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髂关节和脊柱MRI对炎性背痛患者非放射学轴性脊柱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1
作者 李琳 孟兴旺 孙满祥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164-168,共5页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和脊柱MRI对炎性背痛患者非放射学轴性脊柱关节炎(non radiological axial spondyloarthritis,NR-axSp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疑似NR-axSpA患者81例,采用MRI检测骶髂关节[骨髓水肿(bon...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和脊柱MRI对炎性背痛患者非放射学轴性脊柱关节炎(non radiological axial spondyloarthritis,NR-axSp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疑似NR-axSpA患者81例,采用MRI检测骶髂关节[骨髓水肿(bone marrow edema,BME)、深部病变、脂肪化生、软骨下侵蚀、回填]和背侧脊柱MRI(BME、棘突间滑囊炎、后关节炎和脂肪化生)征象,绘制MRI征象预测NR-axSpA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urve,ROC),计算灵敏度、特异性、符合度,计算诊断的阳性似然比(PLR)=灵敏度/(1-特异性)。结果最终43例确诊为NR-axSpA,诊断率53.09%。骶髂关节MRI结果显示:NR-axSpA组和非NR-axSpA组患者在BME数量≥1、BME数量≥3、关节后方BME、软骨下侵蚀数量≥1、软骨下侵蚀数量≥3、关节后方软骨下侵蚀、脂肪化生数量≥1、脂肪化生数量≥3、回填信号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脊柱MRI显示:NR-axSpA组和非NR-axSpA组患者在BME数量≥3、脂肪化生数量≥3方面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骶髂关节预测NR-axSpAPLR的有价值征象(PLR≥4)包括关节后BME高信号、软骨下侵蚀数量≥1、关节前软骨下侵蚀、脂肪化生数量≥3,软骨下侵蚀数量≥3。背侧脊柱MRI预测NR-axSpA有价值征象(PLR≥4)为BME数量≥3。骶髂关节BME≥3和软骨下侵蚀数量≥3联合预测NR-axSpA的灵敏度为0.3256,特异性为0.8947,符合度为0.5926,PLR为3.0930;PLR结果为NC及PLR≥4联合预测NR-axSpA的灵敏度为0.8140,特异性为0.9737,符合度为0.8889,PLR为30.9302。结论在NR-axSpA评估中不仅要关注BME的重要性,还要关注T1加权像结构损伤(脂肪化生、侵蚀、回填等)及背侧脊柱MRI的补充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轴性脊柱关节 骶髂关节 MRI
下载PDF
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临床研究
2
作者 邸宏斌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8期16-18,共3页
探讨分析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研究。方法 实验时间:2022.05-2023.05;科室:放射影像科;研究对象:6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均进行X线、CT、MRI检查。比较疾病分级、疾病分级统计学、影像... 探讨分析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临床研究。方法 实验时间:2022.05-2023.05;科室:放射影像科;研究对象:6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均进行X线、CT、MRI检查。比较疾病分级、疾病分级统计学、影像特征、影像特征统计学。结果 X线、CT、MRI检查方式诊断例数是:46例、51例、59例。MRI检查方式的检出率相对最高,(P<0.05)。影像特征:X线检出的影像特征最少,MRI检出的影响特征最多,(P<0.05)。在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间隙变宽方面,三种检查方式均没有比较意义,(P>0.05);其他影像特征方面,MRI的表现力最强,(P<0.05)。结论 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放射影像学诊断中,MRI的检出率最高,在该疾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以为给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影像学检查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X线 CT MRI
下载PDF
骶髂关节的放射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英琦 刘伟 +1 位作者 付小勇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为临床准确观测骶髂关节提供正确的放射解剖学依据。方法:2具成人男性(其中1具带有副骶髂关节)及1具女性干燥骨盆标本,在标记出(副)耳状面的边界和耳状面的范围后,以骶髂关节正位和斜位X线片进行投照,观测骶髂关节(副)耳状面的边... 目的:为临床准确观测骶髂关节提供正确的放射解剖学依据。方法:2具成人男性(其中1具带有副骶髂关节)及1具女性干燥骨盆标本,在标记出(副)耳状面的边界和耳状面的范围后,以骶髂关节正位和斜位X线片进行投照,观测骶髂关节(副)耳状面的边界和范围以及骶髂关节的前间隙和后间隙。结果:骶髂关节位于骶髂间隙的下2/3,耳状面的前边界和后边界分别构成骶髂关节前间隙和后间隙的下2/3。骶髂关节正位和斜位均可显示骶髂关节间隙及耳状面,但斜位片可更清晰地显示同侧上半部分的骶髂关节间隙和对侧的(副)耳状面。结论:耳状面走行、骨性凹凸以及副耳状面等因素的存在使得骶髂关节X线观测较为复杂。骶髂关节正位基本可以满足骶髂关节的检查的需要,而骶髂关节斜位更易观察(副)耳状面和部分骶髂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解剖学 耳状面 放射
下载PDF
骶髂关节正位放射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先文 张少群 +1 位作者 谌祖江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0-634,共5页
目的探讨骨盆正位X线片上骶髂关节的放射学分型,以指导临床对骶髂关节的认知。方法对950例(男475,女475)正常骶髂关节的骨盆正位X线片进行观测。根据骶髂关节间隙的数量及间隙的走行特点,对骶髂关节进行放射学分型。结果正常骶髂关节的... 目的探讨骨盆正位X线片上骶髂关节的放射学分型,以指导临床对骶髂关节的认知。方法对950例(男475,女475)正常骶髂关节的骨盆正位X线片进行观测。根据骶髂关节间隙的数量及间隙的走行特点,对骶髂关节进行放射学分型。结果正常骶髂关节的放射学分型大致可分为3种类型:1 I型为双侧单间隙型,男女分别为8.8%(42例)和25.7%(122例);2Ⅱ型为双侧双间隙型,男女分别为79.2%(376例)和46.7%(222例);3Ⅲ型为一侧单间隙,一侧双间隙型,男女分别为12%(57例)和27.6%(131例)。II型又分为四个亚型:1"2"型双间隙,男女分别为0.8%(3例)和6.6%(15例);2"12"型双间隙,男女分别为56.4%(212例)和69.8%(155例);3"21"型双间隙,男女分别为2.1%(8例)和1.8%(4例);4"121"型双间隙,男女分别为41.8%(157例)和19.8%(44例);III型也分为两个亚型:1左侧单间隙,右侧双间隙型的男女分别为26.3%(15例)和49.6%(65例);2左侧双间隙,右侧单间隙型的男女分别为73.7%(42例)和50.4%(66例)。结论正常人骶髂关节的放射学分型以双侧双间隙型最常见,其中又以"12"型双间隙所占构成比最大,但各型构成上有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骨盆正位片 放射学分型 临床意义
下载PDF
骶髂关节的放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先文 谌祖江 +1 位作者 王莉 李义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研究骨盆正位与斜位X线片中骶髂关节的放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提供确切的放射解剖学依据。方法在男女各1具成人干燥髂骨和骶骨的耳状面上分别均匀涂上钡粉,合拢骨盆胶带固定,拍摄骨盆正位和斜位X线片;再将钡粉洗净,... 目的研究骨盆正位与斜位X线片中骶髂关节的放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诊断骶髂关节病变提供确切的放射解剖学依据。方法在男女各1具成人干燥髂骨和骶骨的耳状面上分别均匀涂上钡粉,合拢骨盆胶带固定,拍摄骨盆正位和斜位X线片;再将钡粉洗净,用细铅丝分别沿着骶骨和髂骨耳状面的边缘环绕,合拢骨盆胶带固定,分别拍摄骨盆正位和斜位X线片。观察耳状面和骶髂关节在骨盆正位片与斜位片上的投影变化和形态特征。结果在骨盆正位片可清晰的观察到双侧骶髂关节的前间隙和后间隙及耳状面。斜位片可观察到对侧骶髂关节的情况,骶髂滑膜关节位于X线上骶髂关节间隙的中下2/3;女性骶髂关节较男性短。结论骶髂关节在骨盆正位和斜位X线片上有其放射解剖学及性别特征,骶髂关节前间隙和后间隙以及耳状面是观察的重点,骨盆正位X线片基本可满足临床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放射解剖学观侧 强直性脊柱炎 致密性髂骨炎 耳状面
下载PDF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放射影像学检查的运用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曹学胜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11期99-100,共2页
目的:分析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放射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X线、CT和MRI三种检查方法,对比其诊... 目的:分析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放射影像学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X线、CT和MRI三种检查方法,对比其诊断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I、II级检出率,CT的检出率为66%,MRI的检出率为62%,而X线的检出率为44%,明显低于前两种检查方法(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三种检查方法的特异性,X线的特异性为60%,CT的特异性为64%,而MRI的特异性为90%,明显高于前两种检查方法(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不同的放射影像学检查方法,均具有良好的检查效果。综合考虑不同检查结果,可优势互补,更加全面安全合理的做出诊断,为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放射影像学检查 MRI、CT、X线检查
下载PDF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放射影像学检查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崔楚坤 李家欢 +2 位作者 曾鹏程 冼雄娟 傅少芳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4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放射影像学检查应用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62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均给予其X线平片、螺旋CT和MRI扫描方式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诊断,对... 目的探讨放射影像学检查应用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62例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作为研究组对象,均给予其X线平片、螺旋CT和MRI扫描方式进行放射影像学检查诊断,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比较三种方式检出率发现,MRI扫描方式(100%)>螺旋CT(88.71%)>X线平片(74.19%),且两两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 X线平片、螺旋CT和MRI扫描方式三种放射影像学检查方式中,MRI扫描方式具有显著的优势,若要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监测的话,应首选MRI扫描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X线平片 螺旋CT MRI扫描方式 放射影像学检查
下载PDF
低场MRI联合放射影像学检查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病变的效能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胡英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31期129-133,共5页
目的:研究低场MRI联合放射影像学检查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效能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检查的8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低场MRI... 目的:研究低场MRI联合放射影像学检查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效能及对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20年5月在本院接受治疗检查的80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低场MRI、CT及X线检查,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结果差异并分析早期骨代谢指标。结果:联合检查的检出率均高于X线、CT、低场MRI单独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Ⅳ级单独检查患者关节等级诊出率少于联合检查。X线、CT、低场MRI诊断患者关节等级与联合检查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关节状况患者的腰椎、股骨颈、Word’s三角区、股骨粗隆的骨密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关节状况患者的BGP、PTH、BALP、CICP、尿DPD、CTX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等级的增加,骨密度、BGP、PTH、BALP均降低,CICP、尿DPD、CTX均升高。结论:低场MRI联合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效提升患者病变检出情况,判断早期骨代谢指标,指导临床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场MRI 放射影像学检查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骨代谢指标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R及CT诊断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赵颖 郭会利 《中医正骨》 2006年第11期13-14,共2页
为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CR及CT诊断特点,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回顾性分析76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R及CT表现特点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AS骶髂关节病变的CR正位及斜位片表现特点为骶髂关节间隙变窄... 为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改变的CR及CT诊断特点,评估病变程度,以提高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能力。回顾性分析76例AS患者的骶髂关节CR及CT表现特点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显示AS骶髂关节病变的CR正位及斜位片表现特点为骶髂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致密硬化、囊变及关节强直;CT表现特点为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滑膜部髂骨侧,软骨钙化、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及面下骨质结构囊变、硬化以及骶髂韧带钙化。表明CR正位及斜位片可以显示骶髂关节的全貌,并能排除其他病变,对Ⅲ、Ⅳ级的AS可以明确诊断,但对≤Ⅱ级的AS难以显示;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对AS的骶髂关节病变具有更高的敏感性,能够显示CR片难以显示的早期病变,便于测量,能够对AS准确分级,是诊断AS的主要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放射照相术 骶髂关节/放射照相术 计算机摄影 计算机体层扫描 临床研究
下载PDF
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利平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9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究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共80例,均给予所有患者依次行CT、X线、MRI检查,分别观察三种检查特异性、灵敏度... 目的:探究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共80例,均给予所有患者依次行CT、X线、MRI检查,分别观察三种检查特异性、灵敏度、正确率、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分级情况。结果:CT、MRI、X线检查方式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15. 00%、25. 00%、27. 50%、15. 00%; X线检查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20. 00%、12. 50%、7. 50%、8. 75%; MRI检查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30. 00%、31. 25%、25. 00%、12. 50%; MRI检出关节间隙变窄、关节软骨肿胀、关节面侵蚀、关节面骨质囊变均高于CT、X线,与X相比差异值为P <0. 05; MRI特异性、灵敏度、正确率、检出率均高于CT、X线,P <0. 05。结论:不同放射影像学检查均有不同检查优势,其中MRI检出率高于CT、X线,可作为首选诊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影像学检查 CT X线 MRI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下载PDF
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宋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7期65-67,共3页
目的:探究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资料76例,对这76例患者均采用X线平片、螺旋CT以及M R I扫描的形式进行临床诊断和... 目的:探究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12月—2016年12月确诊的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资料76例,对这76例患者均采用X线平片、螺旋CT以及M R I扫描的形式进行临床诊断和医学检测,对比三者的检测结果,记录相关数据。结果:对X线、CT和M R I三种检查形式进行检查结果的比较,显示出CT和MRI检测技术在I级、Ⅱ级强直性脊柱炎的检出率比X线的检测水平更高。而相对于MRI检测技术而言,X线和CT检查技术则对0级强制性脊柱炎的检出率明显更低。结论:X线平片、螺旋CT、M R I三种检测形式均具有一定的诊断效果,但是M R I的检测形式相对于X线检查和CT检查来说会对脊髓、软组织病情更有明显的显示效果,更方便帮助医生进行确诊和判断患者的患处情况,但是M R I检查方式也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这种方式相对来说会消耗患者更多的检查费用和时间,诊断的过程会更长,仪器所消耗的金额会更大。在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的过程中,要依照患者的身体情况和家庭情况选择更为妥帖的治疗诊断形式,使各种方式相互弥补缺陷,共同促进患者的检测诊断准确率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影像学检查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病变
下载PDF
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晓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5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与探讨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198例,将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放射影像学检查在... 目的:研究与探讨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5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患者198例,将这些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主要是采用螺旋CT、X线平片以及MRI扫描三种检查方式,观察三种检查方式的情况。结果:经过检查结果显示,螺旋CT以及X线平片相对于MRI扫描而言,对于0级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的检出率较高,而螺旋CT以及MRI扫描相对于X线平片而言,对于I、II级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的检出率更高,数据差异较为明显,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影像学检查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均有明显的作用,患者应该根据自身病情以及检查费用而定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影像学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应用分析
下载PDF
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葛广忠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21期138-139,共2页
目的:分析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56例,分别进行CT、放射线、MR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I对关节软骨肿胀、关节间隙... 目的:分析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应用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9年6月收治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56例,分别进行CT、放射线、MRI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MRI对关节软骨肿胀、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骨质囊变的检出效果显著高于CT检查和放射线检查,MRI检查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和放射线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影像学检查作为重要的检查方法,不同放射影像学的检查优势存在明显差异,MRI检查效果最显著,可将其作为首选诊断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影像学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诊断
下载PDF
骶髂关节放射学分型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陆庭斌 高雅鹏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2期2950-2953,共4页
目的分析骶髂关节放射学分型和形态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陕西省康复医院放射科行X线骨盆正片者192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普通投照,采用锐柯NOVA型DR成像系统,依据骨盆正位X线片... 目的分析骶髂关节放射学分型和形态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借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在陕西省康复医院放射科行X线骨盆正片者192例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为普通投照,采用锐柯NOVA型DR成像系统,依据骨盆正位X线片内所观察骶髂关节走行特点和骶髂关节间隙数量行放射学分型。结果依据X线片所观察骶髂关节走行特征和关节特点,男性Ⅰ、Ⅱ、Ⅲ型分布比例分别为8.33%、79.17%、12.50%,女性则分别为26.04%、47.92%、27.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Ⅱ型不同亚型“12”型双间隙、“21”型双间隙、“2”型双间隙及“121”型双间隙间分布比例分别为56.58%、1.32%、1.32%、40.79%,女性则分别为69.89%、2.22%、6.67%、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在Ⅲ型不同亚型“右侧单间隙,左侧双间隙型”及“右侧双间隙,左侧单间隙型”分布比例分别为75.00%、25.00%,女性则分别为50.00%、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正常骶髂关节放射学分型中最多见类型为两侧双间隙,而“12”型双间隙所占比例最高,男性、女性在不同类型的构成上有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学分型 骶髂关节 骨盆正位片 骶髂关节间隙数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骶髂关节3种放射学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断中的临床评价
15
作者 曹铁梅 陈雪挺 +3 位作者 姬艳波 张希才 韩宏妮 潘桂芬 《沈阳部队医药》 2002年第2期108-109,共2页
为评价骶髂关节(SI)3种放射学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价值,以219例拟诊AS者为研究对象,通过SI X线正位相(X-正)、X线斜位相(X-斜)及CT扫描(CT)检测,评价3种放射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男性X-正与CT符合率为42.9%,CT明显优于X-正(... 为评价骶髂关节(SI)3种放射学检查在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中的价值,以219例拟诊AS者为研究对象,通过SI X线正位相(X-正)、X线斜位相(X-斜)及CT扫描(CT)检测,评价3种放射学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男性X-正与CT符合率为42.9%,CT明显优于X-正(P<0.01);女性SI X-正与CT符合率为9.8%,明显低于男性(P<0.01)。SI X-正与CT符合率40.5%,SI X-斜与CT符合率82.4%,显著高于X-正(P<0.05)。结论:及早地应用SI放射学检测手段是早期诊断AS的关键;CT的诊断价值最高,尤其对女性可疑者更为重要;SI X-斜是一种既经济又有利于诊断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放射学检查 临床评价 诊断
下载PDF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诊断中放射影像学检查的运用
16
作者 赵东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222-224,共3页
探讨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具体运用效果。方法:2020年至2021年期间,我院收治了66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分别为其提供X线、螺旋CT、MRI三种检查方式。比较三种方式... 探讨放射影像学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具体运用效果。方法:2020年至2021年期间,我院收治了66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将其当做本次实验的对象。分别为其提供X线、螺旋CT、MRI三种检查方式。比较三种方式的具体检查效果。结果:从三种检查方式的最终结果来看,MRI扫描的检出率、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均为最高,其次为螺旋CT,最后是X线,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临床诊断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而言,三种放射影像学方式均可以有效达到有效检查的目的,不同方式有着不同优势,所以患者就诊时,需根据患者实际来综合参考,为患者做出更全面、合理的诊断,进而为其提供科学指导,增强预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 放射影像学检查 诊断
下载PDF
骶髂关节紊乱在X线片上的表现形式和临床意义 被引量:29
17
作者 师宁宁 沈国权 +1 位作者 何水勇 郭汝宝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2期102-106,共5页
目的:研究骶髂关节紊乱在X线片上的表现形式和临床意义,为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选取104例骶髂关节紊乱的患者,其中男64例,女40例;年龄18~81岁,平均(45.39±1.30)岁;病程1~144... 目的:研究骶髂关节紊乱在X线片上的表现形式和临床意义,为推拿手法治疗骶髂关节紊乱提供临床诊断依据。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1年3月,选取104例骶髂关节紊乱的患者,其中男64例,女40例;年龄18~81岁,平均(45.39±1.30)岁;病程1~144个月,平均(12.64±2.19)个月。拍摄患者的骨盆平片104张,腰椎侧位片97张。在腰椎侧位片测量骶骨的水平角(腰骶角),骨盆平片上测量两侧髂嵴的垂直距离(髂嵴差),髋骨内侧缘与外侧缘之间的距离(髋骨宽),骶嵴连线与垂直轴线的夹角(骶嵴左右偏移度)。结果:两侧髂嵴差的均值为(10.34±0.73)mm,髋骨宽度差的均值为(6.73±1.01)mm;髂嵴差的均值较大(P<0.01),髋骨不等宽出现的频率较高(P<0.01)。腰骶角异常的均值是(7.29±1.86)°,骶嵴左右偏移度的均值是(3.18±0.47)°;腰骶角异常的均值较大(P<0.01),骶嵴左右偏移的频率较高(P<0.01)。结论:骶髂关节紊乱可分为髂骨紊乱和骶骨紊乱,髂骨是旋转移位,可分为前后旋转和内外旋转移位,内外旋转频率高,前后旋转幅度大;骶骨是倾斜紊乱,可分为前后倾斜和左右倾斜移位,左右倾斜频率高,前后倾斜角度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生物力学 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X线CT和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7
18
作者 俞咏梅 徐亮 +1 位作者 张锡龙 陈基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目的:比较X线平片、CT和MRI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临床拟诊为AS的患者行骶髂关节X线平片检查,其中36例行CT检查,45例行MRI检查,21例同时行CT、MRI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按临床早、中、晚期将36例... 目的:比较X线平片、CT和MRI在强直性脊柱炎(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60例临床拟诊为AS的患者行骶髂关节X线平片检查,其中36例行CT检查,45例行MRI检查,21例同时行CT、MRI检查。分析患者的影像资料,按临床早、中、晚期将36例同时行X线平片和CT检查的患者进行比较。并与MRI显示的骨髓水肿、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面下脂肪沉积、关节面硬化、关节面下骨侵蚀破坏进行比较。结果:X线检查显示处于0级的关节有10个,CT检查显示有6个关节提高了级别(4个Ⅰ级,2个Ⅱ级);X线检查显示处于Ⅰ级的关节有10个,CT检查显示有4个提高了级别(3个Ⅱ级,1个Ⅲ级);X线检查处于Ⅱ级的关节有25个,有5个提高了级别;对于Ⅲ和Ⅳ级的诊断,两者诊断结果偏差不大。MRI除显示AS骶髂关节慢性骨结构改变外,同时显示X线平片和CT未能显示的骨髓水肿、关节软骨破坏和脂肪沉积。但MRI对关节面下骨侵蚀的敏感性不及CT,CT上21例显示了19例,而MRI仅显示了9例。结论:AS的骶髂关节病变影像诊断,X线平片检查最为基本,但反映的是中晚期病变情况;CT能较好地显示骨质病变情况;MRI可判断病变处于活动期与相对静止期,早期诊断价值优于X线平片和CT,并可对疗效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骶髂关节 放射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影像表现对照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郭树农 刘玉珂 赵金风 《颈腰痛杂志》 2012年第2期148-149,共2页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是一种以骨质硬化为主要特征的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与妊娠、外伤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该病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性的缺血坏死改变。该病好发于女性,常见于妊娠后期或产后。2001-01-2008-01笔者收集了49例骶髂关节致...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是一种以骨质硬化为主要特征的非特异性炎性病变,与妊娠、外伤等因素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该病实际上是一种特殊性的缺血坏死改变。该病好发于女性,常见于妊娠后期或产后。2001-01-2008-01笔者收集了49例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患者的CR、CT及MRI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 致密性骨炎:诊断 放射照相术 对照分析
下载PDF
核素骨显像对骶髂关节、髋关节及脊柱关节病的诊断 被引量:15
20
作者 肖壮伟 李俊雄 +4 位作者 欧阳亮 林琛 关楚文 马伟宁 郑邦豪 《中华核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11-212,I007,共3页
目的 建立国人骶髂关节 软组织、骶髂关节 骶骨、髋关节 软组织、髋关节 股骨放射性比值的正常参考值 ,探讨其在脊柱关节病 (Sp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无腰腿症状、CT检查骶髂关节正常的不同年龄者 130例 2 6 0组关节分为 4组 :15~... 目的 建立国人骶髂关节 软组织、骶髂关节 骶骨、髋关节 软组织、髋关节 股骨放射性比值的正常参考值 ,探讨其在脊柱关节病 (Sp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无腰腿症状、CT检查骶髂关节正常的不同年龄者 130例 2 6 0组关节分为 4组 :15~ 19岁 ,~ 2 4岁 ,~ 39岁 ,≥ 40岁 ,进行全身骨骼及骶髂关节、髋关节周围结构的SPECT显像 ,取得 4组不同部位放射性比值。同时对临床诊断为SpA的 45例患者进行骨显像 ,计算其左右骶髂关节 软组织、骶髂关节 骶骨放射性比值。结果 对以上 4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得出正常参考值范围。对 4组数据的变异系数进行分析 ,发现骶髂关节 骶骨放射性比值变异系数最小 ,可作为骶髂关节代谢状况判断标准。 45例SpA患者中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uSpA) 2 3例 ,其骶髂关节 骶骨比值升高占 86 9% (2 0 2 3例 ) ;合并其他关节病变 2 1例。结论 骶髂关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关节 诊断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 骶髂关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