨转移患者 骨质疏松症 绝经后妇女 伊班膦酸 骨骼事件
下载PDF
接受放疗的脊柱骨转移瘤患者总生存期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关系
2
作者 刘静 王林娟 +1 位作者 龙小辉 闫秋虹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626-629,共4页
目的探讨接受放疗的脊柱骨转移瘤(SM)患者总生存期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该院接受放疗的SM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参数和总生存期数据,以患者总生存期中位值进行划分,将患者分为... 目的探讨接受放疗的脊柱骨转移瘤(SM)患者总生存期与日常生活能力(ADL)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在该院接受放疗的SM患者201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参数和总生存期数据,以患者总生存期中位值进行划分,将患者分为分为预后良好组(≥2年)和预后不良组(<2年)。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比较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Cox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变量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的AD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医学共病、脊柱转移水平等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RS评分、原发部位、脑转移、其他脏器转移、脊柱稳定性和治疗策略等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ox风险模型显示,高ADL、原发部位为乳腺、化疗是预后不良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ADL是接受放疗的SM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因素之一,高ADL患者的总生存期高于低ADL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转移瘤 骨骼相关事件 总生存期 日常生活能力
下载PDF
Bondronat用于治疗转移性骨病
3
作者 蒋晓丽 《国外药讯》 2004年第4期29-29,共1页
Roche公司宣布已在欧洲推出它的第三代二膦酸盐Bondronat(ibandronate,伊班膦酸盐)(Ⅰ)用于减轻骨转移疾病(如乳腺癌患者的病理性骨折)所致的骨痛和骨骼事件。
关键词 二膦酸盐 Bondronat 转移性骨病 Roche公司 骨痛 骨骼事件
下载PDF
骨转移癌21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郑翰林 申鹏飞 +3 位作者 朱腾飞 吴嘉祥 闫明 赵文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070-3074,共5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骨转移癌的临床特点,提高骨转移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17例骨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发肿瘤、年龄分布、首发症状、发病时间、骨转移部位等临床特点,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唑来膦酸治疗前后骨转... 目的探讨并分析骨转移癌的临床特点,提高骨转移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217例骨转移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原发肿瘤、年龄分布、首发症状、发病时间、骨转移部位等临床特点,运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唑来膦酸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疼痛差异。结果骨转移癌患者以男性多见,男女比例为1.28∶1。原发肿瘤以肺癌(51.61%)、乳腺癌(15.67%)相对多见。50~70岁是骨转移发病的高峰。骨转移癌患者大多以不同程度的疼痛为最初不适,少数则以功能障碍、病理性骨折、局部肿块为首发症状,个别为无意间发现。发病时间在3个月以内者居多,占到54.84%。骨转移部位以脊柱、骨盆、股骨、肋骨居多,且骨转移灶大都为多发。108例骨转移灶疼痛患者经唑来膦酸治疗后VAS评分为0~4(1.31±1.07)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骨转移癌应争取早期诊断,采取综合治疗,以期为患者减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 临床特征 唑来膦酸 回顾性分析 骨骼相关事件
下载PDF
Denosumab与破骨细胞RANKL/RANK通路 被引量:5
5
作者 张萌萌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5-387,415,共4页
Denosumab(狄诺塞麦)是一种人工合成、完全人源化、可与RNAKL结合的单克隆抗体(IgG2抗体),对人源RANKL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1]),具有较好的骨吸收抑制作用,是以破骨细胞RANKL/RANK信号调控通路为靶点的骨质疏松靶向治疗药物,并... Denosumab(狄诺塞麦)是一种人工合成、完全人源化、可与RNAKL结合的单克隆抗体(IgG2抗体),对人源RANKL具有很高的亲和力和特异性^([1]),具有较好的骨吸收抑制作用,是以破骨细胞RANKL/RANK信号调控通路为靶点的骨质疏松靶向治疗药物,并可降低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骨骼相关事件(SRE)的发生、延缓骨痛的进展。本文综述了狄诺塞麦抑制骨吸收的生理作用机制,狄诺塞麦治疗骨质疏松和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研究进展,为狄诺塞麦在临床的应用提供更好的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诺塞麦 骨质疏松 骨转移 骨骼相关事件 RANKL/RANK通路
下载PDF
^(223)RaCl_(2)用于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骨转移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及体内减毒
6
作者 薛帅 李丹妮 +1 位作者 白庆云 李潇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876-880,共5页
^(223)RaCl_(2)被批准用于治疗患有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有症状的骨转移和无已知内脏转移的患者,适用于提高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率。用于核素治疗的骨沉积类放射性药物长期以来一直用于缓解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同时... ^(223)RaCl_(2)被批准用于治疗患有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有症状的骨转移和无已知内脏转移的患者,适用于提高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率。用于核素治疗的骨沉积类放射性药物长期以来一直用于缓解骨转移患者的疼痛,同时α发射体223 Ra的寻骨特性和有利的物理特性使其在Ⅲ期试验ALSYMPCA中展现了额外的生存优势。目前,提高^(223)RaCl_(2)的生物利用度和减低胃肠道的辐射剂量的努力方向是降低^(223)RaCl_(2)在胃肠道的不良沉积。本文就^(223)RaCl_(2)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进展作一综述,重点讨论^(223)RaCl_(2)的生物安全性和利用其化学特性进行体内减毒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3)RaCl_(2) mCRPC 胃肠道 骨转移 骨骼相关事件
下载PDF
甲状腺癌骨转移诊断及治疗
7
作者 樊友本 邓先兆 +1 位作者 杨庆诚 邱忠领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1-704,共4页
甲状腺癌约4%并发骨转移,预后变差,70%病人在确诊后4年内死亡。甲状腺癌骨转移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种族、特别是病理类型、颈部病灶严重程度等因素相关。骨转移常引起骨痛、高钙血症等,增加了骨骼相关事件(SRE)的发生,如病理性骨折和... 甲状腺癌约4%并发骨转移,预后变差,70%病人在确诊后4年内死亡。甲状腺癌骨转移的发生与年龄、性别、种族、特别是病理类型、颈部病灶严重程度等因素相关。骨转移常引起骨痛、高钙血症等,增加了骨骼相关事件(SRE)的发生,如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甲状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包括颈部超声、增强CT、MRI、骨扫描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等,可用于明确甲状腺病灶、侵犯范围和骨转移情况。甲状腺癌骨转移的治疗需要多学科联合诊治,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同位素治疗、局部姑息治疗和小分子靶向治疗。手术治疗主要针对甲状腺原发病灶和骨寡转移灶,可进行病灶切除和骨缺损重建。分化型甲状腺癌骨转移病人在甲状腺全切术后可进行同位素^(131)I治疗,治疗前需停服甲状腺素并进行低碘饮食。局部姑息治疗方式包括骨水泥固定、姑息性刮除固定术、射频或冷冻、局部外放射和血管栓塞治疗等,可用于缓解局部症状、延缓肿瘤生长和减少术中出血。近年来,小分子靶向治疗发展迅速,索拉菲尼、仑伐替尼、凡德他尼、卡博替尼、安罗替尼等药物广泛用于晚期甲状腺癌的治疗,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甲状腺癌骨转移,通过积极的综合治疗常仍能获得较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骨转移 外科治疗 同位素治疗 靶向治疗 诊断 预后 骨骼相关事件
原文传递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小磊 鞠文龙 丁晓玲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0年第6期407-409,共3页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erosis of the jaw,BRONJ)于2003年首次在美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报道,描述了36例癌症患者为预防骨骼事件(骨转移、高钙血症、骨痛)的发生,在静脉应用双膦酸盐治疗后... 双膦酸盐相关性颌骨坏死(bisphosphonate—related osteoneerosis of the jaw,BRONJ)于2003年首次在美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报道,描述了36例癌症患者为预防骨骼事件(骨转移、高钙血症、骨痛)的发生,在静脉应用双膦酸盐治疗后发生了颌骨缺血坏死。之后此类的报道越来越多,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坏死 双膦酸盐 相关性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骨缺血坏死 骨骼事件 癌症患者 高钙血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