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强度超声促进兔骨-肌腱结合部早期恢复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4
1
作者 徐钢 陈鸿辉 +4 位作者 杨小红 王文 叶惠贞 梁佩红 秦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67-769,共3页
目的: 观察低强度超声对骨-肌腱结合部位恢复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 16只成年雌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 超声组每日接受低强度超声刺激, 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术后6、12周处死动物取标本(n=4) 做大体和病理组织学观察... 目的: 观察低强度超声对骨-肌腱结合部位恢复的影响。方法: 建立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 16只成年雌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2组, 超声组每日接受低强度超声刺激, 对照组给予假刺激。术后6、12周处死动物取标本(n=4) 做大体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大体见超声组腱-骨结合部愈合较早; 组织学观察显示超声组6周可以看到骨-肌腱结合部纤维母细胞、成骨细胞增生活跃, 12周出现软骨带, 部分胶原纤维长入新生的骨质中, 恢复较对照组迅速。结论: 低强度超声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位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超声 骨-肌腱结合部 损伤 恢复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董飞 陈鸿辉 +5 位作者 杨小红 王文 沈雁 梁佩红 谭见容 梁伟国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249-1252,共4页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穿刺、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 F-127载体材料结合后,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穿刺、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 F-127载体材料结合后,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不植入细胞。在术后6、12、18周进行X线片、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评估。[结果]X线片显示术后6、12、18周实验组骨-肌腱结合部新生骨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骨-腱结合部愈合较早。HE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有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和类软骨细胞增生,并可见新骨形成;12周,髌腱与松质骨接触面软骨细胞移行带形成;18周,纤维软骨移行带排列更有序。Safranin0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基质染色较深,部分骨-腱结合处可见相对浓染区;12周,基质染色范围明显减少,沿类软骨细胞走行分布;18周,类软骨细胞集中的区域染色较12周有所减退。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术后6、12、18周骨-腱结合部组织愈合明显,较对照组迅速。[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细胞增生,促进其早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肌腱结合部 愈合
下载PDF
腱周组织及骨膜对骨-肌腱结合部位早期愈合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李爱国 陈鸿辉 +3 位作者 江斌 董飞 杨小红 叶伟雄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2677-2680,共4页
背景:骨腱结合部组织结构复杂,损伤愈合过程相对缓慢,其愈合过程中的关键在于促进特征性结构纤维软骨移行带的修复。目的:通过组织学方法对腱骨结合部愈合进行评估。方法: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骨膜组将骨膜游离并植入兔髌... 背景:骨腱结合部组织结构复杂,损伤愈合过程相对缓慢,其愈合过程中的关键在于促进特征性结构纤维软骨移行带的修复。目的:通过组织学方法对腱骨结合部愈合进行评估。方法: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骨膜组将骨膜游离并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中骨-肌腱结点中,对照组不植入骨膜。术后4,8,12周行组织学染色观察,对比Safranin’O染色阳性染色的积分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组织学检查显示骨膜组术后4,8周骨-肌腱结合部组织愈合明显,以从松质骨再生和骨-肌腱愈合接点纤维软骨带的再生为特征,较对照组迅速,提示早期骨膜组恢复较对照组迅速。说明骨膜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位细胞增生,增加细胞基质合成,促进新生骨和纤维软骨移行带形成,促进其愈合。同时,组织学检测可以很好地判断腱骨结合部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肌腱结点 愈合 细胞基质 吸光度值 软组织工程
下载PDF
骨-肌腱结合部损伤愈合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4
作者 江斌 陈鸿辉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9年第5期296-298,共3页
骨-肌腱结合部愈合过程中重建正常的纤维软骨移行带是恢复肌肉-肌腱-骨关节间动力传导功能的关键。纤维软骨带结构复杂,再生能力较差,致使骨-肌腱结合部的再生十分困难而缓慢。研究骨-肌腱结合部愈合过程中特征性结构纤维软骨移行带的... 骨-肌腱结合部愈合过程中重建正常的纤维软骨移行带是恢复肌肉-肌腱-骨关节间动力传导功能的关键。纤维软骨带结构复杂,再生能力较差,致使骨-肌腱结合部的再生十分困难而缓慢。研究骨-肌腱结合部愈合过程中特征性结构纤维软骨移行带的修复机制,对指导临床治疗及术后康复锻炼具有深远意义。影响骨-肌腱结合部愈合过程的因素很多,手术重接技术、局部固定方法、局部生物力学环境、术后康复锻炼方案等,均对骨-肌腱结合部愈合及纤维软骨移行带重建产生重要影响。该文就近年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肌腱结合部 组织修复 损伤愈合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在骨-肌腱结合部纤维软骨带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小红 陈鸿辉 +3 位作者 王文 梁佩红 谭见容 秦岭 《广州医药》 2007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兔髌骨-髌腱结合部(BTJ)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兔部分髌骨切除模型,超声组在术后3天开始为期6周的LIPUS治疗;对照组在术后不给予治疗;通过组织学染色观察BTJ纤维软骨移行带的修复,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以...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S)对兔髌骨-髌腱结合部(BTJ)愈合的影响。方法建立兔部分髌骨切除模型,超声组在术后3天开始为期6周的LIPUS治疗;对照组在术后不给予治疗;通过组织学染色观察BTJ纤维软骨移行带的修复,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以评估其疗效。结果①组织学结果显示,超声组术后6周在截骨界面有大量新骨生成,BTJ可见大量新生软骨细胞;术后12周纤维软骨带初步形成;术后18周可见具有过渡结构的纤维软骨带。而对照组术后6周纤维母细胞增生,无新骨形成;术后18周出现大量新生软骨细胞,但缺乏纤维软骨带的过渡结构。②术后6、12和18周的力学测量结果显示,各组BTJ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改建,三个时间点超声组的极限拉应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IPUS可使骨、软骨等多种细胞增生,通过促进新骨形成及重建纤维软骨带而加快骨肌腱结合部位的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软 骨-肌腱结合部 低强度脉冲超声 生物力学试验
下载PDF
炎性因子的表达与骨-肌腱结点损伤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李政周 张汉中 陈忠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第13期274-276,共3页
目的炎性因子的表达与骨-肌腱结合点损伤的关联性,得出促进骨-肌腱结合点愈合的方法及参考依据。方法 96只家养成年大白兔作为本次研究对象,96只成年大白兔分别在术后2、4、8周取材,根据取材时间的差异将96只成年大白兔分为A(2周)、B(4... 目的炎性因子的表达与骨-肌腱结合点损伤的关联性,得出促进骨-肌腱结合点愈合的方法及参考依据。方法 96只家养成年大白兔作为本次研究对象,96只成年大白兔分别在术后2、4、8周取材,根据取材时间的差异将96只成年大白兔分为A(2周)、B(4周)、C(8周)三组,每组32只。对三组大白兔术后进行放射学、组织学、双抗夹心亲和生物素化酶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检测。结果 A组和B组在动物血清检测中发现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的表达明显升高,术后3项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前,术前和术后的3项炎性因子表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成年大白兔的动物血清中3项炎性因子的表达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性因子表达与骨-肌腱结合点损伤关联性极强,研究血清中的IL-1、IL-6、IL-17 3项炎性因子的表达情况能够加快骨-肌腱结合点损伤愈合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因子 骨-肌腱结合点损伤 相关性
下载PDF
理想化股骨隧道位置对ACL重建术后肌腱-骨界面愈合的影响
7
作者 王哲 王大麟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理想化股骨隧道位置对术后肌腱-骨界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行AMP单束解剖重建治疗的ACL断裂患者,其中,行理想化股骨隧道位置重建术(IDEAL)的患者为试验组(31例),行传统足印区中心点股骨隧道重建(M...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理想化股骨隧道位置对术后肌腱-骨界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61例行AMP单束解剖重建治疗的ACL断裂患者,其中,行理想化股骨隧道位置重建术(IDEAL)的患者为试验组(31例),行传统足印区中心点股骨隧道重建(MID)的患者为对照组(30例)。术中均利用股骨隧道尺进行测量,并记录不同组别患者术后6个月、12个月MRI检查结果;根据MRI信号强度结果将肌腱-骨界面的愈合程度分为5个等级,比较不同时间点患者肌腱愈合程度,并分析不同股骨隧道位置对术后肌腱-骨界面愈合的影响。结果61例患者均得到12月以上的随访,试验组患者股骨隧道长度长于对照组(P<0.05);且在术后6个月、12个月的肌腱-骨界面愈合过程中,试验组MRI结果显示肌腱愈合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想化股骨隧道位置重建不仅可增加股骨隧道长度,侧面提高肌腱-骨界面的接触面积,同时可依靠其等距性促进肌腱-骨界面愈合,并加速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L重建 隧道位置 隧道长度 肌腱-界面 愈合
下载PDF
骨膜促进骨-肌腱结点愈合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爱国 陈鸿辉 +2 位作者 江斌 杨小红 董飞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骨膜对骨-肌腱结合部位愈合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骨膜促进骨-肌腱结合部位细胞增生,进而促进该部位愈合。[方法]48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膜游离并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中骨-肌腱结点中,对照组只进行手... [目的]探讨骨膜对骨-肌腱结合部位愈合的影响,通过实验证明骨膜促进骨-肌腱结合部位细胞增生,进而促进该部位愈合。[方法]48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膜游离并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中骨-肌腱结点中,对照组只进行手术,不植入骨膜。在术后4、8、12周处死动物取标本进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骨-肌腱结合部位愈合较早。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术后4、8周骨-肌腱结合部组织愈合明显,以从松质骨再生和骨-肌腱愈合接点纤维软骨带的再生为特征,较对照组迅速,提示早期实验组恢复较对照组迅速。[结论]骨膜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位细胞增生,增加细胞基质合成,促进新生骨和纤维软骨移行带形成,促进其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肌腱结点 愈合
原文传递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肌腱结合部位早期愈合的动物生物力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董飞 陈鸿辉 +4 位作者 杨小红 王文 沈雁 梁佩红 谭见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1631-1634,共4页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研究,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穿刺、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 F-127载体材料结合后,... [目的]通过生物力学研究,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穿刺、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24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 F-127载体材料结合后,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不植入细胞。在术后6、12、18周处死动物取标本(n=4)进行生物力学检测评估骨-肌腱结合部位的愈合恢复情况。[结果]生物力学结果显示相同时间点实验组拉断负荷及极限拉应力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验组恢复较对照组迅速。[结论]相同时间点实验组拉断负荷、极限拉应力均大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力学特性明显高于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细胞早期愈合,提高其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肌腱结合部位 愈合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生物支架材料在骨-肌腱结点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军伟 李爱国 陈鸿辉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854-1856,共3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创伤、运动损伤以及过度负重导致的关节周围各种急慢性损伤越来越多见。膝部韧带的损伤及网球肘、跳跃膝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 000万例的肌腱韧带损伤的病例[1],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并...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创伤、运动损伤以及过度负重导致的关节周围各种急慢性损伤越来越多见。膝部韧带的损伤及网球肘、跳跃膝等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3 000万例的肌腱韧带损伤的病例[1],这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并加重了社会的负担。过去的治疗方法,主要为手术解剖重建修复,即通过自体或异体肌腱的移植来治疗和修复肌腱,但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即骨-肌腱结点的愈合缓慢而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肌腱结点 生物支架 组织工程
原文传递
肌腱-骨块自体复合移植物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周密 刘玉杰 +3 位作者 陈桂明 田月 赵斌 贾金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248-1251,共4页
[目的]研究肌腱-骨块自体移植物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组织形态学转归。[方法]以8只山羊膝关节为实验模型,用阶梯状联合钻1次成形建立股骨隧道呈倒置瓶颈状,以髌腱-胫骨结节骨块为移植物,在股骨隧道内行嵌压固定;在胫骨端骨桥打结... [目的]研究肌腱-骨块自体移植物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组织形态学转归。[方法]以8只山羊膝关节为实验模型,用阶梯状联合钻1次成形建立股骨隧道呈倒置瓶颈状,以髌腱-胫骨结节骨块为移植物,在股骨隧道内行嵌压固定;在胫骨端骨桥打结固定。术后4、8、12和16周取材,分别进行放射学、大体形态和组织切片检查,观察隧道宽度变化及移植物的组织学转归。[结果]术后各时间点放射检查未见隧道扩大;HE染色检查显示12周后有明显的腱-骨连接形成,移植骨块与隧道形成骨性愈合。[结论]嵌压固定法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利于移植物的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嵌压固定 肌腱-块自体移植物 组织学 复合移植物 自体移植物 固定法 嵌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肌腱-骨移植重建止点修复疗腱性锤状指的临床应用
12
作者 李峻 廖晓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2期1-1,3,共2页
目的探讨肌腱-骨复合组织治疗腱性锤状指的手术技术、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共有12例锤状指患者接受肌腱-骨复合组织重建止点修复腱性锤状指。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观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2例均获... 目的探讨肌腱-骨复合组织治疗腱性锤状指的手术技术、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共有12例锤状指患者接受肌腱-骨复合组织重建止点修复腱性锤状指。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观察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6.8个月。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临床效果采用TAM系统评定疗效:优9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1.66%。术后并发症:供区疼痛、指甲畸形伴术后10周甲沟炎1例,术后3个月发现线结排异反应1例。结论肌腱-骨复合组织移植物移植是治疗腱性锤状指的有效可靠的手术方法,临床效果满意但需要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性锤状指 肌腱-复合组织 手术技术 临床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螺钉促进肌腱-骨止点重建手术后针对性护理分析
13
作者 赵丽红 叶秋丽 +2 位作者 张广华 吴雯 黎廷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第6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螺钉促进肌腱-骨止点重建手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螺钉的方法对患者进行... 目的:探讨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螺钉促进肌腱-骨止点重建手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螺钉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指标,结果发现,观察组大腿肌肉萎缩度与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康复时间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有着较为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促进肌腱-骨止点的重建,并促进患者膝关节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螺钉 肌腱-止点 护理
下载PDF
针对性护理在肌腱-骨止点重建术护理中的应用
14
作者 赵丽红 于亚英 +1 位作者 陈雪萍 吕菁 《黑龙江医学》 2015年第7期841-843,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螺钉促进肌腱-骨止点重建手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3-12-2014-12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共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 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在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螺钉促进肌腱-骨止点重建手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3-12-2014-12间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共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大腿肌肉萎缩程度,应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并进行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 经针对性护理后,研究组较对照组大腿肌肉萎缩程度减轻,膝关节功能评分高,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减少,康复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康复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性护理能促进骨诱导缓释纳米磁性复合螺钉促进肌腱-骨止点重建术患者更快地康复,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缓释纳米磁性螺钉 肌腱-止点重建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护理
下载PDF
自体肌腱-骨腱膜团填塞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
15
作者 赵斌 黄媛霞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7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月骨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摘除坏死月骨,用保留止点的桡侧腕短伸肌肌腱包裹带骨膜的桡骨块,制成肌腱骨腱膜团填塞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15例。结果15例均获随访,腕部疼痛均消失或明显减轻,握力增强,腕关节背伸功能较术... 目的探讨月骨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摘除坏死月骨,用保留止点的桡侧腕短伸肌肌腱包裹带骨膜的桡骨块,制成肌腱骨腱膜团填塞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15例。结果15例均获随访,腕部疼痛均消失或明显减轻,握力增强,腕关节背伸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x线片显示骨块显影逐渐增大,明显有新骨生成,并逐渐占据月骨切除后的间隙。腕高比值(腕骨高度/第三掌骨全长)较术前未见明显下降。结论自体肌腱骨腱膜团填塞治疗月骨缺血性坏死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坏死 自体肌腱-腱膜团 填塞
下载PDF
促进肌腱-骨界面愈合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韩泽宇 郝跃峰 +2 位作者 钱胤华 周静 邵志强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0年第3期152-156,共5页
肌腱、韧带损伤修复术后常出现瘢痕愈合,影响疗效。促进肌腱-骨界面修复和再生的技术较多,涉及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学技术(如间充质干细... 肌腱、韧带损伤修复术后常出现瘢痕愈合,影响疗效。促进肌腱-骨界面修复和再生的技术较多,涉及生长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骨形态发生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学技术(如间充质干细胞、来源于前交叉韧带的血管CD34^+干细胞、同种异体真皮成纤维细胞和人肩峰下囊细胞)、生物材料学(如天然聚合物、合成聚合物、脱细胞支架等)。此外,富血小板血浆技术也可用于促进肌腱-骨界面愈合。该文对促进肌腱-骨界面愈合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界面愈合 生长因子 细胞学 生物材料 富血小板血浆
下载PDF
早期制动对髌骨-髌腱连接点损伤修复中巨噬细胞聚集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靖 张朝跃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776-2778,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制动对髌骨-髌腱连接点损伤修复中巨噬细胞聚集的影响。方法对36只新西兰大白兔构建大白兔髌骨-髌腱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8),实验组用管型石膏固定膝关节实施早期制动,对照组不用石膏固定,借助免疫组... 目的探讨早期制动对髌骨-髌腱连接点损伤修复中巨噬细胞聚集的影响。方法对36只新西兰大白兔构建大白兔髌骨-髌腱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8)和对照组(n=18),实验组用管型石膏固定膝关节实施早期制动,对照组不用石膏固定,借助免疫组化结果对巨噬细胞聚集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结果巨噬细胞标记物(CD68)标记结果显示:2、4、8周时实验组巨噬细胞阳性染色的积分吸光度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吸光度值术后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下降趋势(P<0.01)。结论早期制动与兔髌骨-髌腱损伤修复中巨噬细胞聚集及消退相关,早期制动可加速巨噬细胞消退,从而促进炎症消退,加速髌骨-骨腱连接点的愈合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肌腱连结点 巨噬细胞 外固定
下载PDF
肌腱-骨缝合法在伸肌腱止点断裂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飞 周良 阮成荣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2年第4期369-370,共2页
目的探讨肌腱-骨缝合法在伸肌腱止点断裂中的应用。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32例伸肌腱止点断裂患者,采用直径1.0mm克氏针于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横行钻孔,穿入肌腱线,将断裂的肌腱缝合于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并使用克氏针固... 目的探讨肌腱-骨缝合法在伸肌腱止点断裂中的应用。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32例伸肌腱止点断裂患者,采用直径1.0mm克氏针于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横行钻孔,穿入肌腱线,将断裂的肌腱缝合于末节指骨基底部背侧。并使用克氏针固定远侧指间关节于背伸位。结果术后无1例再发断裂,无锤状指畸形发生。29例远侧指间关节背伸0°~5°,屈曲30°~60°,3例远侧指间关节僵硬。结论采用肌腱-骨缝合法治疗伸肌腱止点断裂,操作简单,功能恢复良好,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损伤 肌腱-缝合 锤状指
下载PDF
早期制动对兔髌骨-髌腱连接点断裂修复的生物力学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靖 张朝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31-1035,共5页
目的:探讨早期制动对兔髌骨-髌腱连接点(BTJ)断裂修复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3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8只),建立兔髌BTJ损伤修复模型后实验组予以石膏固定3周后去除,对照组不予固定,分别在术后2、4、8周取髌... 目的:探讨早期制动对兔髌骨-髌腱连接点(BTJ)断裂修复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36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8只),建立兔髌BTJ损伤修复模型后实验组予以石膏固定3周后去除,对照组不予固定,分别在术后2、4、8周取髌骨-髌腱复合体标本比较横截面积、拉断负荷以及极限拉应力的差异。结果:术后2、4、8周实验组横截面积分别为:(22.38±4.25)mm2、(17.13±3.68)mm2、(14.65±3.27)mm2,对照组分别为:(24.45±4.47)mm2、(22.74±4.18)mm2、(16.78±4.03)mm2;实验组拉断负荷分别为:(35.92±8.68)N、(81.05±9.16)N、(172.58±15.66)N,对照组分别为:(33.64±7.89)N、(56.69±8.56)N、(136.09±15.20)N;实验组极限拉应力为:(1.76±0.64)MPa、(5.23±0.93)MPa、(14.26±2.02)MPa,对照组极限拉应力:(1.68±0.67)MPa、(3.72±1.07)MPa、(9.13±1.66)MPa。术后2周横截面积、拉断负荷以及极限拉应力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4周、8周实验组和对照组横截面积、对照组拉断负荷及极限拉应力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后早期制动促进韧带塑型,提高BTJ拉断负荷以及极限拉应力,可加快兔髌BTJ的损伤修复,改善BTJ的生物力学性能,促进其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肌腱连结点 制动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骨-腱结点动物模型的建立及MRI动态观察
20
作者 梁佩红 李爱国 +5 位作者 何敏聪 钟敏之 陈松 梁治平 杨小红 王文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2012年第6期489-492,共4页
目的建立骨-肌腱结点愈合过程的动物模型并进行MRI观察。方法用1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行兔髌骨部分切除后,再行髌腱结合术,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进行大体和MRI检查。结果大体和MRI检查动态显示术后2、4、8、12周骨-肌腱结合部组... 目的建立骨-肌腱结点愈合过程的动物模型并进行MRI观察。方法用12只新西兰大白兔分别行兔髌骨部分切除后,再行髌腱结合术,于术后2周、4周、8周、12周进行大体和MRI检查。结果大体和MRI检查动态显示术后2、4、8、12周骨-肌腱结合部组织愈合过程,该过程以松质骨再生和骨-肌腱愈合接点纤维软骨带的再生为特征,随着时间的增长逐渐恢复。结论经改良的动物模型不影响骨-肌腱结点愈合,有利于MRI的正确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肌腱结合部 愈合 动物模型 MRI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