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1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型骶神经孔穿刺定位方法的初步确立
1
作者 徐磊 杜飞 +3 位作者 王文富 陈立朋 史本康 李岩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21-526,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骶神经孔特征,确立一种新型的骶神经穿刺定位方法,帮助临床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8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58例接受骶神经调控术(SN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骶尾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影像,在第3... 目的通过分析骶神经孔特征,确立一种新型的骶神经穿刺定位方法,帮助临床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8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58例接受骶神经调控术(SN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骶尾骨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三维重建影像,在第3骶孔水平线测量一侧骶髂关节下缘至同侧第3骶孔内上缘距离(D1)、同侧第3骶孔内上缘至骶中线的水平距离(D2),计算二者比值(D1/D2),用于术中精确定位骶神经孔。分析本组患者的测量数据特点和穿刺结果。结果共纳入患者158例,其中男性89例,女性69例,平均年龄(49.0±16.9)岁,平均D1、D2、D1/D2分别为(29.6±4.9)mm、(13.8±3.2)mm、(2.2±0.6)。相较于男性患者,女性患者的D1[(28.7±4.2)mm vs.(30.7±5.5)mm,P=0.010]及D1/D2均较大[(2.1±0.5)vs.(2.4±0.7),P=0.001]。少年组D1小于成年组[(25.7±5.4)mm vs.(29.8±4.7)mm,P=0.006]。采用本定位方法在术中精确定位后,158例患者均穿刺成功,152例(96.20%)患者术中神经反应应答非常好,2例(1.27%)患者应答良好,4例(2.53%)患者应答一般。结论骶3神经定位点的位置大约位于骶髂关节下缘至骶中线连线中内1/3处。通过X线测量骶髂关节下缘至骶中线的水平距离,并在体表进行骶神经孔定位,有望成为辅助SNM中定位电极置入点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髓栓系综合征 神经调控术 体表定位 髂关节下缘 神经孔
下载PDF
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与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盆底功能、尿动力学影响的比较
2
作者 何雪妍 李红英 +1 位作者 王婷慧 程慧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2-466,共5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5月—2022年5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诊治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73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对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临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2021年5月—2022年5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妇科诊治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患者73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7例及对照组36例。观察组开展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对照组开展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及预后情况,不同阶段器官脱垂情况、生活质量、尿动力学变化。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拔除尿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t/P=21.641/<0.001、6.195/<0.001、15.199/<0.001、17.575/<0.001)。观察组术后6个月PFIQ-7评分、PFDI-20评分低于对照组,各项POP-Q指示点(Aa、Ba、C、Bp)、I-QOL评分、最大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高于对照组(t/P=5.189/<0.001、22.447/<0.001、11.051/<0.001、16.916/<0.001、31.005/<0.001、3.477/<0.001、11.211/<0.001、3.503/<0.001、5.728/<0.001、10.010/<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新发压力性尿失禁率、再次手术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t)/P=5.471/0.019、4.103/0.042、4.364/0.036]。结论腹腔镜下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均能作为重度盆腔脱垂患者有效的治疗方案,前者术式较后者手术用时略长,但在改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以及尿动力学方面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腹腔镜下高位宫韧带悬吊术 经阴道棘韧带固定术 盆底功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孕中晚期宫内胎儿脊柱腰骶段曲度变化的MRI研究
3
作者 任红 田迷迷 +2 位作者 赵鹏 韩慧芝 林祥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2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宫内胎儿脊柱腰骶段曲度随孕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MRI证实腰骶椎体未见异常的胎儿63例,分为四组:24~27周、28~30周、31~34周、35~37周。测量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腰骶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 目的探讨宫内胎儿脊柱腰骶段曲度随孕龄增长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MRI证实腰骶椎体未见异常的胎儿63例,分为四组:24~27周、28~30周、31~34周、35~37周。测量参数: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 angle,LLA)、腰骶前凸角(lumbosacral lordosis angle,LSLA)、骶骨倾斜角(sacral tilt,ST)、骶骨水平倾角(sacral inclination angle,SIA)。比较参数的差异性及相关性;绘制参数生长趋势图;建立线性回归方程。结果24~37周胎儿LLA值为(-20.5±9.1)°、LSLA值为(174.0±2.3)°、ST值为(-12.5±19.4)°、SIA值为(-19.5±17.8)°。参数均无性别差异;LLA与ST、SIA均呈正相关;ST与SIA呈正相关;LSLA与ST呈正相关;孕周与参数不相关。线性回归方程为LLA=0.219×ST-19.205(R^(2)=0.251,P<0.001)。结论胎儿腰椎后凸、65%胎儿骶骨前凸,胎儿有轻微腰骶前凸。推测胎儿骶骨进化是以S1为中心逐渐向后方旋转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胎儿 曲度 腰椎前凸角 前凸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观察
4
作者 张云 蒋翠翠 +2 位作者 杨磊 李亚 赵锦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51-56,共6页
目的探讨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SSLF)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PO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SSLF治疗,对照组... 目的探讨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SSLF)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OP)的临床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PO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SSLF治疗,对照组采用阴道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前或后壁修补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前后盆底功能障碍问卷(PFDI-20)、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PFIQ-7)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术中出血量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2组患者术前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OP-Q)各指示点测量值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术前POP-Q各指示点测量值相比,2组患者术后测量值均明显降低,其中观察组测量值更低(P<0.05)。术前PFDI-20、PFIQ-7评分2组患者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组患者PFDI-20、PFIQ-7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2/34)低于对照组的26.47%(9/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LF治疗POP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盆底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脏器脱垂 阴道棘韧带悬吊术 手术时间 术中出血量 术后住院时间 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 盆底功能 手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两种不同入路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效果比较
5
作者 周留林 钱丽华 +2 位作者 王君 印慧琴 杨纪实 《交通医学》 2024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骶棘韧带固定术的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1例,按照手术路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5例行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为腹腔镜组,26例行经阴道... 目的:比较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行骶棘韧带固定术的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1例,按照手术路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5例行经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为腹腔镜组,26例行经阴道骶棘韧带固定术为阴式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fication,POP-Q)评分以及手术并发症和术后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90.57±34.51)min,显著长于阴式组的(124.62±20.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POP-Q各指示点测量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POP-Q各指示点测量水平较术前升高,腹腔镜组阴道长度(TVL)7.33±0.83 cm,显著高于阴式组的6.90±0.74 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71%,显著低于阴式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棘韧带固定术 中盆腔器官脱垂 经阴道手术 安全性 有效性
下载PDF
腹腔镜髂耻韧带悬吊术、骶韧带悬吊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对照研究
6
作者 林瑞莲 彭燚琼 +1 位作者 解斐 黄文蓉 《中外医疗》 2024年第9期1-4,10,共5页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经腹腔镜髂耻韧带悬吊术、骶韧带悬吊术治疗后,盆腔器官脱垂量化测量值、生活质量等的差异性。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月在龙岩市第二医院就诊的41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经腹腔镜髂耻韧带悬吊术、骶韧带悬吊术治疗后,盆腔器官脱垂量化测量值、生活质量等的差异性。方法方便选取2021年9月—2023年1月在龙岩市第二医院就诊的41例盆腔器官脱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髂耻韧带悬吊术组)21例和对照组(骶韧带悬吊术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6个月盆腔器官脱垂量化测量值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72.34±9.20)min,住院时间为(5.46±0.52)d,均短于对照组的(85.50±13.16)min、(6.63±0.7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6、6.096,P均<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盆腔器官脱垂量化测量值、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7评分和盆底功能障碍问卷简表-20评分低于对照组,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表-12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骶韧带悬吊术相比,髂耻韧带悬吊术能够缩短盆腔器官脱垂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长,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髂耻韧带悬吊术 韧带悬吊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骶管阻滞在小儿隐匿性阴茎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7
作者 张玲 赵涛 +2 位作者 徐晓涵 张念亮 董河 《外科(汉斯)》 2024年第2期19-25,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疼痛反应、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日照市人民医院60例择期行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C组)和超声引导骶管...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疼痛反应、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日照市人民医院60例择期行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全身麻醉组(C组)和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S组)。分别于入手术室麻醉前(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结束时(T3)、喉罩拔除时(T4)四个时间点分别记录两组患儿平均血压(BP)、心率(HR)。记录两组患儿手术时长、瑞芬太尼用量及术中补液量。记录两组患儿的苏醒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分别于手术结束后2 h、6 h、12 h、24 h四个时间点利用FLACC疼痛评估量表评价两组患儿疼痛程度,如果FLACC > 3分,给予对乙酰氨基酚塞肛,记录两组患儿术后24 h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率。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记录两组患儿术后48 h内发生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尿潴留)。结果: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瑞芬太尼用量降低(P < 0.05);在T3、T4时间点,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血压、心率均降低(P < 0.05);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降低(P < 0.05);在手术结束后2 h、6 h、12 h时间点,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FLACC疼痛评分降低(P < 0.05);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术后24 h对乙酰氨基酚的使用率、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降低降低(P < 0.05);与C组患儿比较,S组患儿尿潴留发生率升高(P < 0.05)。结论:超声引导骶管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可改善隐匿性阴茎手术患儿疼痛反应、提高苏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阻滞 隐匿性阴茎手术 疼痛反应 术后苏醒
下载PDF
分级心理护理管理及微信健康教育在阴式骶棘韧带悬吊术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姚金香 王爽 尚小巧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7期139-141,共3页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管理及微信健康教育在阴式骶棘韧带悬吊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2022年8月1日收治的86例行阴式骶棘韧带悬吊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讨分级心理护理管理及微信健康教育在阴式骶棘韧带悬吊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1日~2022年8月1日收治的86例行阴式骶棘韧带悬吊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实施分级心理护理管理及微信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包括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PFIQ-7)、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HAMA、HAMD、PFIQ-7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分级心理护理管理及微信健康教育应用于阴式骶棘韧带悬吊术患者中,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级心理护理管理 微信健康教育 阴式棘韧带悬吊术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满意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应用于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中的效果
9
作者 姚娟 唐在荣 《系统医学》 2024年第9期38-40,44,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全麻同时联合超声辅助腰骶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高邮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全麻)和观察组(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 目的探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全麻同时联合超声辅助腰骶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高邮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高龄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全麻)和观察组(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生命体征、术后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中观察组平均动脉压(98.65±7.41)mmHg、心率(75.32±5.49)次/min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5、3.276,P均<0.05)。术后3、6、12、24 h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1,P>0.05)。结论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采用超声引导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稳定,可减轻术后疼痛,麻醉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全麻 高龄 髋部骨折
下载PDF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10
作者 刘容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1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桂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 目的:探讨在股骨颈骨折患者中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6月桂林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皮质醇(Cor)和儿茶氨酚(CA)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后15 min(T_(2))、麻醉后30 min(T_(3))时MAP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后5 min(T_(1))、T_(2)、T_(3)、手术结束后(T_(4))时HR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Tb)时CA、Co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腰丛联合骶丛神经阻滞麻醉能稳定血流动力学,缓解应激反应,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神经刺激仪 腰丛联合丛神经阻滞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骶尾部畸胎瘤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徐科 路景绍 +3 位作者 常栋喆 刘如意 周良 侯广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81-382,共2页
目的 分析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骶尾部畸胎瘤患儿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60例骶尾部畸胎瘤患儿,根据患儿临床结局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收集其一般资料,采用单... 目的 分析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骶尾部畸胎瘤患儿预后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60例骶尾部畸胎瘤患儿,根据患儿临床结局不同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收集其一般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随访6个月,60例患儿中有9例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15.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骶尾部畸胎瘤患儿预后情况不受其性别及血AFP值的影响(P<0.05),但可能受其诊断年龄、临床分型、肿瘤性状、肿瘤大小及病理类型的影响(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诊断年龄、临床分型、肿瘤性状、病理类型是影响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骶尾部畸胎瘤患儿预后的独立因素(P <0.05)。结论 行腹腔镜辅助切除术治疗的骶尾部畸胎瘤患儿预后情况受其诊断年龄、临床分型、肿瘤性状、病理类型等因素影响,临床需对上述影响因素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部畸胎瘤 腹腔镜辅助切除术 预后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腹腔镜下骶棘韧带固定联合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临床分析
12
作者 杨雅静 周留林 +3 位作者 宋文武 王君 印慧琴 杨纪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331-33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骶棘韧带固定联合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妇产科收治的32例病人(其中子宫脱垂31例和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1例)行腹腔镜下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骶韧带高位悬吊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骶棘韧带固定联合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治疗中盆腔器官脱垂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妇产科收治的32例病人(其中子宫脱垂31例和子宫切除术后阴道穹窿脱垂1例)行腹腔镜下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骶韧带高位悬吊术,术后第1、3、6、9、12个月定期随访。结果:32例腹腔镜下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骶韧带高位悬吊术手术病例全部顺利完成,其中3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4例行阴道后壁修补术,5例行阴道前壁修补术,1例行会阴体修补术,1例行尿道中段折叠术。手术中病人出血50~150 mL,手术时间90~150 mi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1~3 d,保留尿管时间1~3 d,住院时间4~9 d。术后出现臀部疼痛2例,未作特殊处理,疼痛不适感均在手术后3~4 d自然缓解。术后随访时间1~24个月,客观治愈率和主观治愈率全部为100%。结论:对于中盆腔器官脱垂病人,采用腹腔镜下骶棘韧带固定术联合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治疗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棘韧带固定术 高位韧带悬吊术 中盆腔器官脱垂
下载PDF
一期切除缝合的骶尾部藏毛窦外科诊治情况分析
13
作者 沈洪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96-0099,共4页
探讨骶尾部藏毛窦一期切除缝合的骶尾部藏毛窦外科诊治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的50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一期切除缝合,n=26)和对照组(切除部分缝合术,n=24)。分别观察两... 探讨骶尾部藏毛窦一期切除缝合的骶尾部藏毛窦外科诊治情况。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的50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一期切除缝合,n=26)和对照组(切除部分缝合术,n=24)。分别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均要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骶尾部藏毛窦进行一起切除缝合治疗,有助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部藏毛窦 一期切除缝合 外科诊治
下载PDF
骶神经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膀胱的疗效分析
14
作者 郑逸逸 陈淑芳 +2 位作者 张豪杰 刘淑凤 王楚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探讨骶神经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膀胱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6例脊髓损伤合并逼尿肌无力型膀胱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对S3神经根进行重复功能性磁刺激(repetitive func... 目的:探讨骶神经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膀胱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36例脊髓损伤合并逼尿肌无力型膀胱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试验组对S3神经根进行重复功能性磁刺激(repetitive functional magnetic stimulation,r FM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简易膀胱容量测定、膀胱超声及焦虑自评量表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最大自排尿量、平均自排尿量、残余尿量、膀胱初感觉容量及焦虑自评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改善,治疗后试验组的最大自排尿量、平均自排尿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复功能磁刺激作用于骶神经根对治疗脊髓损伤后逼尿肌无力型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疗法为临床上治疗逼尿肌无力型神经源性膀胱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磁刺激 脊髓损伤 逼尿肌无力 尿潴留
下载PDF
L_(5)/S_(1)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的腰骶矢状面参数改变
15
作者 何心愉 周红海 +6 位作者 姜宏 马智佳 苏少亭 林泽宏 田君明 陈龙豪 刘柏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30-1335,共6页
背景:以往有研究表明了腰骶矢状面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现象的相关性,但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了腰椎前凸角、腰骶关节角、骶骨倾斜角等众多参数,且各参数对椎间盘重吸收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另外目前对具体某一节段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的研... 背景:以往有研究表明了腰骶矢状面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现象的相关性,但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了腰椎前凸角、腰骶关节角、骶骨倾斜角等众多参数,且各参数对椎间盘重吸收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另外目前对具体某一节段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的研究尚少,测量数据也多从数字化X射线摄影或CT中获取,而从MRI中测量的腰骶矢状面参数与L_(5)/S_(1)椎间盘突出后发生重吸收的相关性报道则较少见。目的:观察L_(5)/S_(1)椎间盘突出重吸收后腰椎矢状面参数的相应改变,筛选出椎间盘重吸收过程中变化最显著的腰骶矢状面参数。方法:选择具有完整MRI影像资料的5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且单纯接受非手术治疗L_(5)/S_(1)突出节段发生重吸收现象。MRI测量冠状面上的最大突出层面的突出面积、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α)、L_(5)/S_(1)椎间盘角(β)、椎间隙高度、腰骶关节角、骶骨平台角、骶骨倾斜角、下腰椎前凸角,将腰骶矢状面参数在R软件中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变量重要性排序,再将显著的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拟合,并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治疗前后各参数之间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共计57例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研究,患者症状及影像学特征都在很大程度上较治疗前明显缓解;②治疗前的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MSU)分型为1级4例,2级29例,3级24例,经治疗后变为1级48例,2级9例;③随机森林模型提示椎间隙高度、腰椎曲线指数、骶骨倾斜角、下腰椎前凸角在L_(5)/S_(1)椎间盘突出重吸收中变化显著,而其变化显著性排序为腰椎曲线指数>椎间隙高度>骶骨倾斜角>下腰椎前凸角;④治疗后的腰椎曲线指数、腰椎前凸角、骶骨平台角较治疗前增大,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椎间盘角、椎间隙高度、下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腰骶关节角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腰椎曲线指数是突出椎间盘重吸收中变化最显著的腰骶矢状面参数,而腰椎曲线指数、骶骨倾斜角、下腰椎前凸角是临床常用的描述腰椎曲度变化的参数,说明L_(5)/S_(1)椎间盘突出重吸收与腰椎曲度变化存在相关性,提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可通过改善或恢复紊乱的腰椎曲度进而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重吸收 矢状面参数 腰椎曲度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男性全身麻醉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影响
16
作者 吴林举 凌勇 +2 位作者 邓纯勇 周飞仁 涂发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男性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探究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预防CRBD的适宜浓度。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男性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影响,探究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对预防CRBD的适宜浓度。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经尿道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全身麻醉的12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R1组(给予0.375%罗哌卡因骶管阻滞,n=43)、R2组(给予0.500%罗哌卡因骶管阻滞,n=43)和对照组C组(放置尿管前给予丁卡因胶浆尿道表面麻醉,n=43)。比较患者在麻醉复苏后0.5、2、4、6、12 h时CRB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并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CRB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R2组低于R1组和C组,R1组低于C组;患者复苏后0.5、2、4、6、12 h时,Bromage评分R1组低于R2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0.375%、0.500%罗哌卡因骶管阻滞均可以降低患者术中舒芬太尼的用量和麻醉苏醒后30 min时的CRBD发生率、严重程度,并减少术后CRBD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0.375%罗哌卡因骶管阻滞的Bromage评分、VAS评分低,患者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麻醉 罗哌卡因 管阻滞 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 超声引导
下载PDF
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
17
作者 侯继广 刘嘉 +3 位作者 张昌伟 牛小东 任艳明 李进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4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DAVF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手术治疗效果,以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正确地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例骶部DAVFs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脊髓核磁共振成... 目的探讨骶部硬脊膜动静脉瘘(DAVFs)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手术治疗效果,以此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正确地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例骶部DAVFs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脊髓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所有患者均行脊髓血管造影以明确诊断。治疗方式采用手术切除或者介入栓塞。结果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无力14例(93%);肢体感觉障碍12例(80%);大小便功能障碍13例(86%),腰部或双下肢疼痛2例(13%)。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脊髓血管造影(包括双侧髂内动脉)明确了诊断。所有瘘口均位于L_(5)-S_(3)水平。手术治疗12例,介入栓塞3例。术后随访6~60个月(平均26.2个月)。症状改善13例(86%),稳定2例(14%),无症状加重患者。所有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未见残留或复发。结论骶部DAVFs临床少见,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必须包括双侧髂内动脉在内才能找到瘘口。术前MRI上发现腰骶段椎管内增粗的终丝静脉(FTV)是进一步确诊骶部DAVFs的重要依据。手术和介入对骶部DAVFs的治疗均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瘘 脊髓血管造影 显微外科手术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病人术后谵妄的影响
18
作者 徐孟婷 张景俊 +2 位作者 刘倩影 陆松虹 徐晖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10-614,618,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取髋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80例,随机分为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h组)和全麻组(q组),各40例。2组病人均采用喉罩通气,维持脑电双频指数...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对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选取髋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80例,随机分为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组(h组)和全麻组(q组),各40例。2组病人均采用喉罩通气,维持脑电双频指数40~60,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A)。比较2组病人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手术相关指标;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病人术后疼痛情况;于术前(D0)、术后第1(D1)、3(D3)、7(D7)天分别测定病人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评分,并抽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S100β蛋白水平。结果:与q组相比,h组病人术中麻醉药物用量、术后拔管时间、术后24 h PCA次数、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首次下床时间及出院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h组术后IL-1β、IL-6、TNF-α、CRP、S100β蛋白水平、CAM评分及POD发生率均明显低于q组(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较单纯全麻,可减少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病人麻醉药用量,完善镇痛,降低炎性反应和POD发生率,有助于病人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术后谵妄 髋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下病上治”整脊法治疗腰骶后关节病的效果
19
作者 于长岁 朱立国 +5 位作者 张晓峰 于忠宝 王树人 卢克俭 李俊杰 龚道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67-70,共4页
目的 评价“下病上治”整脊法治疗腰骶后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治疗160例腰骶部后关节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 评价“下病上治”整脊法治疗腰骶后关节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门诊治疗160例腰骶部后关节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下病上治”整脊法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与腰椎活动度。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转、右旋转均大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病上治”整脊法治疗腰骶后关节病效果优于推拿手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病上治” 整脊法 后关节病 视觉模拟评分法 腰椎活动度
下载PDF
三维多回波聚合梯度回波序列在腰骶丛成像中的初步应用
20
作者 李运运 彭传勇 +2 位作者 吴宗山 徐启兰 陈琪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03-406,共4页
目的 探讨3D多回波聚合梯度回波序列(3D GEMEC)在腰骶丛神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9月六安市人民医院以腰腿疼为主诉的32例住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15例,女17例,年龄28~78(60.1±15.8)岁。在不同1.5T平台上分... 目的 探讨3D多回波聚合梯度回波序列(3D GEMEC)在腰骶丛神经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8~9月六安市人民医院以腰腿疼为主诉的32例住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15例,女17例,年龄28~78(60.1±15.8)岁。在不同1.5T平台上分别完成腰骶丛3D GEMEC序列和三维T2加权快速梯度回波(3D T2 FFE)序列,比较两种序列腰骶丛神经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主观显示效果。结果 3D GEMEC序列腰骶丛神经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以及主观显示效果与3D T2 FFE序列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50、0.146、0.083)。结论 3D GEMEC序列可以清晰地显示腰骶丛神经的解剖结构并抑制背景信号,在腰骶丛神经病变的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神经 磁共振成像技术 3D多回波聚合梯度回波序列 信噪比 对比噪声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