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方古人骨中羟磷灰石稳定同位素分析的可行性初探——以浙江省庄桥坟遗址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郭怡 项晨 +2 位作者 夏阳 徐新民 张国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3-154,共12页
对人骨保存与污染情况的研究是利用骨骼进行测年和食谱分析的前提,而国际上热带/亚热带地区人骨骨胶原普遍流失的现状促使国际学界不断加强对人骨中无机质(羟磷灰石)的研究;然而我国对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人骨保存情况研究甚少,极... 对人骨保存与污染情况的研究是利用骨骼进行测年和食谱分析的前提,而国际上热带/亚热带地区人骨骨胶原普遍流失的现状促使国际学界不断加强对人骨中无机质(羟磷灰石)的研究;然而我国对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人骨保存情况研究甚少,极大限制了对当地史前先民食谱分析研究的进展。本文以浙江庄桥坟遗址(3700-5000a B.P.)出土的50例人和动物骨骼为例,运用元素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等现代分析手段从骨胶原和羟磷灰石两方面,探索当地骨骼保存及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这50例样品的骨胶原已经全部降解或被污染;骨胶原实验后尚余44例样品,对其进行XRD实验,结果表明14例样品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石英、钠长石和钾长石,说明骨样受到了外来物质的污染。而另外30例骨骼样品的最主要成分是羟磷灰石,不含其他杂质。将这30例样品进行FTIR实验后发现,图谱中PO4^3-和CO3^2-主要振动带的特征峰明显;引入PCI、BPI、C/P等FTIR指数进行定量分析、并在指数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后发现,样品中羟磷灰石的保存状况较好,可以进一步用于今后的稳定同位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桥坟遗址 骨骼污染鉴别 骨胶原 羟磷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