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吸收聚酰胺交锁髓内棒治疗长骨干骨折的骨-材料界面特征
1
作者 杨远良 黄炳生 +2 位作者 王波 陈建民 徐栋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5027-5030,共4页
背景:可吸收性骨科植入材料在体内可以降解吸收,无需再次手术取出,且可能具有刺激骨折愈合的作用。目的:观察可吸收交锁髓内棒治疗长骨干骨折骨-材料界面的特征。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3-03/09在中山医学院动物... 背景:可吸收性骨科植入材料在体内可以降解吸收,无需再次手术取出,且可能具有刺激骨折愈合的作用。目的:观察可吸收交锁髓内棒治疗长骨干骨折骨-材料界面的特征。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比观察,于2003-03/09在中山医学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杂种犬15只,犬龄10~12个月,体质量13~15kg,用于制备胫骨骨干骨折模型。方法:15只杂种犬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n=9):在距离胫骨平台下斜坡处钻孔入髓腔,用合适钻头扩大髓腔,确认髓腔大小,从胫骨上端开孔插入聚酰胺钉,解剖复位骨折端并使该钉通过骨折处,在距离截骨处2cm处的远近端分别锁上2枚锁钉,锁钉为圆柱形聚酰胺棒,辅助石膏外固定4周;对照组(n=6):同样插入相应直径的、已预钻4孔的梅花形髓内钉截段,在骨折端的近端及远端分别锁2枚螺钉,辅助石膏外固定4周。主要观察指标:术后4,8,12周各组骨折愈合过程中髓腔内骨-材料界面大体及组织学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4周,聚酰胺棒完整光滑、无脆裂,与骨髓腔内面紧密相贴,无明显间隙,其表面有一层纤维结缔组织,纤维组织下有大量松质骨和红色骨髓组织形成。8周时髓腔内面见一层光滑纤维膜,呈淡红色,跨越骨折端,其外有大量松质骨形成。12周骨折端完全融合,髓腔材料之间无间隙,锁钉无断裂,聚酰胺棒完整,无变软,表面光滑,骨髓腔聚酰胺棒外充满松质骨和骨髓成分。而对照组骨-材料界面在骨折愈合过程中一直存在空隙,且材料周围无明显骨小梁出现。结论:可吸收交锁髓内棒有较好的固定犬胫骨骨折作用,材料与骨髓腔匹配紧密,具有无毒性且刺激新骨生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棒 可吸收交锁髓内棒 骨-材料界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