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3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移植前控制营养状况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熊艺颖 周琴 +3 位作者 陈琳 余伟 张红宾 陈建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54,共9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0年在本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移植前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Low-CONUT组(...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控制营养状况(CONUT)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20年在本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移植前CONUT评分将患者分为Low-CONUT组(0-4分,62例)和High-CONUT组(5-12分,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造血重建与不良反应、疗效和生存情况,同时对预后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用时间依赖的ROC曲线验证结果。结果:High-CONUT组男性患者比例和初诊时骨髓浆细胞>30%的患者比例均较Low-CONUT组高(均P<0.05),而在造血重建与不良反应(2级以上的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无显著差异。Low-CONUT组移植前完全缓解率、完全缓解+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率都显著高于High-CONUT组(均P<0.05),移植后3个月后者优势仍然保持(P<0.01),但前者已无显著差异(P>0.05)。Low-CONUT组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High-CONUT组(均P<0.05)。移植前的CONUT评分低(0-4分)、移植后6个月微小残留病阴性是患者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的有利因素(均P<0.05),初诊时国际骨髓瘤工作组预后危险分层为高危和移植前乳酸脱氢酶>250 U/L仅是无进展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均P<0.05)。时间相关的ROC曲线分析提示,CONUT评分和移植后6个月微小残留病灶状态可单独或联合预测1和2年总生存期、无进展生存期,且联合预测效果更好。结论:结合移植前CONUT评分和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灶状态可以较好地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控制营养状况 微小残留病灶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特点、优势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范永晶 王姝 金武龙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6,共7页
背景:颌面部骨组织缺损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而种子细胞的选择是关键。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颌骨内的成体间充质干细胞,在颌面部组织再生方面的应用更具优势。目的:综述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成骨... 背景:颌面部骨组织缺损修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与难点,而种子细胞的选择是关键。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颌骨内的成体间充质干细胞,在颌面部组织再生方面的应用更具优势。目的:综述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成骨分化优势以及药物、体内环境、微小RNA对其成骨分化影响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利用计算机在PubMed和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检索。中文检索词为“口腔,骨组织工程,干细胞”,英文检索词为“oral,bone tissue engineering,stem cells”。共检索下载文章405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章进行筛选,最终纳入70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口腔骨组织工程的优良种子细胞,与长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比,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和成骨分化能力。药物、体内环境、微小RNA均可以调控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但目前对颌骨来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因此需要更多论证力较强的研究来证实其在颌面部骨组织再生领域的应用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部 骨组织工程 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种子细胞 成骨分化
下载PDF
IgH基因重排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价值
3
作者 程平 关军 +4 位作者 周英 王秋香 王兰兰 张婷 程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4-170,共7页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在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022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接受auto-HSCT的26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重PCR联合毛细管电泳...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在多发性骨髓瘤(MM)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后微小残留病监测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2022年于武汉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接受auto-HSCT的26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多重PCR联合毛细管电泳片段分析法检测IgH重排来评价微小残留病(MRD),对疾病的转归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26例MM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59(41-70)岁,移植后中位随访时间33(7-52)个月。与骨髓IgH重排阴性组(17例)比较,移植前骨髓IgH重排阳性(9例)患者移植后3个月达到CR和sCR疗效的比例更低(1/9 vs 14/17),移植后缓解持续的时间(DOR)更短(10.78±4.35 vs 15.88±5.22个月),两组DO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IgH重排阴性组(21例)比较,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IgH重排阳性(5例)患者移植后3个月达到CR和sCR的比例更低(0/5 vs 15/21),移植后缓解持续的时间(DOR)更短(9.60±4.83 vs 15.19±5.11个月),两组DO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访期内,移植前骨髓IgH重排阳性的患者有5例(5/9)死亡,IgH重排阴性患者均存活;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IgH重排阳性患者有4例(4/5)死亡,IgH重排阴性患者有1例死亡(1/21)。无论是骨髓还是外周血干细胞采集物标本,IgH重排阳性患者移植后生存时间较IgH重排阴性患者更短(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疾病分期、初诊时骨髓涂片浆细胞比例、干细胞动员方案、移植前疗效评价(≥CR和<CR)、CD34+细胞计数对移植前骨髓及干细胞采集物IgH重排均无影响(P>0.05)。结论:通过检测接受auto-HSCT的MM患者IgH重排,可以进一步评价MRD的深度,对疾病的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H重排 多发性骨髓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微小残留病
下载PDF
骨粘连蛋白促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中的作用
4
作者 赵志蓉 陈涛 陈焕雄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4年第7期561-566,共6页
目的探究骨骼肌分泌的骨粘连蛋白(Osteonectin)促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骨分化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中的作用。方法纳入30例AIS患者,根据X射线片测量的Cobb角,将其分为轻度AIS组和重度AIS组。比较2组患者腰椎和骨骼肌骨密... 目的探究骨骼肌分泌的骨粘连蛋白(Osteonectin)促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骨分化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中的作用。方法纳入30例AIS患者,根据X射线片测量的Cobb角,将其分为轻度AIS组和重度AIS组。比较2组患者腰椎和骨骼肌骨密度(BMD)。收集2组患者BMSC,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73和CD90蛋白表达,qRT-PCR检测Runx2、Osterix和Osteocalcin mRNAs表达水平,ELISA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收集2组患者骨骼肌,检测Osteonect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ELISA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Osteonectin水平。体外培养BMSC,分为BMSC组(无特殊处理)和BMSC+Osteonectin组(添加Osteonectin),检测Runx2、Osterix和Osteocalcin mRNAs表达水平及ALP活性。结果与轻度AIS组比较,重度AIS组患者腰椎和骨骼肌BMD降低(P<0.05),BMSC中Runx2、Osterix和Osteocalcin mRNAs表达水平降低(P<0.05),ALP活性降低(P<0.05);骨骼肌中Osteonect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血清中Osteonectin水平降低(P<0.05)。与BMSC组比较,BMSC+Osteonectin组细胞Runx2、Osterix和Osteocalcin mRNAs表达水平升高(P<0.05),ALP活性升高(P<0.05)。结论AIS患者骨骼肌分泌Osteonectin减少,BMSC的成骨分化能力降低。外源性补充Osteonectin可改善BMSC的成骨分化能力,可能有助于AIS病情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骨骼肌 骨粘连蛋白
下载PDF
Osteonectin促进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机制及其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赵志蓉 陈涛 陈焕雄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77-182,共6页
目的 探究Osteonectin在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以及Osteonectin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中的作用。方法 将2020年5月—2022年5月就诊的20例AIS及健康体检20例分别作为AIS组和健康组。使用qRT-PCR技术测定2... 目的 探究Osteonectin在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分子机制,以及Osteonectin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IS)中的作用。方法 将2020年5月—2022年5月就诊的20例AIS及健康体检20例分别作为AIS组和健康组。使用qRT-PCR技术测定2组BMSCs中Osteonectin、BMP2以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Tcf7、Lef1)和成骨分化相关基因(Runx2、Osteocalcin)的表达水平。通过X线检测AIS患者的Cobb角度,并分析上述基因表达水平与Cobb角度的相关性。在BMSCs中,加入Osteonectin和BMP2抑制剂Noggin,并分为对照组、Osteonectin组和Osteonectin+Noggin组。通过qRT-PCR检测BMSCs中BMP2、Tcf7、Lef1、Runx2和Osteocalcin mRNA表达水平。采用ChIP-qPCR检测β-catenin在Runx2和Osteocalcin基因转录起始位(TSS)的富集水平。结果 与健康组比较,AIS组BMSCs中Osteonectin、BMP2、Tcf7、Lef1、Runx2和Osteocalcin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Osteonectin、BMP2、Tcf7、Lef1、Runx2和Osteocalcin mRNA表达水平与AIS患者Cobb角度呈负相关(r=-0.466 3、-0.369 1、-0.272 7、-0.543 4、-0.606 5、-0.343 3,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Osteonectin组BMSCs中BMP2、Tcf7、Lef1、Runx2和Osteocalcin mRNA表达水平升高,且β-catenin在Runx2和Osteocalcin mRNA TSS富集水平增加(P<0.05)。相比Osteonectin组,Osteonectin+Noggin组BMSCs中Tcf7、Lef1、Runx2和Osteocalcin mRNA表达水平降低,β-catenin在Runx2和Osteocalcin mRNA TSS富集水平降低(P<0.05)。结论 在AIS患者中,BMSCs中Osteonectin、BMP2-Wnt/β-catenin的表达以及成骨分化水平与AIS疾病的发展呈负相关。Osteonectin通过激活BMP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使β-catenin转录激活成骨分化相关基因,从而促进BMSCs的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骨结合素 骨粘连蛋白 骨髓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 成骨分化 COBB角 BMP2-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重建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谢妍 颜灵芝 +9 位作者 尤涛 施晓兰 颜霜 翟英颖 商京晶 严治 尤红英 王晴晴 吴德沛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511,共7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PBSCT)后血小板(PLT)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线行APBSCT治疗的14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PBSCT期间是否使用rh...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PBSCT)后血小板(PLT)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线行APBSCT治疗的14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PBSCT期间是否使用rh TPO分为rh TPO组80例和对照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PLT植入时间、血制品输注需求量、移植后+14和+100 d PLT恢复至≥50×10^(9)/L和≥100×10^(9)/L的患者比例以及出血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M蛋白类型、初诊时PLT数、APBSCT前诱导治疗中位疗程数、回输的CD34^(+)细胞数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rh TPO组患者PLT植入中位时间为10(6-14)d,较对照组11(8-23)d显著缩短(P<0.001)。rh TPO组患者在APBSCT期间的中位PLT输注需求量为15(0-50)U,较对照组20(0-80)U更少(P=0.001)。移植后+14 d时rh TPO组和对照组PLT≥5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6.3%和52.2%,PLT≥10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3.8%和1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植后+100 d时,rh TPO组和对照组PLT≥5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6.3%和89.6%(P>0.05),但rh TPO组PLT≥100×10^(9)/L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75.0%vs 55.2%,P=0.012)。两组患者在PLT水平低下期间不同部位出血事件的总体发生率无差异,且rh TPO组治疗耐受性良好,肝肾功能异常和感染的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类似。结论:MM患者在一线行APBSCT时,皮下注射rh TPO药物可以缩短PLT植入时间,减少血制品的需求量,耐受性良好,且在移植后有更多患者达到了PLT高水平的恢复,这对保证APBSCT和MM患者维持治疗期间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多发性骨髓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重建
下载PDF
小剂量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18例临床研究
7
作者 彭文 唐娜娜 +6 位作者 王倩 肖青 唐晓琼 张红宾 王利 刘林 罗小华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3期229-234,269,共7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以小剂量骨髓(中位体积200 mL)联合PBSC移植治疗的18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 目的:探讨小剂量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PBSC)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以小剂量骨髓(中位体积200 mL)联合PBSC移植治疗的18例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造血重建情况、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感染发生率及生存率等指标。结果:1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27(13~52)岁,男11例,女7例;SAA-Ⅰ型15例,SAA-Ⅱ型3例;单倍体相合供者15例,同胞全相合供者3例;预处理: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抗人胸腺球蛋白方案2例,氟达拉滨+环磷酰胺+移植后环磷酰胺方案8例,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抗人胸腺球蛋白+移植后环磷酰胺方案8例;采用环孢素或他克莫司+短疗程甲氨蝶呤联合吗替麦考酚酯预防GVHD。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仅1例患者出现继发性移植物功能不良;10例(55.6%)出现总计19例次移植后感染,其中10例次为巨细胞病毒(CMV)或EB病毒(EBV)血症,6例次细菌感染;急性GVHD发生率为16.7%,其中Ⅰ度1例,Ⅱ度2例;慢性GVHD发生率为16.7%,均为轻度;中位随访26(2~64)个月,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为72.2%(95%CI:51.4~93.0)。5例患者死亡,4例死于肺部感染,1例死于颅内感染。结论:采用小剂量骨髓联合PBSC是SAA患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有效且可行的移植物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骨髓 外周造血干细胞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下载PDF
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因素分析
8
作者 田华 李敏燕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7期807-810,共4页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性别、年龄、疾病的国际预后分期(ISS)、动员前的化疗次数、疾病...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影响因素。方法将北部战区总医院2019年2月至2023年3月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性别、年龄、疾病的国际预后分期(ISS)、动员前的化疗次数、疾病状态及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含有来那度胺等因素对造血干细胞采集结果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及动员前疾病状态与采集是否成功无关(P>0.05);ISS分期、动员前的化疗次数以及既往化疗方案中是否含有来那度胺与采集是否成功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动员前化疗<6个周期是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成功的有利因素(P=0.045)。结论疾病的ISS分期、动员前的化疗次数及动员前化疗方案是否含有来那度胺与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中的CD34+细胞数和采集是否成功有关。符合自体移植条件的患者,应尽可能在化疗<6个周期时行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以此提高最终采集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造血干细胞采集 自体移植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研究
9
作者 马骢 李刚 +2 位作者 马亮亮 李想 张永泼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787-790,共4页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3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实验室试验的78例大鼠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抛球法将大鼠分为手术组(n=26)、对照组(n=26)、外泌体组(n=26)。通... 目的: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4年3月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实验室试验的78例大鼠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抛球法将大鼠分为手术组(n=26)、对照组(n=26)、外泌体组(n=26)。通过脊髓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后,对照组不作处理,手术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切开减压术,而外泌体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全骨髓培养法培养大鼠BMSCs,收集P2代细胞上清,应用ExoQuickPrecipitation提取法分离并纯化外泌体,通过透射电镜观察鉴定外泌体形态,采用Westernblot鉴定外泌体表面标志蛋白CD9、CD63,在造模1 h后尾静脉给予外泌体移植500μL。分别采用BBB评分、斜板实验在术后1、3、7、14、21、28 d评价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于术后28 d处死试验大鼠,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髓鞘(LFB)染色观察各组脊髓组织形态学改变,尼氏(Nissl)染色观察神经元存活数目。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手术组大鼠BBB评分高于对照组和外泌体组,术后7、14、21、28 d外泌体组大鼠BBB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术后各时间点斜板评分高于对照组及外泌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28 d,手术组的脊髓组织HE染色体等均正常,神经元数目减少。结论:BMSCs外泌体静脉移植对脊髓损伤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减轻脊髓损伤,加速脊髓损伤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 外泌体静脉移植 脊髓损伤 修复作用
下载PDF
分析睡眠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
10
作者 林丽萍 黄燕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分析睡眠干预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 目的:分析睡眠干预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睡眠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躯体功能;采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命质量调查表(FACT-BMT)评估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命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PPB评分、FACT-BMT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实施综合睡眠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增强躯体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睡眠干预 睡眠质量 躯体功能 生命质量 血液系统疾病 淋巴瘤 多发性骨髓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髓系肿瘤的临床分析
11
作者 郑雅龄 郑梓煜 +3 位作者 吴明 杨楚婷 黄睿 李玉华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52-556,共5页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对老年髓系肿瘤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54例接受HSCT且年龄≥55岁髓系肿瘤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SCT)对老年髓系肿瘤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5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54例接受HSCT且年龄≥55岁髓系肿瘤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54例患者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患者4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9例,中位年龄57.5(55.0~68.0)岁。53例成功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3(8~24)天,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5(9~75)天。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GVHD)累积发生率23.3%,3年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24.6%。中位随访时间28.2个月,3年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relapse rates,CIR)18.0%,3年非复发死亡率28.3%。3年无复发生存(relapse-free survival,RFS)率为58.2%,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56.5%。结论:HSCT是老年髓系肿瘤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老年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下载PDF
鸡骨髓源造血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分化诱导
12
作者 何书海 张晒 +4 位作者 焦凤超 位格格 王旭 黄守孝 董建国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6-11,共6页
为获取鸡骨髓源造血干细胞(HSC)和建立其体外培养方法,试验从鸡长骨中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分选出CD34^(+)HSC后,在体外进行培养和诱导分化,进一步观察CD34^(+)HSC的形态、生长状态、集落形成能力和分化能力。结果显示:IMDM培... 为获取鸡骨髓源造血干细胞(HSC)和建立其体外培养方法,试验从鸡长骨中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流式细胞术分选出CD34^(+)HSC后,在体外进行培养和诱导分化,进一步观察CD34^(+)HSC的形态、生长状态、集落形成能力和分化能力。结果显示:IMDM培养基中添加50 ng/mL干细胞生长因子、30 ng/mL Flt-3配体、10μg/mL白细胞介素-3、50 ng/mL白细胞介素-6以及20%鸡血清可维持鸡CD34^(+)HSC的短期体外培养,最长可存活10 d。将上述培养体系加入到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基中,可使鸡CD34^(+)HSC形成典型的干细胞克隆集落;在上述培养体系中加入50 ng/mL血小板生成素和80 ng/mL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可诱导鸡CD34^(+)HSC向粒系细胞分化。瑞氏-姬姆萨染色结果显示,鸡CD34^(+)HSC的胞核较大,呈蓝紫色,核染色质细而分散,胞浆呈浅蓝色,均匀无颗粒。研究提示:在培养体系中添加鸡造血细胞生长因子,可实现鸡骨髓源CD34+HSC的体外扩增和定向诱导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造血干细胞 分离培养 分化诱导
下载PDF
TGF-β信号通路对牙源性黏液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分析
13
作者 陈星霖 王忠山 +3 位作者 孙国文 陈盛 童昕 秦海燕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4期407-414,共8页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对牙源性黏液瘤(OM)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OMMSC)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至2020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OM患者2例,经手术取部分病灶标本进行OMMSC分离培养。另外选择于该院... 目的探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通路对牙源性黏液瘤(OM)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OMMSC)成骨分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至2020年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OM患者2例,经手术取部分病灶标本进行OMMSC分离培养。另外选择于该院接受牙种植治疗的年轻患者5例,抽取颌骨骨髓进行颌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JBMSC)分离培养。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茜素红S染色进行细胞鉴定。成骨培养7 d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GF-β信号通路以及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观察小分子药物SB431542及TGF-β1干预对OMMSC、JBMSC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经分离获得的OMMSC、JBMSC具有梭形形态,表达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并具有成骨分化能力,符合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征。与JBMSC相比,OMMSC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RT-PCR检测结果显示,TGF-β/Smad信号相关因子在OMMSC中呈高表达(P<0.05),成骨相关因子骨桥蛋白(OPN)表达降低(P<0.05)。茜素红S染色结果显示SB431542可显著促进OMMSC成骨分化,而TGF-β1对OMMSC成骨分化有抑制作用。结论该研究成功对OMMSC进行了分离,发现TGF-β信号相关因子在OMMSC中呈高表达,抑制TGF-β信号转导通路可增强OMMSC的成骨能力,为改善OM患者骨缺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源性黏液瘤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颌骨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下载PDF
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年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沂芮 丁莉 +5 位作者 罗小华 王利 唐晓琼 张红宾 肖青 刘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2-468,共7页
目的:探讨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在治疗年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21年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行同胞全相合allo-HSCT的8例年轻MM患者(中位年龄46岁)的相关资... 目的:探讨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在治疗年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21年9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行同胞全相合allo-HSCT的8例年轻MM患者(中位年龄46岁)的相关资料,并进行生存和预后分析。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植活,移植后7例患者可行疗效评估。中位随访时间为35.2(2.5-84.70)个月。移植前达完全缓解(CR)者为2例,移植后达CR者为6例;2例发生急性GVHD,1例发生广泛型慢性GVHD。100 d内非复发死亡1例,8例患者中1年和2年无病生存分别为6例和5例,截至随访终点,生存超过2年的患者均全部存活,其中1例至今已无病生存84个月。结论:随着新药的逐渐发展,同胞全相合allo-HSCT对年轻MM患者可能是一种可治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 疗效
下载PDF
基于间充质干细胞的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骨髓微环境损伤体外细胞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策略研究
15
作者 田家仪 李佩霖 +7 位作者 汤杰 许润香 尹博丰 王飞燕 李晓彤 宁红梅 朱恒 丁丽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17-624,共8页
目的:建立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的体外细胞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以6-8周龄雌性C57BL/6N小鼠作为骨髓和淋巴细胞的供体,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作为aGVHD模型的受鼠。受鼠接受致死剂量(8.0 Gy,72.76 cGy/min)γ... 目的:建立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的体外细胞模型并进行评价。方法:以6-8周龄雌性C57BL/6N小鼠作为骨髓和淋巴细胞的供体,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作为aGVHD模型的受鼠。受鼠接受致死剂量(8.0 Gy,72.76 cGy/min)γ射线全身照射后6-8 h内,尾静脉输注供鼠来源骨髓细胞(1×10^(7)/只),建立骨髓移植(BMT)组小鼠模型(n=20);尾静脉输注供鼠来源骨髓细胞(1×10^(7)/只)及脾脏淋巴细胞(2×10^(6)/只),建立小鼠aGVHD模型(n=20)。造模后d 7麻醉小鼠,摘取眼球取血,静置离心后吸取血清。分离小鼠间充质干细胞(MSC),分别用添加了2%、5%和10%的BMT组血清和相同浓度的aGVHD组血清的培养基进行培养。通过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实验(CFU-F)评价两组血清对MSC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通过CD29和CD105免疫荧光染色评价两组MSC表面分子表达的差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SC自我更新相关基因Oct-4、Sox-2和Nanog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建立起可以模拟小鼠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的体外细胞模型。CFU-F实验表明,在培养后d 7,与BMT组相比,aGVHD血清浓度为2%和5%时,MSC集落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5);在培养后d 14,与BMT组相比,不同aGVHD血清浓度组MSC集落形成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染色实验表明,MSC表面分子CD29^(+)和CD105^(+)细胞百分比在不同aGVHD血清浓度组较BMT组均降低,在aGVHD血清浓度为10%时差异最为显著(P<0.001,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aGVHD血清浓度组MSC自我更新相关基因Oct-4、Sox-2和Nanog表达下降,在aGVHD血清浓度为10%时差异最为显著(P<0.01,P<0.001,P<0.001)。结论:不同浓度的小鼠aGVHD血清和小鼠MSC共同培养,发现添加不同浓度的小鼠aGVHD血清MSC的自我更新能力受损程度不同,为开展aGVHD骨髓微环境损伤领域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造血干细胞移植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骨髓微环境 间充质干细胞 自我更新
下载PDF
依托泊苷联合环磷酰胺用于多发性骨髓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涂松涛 周玉兰 李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0-1414,共5页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联合环磷酰胺(EC)方案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48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 目的:探讨依托泊苷联合环磷酰胺(EC)方案用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0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48例行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MM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EC方案的动员成功率、优质动员率以及对MM患者移植疗效、不良反应、移植后造血重建和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患者EC方案结束后14(10-19)d开始采集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CD34^(+)细胞采集中位数为6.82(1.27-22.57)×10~6/kg,中位采集数2(1-4)次,动员成功率为98%(47/48),优质动员率为71%(34/48)。患者移植后缓解深度提高,完全缓解率从移植前的45.8%提升至移植后的87.5%(P<0.01)。无移植相关死亡,动员期间无需输血治疗,未发生黏膜炎。常见的不良反应为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为75.0%(36/48)。患者移植后均顺利获得造血重建,白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0(9-26)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0(8-33)d。截止末次随访,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均未达到,5年估算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53.8%和82.4%。结论:EC方案采集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可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MM患者干细胞动员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依托泊苷 环磷酰胺 干细胞动员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ASXL1基因突变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玉培 谢新生 +3 位作者 石雅洁 曹伟杰 郭荣 万鼎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087-3092,共6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基因突变(ASXL1^(+))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47例初诊为MDS患者进行二代测序技术检测22种基因突变情况。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和移植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治疗ASXL1基因突变(ASXL1^(+))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47例初诊为MDS患者进行二代测序技术检测22种基因突变情况。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和移植组,比较两组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差异,并对移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75例(30.36%)患者检测到ASXL1^(+),中位突变比例为42.93(18.10,58.39)%。其中10例接受支持治疗,43例接受化疗,22例接受allo-HSCT,移植组2年OS及PFS率较化疗组显著增加(P<0.05);移植组ASXL1低突变负荷组(VAF≤42.93%)2年OS率较ASXL1高突变负荷(VAF>42.93%)组显著增加(P<0.05)。在ASXL1^(+)患者接受allo-HSCT的背景下,RUNX1基因突变(RUNX1^(+))或U2AF1基因突变(U2AF1^(+))患者的2年OS率及PFS率显著减低(P<0.05)。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SXL1高突变负荷、U2AF1^(+)是影响移植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U2AF1^(+)是移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llo-HSCT显著改善了ASXL1^(+)MDS患者的预后,ASXL1高突变负荷、U2AF1^(+)是影响移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ASXL1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赵娇 冯媛媛 +1 位作者 陈燕 朱颖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4年第2期19-22,共4页
血液肿瘤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临床最主要的一线治疗手段。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的复杂性和移植环境的封闭性,移植患者的心理问题频发。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关注,心理护理手段也逐步呈现多样化... 血液肿瘤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临床最主要的一线治疗手段。由于造血干细胞移植过程的复杂性和移植环境的封闭性,移植患者的心理问题频发。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关注,心理护理手段也逐步呈现多样化趋势。因此,该文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期间呈现的主要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手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识别此类患者的心理状况及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 心理护理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19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26-126,共1页
存在于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定向或多向分化的潜能,呈成纤维细胞样,不仅可以分化为造血基质细胞,还可以分化为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成肌细胞等。
关键词 造血基质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纤维细胞 软骨细胞 成肌细胞 脂肪细胞 多向分化
下载PDF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20
作者 平措卓嘎 王剑利 +5 位作者 徐燕 赵万红 张鹏宇 刘捷 雷博 何爱丽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2-459,共8页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至2021年初诊且适合移植的155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uto-HSCT组和非auto-HSC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至2021年初诊且适合移植的155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auto-HSCT组和非auto-HSC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生存(OS)及无进展生存(PFS),并对auto-HSCT组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结果①auto-HSCT组患者51例,非auto-HSCT组患者104例;两组除年龄外,余基线特征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②auto-HSCT组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无移植相关死亡病例。③对auto-HSCT组患者进行移植前、后的疗效对比,发现移植后sCR/CR率明显提高(P=0.041),有效缓解率(≥VGPR)亦提高(P=0.05);比较auto-HSCT组和非auto-HSCT组患者的最佳疗效,auto-HSCT组的sCR/CR率和有效缓解率均明显提高(P=0.001)。④至随访截止,auto-HSCT组中位OS未达到,中位PFS 30.5个月,3年OS、PFS分别为87%和40.3%;非auto-HSCT组中位OS 61个月,中位PFS 21个月,3年OS、PFS分别为65.3%和33.1%。与非移植组相比,auto-HSCT组OS明显延长(P=0.004),PFS亦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65)。⑤对auto-HSCT组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发现血小板(PLT)减少、血清校正钙升高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PLT减少、女性、移植前疾病状态在PR及以下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uto-HSCT能提高MM患者的疾病缓解率,延长OS,并可能延长PFS。血清校正钙升高及PLT减少是影响自体移植MM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PLT减少、女性与移植前疾病状态在PR及以下是影响PFS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多发性骨髓 临床疗效 预后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