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髓间质细胞源性神经球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
1
作者 邵连彬 杨海平 +3 位作者 刘玉刚 孙红艳 滕兆伟 赵夕岚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细胞源性神经球(BMSCs-NS)移植在大鼠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BMSCs-NS。Wistar大鼠45只,玻璃器压迫法制备胸髓(T9-10)完全损伤模型,随机分成三组:BMSCs-NS移植组(A组,n=15)、BMSCs移植组(B组,n=15... 目的探讨骨髓间质细胞源性神经球(BMSCs-NS)移植在大鼠脊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BMSCs-NS。Wistar大鼠45只,玻璃器压迫法制备胸髓(T9-10)完全损伤模型,随机分成三组:BMSCs-NS移植组(A组,n=15)、BMSCs移植组(B组,n=15)和培养液组(C组,n=15)。BBB评分评估三组大鼠后肢运动功能在不同时间段的恢复及双下肢运动诱发电位(MEPs)情况。结果 BBB平均分值为:A组,7.8±1.42;B组,5.7±0.90;C组,1.4±0.29。移植修复21d后BBB绝对分值,A组较B组和C组明显改善(B组:p<0.001;C组:p<0.0001)。移植5w后B组少数大鼠可以诱发出MEPs,但潜伏期较长(20ms)且波幅较低。2w时A组未能诱发出MEPs,但5w时的MEPs接近正常。结论细胞移植治疗能够恢复大鼠后肢的承重运动功能并能成功诱导出理想的ME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细胞源性神经球 脊髓损伤 运动诱发电位 BBB评分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应用促进兔脊髓外伤性截瘫的修复 被引量:10
2
作者 康德智 王灯亮 +3 位作者 林建华 余良宏 吴朝阳 雷盛民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0-63,67,共5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 arrow strom a cells,BM SCs)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 N F)联合应用对兔脊髓外伤性截瘫结构和功能修复的影响,以寻求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治疗脊髓外伤性截瘫的疗法。方... 目的:观察骨髓间质干细胞(bone m arrow strom a cells,BM SCs)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 N F)联合应用对兔脊髓外伤性截瘫结构和功能修复的影响,以寻求建立一种更有效的治疗脊髓外伤性截瘫的疗法。方法:采用改良A llen打击法建立兔脊髓外伤性截瘫的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观察3d再分别行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BM SCs、BD N F和BM SCs+BD N F干预。脊髓损伤移植后1、3、5周进行改良Tarlov评分及CSEP评测,5周观察脊髓结构的变化。结果:与BM SCs组、BD N F组相比,移植后第5周,BM SCs+BD N F联合移植组脊髓损伤处结构恢复较好,第3周、5周后,BM SCs+BD N F组的CSEP和改良Tarlov评分亦明显好于BM SCs组和BD N F组(P<0.01)。结论:BM SCs和BD N F联合移植对急性脊髓外伤性截瘫的结构和功能有更好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外伤截瘫 修复
下载PDF
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骨髓间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修复猴脊髓轴突的协同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晓刚 邓宇斌 +2 位作者 蔡辉 马郁琳 徐红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053-2056,共4页
目的:采用甘氨酸银浸镀法评价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骨髓间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联合移植后,其对猕猴脊髓损伤后轴突的修复效果是否优于单纯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方法:实验于2006-03/08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病理科完成。①选择... 目的:采用甘氨酸银浸镀法评价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骨髓间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联合移植后,其对猕猴脊髓损伤后轴突的修复效果是否优于单纯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方法:实验于2006-03/08在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病理科完成。①选择2004-01/2005-01中山大学邓宇斌教授课题组研究的猴脊髓石蜡标本12例作为回顾性实验分析对象,其中控释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样细胞联合移植组4例、单纯神经元样细胞移植组4例、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4例。课题前期实验各组动物均建立急性重度脊髓损伤模型,并于造模后第10天给予对应细胞悬液。②各组每例石蜡标本均制备连续切片3张,片厚0.4μm,对所有切片进行一次性甘氨酸银浸镀法染色。具体步骤:切片脱蜡入水,酸性甲醛液处理10min,蒸馏水清洗后,置于甘氨酸银溶液中,37℃作用5min。取出切片,用滤纸吸干多余银液,入预热45℃的还原液作用1min。用乙醇洗切片10min,再行蒸馏水冲洗,入氯化金水溶液5min,直到棕黄色脱去。滴入苯胺油乙醇液加强染色,冲洗。50g/L硫代硫酸钠液处理30s,冲洗,梯度乙醇脱水,然后在石碳酸二甲苯中浸泡2min,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③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检测,观察各组皮质脊髓束纵切面病理改变,统计每个视野内上行性(后索)与下行性(皮质脊髓束)横切面轴突的数量及横、纵切面面积,取切片两侧各5个非重叠视野,计算平均吸光度值。结果:①各组脊髓损伤处轴突病理改变:控释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样细胞联合移植组皮质脊髓束纵切面部分区域存在较多连续性的轴突;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脊髓结构破坏严重,轴突大面积消失,纵切面可见崩解的轴突碎片,几乎观察不到连续性轴突;单纯神经元样细胞移植组的变化介于两者之间。②后索与皮质脊髓束的横切面轴突数量、横切面面积、纵切面面积、平均吸光度:控释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样细胞联合移植组、单纯神经元样细胞移植组后索与皮质脊髓束各项检测指标均高于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3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38.45~487.54,P均<0.01;F=52.66~313.99,P均<0.01)。控释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样细胞联合移植组与单纯神经元样细胞移植组比较,前者对后索轴突的修复作用略优于后者,表现在纵切面面积显著升高(P<0.01);对皮质脊髓束的修复作用明显强于后者,轴突数量、横切面面积、纵切面面积、平均吸光度值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P<0.05)。结论: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可以增强骨髓间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对猕猴损伤脊髓轴突的修复作用,尤其有利于运动性损伤轴突的修复,其效果优于单纯神经元样细胞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元样细胞 脊髓损伤 骨髓 移植修复 轴突 控释 猕猴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被引量:14
4
作者 黄文 张成 +6 位作者 陈松林 张为西 姚晓黎 曾缨 黄慧 冯善伟 柳太云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854-858,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及其对诱导后的神经元样细胞保护作用,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更优良的细胞。方法体外培养MSCs至第5代后,分别用BDNF、β-巯基乙醇(β-ME)诱导...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的作用及其对诱导后的神经元样细胞保护作用,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更优良的细胞。方法体外培养MSCs至第5代后,分别用BDNF、β-巯基乙醇(β-ME)诱导MSCs,诱导后的第1、3和6小时计算两组神经元样细胞数,对各时间点两组神经元样细胞阳性率进行了比较;诱导后行神经细胞标记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RT-PCR及蛋白质印迹鉴定。结果两组诱导剂诱导后的细胞均呈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态;BDNF组诱导分化后细胞的存活时间远较β-ME组长;BDNF组在诱导后6h近于诱导高峰,而β-ME在诱导2h即达高峰,但随后神经元样细胞渐死亡。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在两组诱导后细胞的巢蛋白(Nestin)、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微管相关蛋白-2(MAP-2)、神经丝蛋白(NF)表达均呈阳性,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呈阴性;RT-PCR显示NSE、NFL,MAP-2的mRNA表达阳性,GFAP有较弱的表达;蛋白质印迹可见两组诱导剂诱导的细胞均表达神经元的特异性标记抗体NSE。结论BDNF能单独诱导MSCs分化形成神经元样细胞,而且分化后细胞的存活时间长,有望用于治疗脑缺血、神经变性等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 诱导分化 大鼠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与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杨亚飞 杨进 +4 位作者 陈林 邢莎莎 胡海峰 张亚美 汪自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02-808,共7页
背景:干细胞移植治疗近年来吸引了相当多的关注,为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提供了新思路。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以"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diabetic... 背景:干细胞移植治疗近年来吸引了相当多的关注,为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提供了新思路。目的:综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方法:由第一作者以"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diabetic neurogenic bladder,differentiation,transplantation;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分化,移植"为检索词,检索2000至2016年Sciencedirect、Pub Med、Embase、万方及知网数据库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治疗及机制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在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出现膀胱功能障碍时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增殖和分化为平滑肌细胞修复膀胱及尿道功能,同时可合成多种生长因子,对膀胱内局部微环境产生营养性旁分泌作用,包括抗炎、促进增殖和存活等,有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一方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凭借向损伤部位趋化的能力,通过血液循环迁移到受损部位参与修复;另一方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合成多种生长因子,以及具有可抑制炎性应答的细胞因子。但目前临床研究尚少,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移植 糖尿病 组织工程 细胞 骨髓细胞 糖尿病神经膀胱 修复重建 定向分化 移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小胶质细胞活化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释放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实验 被引量:5
6
作者 范东艳 王苹 +2 位作者 刘然 牛凤兰 杜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79-984,共6页
背景:目前尚未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特异性反应的报道,且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微环境下如何维持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也缺乏相应的实验证据。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刺激下保护多巴胺能神... 背景:目前尚未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活化的小胶质细胞特异性反应的报道,且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特定微环境下如何维持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也缺乏相应的实验证据。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刺激下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作用。方法:取Wistar大鼠,贴壁法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并活化小胶质细胞,酶消化法培养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实验分为5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小胶质细胞组;脂多糖+小胶质细胞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多糖+小胶质细胞组;分别取各实验组的培养上清,对中脑多巴胺神经元进行培养。单纯多巴胺能神经元组采用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DMEM/F12进行培养。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不同微环境对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的影响及不同微环境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释放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含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释放量均较相应的对照组高。酪氨酸羟化酶免疫荧光染色结果发现,单纯多巴胺能神经元组神经元的存活率为15%;小胶质细胞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率为10%;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率为35%;脂多糖+小胶质细胞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率为5%;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脂多糖+小胶质细胞组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率达到了28%,高于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此外体外培养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随培养时间延长下降,但含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实验组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存活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提示小胶质细胞活化刺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调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使得多巴胺能神经元免受毒素的损害,抑制了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延迟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能神经 骨髓细胞 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小胶细胞 帕金森病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多巴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特征(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柴立辉 吴素霞 +2 位作者 陈宗德 曹孟德 马远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9期5793-5796,共4页
背景: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及分化后细胞的功能特征,对细胞移植治疗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采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forskolin及多巴胺联合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 背景: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及分化后细胞的功能特征,对细胞移植治疗包括帕金森病在内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的:采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forskolin及多巴胺联合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定向分化,观察诱导产生的多巴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设计:随机对照观察。单位:郑州大学及河南大学。材料:实验于2005-03/2006-09在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实验室完成。实验用骨髓取自15名健康志愿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多巴胺、forskolin及单克隆抗体酪氨酸羟化酶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方法:①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获取人骨髓中的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50μmol/L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10μmol/Lforskolin和10μmol/L多巴胺联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诱导。②诱导2周后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NSE)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采用RT-PCR检测多巴胺神经元分化过程中转录因子Nurr1,Ptx3,Lmx1b及酪氨酸羟化酶mRNA表达;同时以未诱导的细胞为对照,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细胞多巴胺的释放水平。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超微结构。②NSE和TH的表达变化。③细胞内关键转录因子及酪氨酸羟化酶mRNA变化。④细胞释放多巴胺情况。结果:①细胞超微结构:诱导2周后细胞胞浆中有大量密集的呈扁平囊状的粗面内质网及其间的一些游离核糖体以及神经微丝的形成。②NSE和TH表达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诱导分化后NSE和TH阳性细胞的表达随诱导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P<0.001)。③细胞内酪氨酸羟化酶及关键转录因子变化:RT-PCR结果显示细胞均可表达Nurr1,Ptx3,Lmx1b和酪氨酸羟化酶的mRNA。④细胞释放多巴胺情况:诱导2周后的细胞多巴胺释放水平高于未经诱导的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forskolin及多巴胺可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多巴胺神经元分化,并具有多巴胺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神经 骨髓细胞 分化 神经营养因子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初步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谦虚 谢鼎华 陈观贵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转染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后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功能。方法克隆人BDNF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分离培养5...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转染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基因后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功能。方法克隆人BDNF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分离培养5只豚鼠BMSCs,观测其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鉴定;将人BDNF基因电穿孔法转染BMSCs,G418筛选后用维甲酸诱导分化,免疫细胞化学法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具有典型的BMSCs形态和标志,转染诱导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巢蛋白(Nestin)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并能分泌BDNF。结论BDNF基因转染的BMSCs在体外能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电穿孔法能提高转染率,RA有促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基因 骨髓细胞 诱导分化 神经元样细胞
下载PDF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缺氧复氧神经细胞的共培养 被引量:3
9
作者 熊怀林 邓莉 +3 位作者 高小青 王特为 郭侃 杨朝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9期9141-9145,共5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稳定地表达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mRNA,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的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对缺氧复氧损伤的神经细胞是否积极影响,尚不... 背景: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稳定地表达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mRNA,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分泌的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对缺氧复氧损伤的神经细胞是否积极影响,尚不清楚。目的:观察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缺氧复氧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诱导后与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共培养,采用Hoechst33258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分别检测神经细胞凋亡及生长相关蛋白43在共培养细胞中的表达。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的神经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缺氧组(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组表达生长相关蛋白43的吸光度值明显高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P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通过抑制缺氧复氧神经细胞凋亡和促进共培养细胞生长相关蛋白4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骨髓细胞 缺氧复氧 神经细胞 共培养
下载PDF
损伤脊髓匀浆上清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髓鞘前脂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然 范东艳 +2 位作者 金鹏 范洪学 王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背景:损伤脊髓匀浆上清成分复杂,其中不仅存在多种化学物质,而且也存在着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物质能否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分泌功能还不清楚。目的:探讨损伤脊髓匀浆上清成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 背景:损伤脊髓匀浆上清成分复杂,其中不仅存在多种化学物质,而且也存在着多种细胞因子,这些物质能否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分泌功能还不清楚。目的:探讨损伤脊髓匀浆上清成分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髓鞘前脂蛋白的影响。方法:贴壁法分离纯化Wistar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稳定传到第3代后,分别用正常和损伤的Wistar大鼠脊髓匀浆上清诱导培养20d。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ELISA法检测培养液内髓鞘前脂蛋白、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含量,即时定量-PCR检测髓鞘前脂蛋白mRNA、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水平。结果与结论:损伤脊髓匀浆上清液诱导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阳性细胞率和培养液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髓鞘前脂蛋白的含量在各个时间点均较正常脊髓匀浆上清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培养组高。提示,损伤的脊髓匀浆上清液能够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髓鞘前脂蛋白,有利于向神经细胞方向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髓鞘前脂蛋白 骨髓细胞 脊髓匀浆上清液 损伤脊髓
下载PDF
川芎嗪联合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苏立宁 宋小青 +2 位作者 朱登祥 魏会平 王睿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川芎嗪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潜能。方法分离并培养大鼠股骨的BMSCs,细胞分4组进行药物诱导,对照组、BDNF组、川芎嗪组及BDNF联合川芎嗪组。诱导过程中用倒置显微镜观...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川芎嗪定向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潜能。方法分离并培养大鼠股骨的BMSCs,细胞分4组进行药物诱导,对照组、BDNF组、川芎嗪组及BDNF联合川芎嗪组。诱导过程中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诱导后细胞内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mRNA和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川芎嗪联合BDNF组诱导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效率明显高于其他诱导组。结论川芎嗪联合BDNF可以明显提高BMSCs向神经细胞分化的效率和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川芎嗪 神经营养因子 诱导 分化 神经细胞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痴呆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及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7
12
作者 魏昌秀 代宏 陈松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5期8421-8425,共5页
背景: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重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脑内移植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鼠的认知功能。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鼠大脑皮质及海马tau蛋白磷酸化、... 背景:课题组前期的研究表明,重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脑内移植可以改善阿尔茨海默病鼠的认知功能。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鼠大脑皮质及海马tau蛋白磷酸化、β-淀粉样蛋白及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侧脑室立体定向注射β-淀粉样肽建立阿尔茨海默病动物模型,取单纯或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1个月后采用Westernbloting方法检测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总tau蛋白及磷酸化的tau蛋白表达,以ELISA方法检测β-淀粉样蛋白40,β-淀粉样蛋白42含量,同时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能够降低大脑皮质及海马组织总tau蛋白及磷酸化的tau蛋白表达,降低大脑皮质及海马β-淀粉样蛋白40和β-淀粉样蛋白42表达。②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出现粗面内质网扩张、膜断裂,线粒体数目减少、线粒体肿胀、核膜不清等改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对上述改变有减轻作用,较骨髓间质干细胞未修饰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修饰 阿尔茨海默病 tau Β-淀粉样蛋白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尾静脉移植脊髓损伤大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4
13
作者 董锋 林建华 吴朝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7期5026-5030,共5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有治疗作用,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损伤脊髓局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作...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有治疗作用,但其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损伤脊髓局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分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作用途径。方法:运用改良Allen法制备T10脊髓外伤性截瘫大鼠模型,假手术组6只,脊髓损伤组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假手术组接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单细胞悬液1mL(1×106cells)自大鼠尾静脉缓慢注射移植,对照组静脉注射PBS1mL。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后损伤局部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移植后能促进脊髓损伤局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生长因子更进一步的表达,这可能是促进神经结构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脊髓损伤 骨髓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细胞移植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许期年 金钧 苗宗宁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20-523,共4页
目的探索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Ficoll分离骨髓中单核细胞,贴壁培养细胞,观测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用含β-巯基乙醇(BME)、BDNF及碱性成纤... 目的探索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在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Ficoll分离骨髓中单核细胞,贴壁培养细胞,观测形态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表面标志;用含β-巯基乙醇(BME)、BDNF及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的条件培养基使培养的细胞向神经细胞诱导分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对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分离培养的贴壁细胞具有典型的BMSCs的形态和细胞表面标志,诱导后细胞表达神经元和星型胶质细胞标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论BMSCs在体外具有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能力,BDNF具有促进分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骨髓细胞 神经细胞 分化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诱导的骨髓间质干细胞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后的形态学改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文 张成 +4 位作者 陈松林 张为西 柳太云 姚晓黎 曾缨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85-488,共4页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诱导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的形态学改变,以探讨BDNF诱导的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可行性。方法以BDNF诱导或未诱导的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周及4周后,用患... 目的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诱导的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后的形态学改变,以探讨BDNF诱导的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的可行性。方法以BDNF诱导或未诱导的MSCs移植治疗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2周及4周后,用患侧脑重量与对侧脑重量的比值来比较各组脑萎缩程度,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脑梗死灶边缘超微结构。结果移植诱导或未诱导MSCs的患侧脑/对侧脑重量比值均较未移植组高,但诱导组和未诱导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移植BDNF诱导或未诱导MSCs可显著减少脑梗死灶边缘神经元坏死和凋亡,移植BDNF诱导MSCs还可减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结论BDNF诱导或未诱导的MSCs移植治疗脑缺血再灌注可减轻脑萎缩程度,减少神经元和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坏死,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大鼠 大脑中动脉闭塞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痴呆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昌秀 陈松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7431-7434,共4页
背景:一些研究已显示,重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潜能,且能提高脑缺血模型鼠的神经缺失功能。目的:拟进一步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 背景:一些研究已显示,重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具有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潜能,且能提高脑缺血模型鼠的神经缺失功能。目的:拟进一步观察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对阿尔茨海默病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观察,于2006-01/2007-06在中山大学一附院神经病学实验室完成。材料:清洁级8周龄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损伤模型组、基因修饰细胞组、未修饰细胞组,12只/组。另取出生3d的清洁级SD大鼠10只,用于骨髓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取传至第6代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双酶切后亚克隆至pcDNA3质粒,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采用电穿孔法得到重组腺病毒Ad-BDNF,转染293细胞进行病毒包装。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3组大鼠均建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造模后12d,基因修饰细胞组取重组腺病毒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的不含血清骨髓间质干细胞悬液,于伤侧侧脑室坐标前囟后1.6mm、外侧1.5mm、腹侧4.0mm注入8μL;未修饰细胞组移植等量的单纯骨髓间质干细胞悬液。主要观察指标: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重组病毒在骨髓间质干细胞中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基因感染效率。细胞移植后2周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Ad-BDNF感染的骨髓间质干细胞存在Mr14000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条带,2d后约34%骨髓间质干细胞被感染。基因修饰细胞组、未修饰细胞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均明显低于损伤模型组(P<0.01),且前者基本达到正常水平。与损伤模型组寻找平台的运动策略比较,基因修饰细胞组与未修饰细胞组趋向式、直线式显著增多(P<0.01),边缘式、随机式明显减少(P<0.01),且前者基本达到正常水平。结论:移植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经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修饰后,可明显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鼠的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基因修饰 阿尔茨海默病
下载PDF
脂质体包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脊髓损害后突触再生 被引量:2
17
作者 邓明 谢萍 +5 位作者 马永刚 明江华 周炎 陈庆 吴飞 刘世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041-1045,共5页
目的研究脂质体包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用改良的Allen’s法制作SCI模型。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组、BDNF组、BMSCs+BDNF组... 目的研究脂质体包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用改良的Allen’s法制作SCI模型。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BMSCs组、BDNF组、BMSCs+BDNF组,每组6只。假手术组只切除椎板,不打击脊髓。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经大鼠尾静脉注射等体积0.9%氯化钠,并一次性在损伤节段脊髓注入等容积0.9%氯化钠1 ml。BMSCs组在损伤节段脊髓注入BMSCs 1 ml;BDNF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10μg/kg BDNF脂质体;BMSCs+BDNF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10μg/kg BDNF脂质体,并一次性在损伤节段脊髓注入BMSCs 1 ml。采用Basso Beattie Bresnahan(BBB)运动功能评分评价后肢运动功能,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组织中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微管相关蛋白-1B(MAP1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术后7 d和14 d时,各组的BBB评分较假手术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Cs组、BDNF组、BMSCs+BDNF组的BBB评分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BMSCs+BDNF组的BBB评分均显著高于BMSCs组和BDNF组(P<0.05)。术后7 d和14 d时,BMSCs组、BDNF组、BMSCs+BDNF组的GAP-43、MAP1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BMSCs+BDNF组的GAP-43、MAP1B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BMSCs组和BDNF组(P<0.05)。结论脂质体包埋BDNF联合BMSCs移植修复SCI具有显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骨髓细胞 脊髓损伤 生长相关蛋白43 微管相关蛋白-1B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晓刚 邓宇斌 蔡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1856-1861,共6页
背景:鉴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最终研究目的,是将诱导后的细胞移植入体内参与损伤神经系统的修复过程,因此,保证移植细胞的活性显得十分重要。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隐丹参酮体外诱导猴骨髓间充质干... 背景:鉴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最终研究目的,是将诱导后的细胞移植入体内参与损伤神经系统的修复过程,因此,保证移植细胞的活性显得十分重要。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隐丹参酮体外诱导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以隐丹参酮为诱导剂诱导第8代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段诱导细胞的凋亡百分比(每间隔0.5h为1组,共12组)。选择细胞凋亡百分比较高的一个时段,观察添加不同质量浓度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0-100μg/L,共11组)对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诱导后细胞凋亡百分比逐渐升高,约4h时达到峰值,维持约1h后下降(P<0.05)。随着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质量浓度由0μg/L提高到30μg/L,细胞凋亡百分比逐渐下降(P<0.05),当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质量浓度超过30μg/L后,细胞凋亡水平受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质量浓度影响不再显著。结果可见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在隐丹参酮体外诱导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细胞与中医药 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隐丹参酮 诱导 分化 骨髓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细胞凋亡 诱导剂 流式细胞 猕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细胞图片文章
下载PDF
移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AD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慧新 赵钢勇 张平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4年第3期195-198,共4页
目的:研究移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D组、MSCs组、BDNF组。正常对照... 目的:研究移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AD组、MSCs组、BDNF组。正常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其他4组制备AD模型;MSCs组和BDNF组于制模第11天分别注入10μL(约5×106)MSCs或pIRESneo-EGFP-BDNF转染的MSCs。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NMDAR1水平。结果:MSCs组、BDNF组与AD组比较平均逃避潜伏期(AEL)明显缩短、跨平台次数显著增加;BDNF组较MSCs组改善更显著(P<0.01),NMDAR1水平更高(P<0.01)。结论:BDNF转染骨髓MSCs对AD大鼠的认知有改善作用,且促进海马区NMDAR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N- 甲基 -D- 天冬氨酸受体 骨髓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振东 王瑞 +1 位作者 杨建东 王静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9期4605-4609,共5页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中胚层来源的多能干细胞,除了能够分化为间充质系细胞如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外,还具有神经分化潜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中胚层来源的多能干细胞,除了能够分化为间充质系细胞如成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软骨细胞外,还具有神经分化潜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的:探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体外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采用全骨髓贴壁法体外培养、纯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鉴定。取生长状态良好的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进行实验分组:对照组不加任何诱导剂;实验组培养液内加入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调整质量浓度分别为20,50,100μg/L,倒置相差显微镜连续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及形态变化。诱导6,12,24,48,72h,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巢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原代提取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均一性较好,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为CD44,CD90呈强阳性表达,CD34,CD45阳性表达率很低;②经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诱导后,细胞胞体逐渐向胞核收缩,变形细胞逐渐增多,出现双极、多极和锥形等典型的神经元样细胞形态,细胞边缘出现突起,且与邻近细胞突起逐渐相互连接;③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诱导6h后出现巢蛋白表达阳性,24h后达顶峰,50,100μg/L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组巢蛋白表达显著高于20μg/L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组。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诱导12h后检测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阳性,且表达强度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48h后达顶峰,50,100μg/L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组巢蛋白表达显著高于20μg/L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组。对照组未见明显神经元样细胞的形态变化及特异性标志的阳性表达;④结果表明,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通过全骨髓贴壁法在体外进行原代提取分离及传代培养,经胶质细胞源性营养因子诱导后具有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细胞 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细胞分化 神经细胞 巢蛋白 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