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超声骨骼成像模式对胎儿上颌骨检测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郑力鹏 常洪波 +1 位作者 刘颖 刘广华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2年第6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胎儿上颌骨三维超声成像特点。方法对我院261例经常规超声检查颜面部发育无异常胎儿的上颌骨形态进行静态三维超声成像,并比较各孕期三维超声成像的成功率;同时对3例非颜面部畸形引产后胎儿上颌骨标本进行解剖及体外三...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胎儿上颌骨三维超声成像特点。方法对我院261例经常规超声检查颜面部发育无异常胎儿的上颌骨形态进行静态三维超声成像,并比较各孕期三维超声成像的成功率;同时对3例非颜面部畸形引产后胎儿上颌骨标本进行解剖及体外三维超声成像,对8例腭裂畸形胎儿进行上颌骨三维重建。结果孕12~27+6周胎儿上颌骨三维成像的成功率均≥96%,孕36~40周成像成功率为27.5%;8例腭裂畸形胎儿均成功显像。孕12~15周胎儿上颌骨三维立体图像显示似平放的直角三角形;孕16周时可清晰显示鼻切迹及鼻前棘,胎儿上颌骨与成人相似。结论三维超声骨骼成像模式在显示胎儿上颌骨解剖结构和形态特征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可作为二维常规超声检查的重要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三维 骨骼成像模式 胎儿 上颌骨
下载PDF
探讨三维超声骨骼成像技术在孕中晚期诊断胎儿鼻骨发育不良方面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蓝霓 邱佩嫦 +2 位作者 邓志贤 李付广 覃碧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6期1402-140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超声骨骼成像技术诊断妊娠中晚期胎儿鼻骨发育不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本院8966例孕妇的产前诊断资料。所有的孕妇均行二维与三维超声骨骼成像检查,且根据孕妇年龄分成高年龄组(年龄≥3... 目的:探讨采用三维超声骨骼成像技术诊断妊娠中晚期胎儿鼻骨发育不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间本院8966例孕妇的产前诊断资料。所有的孕妇均行二维与三维超声骨骼成像检查,且根据孕妇年龄分成高年龄组(年龄≥35岁)与低年龄组(年龄<35岁),对各组产妇的胎儿异常检出进行比较。结果:二维超声对胎儿鼻骨发育不良的检出率为78.55%,明显低于三维超声100.00%的检出率;8966例孕妇中总计检出88例胎儿鼻骨发育异常,检出率为0.98%,其中高年龄组的1052例孕妇中检出28例鼻骨发育异常胎儿,占2.66%,7914例低年龄组孕妇检出60例鼻骨发育异常胎儿,占0.7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孕中晚期的孕妇,采用三维超声骨骼成像可有效的检出胎儿鼻骨发育不良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 骨骼成像 孕中晚期 胎儿鼻骨发育不良 诊断
下载PDF
三维骨骼成像在胎儿医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任芸芸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6-9,共4页
三维骨骼成像是三维表面成像中的一种模式,通过最大、透明和X线的方式显示胎儿的骨骼系统,图像更加直观立体,可以显示采集区域内完整的骨骼图像,对观察骨骼的发育情况及判断有无畸形都有其临床价值。目前三维骨骼模式在脊柱成像、肋骨... 三维骨骼成像是三维表面成像中的一种模式,通过最大、透明和X线的方式显示胎儿的骨骼系统,图像更加直观立体,可以显示采集区域内完整的骨骼图像,对观察骨骼的发育情况及判断有无畸形都有其临床价值。目前三维骨骼模式在脊柱成像、肋骨的应用已逐步得到了国内外医生的认可,但颅骨、面部、脊柱、肋骨及四肢骨骼等都是骨骼模式的应用领域,可以为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本文拟从脊柱畸形和面部异常这两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的三维骨骼成像在临床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骨骼成像 脊柱畸形 面部异常
下载PDF
肌肉骨骼超声成像测量健康青年股骨外侧髁髂胫束的信度 被引量:7
4
作者 冯亚男 张志杰 +1 位作者 豆勇刚 刘春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56-1157,共2页
目的研究肌肉骨骼超声成像测量健康青年髂胫束的信度。方法健康青年20名应用肌肉骨骼超声成像测量股骨外侧髁处髂胫束。先由两名测试者分别双侧膝关节髂胫束厚度,其中一名测试者3~5 d后重复测量一次。计算等级相关系数(ICC)和最小可... 目的研究肌肉骨骼超声成像测量健康青年髂胫束的信度。方法健康青年20名应用肌肉骨骼超声成像测量股骨外侧髁处髂胫束。先由两名测试者分别双侧膝关节髂胫束厚度,其中一名测试者3~5 d后重复测量一次。计算等级相关系数(ICC)和最小可检测变化值(MDC),对比左右两侧髂胫束厚度。结果重复测量ICC为0.89(右侧)和0.85(左侧),测试者间ICC为0.82(右侧)和0.84(左侧)。MDC为0.41~0.51 mm。左侧与右侧股骨外侧髁髂胫束的厚度无显著性差异(P=0.97)。结论肌肉骨骼超声成像测量健康青年人群股骨外侧髁处髂胫束厚度信度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骨骼超声成像 髂胫束 信度 青年
下载PDF
下肢骨骼肌CT灌注成像特征对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诊断意义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夏连仁 甄光 +1 位作者 高星 杜勇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7期1636-1637,共2页
目的:探讨下肢骨骼肌CT灌注成像特征对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PAD)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PAD患者75例,分为普通PAD患者(n=26)和糖尿病PAD组(n=49),同时选取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对... 目的:探讨下肢骨骼肌CT灌注成像特征对糖尿病合并周围血管病变(PAD)患者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PAD患者75例,分为普通PAD患者(n=26)和糖尿病PAD组(n=49),同时选取2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对三组患者各成像特征参数,对照组、糖尿病PAD组各Fontaine分级的MIT、BV、BF、PS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三组患者MIT、BV、BF、PS指标均出现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与糖尿病PAD组Fontaine分级MIT、BV、BF、PS指标均出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康人群、普通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糖尿病合并普通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在成像特征中的各个参数之间具有较为明显的差异,临床上可通过下肢骨骼肌CT灌注成像特征对该疾病患者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骨骼肌CT灌注成像特征 糖尿病 周围血管病变 诊断意义
下载PDF
数字断层融合成像在骨骼系统成像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宇 《医疗装备》 2020年第15期190-191,共2页
数字断层融合成像(DTS)发展于数字化摄影(DR)技术,现代数字化与影像技术信息化的发展促使传统体层摄影技术发展为DTS,具有简便、快捷等特点。DTS结合断层技术和计算机后处理技术,通过采集解析度、精密度较高的连续断层图像,直观显示骨... 数字断层融合成像(DTS)发展于数字化摄影(DR)技术,现代数字化与影像技术信息化的发展促使传统体层摄影技术发展为DTS,具有简便、快捷等特点。DTS结合断层技术和计算机后处理技术,通过采集解析度、精密度较高的连续断层图像,直观显示骨骼空间解剖结构,分辨力较高,且不易受金属人造物等影响。近年来,DTS技术充分结合D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骨折等疾病的诊断中,可提高影像可视性,清晰显示病变结构,进而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断层融合成像 骨骼系统成像 数字化摄影
下载PDF
新型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剂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颜新宇 颜玉班 《医学综述》 2011年第8期1232-1235,共4页
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早期发现骨骼系统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有的骨显像剂由于自身的缺陷,已不能满足骨骼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因此,大量新型骨显像剂不断涌现以期填补其不足。99Tc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乙-二胺四甲... 全身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在早期发现骨骼系统疾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现有的骨显像剂由于自身的缺陷,已不能满足骨骼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因此,大量新型骨显像剂不断涌现以期填补其不足。99Tc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153Sm乙-二胺四甲撑膦酸和99Tcm-亚甲基氨基二膦酸具有很好的亲骨性,而177Lu乙-二胺四甲撑膦酸、99Tcm(Ⅴ)-二巯基丁二酸、99Tcm-唑来膦酸、99Tcm-毫微胶体和18F氟-化钠在单独骨病上效果明显。传统改进的膦酸盐、亲和性强的生物制剂蛋白和胆碱,以及性质稳定的化学物质氟和甲缩醛等新型骨显像剂都从不同角度上提升力骨骼成像的作用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剂 骨骼成像 膦酸盐 生物制剂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s of Bones by Microtomography
8
作者 Julio Cesar Latini Stutz Joel. Sanchez Dominguez Joaquim Teixeira de Assis 《Journa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2017年第2期51-54,共4页
The use of computed microtomography (p.CT) has revolutionized many areas of research, such as noninvasive, fast and high precision techniques, which allows immediate visualization of internal structures without any ... The use of computed microtomography (p.CT) has revolutionized many areas of research, such as noninvasive, fast and high precision techniques, which allows immediate visualization of internal structures without any risk to the object of study. ~tCT is widely accepted for medical diagnostics, is also important for purposes of zoological research and paleontological. In this work, we used the μCT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bones from mammalian and poultry. We studied the bones of rats and quail. Through microtomography images, we observed that the bones of the poultry have a bony structure in the form of a trellis that is not present in bones of mammals. These trellises bony is an evolutionary adaptation that allowed the bones of the birds to become longer and lighter maintaining its strength. It was also observed that the percentage of the trabecular area in poultry is almost half of that observed in mammals. The results obtained validate the use of μCT as a technique that allows the study of bone structures in small samples, enabling to explore the morph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ones of those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tomography bones X-ray.
下载PDF
魏氏二步七法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三维影像学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薛彬 刘涛 +5 位作者 奚小冰 李飞跃 孔令军 周鑫 朱清广 房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5-369,共5页
目的 观察魏氏二步七法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三维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予魏氏二步七法手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 目的 观察魏氏二步七法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三维影像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予魏氏二步七法手法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脊柱-骨盆三维影像学检测,影像学指标包括骨盆侧倾、腰椎前凸角、骨盆入射角、骨盆倾斜角、骶骨倾斜角、矢状面垂直轴,脊柱椎体空间位置指标包括L5轴向旋转、L5矢量位移(x)、L5矢量位移(y)、L4轴向旋转、L4矢量位移(x)、L4矢量位移(y)。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4周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结果 最终纳入分析干预组35例,对照组34例。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骨盆侧倾、矢状面垂直轴均减小,干预组治疗后腰椎前凸角增大(P<0.001);干预组在改善骨盆侧倾、矢状面垂直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在改善L4和L5轴向旋转、L5矢量位移(x)、L5矢量位移(y)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4周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和ODI评分均降低(P<0.001)。治疗4周后干预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魏氏二步七法手法较常规推拿手法可更好地促进恢复脊柱-骨盆生物力学平衡,这可能也是其在减轻疼痛及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手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推拿手法 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魏氏二步七法 全身骨骼三维建模成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