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过骨髓移植建立骨髓源性细胞特异性基因修饰小鼠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余钢 陈锡坚 +3 位作者 郭锦伟 葛佳辉 周应毕 刘斌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93-196,204,共5页
目的:通过骨髓移植建立骨髓源性细胞特异性基因修饰小鼠模型。方法:将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供体小鼠(C57BL/6野生型小鼠)的骨髓细胞移植到经X射线辐照的受体小鼠(C57BL/6 Ep3^(-/-)小鼠)中,通过不同辐射剂量和方式的对比,确定基因修饰小... 目的:通过骨髓移植建立骨髓源性细胞特异性基因修饰小鼠模型。方法:将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供体小鼠(C57BL/6野生型小鼠)的骨髓细胞移植到经X射线辐照的受体小鼠(C57BL/6 Ep3^(-/-)小鼠)中,通过不同辐射剂量和方式的对比,确定基因修饰小鼠骨髓移植实验的最适辐照方案。提取受体小鼠血液和鼠尾组织DNA进行基因型鉴定和嵌合率分析。结果:受体小鼠经合适剂量的X射线辐照(辐射剂量为8.0 Gy,分2次照射,每次4.0 Gy,中间间隔6 h),小鼠存活率可达到(74.3±2.4)%,嵌合率(95.77±0.52)%,符合骨髓移植实验要求。结论:成功建立了符合骨髓移植实验要求的骨髓源性细胞特异性基因修饰小鼠模型,可用于心血管及炎症等相关的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移植 骨髓源性细胞 辐射 嵌合率 基因修饰小鼠
下载PDF
肿瘤细胞与骨髓源性细胞融合对肿瘤转移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李红 臧隽章 +1 位作者 冯振卿 吴淑华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8-662,共5页
肿瘤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继续生长,是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特征。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调控的过程。目前对于肿瘤转移的发生机制存在多种研究,包括基因突变、肿瘤干细胞、肿瘤细胞与微环... 肿瘤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他处继续生长,是恶性肿瘤细胞的主要特征。肿瘤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调控的过程。目前对于肿瘤转移的发生机制存在多种研究,包括基因突变、肿瘤干细胞、肿瘤细胞与微环境、细胞外基质,肿瘤血管生成,肿瘤细胞与骨髓源性细胞融合等,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关于肿瘤细胞与骨髓源性细胞融合对肿瘤转移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文中对这一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骨髓源性细胞 融合 转移
下载PDF
CircFLNB在骨髓源性细胞中的表达鉴定及功能分析
3
作者 陈希 赵晓晴 张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3-538,共6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circ0066336(circFLNB)在骨髓源性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潜在功能。方法:选择骨髓源性细胞THP-1和Jurket作为模式细胞,通过设计背对背引物获得circRNA,分析circRNA在2种模式细胞中表达的差异。采用TA克隆手段构建质... 目的:探讨环状RNA hsacirc0066336(circFLNB)在骨髓源性细胞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潜在功能。方法:选择骨髓源性细胞THP-1和Jurket作为模式细胞,通过设计背对背引物获得circRNA,分析circRNA在2种模式细胞中表达的差异。采用TA克隆手段构建质粒,进行测序、比对。用Arraystar软件预测hsacirc0066336的靶标miRNA。从THP-1细胞中提取靶标miRNA后反转录,再以Real-time PCR检测。结果:(1)在THP-1和Jurket细胞中成功扩增出circFLNB,结果显示其表达在2种模式细胞中没有统计学差异(P=0.105)。(2)克隆出含有hsacirc0066336的质粒,测序比对后找到了反向环状剪切位点。(3)通过Arraystar软件预测了hsacirc0066336靶向的5个miRNA,并检测到靶标miRNA的表达。结论:CircFLNB是表达在骨髓源性细胞中的一个环状RNA,通过对其下游靶向miRNA功能的了解,推断circFLNB可能会参与多种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hsa_circ_0066336 骨髓源性细胞 微小RNA
下载PDF
终末期肝病患者应用G-CSF诱导骨髓源性细胞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2
4
作者 Gaia S. Smedile A. +1 位作者 OmedèP. 张红凯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11期44-44,共1页
Background/Aims: To evaluat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pattern of bone marrow-derived cells (BMC) mobi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end stage liver cirrhosis following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 administr... Background/Aims: To evaluat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pattern of bone marrow-derived cells (BMC) mobi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end stage liver cirrhosis following 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G-CSF) administration. Methods: Eight patients with severe liver cirrhosis (Child-Pugh score B-C, spleen diameter less than 170 mm) were included. They were treated with G-CSF (5 μg/kg b.i.d for three consecutive days) to mobilize BMC, evaluated as circulating CD34+ve cells (flow cytometry) and myeloid CFU-GM progenitors (in vitro colony growth assay). Co-expression in CD34+ve cells markers of differentiation (Thy1, CD133, CXCR4, c1qRp) were investigated on CD34+ve cells by double 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Data from 40 healthy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 donors were used as controls. Results: Mobilization of CD34+ve cells occurred in all patients. It was paralleled by expansion of circulating CFU-GM progenitors. Circulating CD34+ve cells co-expressed epithelial and stem cell markers in both cirrhotics and volunteer stem cell donors. G-CSF was well tolerated, no adverse event occurred, a significant reversible increase of splenic longitudinal diameter was observed. Conclusions: (i) G-CSF mobilization of BMC co-expressing epithelial and stem markers occurred in all cirrhotic patients; (ii) splenomegaly up to 170 mm does not prevent safe BMC mobilization following G-CSF in patients with end stage liver disease; (iii) mobilized BMC may represent an easy immature cell source potentially useful for novel approaches for liver r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源性细胞 循环血 直接免疫荧光法 细胞 捐献者 集落刺激因子 细胞再生 脾增大 诱导效果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
5
作者 周姝慧 阮纪恺 +2 位作者 江杰雯 沈水杰 周晓丹 《交通医学》 2024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127例MM患者初诊时相关临床数据,按NLR 1.87为界,分为低NLR组57例和高NLR组70例。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127例MM患者初诊时相关临床数据,按NLR 1.87为界,分为低NLR组57例和高NLR组70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对影响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127例患者3年及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分别为65%、38%,3年及5年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别为34%、22%。与低NLR组比较,高NLR组患者初诊时血清白蛋白<36 g/L、β_(2)微球蛋白>2.4μg/mL、血钙>2.1 mmol/L、国际分期系统(international staging system,ISS)分期晚、Durie-Salmon(DS)分期晚的患者比例显著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NLR>1.87、血红蛋白<90 g/L、白蛋白<36 g/L、乳酸脱氢酶>245 U/L、β_(2)微球蛋白>2.4μg/mL、骨髓瘤细胞比例>30%为影响OS的不良因素(P<0.05);年龄>60岁、NLR>1.87、血小板计数<125×10^(9)/L、血红蛋白<90 g/L、白蛋白<36 g/L、乳酸脱氢酶>245 U/L、β_(2)微球蛋白>2.4μg/mL、骨髓瘤细胞比例>30%、ISS分期、DS分期为影响PFS的不良因素(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0岁、NLR>1.87、乳酸脱氢酶>245 U/L、骨髓瘤细胞比例>30%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60岁、NLR>1.87、血小板计数<125×10^(9)/L、白蛋白<36 g/L、乳酸脱氢酶>245 U/L、骨髓瘤细胞比例>30%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升高与MM患者预后不良的临床特征相关,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MM患者预后的容易获得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多发骨髓 预后因素 骨髓微环境 骨髓抑制细胞
下载PDF
骨髓源性细胞促进坐骨神经体外预变性实验研究
6
作者 吴敏 王晓盼 +1 位作者 肖玉周 周建生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54-558,共5页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体外预变性的新方法,以便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高效雪旺细胞,以期为组织工程神经构建提供大量种子细胞。方法采用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C57BL/6小鼠的骨髓源性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cells,BMDCs)与C57BL/6小鼠坐骨神经体...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体外预变性的新方法,以便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高效雪旺细胞,以期为组织工程神经构建提供大量种子细胞。方法采用转绿色荧光蛋白基因C57BL/6小鼠的骨髓源性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cells,BMDCs)与C57BL/6小鼠坐骨神经体外共培养,建立体外预变性模型的实验组(A组),无BMDCs参与的单纯坐骨神经体外培养为对照组(B组)。培养7 d后行大体观察及免疫荧光染色观察BMDCs能否在体外进入坐骨神经内参与预变性;将变性后的神经酶消化行雪旺细胞培养,通过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量及鉴定原代培养后的雪旺细胞纯度,评价各组雪旺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培养7 d后大体观察示两组坐骨神经断端开始形成神经瘤样结构,A组较B组明显;免疫荧光染色示A组大量BMDCs浸润至神经内部,其中部分细胞表达F4/80,为单核巨噬系统细胞。经细胞培养,A、B组获得的雪旺细胞产量分别为(5.59±0.19)×104个/mg和(3.20±0.21)×104个/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3)。细胞接种后48 h经p75NTR荧光染色鉴定示,两组可见双极或三极样雪旺细胞,细胞核为蓝色且较小,胞体为红色;成纤维细胞呈扁平多角形,细胞核及核仁清晰,大而不透光,多位于雪旺细胞下且p75NTR染色为阴性。A组混杂的成纤维细胞较少,B组较多。A、B组雪旺细胞纯度分别为88.4%±5.8%和76.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P=0.04)。经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A组雪旺细胞纯度为89.6%,B组为74.9%。结论 BMDCs与周围神经体外共培养是一种有效获得大量雪旺细胞的方法,为组织工程神经构建中种子细胞的获取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 雪旺细胞 骨髓源性细胞 体外预变 小鼠
原文传递
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姜晓丹 徐如祥 +3 位作者 张世忠 邹雨汐 徐强 柳晓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947-949,W001,W002,共5页
为探讨成人骨髓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无菌条件下行骨穿 ,梯度密度离心分离获取成人骨髓源细胞 ,以“CYTOKINE·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培养 ,确定神经干细胞的最佳体外生存环境。以细胞克隆方法判断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 ... 为探讨成人骨髓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无菌条件下行骨穿 ,梯度密度离心分离获取成人骨髓源细胞 ,以“CYTOKINE·神经干细胞培养液”培养 ,确定神经干细胞的最佳体外生存环境。以细胞克隆方法判断神经干细胞增殖情况 ;以NESTIN、NSE及GFA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别鉴定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细胞培养所涉及的细胞因子主要有GDNF(2 0ng/ml)、LIF(10ng/ml)和RA(0 5 μg/ml)等。结果发现 ,成人骨髓源细胞在相应培养条件下快速分裂增殖为大而圆并含粗大胞质颗粒的神经干细胞 ,后者形成细胞球 (或称“神经球”) ,该细胞球表达特殊的神经干细胞NESTIN抗原 ;若进一步将这些细胞球分离成单细胞并重新以克隆密度培养 ,单个的细胞又很快形成新的神经球。神经干细胞球进一步分化 ,可见到有的细胞胞体增大并出芽 ,逐渐发育成为较成熟的长突起细胞 ,长突起相互连接、交织成网并建立有神经纤维样联系 ,表达NSE或GFAP抗原。说明成年人骨髓在一定条件诱导下可以生成神经干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骨髓神经干细胞 诱导分化 实验研究 骨髓细胞 神经干细胞 细胞分化 细胞培养
下载PDF
自体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秦安成 廖彩仙 +5 位作者 王宇 袁杰 黄勇平 廖欣鑫 赖勇强 龚祖元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29-531,共3页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在体外诱导与扩增后肝内移植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入住我科的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在我科接受了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的患者12例。治疗组6例,采集并分离自... 目的探索自体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在体外诱导与扩增后肝内移植治疗肝炎后肝硬化的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09年4月入住我科的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在我科接受了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治疗的患者12例。治疗组6例,采集并分离自体骨髓源性肝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诱导与扩增7天后,收集细胞在接受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术中经肝固有动脉注入法将其移植至肝内;对照组6例,以同样方法注入等体积生理盐水。通过术前术后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指标来评估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病人的术后均未发现手术并发症,术前的各项检验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治疗组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浆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人III型前胶原,均好转: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骨髓肝干细胞体外培养诱导与扩增后肝内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病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肝干细胞 培养 扩增 移植 肝炎后肝硬化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向心肌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9
作者 贺其志 谭玉珍 +2 位作者 王海杰 王新艳 孙丽莉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8-502,共5页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向心肌分化的作用,探讨MCSC向心肌分化中的BMP-2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筛选MCSC,用BMP-2诱导向心肌定向分化.RT-PCR检测诱导前后BMP-2受体BMPRIA和BMPRII、心肌早...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向心肌分化的作用,探讨MCSC向心肌分化中的BMP-2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筛选MCSC,用BMP-2诱导向心肌定向分化.RT-PCR检测诱导前后BMP-2受体BMPRIA和BMPRII、心肌早期转录因子Nkx2.5和GATA-4以及cTnT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标记诱导后细胞cTnT和Cx-43的表达.结果用BMP-2诱导后,MCSC的形态和排列发生变化.RT-PCR检测结果显示,诱导前BMPRIA和BMPRII以及Nkx2.5和GATA-4呈低表达,诱导后1周表达增加,3~4周表达明显.cTnT mRNA在诱导前不表达,诱导后1周开始表达,3~4周表达明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cTnT和Cx-43从诱导后2周开始表达.3~4周cTnT表达增强,呈现密集的横纹样结构.Cx-43在2周位于细胞膜下,3周分布于相邻细胞连接处,4周呈颗粒状密集分布于肌管的相邻细胞连接处. 结论BMP-2通过BMPRIA和BMPRII的介导作用诱导MCSC分化为心肌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髓心肌干细胞 心肌早期转录因子 CTNT Cx-43 大鼠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对骨髓源性肥大细胞表达MMP-3、MMP-9、IL-17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玉姣 欧阳晴晴 +3 位作者 王然 毋静 赵进军 杨敏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633-1637,共5页
目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骨髓源性肥大细胞(BMMCs)分泌MMP-3、MMP-9、IL-17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BMMCs,将培养8周的BMMCs种植于12孔板中。细胞分为4个组:BMMCs+PBS组(对照组)、BMMCs+2 ng/m L TNF-α组(2 ng/m L组)、BMMCs+10... 目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骨髓源性肥大细胞(BMMCs)分泌MMP-3、MMP-9、IL-17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小鼠BMMCs,将培养8周的BMMCs种植于12孔板中。细胞分为4个组:BMMCs+PBS组(对照组)、BMMCs+2 ng/m L TNF-α组(2 ng/m L组)、BMMCs+10 ng/m L TNF-α组(10 ng/m L组)、BMMCs+50 ng/m L TNF-α组(50 ng/m L组),不同浓度TNF-α与BMMCs作用后,在12、24 h收集细胞,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在m RNA水平检测MMP-3、MMP-9、IL-17的表达。结果培养12 h后,2 ng/m L组、10 ng/m L组、50 ng/m L组MMP-3、MMP-9、IL-17 m 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TNF-α浓度的上升m 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24 h结果与12 h结果一致,24 h与12 h之间比较,除50 ng/m L组MMP-3 m RNA的表达无差异(P>0.05),其余各组之间MMP-3、MMP-9、IL-17m 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 TNF-α可以上调BMMCS表达MMP-3、MMP-9、IL-17,且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肥大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Α MMP-3 MMP-9 IL-17
下载PDF
绿荧光蛋白标记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姜晓丹 徐如祥 +3 位作者 张旺明 邹雨汐 蔡颖谦 杜谋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5期3439-3441,T00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包装绿荧光蛋白(rAAV-GFP)标记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BM.NSCs)的可行性,为进一步行标记细胞移植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成人自愿者的骨髓为研究对象,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骨髓基质细胞并用“Cytokine·... 目的: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包装绿荧光蛋白(rAAV-GFP)标记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BM.NSCs)的可行性,为进一步行标记细胞移植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成人自愿者的骨髓为研究对象,梯度密度离心法分离获取骨髓基质细胞并用“Cytokine·神经干细胞培养基”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分化的细胞以免疫细胞化学鉴定。对接种生长的BM.NSCs(1×105~6/mL)以无血清培养基冲洗并重悬细胞,依最佳病毒感染指数(MOI)为105的标准计算、加入包装了GFP的rAAV病毒颗粒,连续培养12h(37℃,50mL/LCO2)以感染细胞;补加100g/L胎牛血清后,于神经干细胞培养基中继续细胞培养24h(37℃,50mL/LCO2)以上,荧光显微镜(OlympusIX70,Japan)追踪观察rAAV-GFP标记的BM.NSCs。结果:BM.NSCs于标记后1周内见不到GFP阳性表达;在标记10d后才出现有GFP阳性表达情况(平均每个200倍镜下视野可见到5~10个GFP阳性细胞),所标记的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呈亮绿色;随着培养时间延长,BM.NSCs表达GFP也逐渐增强、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并可于1个月时最明显(标有GFP阳性的细胞可达BM.NSCs总数的60%),追踪观察到到2.5个月时亦未见衰减。结论:rAAV-GFP在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中的表达较迟,但呈渐强趋势;rAAV-GFP标记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神经干细胞 绿荧光蛋白 标记细胞移植 体外实验
下载PDF
Smad信号通路在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向心肌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新艳 谭玉珍 +2 位作者 王海杰 张贵焘 贺其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25-529,共5页
目的研究Smad信号通路在BMP_2诱导的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s)向心肌分化中的作用,探讨MCSCs向心肌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筛选MCSCs,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_2)诱导向心肌定向分化。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细胞化学法... 目的研究Smad信号通路在BMP_2诱导的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s)向心肌分化中的作用,探讨MCSCs向心肌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从SD大鼠骨髓中筛选MCSCs,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_2)诱导向心肌定向分化。Westernblotting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诱导后细胞内磷酸化的Smadl/5/8的表达及其随诱导时间在细胞内分布的变化。RT_PCR检测诱导前后细胞内GATA_4和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T(cTnT)mRNA的表达。结果BMP_2诱导后15min,细胞内可检测到磷酸化的Smadl/5/8的表达,30min^1h表达明显增加,1h后开始降低,4h呈低表达。BMP_2诱导后15min,磷酸化的Smadl/5/8仅见于胞质中,30min胞质和胞核均见表达,1h主要在胞核内表达。BMP_2诱导后2周,细胞明显表达GATA_4和cTnTmRNA。诱导后4周细胞呈现成熟心肌细胞样形态。用SB203580抑制Smad信号后,GATA_4和cTnT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结论Smad信号通路在BMP_2诱导MCSCs向心肌分化中发挥重要的介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信号通路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髓心肌干细胞 GATA-4 心肌特异肌钙蛋白T WESTEM BLOTTING 大鼠
下载PDF
骨髓源性细胞在雌激素调节肿瘤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13
作者 禚映辰 陈敬国 +5 位作者 李雪倩 郑巧伟 赵雪 马文兵 赵培培 封卫毅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3-539,共7页
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离不开血管新生。骨髓源性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s,BMDCs)在肿瘤血管新生的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表达雌激素受体阳性的BMDCs受到雌激素调节。雌激素又与多种女性常见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 实体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离不开血管新生。骨髓源性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cells,BMDCs)在肿瘤血管新生的过程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表达雌激素受体阳性的BMDCs受到雌激素调节。雌激素又与多种女性常见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分析表明肿瘤血管新生、BMDCs、雌激素三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肿瘤治疗过程中,BMDCs可作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和药物载体,为肿瘤的治疗开辟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源性细胞 肿瘤血管新生 雌激素 肿瘤治疗 新药研究
原文传递
腺病毒介导的白介素10基因体外转导大鼠β_2m-/Thy-1^+骨髓源性肝干细胞 被引量:6
14
作者 兰玲 陈源文 +2 位作者 孙超 孙巧玲 李定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基因(AdIL-10)体外转导β2m-/Thy-1+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 liver stem cell,BDLSC)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magnetic bead cell sorting,MACS)方法分选...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白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基因(AdIL-10)体外转导β2m-/Thy-1+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onemarrow-derived liver stem cell,BDLSC)的可行性。方法利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magnetic bead cell sorting,MACS)方法分选大鼠β2m-/Thy-1+BDLSC,RT-PCR法鉴定其肝相关性表型的表达。AdIL-10转导BDLSC,根据腺病毒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率测定转导效率,采用RT-PCR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IL-10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分泌水平。采用MTT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分别检测腺病毒转导对BDLSC增殖能力和肝细胞样表型白蛋白(albumin,ALB)表达的影响。结果MASC法能成功分选纯化BDLSC,其在基因水平表达肝细胞样表型。AdIL-10转导BDLSC的效率呈剂量依赖性,最佳转染复数为500pfu/cell。AdIL-10修饰BDLSC高表达IL-10基因,且持续高浓度分泌IL-10蛋白至胞外。AdIL-10转导72h后,BDLSC仍保持正常的增殖能力和ALB表达。结论BDLSC是AdIL-10转导的适宜载体,为AdIL-10修饰BDLSC这一新型结合方式用于慢性肝病的治疗奠定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肝干细胞 腺病毒载体 白介素10 基因转导
下载PDF
兔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剑荣 徐强 +4 位作者 蔡颖谦 徐如祥 姜晓丹 邹雨汐 丁涟沭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10期1854-1855,T001,共3页
目的:检测由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成的神经元样细胞,能否分泌γ-氨基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神经生物活性物质成分,从而初步推断是否具有神经元的生化特征。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梯度密度离心分离获取骨... 目的:检测由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成的神经元样细胞,能否分泌γ-氨基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神经生物活性物质成分,从而初步推断是否具有神经元的生化特征。方法:无菌条件下抽取新西兰大白兔骨髓,梯度密度离心分离获取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cells,BMSCs),在神经干细胞培养基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条件下,于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干细胞及神经元样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进行鉴定,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GABA生物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BMSCs培养12d可见细胞大而圆,免疫细胞化学检测巢蛋白抗原阳性;培养20d可见具有长突起的神经元样细胞形成,神经元核蛋白免疫细胞化学检查阳性,HPLC检测骨髓源性神经元样细胞含有高浓度GABA神经递质成分。方差分析显示:随着BMSCs培养天数的增加,其所含的GABA浓度也渐增加,由每1×107细胞中(3.43±0.25)μmol/L增至(14.69±3.51)μmol/L(F=23.69,P=0.0014)。结论:兔BMSCs在体外条件下可以增殖分化,前期表达Nestin,分化的细胞则可表达NeuN特异性抗体,并含有高浓度的类GABA神经递质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神经干细胞 体外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γ-氨基酸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脊髓损伤大鼠外源性移植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治来 陈银海 闵少雄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103-3106,共4页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移植到脊髓损伤大鼠体内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以及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40只T10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移植组(Y组)、康复训练组(K组)和康复训练联合细胞移植组(L组)、对照... 目的:研究康复训练对移植到脊髓损伤大鼠体内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存活、迁移、分化以及大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制作40只T10脊髓损伤动物模型,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移植组(Y组)、康复训练组(K组)和康复训练联合细胞移植组(L组)、对照组(C组),在脊髓损伤后第7天将培养并标记好的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到Y、L组中。分别在脊髓损伤后1、3、7d及2、3、4、5、6周对所有动物进行BBB评分。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移植的细胞在脊髓内的迁移、分化的情况。结果:BBB评分显示,细胞移植2周后,L组评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L组动物的神经干细胞存活率较Y组好,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更高。结论:康复训练能够促进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在脊髓中的存活并能促进其分化,有益于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康复训练 骨髓神经干细胞 细胞移植
下载PDF
重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于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对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史德刚 栗国梁 +4 位作者 张积仁 黄忠琴 许灼新 陈志维 陈逊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6411-6417,共7页
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来源于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的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间接的成骨作用。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与骨髓间充质... 背景: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来源于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的细胞具有明显的促进增殖作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间接的成骨作用。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对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和血管生成的影响,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对比。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分析基因转染效果实验,于 2007-11-27/2008-12-01 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中心实验室和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2 月龄新西兰大白兔用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成骨细胞诱导。5 周龄 Wistar 大鼠用于移植实验。牛pcDNA3-bFGF 真核表达质粒由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免疫教研室徐霖博士惠赠。方法:分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采用脂质体介导将牛 pcDNA3-bFGF 真核表达质粒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的骨髓源性成骨细胞,G418 筛选。稳定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源性成骨细胞与磷酸钙胶原材料复合培养,植于 Wistar 大鼠后腿肌袋内,正常饲养 2,4 周后取出植入的复合材料,观察血管新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染前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参数的比较以及骨髓源性成骨细胞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前后新生血管数目的比较。结果:利用 RT-PCR、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转染细胞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情况。从形态、增殖特性和细胞周期、碱性磷酸酶、Ⅰ型胶原等方面分析稳定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生物学特性。重组牛 pcDNA3-bFGF 真核表达质粒成功转染目的细胞,经 G418 筛选稳定表达。转染的细胞有大量目的基因 mRNA 转录和目的蛋白表达。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生长均加快,细胞周期中增殖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细胞形态无明显变化。转染与未转染的骨髓源性成骨细胞比较,碱性磷酸酶的分泌量无明显变化(P > 0.05),转染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碱性磷酸酶分泌量小于骨髓源性成骨细胞(P < 0.01)。骨髓源性成骨细胞转染与未转染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组均有Ⅰ型胶原 mRNA 表达,但是,转染和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均无Ⅰ型胶原基因mRNA 转录。转染有外源性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复合材料部分被增生纤维结缔组织包绕,内有新生血管生成,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多。结论:稳定表达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源性成骨细胞增殖较快,但作为组织工程骨的种子细胞,骨髓源性成骨细胞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更理想。外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转染后稳定表达,对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可以作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种子细胞转染的目的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碱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基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成骨细胞 生物学特 血管生成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分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国海东 张贵焘 +2 位作者 王海杰 王新艳 谭玉珍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8-513,共6页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中的调控作用,探讨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利用单克隆培养技术从S...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中的调控作用,探讨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利用单克隆培养技术从SD大鼠骨髓中筛选MCSCs,用BMP-2诱导其向心肌细胞定向分化,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标记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BMP-2诱导后细胞内p-Akt水平的变化,并通过RT-PCR检测心肌早期转录因子和心肌特异基因的表达。结果BMP-2诱导前MCSCs内p-Akt水平较低,诱导后渐增强,20~30min达高峰,1h后逐渐降低。用PI3-K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细胞后,p-Akt水平明显降低。RT-PCR检测显示,诱导前MCSCs的Nkx2.5和GATA-4呈低表达,诱导后2周表达增强,4周表达更加明显。cTnT和Cx-43 mRNA在诱导前未见表达,诱导后2周表达明显,4周表达增强。用Ly294002处理后,细胞的Nkx2.5、GATA-4和cTnT、Cx-43 mRNA的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结论BMP-2能诱导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PI3-K/Akt信号通路在BMP-2诱导MCSCs向心肌细胞分化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3激酶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骨髓心肌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2 细胞分化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腺病毒介导的人uPA体外转染大鼠骨髓源性肝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孙超 李定国 +3 位作者 陈源文 陈颖伟 孙巧玲 汪保灿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评价携带人uPA基因的腺病毒(AduPA)转染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DLSC)的效率,在BDLSC中的表达及其对BDLS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淤胆型肝损伤大鼠模型和含5%淤胆血清病理条件培养液筛选和扩增BDLSC,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AduPA的转染效... 目的评价携带人uPA基因的腺病毒(AduPA)转染骨髓源性肝干细胞(BDLSC)的效率,在BDLSC中的表达及其对BDLSC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淤胆型肝损伤大鼠模型和含5%淤胆血清病理条件培养液筛选和扩增BDLSC,采用荧光显微镜检测AduPA的转染效率,采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uPA在BDLSC中的表达,采用MTT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分别检测转染AduPA的BDLSC的增殖和分化变化。结果随着MOI的增高,转染效率明显增高,当MOI为500时,转染效率达92.6±2.2%,转染3天后的人uPA在BDLSC稳定表达,且转染AduPA对BDLSC的增殖和分化无明显影响。结论BDLSC可能是一种良好的基因载体细胞,可携带uPA用于肝纤维化的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骨髓肝干细胞 肝纤维化 腺病毒
下载PDF
纤维蛋白胶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增殖、迁移和缺血缺氧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国海东 谭玉珍 +5 位作者 邵水金 崔晓军 朱晶 张黎声 姜俊 陆萍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年第8期961-964,共4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FG)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增殖、迁移和存活的作用,为临床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等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手段和理论依据。方法将MCSC接种于FG中制备FG-MCSC,经AO/EB染色选择合适浓度的FG,用细胞计数法检测M...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胶(FG)对骨髓源性心肌干细胞(MCSC)增殖、迁移和存活的作用,为临床应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等缺血性疾病提供实验手段和理论依据。方法将MCSC接种于FG中制备FG-MCSC,经AO/EB染色选择合适浓度的FG,用细胞计数法检测MCSC在FG中的增殖,通过损伤和自然迁移实验评价MCSC从FG中的迁出。建立细胞缺血缺氧模型(OGD),用AO/EB染色和乳酸脱氢酶(LDH)泄漏法检测FG对MCSC的保护作用。结果 MCSC在低浓度FG中保持较高的活力和增殖能力。接种后1d和2d,仅有少量细胞从FG的刮除线边缘迁出。在接种后3d,有大量细胞从FG中迁出。经缺血缺氧处理后,MCSCOGD组中存活、凋亡和坏死细胞数目分别为14.09±2.05、61.11±5.20和24.80±4.99。与MCSC OGD组相比,FG-MCSC OGD组MCSC的存活数目(61.01±8.86)较高,凋亡(31.67±8.27)和坏死(7.33±2.70)细胞数目较低。MCSC经缺血缺氧处理后,FG-MCSC OGD组LDH的水平明显低于MCSC OGD组。结论低浓度FG作为一种天然生物材料可以为MC-SC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在缺血缺氧条件下,低浓度FG能够保护MCSC免受缺血缺氧损伤,促进细胞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胶 骨髓心肌干细胞 存活 迁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