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菊粉对酒精性肝病小鼠单核细胞型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小利 李珂 +4 位作者 薛静 王振 朱丽丽 王浩 杨少奇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11期1264-1268,1273,共6页
目的探讨菊粉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防治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菊粉干预阴性对照组、ALD模型组和菊粉干预ALD模型组,每组15只。每组小鼠给予等热量Lieber-decarli(LD)液体饮... 目的探讨菊粉对酒精性肝病(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防治的机制。方法将6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阴性对照组、菊粉干预阴性对照组、ALD模型组和菊粉干预ALD模型组,每组15只。每组小鼠给予等热量Lieber-decarli(LD)液体饮食。喂养6周后,处死小鼠,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肝脏和脾脏样本的单核细胞型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MDSCs),流式CBA分析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分析各组M-MDSCs比例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肝脏和脾脏M-MDSCs比例高于阴性对照和菊粉干预阴性对照组;菊粉干预ALD模型组M-MDSCs在外周血、肝脏和脾脏中的比例较ALD模型组升高(P<0.05或<0.01)。菊粉干预ALD模型组较ALD模型组外周血TNF-α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P均<0.05)。外周血、肝脏及脾脏中M-MDSCs分别与TNF-α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菊粉可提高酒精性肝病小鼠外周血、肝脏和脾脏M-MDSCs比例,同时降低外周血炎症细胞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粉 酒精性肝病 单核细胞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的亚群分布及功能异常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静茹 陈书铖 +2 位作者 许凯明 陈加弟 黄慧芳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2年第5期373-378,共6页
目的 探讨初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亚群的分布和功能。方法 收集50例初诊DLBCL患者和30例健康供者的外周血标本,10例初诊DLBCL患者和10例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 探讨初诊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和骨髓中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MDSC)亚群的分布和功能。方法 收集50例初诊DLBCL患者和30例健康供者的外周血标本,10例初诊DLBCL患者和10例健康供者的骨髓标本。采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上述标本中MDSC两大亚群即单核细胞性MDSC(M-MDSC)和粒细胞性MDSC(G-MDSC)的分布情况。从收集的初诊DLBCL患者和健康供者外周血标本中分别随机选取20例,通过DCFH-DA探针法检测其外周血标本M-MDSC和G-MDSC的活性氧(ROS)水平。结果 初诊DLBCL患者外周血M-MDSC比例明显高于健康供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G-MDSC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770)。初诊DLBCL患者骨髓标本中M-MDSC比例亦高于健康供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间G-MDSC比例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13)。G-MDSC的ROS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供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5);2组间M-MDSC的ROS表达水平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99)。结论 初诊DLBCL患者的外周血、骨髓中M-MDSC亚群比例的上调和外周血G-MDSC的ROS表达水平增高可能参与构成异常免疫微环境,介导疾病进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单核细胞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细胞骨髓来源抑制性细胞 活性氧
下载PDF
巨噬细胞PPAR-γ基因促进小鼠炎性结直肠癌的发生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晶霞 齐亚男 +4 位作者 姚超 陈军 徐艳敏 罗雪 钱程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22-1030,共9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对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小鼠骨髓来源单核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st cel...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对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小鼠骨髓来源单核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st cells, BMMCs)与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分别在共培养的0 d和7 d,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共培养BMMCs表面CD11B/CD11C、CD11B/F4/80和CD11B/LY6G表达水平;进一步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共培养前后野生型(MWT)和敲除型(MPPAR-γ-/-)BMMCs的CD206和MHCⅡ表达情况。结果与共培养MPPAR-γ-/-组相比,MWT组CD206表达增高,MHCⅡ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TGF-β表达增高,这些结果提示PPAR-γ可能促进M2样巨噬细胞分化。与Control组相比,MWT组和MPPAR-γ-/-组迁移细胞数量增多,MWT组更明显,其成球率和克隆形成数量也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Control组相比,CT26+MWT组和CT26+MPPAR-γ-/-组皮下移植瘤质量和体积均明显增加,并且CT26+MWT组增加更显著;与PPAR-γ-/-组相比,WT组小鼠肿瘤生成腺癌或腺瘤数量更多。结论 PPAR-γ基因可能活化M2样巨噬细胞促进小鼠结肠癌发生,该结果为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抗肿瘤治疗提供了有效地分子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来源单核细胞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PPAR-γ基因 结直肠癌 炎症相关肿瘤
下载PDF
磷酸钙骨水泥/印第安刺猬蛋白/聚乳酸羟基共聚物微球复合物制备及体外释放性能初步研究
4
作者 胡琛 胡萧旬 +2 位作者 覃媛 黄宏莉 廖红兵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61-266,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印第安刺猬蛋白(Ihh)对小鼠骨髓来源单核巨噬细胞(BMDMs)增殖分化的影响,筛选最适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并初步探索磷酸钙骨水泥/印第安刺猬蛋白/聚乳酸羟基共聚物(CPC/Ihh/PLGA)微球复合物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情况。方法...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印第安刺猬蛋白(Ihh)对小鼠骨髓来源单核巨噬细胞(BMDMs)增殖分化的影响,筛选最适浓度用于后续实验,并初步探索磷酸钙骨水泥/印第安刺猬蛋白/聚乳酸羟基共聚物(CPC/Ihh/PLGA)微球复合物的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情况。方法:选择6~8周龄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10只,处死后分离骨髓,纯化BMDMs并进行培养。根据培养基不同分为空白对照组、100 ng/ml Ihh组、200 ng/ml Ihh组、300 ng/ml Ihh组、400 ng/ml Ihh组和500 ng/ml Ihh组。利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Ihh对小鼠BMDMs增殖速率的影响。采用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法评估不同浓度Ihh促小鼠BMDMs破骨向分化能力。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浓度Ihh对小鼠BMDMs破骨向分化相关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应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Ihh/PLGA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形态并计算其粒径大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微球中Ihh包封率。最后制备CPC/Ihh/PLGA微球复合物并对其体外释放特性进行研究。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Ihh组在细胞接种后第1、3、5天时对小鼠BMDMs均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均P<0.05),但不同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Ihh浓度的升高,破骨细胞生成数目、破骨向分化相关基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Acp5)、组织蛋白酶K(Ctsk)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mRNA表达表现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且300 ng/ml Ihh组破骨细胞生成数目及破骨向分化相关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其他浓度组(均P<0.05)。制备负载最适Ihh浓度的PLGA微球后,该微球粒径为(54.02±8.63)μm,微球中Ihh包封率为65.41%。制备CPC/Ihh/PLGA微球复合物后,其体外累积释放量为78.04%。结论:Ihh能够促进小鼠BMDMs增殖及破骨向分化,最适浓度为300 ng/ml,将其负载于PLGA后成功制备CPC/Ihh/PLGA微球复合物,且该复合物在体外具有缓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第安刺猬蛋白 磷酸钙骨水泥 骨髓来源单核巨噬细胞 聚乳酸羟基共聚物 体外释放性能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