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软骨缘顶点辅助定位器进行前交叉韧带I.D.E.A.L股骨骨道定位 被引量:2
1
作者 史尉利 马勇 +4 位作者 孟庆阳 杨渝平 刘平 龚熹 敖英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95-600,共6页
目的:探索一种可以在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残端不清晰的病例中简单有效定位I.D.E.A.L骨道位置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ACL单束重建的46例患者。其中残端较为完整的23例纳入对照组;无残端的23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 目的:探索一种可以在前交叉韧带(ACL)股骨残端不清晰的病例中简单有效定位I.D.E.A.L骨道位置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ACL单束重建的46例患者。其中残端较为完整的23例纳入对照组;无残端的23例纳入观察组。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3例;16例为右腿,7例为左腿;年龄30.57±6.39岁;身高173.91±7.08 cm;BMI 24.91±3.82 kg/m^(2)。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4例;15例为右腿,8例为左腿;年龄29.48±9.97岁;身高175.30±7.03 cm;BMI 24.70±3.77 kg/m^(2)。对照组I.D.E.A.L股骨骨道的制备依靠术中直视下用射频在残端区域做标记,并观察将定位器卡在髁间窝外侧壁后软骨缘顶点(ADC)上时定位器与外侧胫骨平台的关系。观察组I.D.E.A.L股骨骨道的制备依靠定位器与外侧胫骨平台成平行关系来定位骨道中心。术后通过三维CT测量ADC至前骨缘的水平距离(L)和ADC至骨道中心的水平距离(l),通过l/L计算骨道前后位置R;在二维横断面上测量骨道中心到下骨缘的距离(D)。将对照组数据定义为l1、L1、R1和D1;观察组数据定义为l2、L2、R2和D2。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之间的R和D值,从而判断该定位方法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结果:两组之间入组病例数相同,年龄、性别、身高、BMI和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术后CT测量发现,对照组骨道中心的前后位置R1为38.69%±4.82%;观察组骨道中心的前后位置R2为38.27%±4.60%。对照组骨道中心距离下骨缘距离D1为9.12±0.74 mm;观察组骨道中心距离下骨缘距离D2为8.52±1.62 mm。两组骨道位置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以髁间窝外侧壁后软骨缘顶点(ADC)为标志,4字位放置膝关节,在屈膝120°时使用off center股骨定位器,当定位器与外侧胫骨平台平行时可以有效地定位到I.D.E.A.L股骨骨道的中心;该方法可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ACL)重建 外侧后软骨顶点(adc) I.D.E.A.L股骨骨道 CT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