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WebGL技术的人体骨骼解剖教学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谭海涛 黄国秀 +8 位作者 韦英婷 罗翔 许林 张其标 秦豪 潘愈嘉 谭霄 郑静茂 梁燕兰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20年第3期351-355,359,共6页
目的探讨WebGL技术在人体骨骼解剖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教学大纲要求,收集临床患者全身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据,利用医学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4.0对数据进行建模,备用上传至数字医学教学网,构建人体三维骨... 目的探讨WebGL技术在人体骨骼解剖理论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教学大纲要求,收集临床患者全身计算机断层扫描(CT)数据,利用医学三维重建软件Mimics 14.0对数据进行建模,备用上传至数字医学教学网,构建人体三维骨骼解剖模型WebGL交互学习平台,通过人体骨骼解剖三维可视化模型实施理论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相比,应用WebGL技术教学法的学生考核成绩较高(P<0.05);在“激发学习兴趣、可视化与逼真度、更易理解与记忆知识、简化复杂内容的程度、增加师生交流机会、教学的高效与快捷性、提升自学能力、对教学模式总体感受”八个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实验组较高(P<0.05),在“教学模式适应性”方面则较低(P>0.05)。结论WebGL技术辅助人体骨骼解剖教学可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学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GL 骨骼解剖 医学教学 三维可视化 交互学习
下载PDF
青海沙蜥红原亚种的骨骼系统解剖及分类意义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熊晔 王跃招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1-238,共8页
采用透明骨骼染色法,观测到了青海沙蜥红原亚种雌体比较完整的骨骼系统,为沙蜥属的分类及演化提供骨骼方面的资料。其特征是高颅型头骨,眼窝完整;颈椎8枚,躯椎13枚,荐椎2枚,尾椎多于21枚。我们第1次详细描述了眶间隔,鼻甲软骨,耳柱骨软... 采用透明骨骼染色法,观测到了青海沙蜥红原亚种雌体比较完整的骨骼系统,为沙蜥属的分类及演化提供骨骼方面的资料。其特征是高颅型头骨,眼窝完整;颈椎8枚,躯椎13枚,荐椎2枚,尾椎多于21枚。我们第1次详细描述了眶间隔,鼻甲软骨,耳柱骨软骨部分等结构,并且在硬骨系统中也对以往的沙蜥骨骼系统有所补充:在前肢肱骨与尺骨间的韧带内,存在1块小骨,这块骨对应于后肢髌骨的位置,我们暂时称之为肘骨。在前肢腕骨与掌骨的腹面,有1块平面方形的骨骼,位于连接腕骨与各掌骨的韧带中间,我们暂时称之为垫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沙蜥红原亚种 骨骼解剖 肘骨 垫骨
下载PDF
云南中三叠世一恐头龙科小型主龙型类
3
作者 王维 雷洪 李淳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2,共20页
现在的中国南方地区在三叠纪时期曾位于特提斯洋东部。在该区域产出的众多海生爬行动物中,恐头龙(Dinocephalosaurus)的形态特化,颈部极度增长,可与时代略晚的长颈龙(Tanystropheus)相比拟。这两种爬行动物分别归属于恐头龙科(Dinocepha... 现在的中国南方地区在三叠纪时期曾位于特提斯洋东部。在该区域产出的众多海生爬行动物中,恐头龙(Dinocephalosaurus)的形态特化,颈部极度增长,可与时代略晚的长颈龙(Tanystropheus)相比拟。这两种爬行动物分别归属于恐头龙科(Dinocephalosauridae)和长颈龙科(Tanystropheidae),而这两个科的成员加之另外一些基干物种代表了主龙型类(Archosauromorpha)中一系列早期分异出的支系。报道一件产自云南罗平地区中三叠世安尼期地层的主龙型类成年个体新标本IVPP V18579,与目前已知的早期主龙型类成员相比,该标本显示出与恐头龙属一致但区别于其他属种的特征,主要包括前颌骨发育有超过外鼻孔后缘的较长后背侧突,方骨前后向较宽大且具有后边缘的凹缺,大部分尾椎上的人字骨带有远端前后向的延展。然而,新标本体型明显小于恐头龙,且显示出与恐头龙属和梳齿龙属(另一恐头龙科成员)不同的鉴别特征,例如吻部窄长、牙齿短锥状且异齿性弱、枢椎和前部颈椎的神经棘显著更高等。基于最新的用于早期主龙型类系统发育分析的特征矩阵,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确定V18579代表一个新的恐头龙科成员,在恐头龙科中与恐头龙属互为姊妹群关系。于是基于V18579建立了一新属新种:玲珑南蛇龙(Austronaga minuta),同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解剖学特征描述,并讨论了它可能具有的水生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罗平 东特提斯 三叠纪 海生爬行动物 主龙型类 恐头龙科 骨骼解剖
下载PDF
副沙鳅属系统发育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军山 陈毅峰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73-180,共8页
以沙鳅属Botia为外类群 ,共发现了副沙鳅属Parabotia 35个有系统发育意义的外部与骨骼形态特征 ,并由此重建副沙鳅属系统发育关系为 :漓江副沙鳅 +(双斑副沙鳅 +(花斑副沙鳅 +(武昌副沙鳅 +点面副沙鳅 ) ) )或漓江副沙鳅 +(双斑副沙鳅 +... 以沙鳅属Botia为外类群 ,共发现了副沙鳅属Parabotia 35个有系统发育意义的外部与骨骼形态特征 ,并由此重建副沙鳅属系统发育关系为 :漓江副沙鳅 +(双斑副沙鳅 +(花斑副沙鳅 +(武昌副沙鳅 +点面副沙鳅 ) ) )或漓江副沙鳅 +(双斑副沙鳅 +(武昌副沙鳅 +(点面副沙鳅 +花斑副沙鳅 ) ) )。具有囟门 ;后翼骨外侧面为不规则的梯形 ;吻骨侧面观呈一长方形 ;无下舌软骨 ;具有 3对咽鳃骨 ;中喙骨弯曲较大 ,近直角 ;上吻皮中间有切刻状缺口 ,左右不连续 ;以及颐部无纽状突起等构成了副沙鳅属的共同离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沙鳅属 系统发育 骨骼解剖 形态特征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塔里木河水系2种裂腹鱼类形态特征和骨骼形态的差异比较
5
作者 王程欣 胡令辉 +5 位作者 杨莉婷 林旭元 胡伯林 袁智长 宋勇 陈生熬 《新疆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0期2566-2575,共10页
【目的】比较研究塔里木河水系2种裂腹鱼类形态和骨骼系统解剖学的差异性,为高原鱼类的系统演化和地理分布格局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疆特有鱼类厚唇裂腹鱼和斑重唇鱼为研究对象,结合框架数据和传统可量数据进行形态特征和主成分分... 【目的】比较研究塔里木河水系2种裂腹鱼类形态和骨骼系统解剖学的差异性,为高原鱼类的系统演化和地理分布格局提供科学参考。【方法】以新疆特有鱼类厚唇裂腹鱼和斑重唇鱼为研究对象,结合框架数据和传统可量数据进行形态特征和主成分分析;采用CT扫描法和煮沸剔肉法比较两者骨骼形态的差异。【结果】2种裂腹鱼31项性状中,1-2/体长(BL)差异显著(P<0.05),体宽/体长(BW/BL)等25项比例性状差异极显著(P<0.01);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56.74%,差异主要体现在机体头部和躯干前段。2种裂腹鱼的脑颅、咽颅和附肢骨骼数目相同,分别为42块、80块和132块;但两者的脊椎数和肋骨数存在一些不同:厚唇裂腹鱼脊柱4+42-43+1枚,肋骨20~21枚(2尾);斑重唇鱼脊柱4+34-35+1枚,肋骨17~18枚(2尾);尤其是第二前筛骨、蝶耳骨、翼耳骨、前颌骨、上颌骨、翼骨、中翼骨和咽骨上2种裂腹鱼的差异更明显。【结论】塔里木河水系2种裂腹鱼形态特征和骨骼形态差异较为明显,其差异和演化机制与青藏高原隆起有着密切联系,独特的形态进化特征和骨骼差异系统可作为鱼类分类鉴别的依据,丰富了其形态进化生物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河水系 厚唇裂腹鱼 斑重唇鱼 形态特征 骨骼解剖
下载PDF
从生理学角度探析钢琴的人体演奏机制
6
作者 孙清馨 《黄河之声》 2024年第7期148-152,共5页
了解人体演奏机制的肢体特性,包括肌肉、关节、神经系统和呼吸机制等,目的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认知演奏使用的肌肉组,探寻如何在演奏中健康且有机地协调演奏肢体,提高动作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规避练习可能会产生的生理伤害。本文通过对运... 了解人体演奏机制的肢体特性,包括肌肉、关节、神经系统和呼吸机制等,目的是从生理学的角度认知演奏使用的肌肉组,探寻如何在演奏中健康且有机地协调演奏肢体,提高动作效率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规避练习可能会产生的生理伤害。本文通过对运动生理学、骨骼肌肉解剖学、基础肌动学等学科的综合研究,整理了演奏肢体包括脊椎、髋部、肩膀、手臂、手指等部位在生理学上的显著特征,并分析该特征对演奏产生的影响,演奏时应使其运作在最佳功能状态,进而营造出和谐的演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演奏 人体演奏机制 骨骼肌肉解剖 健康训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