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盆后环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手术治疗进展
1
作者 潘宣任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6期56-59,共4页
近年来,由于高能量暴力导致骨盆骨折的风险不断提升,使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现象也随之增长。随着医疗改革进程深化、骨盆生物力学发展、影像学技术日臻完善以及对临床资料的探究程度不断深入,该病治疗的研究深度进一步加深。本文通过... 近年来,由于高能量暴力导致骨盆骨折的风险不断提升,使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现象也随之增长。随着医疗改革进程深化、骨盆生物力学发展、影像学技术日臻完善以及对临床资料的探究程度不断深入,该病治疗的研究深度进一步加深。本文通过整理相关文献,探讨骨盆后环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手术治疗的相关进展,以期能够提供有效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复合损伤 手术 治疗 临床疗效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内固定治疗骶髂复合体损伤
2
作者 李大为 李娜 《中医正骨》 2008年第2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骶髂复合体损伤/治疗 经皮内固定术 CT引导
下载PDF
C型臂透视导航下微创经皮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 被引量:5
3
作者 司庆华 张立海 +7 位作者 张里程 熊琦 毛智 石涛 彭晔 袁新成 范文娟 唐佩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C型臂透视导航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8月本院收治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9~67岁,平均39岁。骨折按Tile分型:B2型3例、B3型2例;C1型5例、C2... 目的探讨C型臂透视导航下微创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8月本院收治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19~67岁,平均39岁。骨折按Tile分型:B2型3例、B3型2例;C1型5例、C2型2例。应用C型臂透视导航下行微创经皮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术后X线片用Mears复位标准评价,术后功能用Majeed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 12例共置入16枚螺钉;手术时间42(29~97)min,平均出血量8(1~20)ml,术中透视时间3.3(1.4~6.1)min。12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3(11~25)个月。术后X线及CT示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均复位,螺钉固定位置好,均无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术后2例下地活动后出现骶髂部轻度疼痛不适,给予药物治疗疼痛症状缓解;1例遗留轻度移位,无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9例已重返社区。按Mears复位标准,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4例,无复位不满意病例。Majeed功能评价,优8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1.7%。结论 C型臂透视导航下微创经皮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可提高螺钉的精准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利于患者早期功能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复合 损伤 透视导航 微创
下载PDF
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边绍清 马信文 +3 位作者 王加干 王勇 游荔 贾璞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采用内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42例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经过治疗后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 目的探讨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采用内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并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42例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分析患者经过治疗后取得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治疗后进行X线扫描、CT扫描复查,患者进行内固定的空心钉位置准确,无位置偏差及损伤骶神经的现象.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有40例患者骨盆恢复优良,其优良率为95.23%,39例患者的功能恢复优良,优良率为92.86%,患者在手术后1~4个月左右可以下床行走,进行恢复体力的活动,对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患者没有出现下肢不等长和骨盆畸形等并发症现象,患者均恢复良好.42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采用内固定进行治疗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且操作比较简单,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复合 内固定 临床效果 损伤
下载PDF
CT引导下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复合体损伤 被引量:20
5
作者 薛波 胡勇 +1 位作者 徐荣明 王国平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7期445-447,共3页
目的 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置入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 36例Tile -Mueller分类B型和C型骨盆骨折患者 (同时存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 )前环复位用重建钢板固定后 ,在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 目的 探讨在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置入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 36例Tile -Mueller分类B型和C型骨盆骨折患者 (同时存在旋转和垂直不稳定 )前环复位用重建钢板固定后 ,在CT引导下经皮微创技术置入拉力螺钉复位固定骶髂关节。结果  36例在CT引导下经皮置入骶髂关节螺钉成功 ,经近 2年随访该方法固定牢靠 ,无并发症 ,功能恢复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空心拉力螺钉 内固定 骶髂复合损伤 手术方法
下载PDF
前路钛板内固定治疗骶髂复合体损伤纵向残留移位与预后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世梁 蔡贤华 +3 位作者 刘曦明 夏平光 徐洲发 李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12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骶髂复合体损伤前路钛板内固定术后纵向残留移位程度与术后功能恢复相关性。方法随访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6月39例骶髂复合体损伤前路钛板内固定患者,根据术前、终末随访X线片或CT平扫、三维重建资料,参照Tornetta和Matta评... 目的探讨骶髂复合体损伤前路钛板内固定术后纵向残留移位程度与术后功能恢复相关性。方法随访我院2007年10月~2011年6月39例骶髂复合体损伤前路钛板内固定患者,根据术前、终末随访X线片或CT平扫、三维重建资料,参照Tornetta和Matta评价纵向残留移位程度,Majeed评价功能情况,统计学分析纵向残留移位与术后功能相关性。结果随访6个月~4年,平均16个月。术后2例出现切口不愈合,2例遗留L5神经根症状,末次随访骨折纵向残留移位<4mm(优)11例、4~10mm(良)19例、10~20mm(中)8例、>20mm(差)1例,优良率76.9%;功能恢复优18例、良10例、可9例、差2例,优良率71.8%;术后功能在纵向残留移位<10mm与>10mm者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在<4mm与4~10mm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路钛板内固定能取得满意疗效,但其抗纵向应力较弱,骶髂复合体纵向残留移位<10mm对术后功能恢复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复合损伤 移位 内固定
下载PDF
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治疗骶髂复合体损伤 被引量:4
7
作者 戴加平 徐荣明 龚遂良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2年第6期417-418,共2页
目的 评价骶髂复合体损伤应用中空松质骨螺钉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对骨盆骨折伴有骶髂复合体损伤的 16例 ,通过影像增强器于骨盆内、外口位下观察、复位 ,应用中空松质骨加压螺钉行骶髂间的内固定。结果  16例患者经过 5~ 36个月随... 目的 评价骶髂复合体损伤应用中空松质骨螺钉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对骨盆骨折伴有骶髂复合体损伤的 16例 ,通过影像增强器于骨盆内、外口位下观察、复位 ,应用中空松质骨加压螺钉行骶髂间的内固定。结果  16例患者经过 5~ 36个月随访 ,所有患者复位佳 ,骨折愈合 ,无明显疼痛 ,功能恢复良好 ,无一例神经损伤 ,临床效果满意。结论 中空松质骨加压螺钉治疗骶髂复合体损伤 ,创伤小、操作简便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熟悉局部解剖 ,认真细致操作 ,能及时达到骨盆后环的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复合损伤 拉力螺钉 内固定 治疗
下载PDF
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亮 臧卫东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4期296-298,共3页
关键词 螺钉内固定治疗 骶髂复合 骶髂关节 损伤 周围韧带 SIJ 骨盆环 COMP
下载PDF
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邵仲良 崔凤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2期22-23,共2页
骶髂关节复合体是指位于骨盆环后部的骨-韧带复合结构,是躯干向下肢传导负荷的枢纽,损伤后治疗效果的好坏对骨盆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高能损伤的骨盆骨折多合并SIJ骨折脱位,破坏骶髂复合体的完整性。近年来,针对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治... 骶髂关节复合体是指位于骨盆环后部的骨-韧带复合结构,是躯干向下肢传导负荷的枢纽,损伤后治疗效果的好坏对骨盆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高能损伤的骨盆骨折多合并SIJ骨折脱位,破坏骶髂复合体的完整性。近年来,针对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治疗方法有很多,本研究对近年来SIC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及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复合 损伤 内固定 进展
下载PDF
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小阵 刘曦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17年第9期711-714,共4页
骶髂关节复合体是连接脊椎与骨盆的重要结构,由骨盆后部的骨-韧带结构组成,主要作用是将躯体负荷向下传导,保持其稳定性对于骨盆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建筑业及交通业发展,高能量暴力导致的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不断增加,对于这类损伤... 骶髂关节复合体是连接脊椎与骨盆的重要结构,由骨盆后部的骨-韧带结构组成,主要作用是将躯体负荷向下传导,保持其稳定性对于骨盆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建筑业及交通业发展,高能量暴力导致的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不断增加,对于这类损伤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外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但疗效不一。本文主要对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及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损伤 复合 治疗
下载PDF
微创治疗耻骨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仲崇煊 陈向阳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12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耻骨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耻骨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行传统前环钢板固定术;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耻骨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耻骨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行传统前环钢板固定术;观察组50例,行微创治疗术,两组后环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均行单枚骶髂螺钉固定。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及术后骨折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P<0.05)。96例患者随访4~30个月,平均随访(16.17±0.48)个月。所有患者均恢复到受伤前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结论耻骨支骨折合并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的微创技术较传统前环钢板固定术疗效更佳,且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耻骨支骨折 骶髂关节 复合损伤
下载PDF
C臂下经皮骶髂螺钉置入治疗骨盆后环骶髂复合体损伤疗效评价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明慧 张文明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7期109-110,共2页
目的:评价C臂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骶髂复合体损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C臂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骶髂复合体损伤患者36例,骶髂螺钉均为7.0mm直径的半螺纹空心螺钉,其中10例行双侧螺钉固定,6例行单侧2... 目的:评价C臂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骶髂复合体损伤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C臂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骨盆后环骶髂复合体损伤患者36例,骶髂螺钉均为7.0mm直径的半螺纹空心螺钉,其中10例行双侧螺钉固定,6例行单侧2枚螺钉固定,20例行单侧1枚螺钉固定。依据术后和随访中详细的神经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评估其安全性和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失血30~75ml,平均47ml。36例均获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4.7个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及内置物断裂、滑脱等并发症。根据骨盆创伤疗效标准,术后影像学评价优31例,良4例,差1例;临床评价优30例,良5例,差1例。结论: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是一种治疗骨盆后环骶髂复合体损伤安全、有效、微创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复合损伤 骶髂螺钉 经皮内固定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CT引导的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复合体损伤 被引量:9
13
作者 黄山东 万磊 +6 位作者 沈洪园 徐凯 丁焕文 章莹 魏仲恩 符史发 尹庆水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3-86,共4页
目的评价数字技术与CT引导的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复合体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复合体损伤14例,包括骶骨骨折8例,其中DenisⅠ型骶骨骨折5例,DenisⅡ型骶骨骨折3例;骶髂关节脱位5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例。术... 目的评价数字技术与CT引导的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复合体损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经皮骶髂螺钉固定骶髂复合体损伤14例,包括骶骨骨折8例,其中DenisⅠ型骶骨骨折5例,DenisⅡ型骶骨骨折3例;骶髂关节脱位5例,骶髂关节骨折脱位1例。术前行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在计算机中模拟手术,确定个性化的进钉点和进钉方向。在CT引导下进行手术。结果手术时间为20~43min,平均28min。1例于术中钻入导针时出现一过性腹部疼痛,扫描发现导针钻入过长,退出后疼痛消失,术后复查大小便常规正常。未发生伤口和深部感染。未发现螺钉松动断裂、双下肢不等长和骨盆畸形等。术后均获随访。14例均恢复工作。术后X线及/或CT扫描显示螺钉位置良好。术后3~4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11例,良3例。Majeed功能评分,优12例,良2例。结论数字技术和CT引导的经皮骶髂螺钉技术是一种微创、安全、可靠的骶髂复合体损伤的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复合损伤 骶髂螺钉 经皮内固定 数字骨科
下载PDF
C型臂X线机引导下空心拉力螺钉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
14
作者 刘华根 丁炜 +2 位作者 傅强 杨昌杰 张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118-119,共2页
关键词 骶髂复合损伤 下肢骨折 拉力螺钉 内固定
下载PDF
推拿及电针治疗陈旧性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57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道福 冯承泉 杜道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854-854,共1页
关键词 推拿 电针 治疗 陈旧性三角纤维软骨复合损伤
下载PDF
桡骨远端-尺骨复合体在治疗儿童不合并尺骨骨折的桡骨远端骺损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文毅英 潘伟 +3 位作者 杨慧文 贾芝和 敖沸 彭小龙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30-330,共1页
在临床治疗中遇到儿童不合并尺骨骨折的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Ⅱ型骺损伤时,因其受伤机制与成年人的Colles骨折类似,一般采用常规Colles骨折的复位手法进行治疗,往往发现骨折端对位不佳,远折端向背侧移位发生率仍然较高。我科调整... 在临床治疗中遇到儿童不合并尺骨骨折的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Ⅱ型骺损伤时,因其受伤机制与成年人的Colles骨折类似,一般采用常规Colles骨折的复位手法进行治疗,往往发现骨折端对位不佳,远折端向背侧移位发生率仍然较高。我科调整复位手法改变复位方式,以桡骨近端为远折端向背侧按压对位,取得良好效果,在复位儿童桡骨远端Salter-HarrisⅠ、Ⅱ型骺损伤57例,对位满意,固定牢靠,通过临床实践后提出儿童“桡骨远端-尺骨复合体”的理念,在解剖上进一步明确,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尺骨骨折 临床治疗 损伤 复合 儿童 COLLES骨折 应用
下载PDF
合并喙突骨折的上肩胛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5
17
作者 管功奎 崔永锋 +1 位作者 刘昌华 孔庆毅 《中医正骨》 2013年第5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合并喙突骨折的上肩胛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21例合并喙突骨折的上肩胛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中合并锁骨远端骨折5例,合并肩锁关节脱位6例;喙突肩胛盂连体...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合并喙突骨折的上肩胛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21例合并喙突骨折的上肩胛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中合并锁骨远端骨折5例,合并肩锁关节脱位6例;喙突肩胛盂连体骨折合并锁骨远端骨折3例,合并肩锁关节脱位4例,合并肩峰骨折3例。术前常规摄胸片、肩胛骨正侧位X线检查及CT三维重建。术中先用重建钢板固定锁骨骨折或肩锁钩钢板固定肩锁关节脱位;对单纯喙突骨折或喙突肩胛盂连体骨折采用1~2枚空心钉固定;肩胛盂骨折移位明显者,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固定。采用Herscovici疗效评价标准对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经6~18(中位数10.5)个月的随访,采用Herscovici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优13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达85.7%。结论:对合并喙突骨折的上肩胛悬吊复合体双重损伤行双固定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而经喙突空心钉固定,可微创固定喙突及肩胛盂骨折,该方法创伤小,出血少,操作方便,有利于术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肩胛悬吊复合 喙突骨折 双重损伤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微创后路张力带钢板治疗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
18
作者 李英周 叶锋 +2 位作者 杨永博 陈园升 陈建良 《临床骨科杂志》 2018年第4期510-510,共1页
2013年3月~2016年6月,我科采用微创后路张力带钢板内固定治疗23例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3~62岁。根据Tile分型:B型14例(B1型6例,B2型6例,B3型2例),C型9例... 2013年3月~2016年6月,我科采用微创后路张力带钢板内固定治疗23例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3~62岁。根据Tile分型:B型14例(B1型6例,B2型6例,B3型2例),C型9例(C1型5例,C2型3例,C3型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复合损伤 骨折固定术 张力带钢板
下载PDF
骶髂关节复合体损伤应用骶髂螺钉内固定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明 徐荣明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4年第10期717-720,共4页
骶髂关节复合体(Sacroiliac complex),包括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SIJ)、SIJ周围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及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Harrison等提出SIJ整体系统.SIJ是躯干与下肢负荷传递的枢纽,占整个骨盆功能的60%,治疗效果对骨盆... 骶髂关节复合体(Sacroiliac complex),包括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SIJ)、SIJ周围韧带、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及骨盆底的肌肉和筋膜,Harrison等提出SIJ整体系统.SIJ是躯干与下肢负荷传递的枢纽,占整个骨盆功能的60%,治疗效果对骨盆功能的恢复有决定意义.高能损伤的骨盆骨折多合并SIJ骨折脱位,损伤骶髂复合体.许多下腰痛由单侧或双侧SIJ综合征引起,亦称为SIJ功能紊乱;妊娠后妇女因SIJ半脱位或全脱位,易患妊娠相关性骨盆痛.骶髂螺钉固定在生物力学上优于外固定,等同于骶骨棒和张力带钢板固定[1],能达到与完整骨盆相似的生物力学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关节复合损伤 骶髂螺钉 内固定 SIJ 骶髂关节
下载PDF
骶髂复合体损伤内固定的后路手术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骶髂复合体损伤的后路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1月,应用后路重建钢板、经皮空心钛合金骶髂拉力螺钉、TSRH及改良Gavelston内固定技术,分别治疗6例、27例、13例、9例,共55例骶髂复合体损伤。按Tile分型,B1型6例、B2... 目的探讨骶髂复合体损伤的后路手术方法。方法自2002年10月至2006年1月,应用后路重建钢板、经皮空心钛合金骶髂拉力螺钉、TSRH及改良Gavelston内固定技术,分别治疗6例、27例、13例、9例,共55例骶髂复合体损伤。按Tile分型,B1型6例、B2型19例、B3型14例、C1型9例、C2型5例、C3型2例,经螺旋CT扫描证实后环骨折或脱位。结果a)失血量比较,经皮骶髂螺钉组较少,其次是TSRH组及改良Gavelston组(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建钢板组较多。b)术后并发症及疗效比较,经皮骶髂螺钉组并发症较少,重建钢板组并发症较多且有1例疗效是差,其余三组疗效均为优良。c)骨折愈合时间比较,经皮骶髂螺钉组骨折愈合时间较短,TSRH组及改良Gavelston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建钢板组时间较长(P<0.05)。结论经皮螺钉组失血较少,并发症较少,患者恢复较快,疗效较好;其次是TSRH组及改良Gavelston组;重建钢板组失血较多,并发症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髂复合 损伤 内固定 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