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6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诊断与治疗
1
作者 伊力夏提·赛吾来提 苏严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26-0129,共4页
分析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其实施超声检查和Pavlik吊带治疗,评估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 患儿MR、α角、β角均... 分析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本院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者为对照组,对其实施超声检查和Pavlik吊带治疗,评估诊断和治疗效果。结果 患儿MR、α角、β角均为异常状态,超声诊断准确率较高,关节功能较治疗前有改善。结论 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进行超声诊断,可以提高准确率,经过Pavlik吊带治疗后,可以使患儿的治疗效果提高,减少对髋关节功能的损害,降低疼痛,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超声诊断 治疗效果
下载PDF
骨化核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鲁婵 唐兹诞 +1 位作者 康晓鹏 周游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6-222,共7页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化核对6~24月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治疗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VN)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昆明市儿童医...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化核对6~24月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患儿治疗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VN)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昆明市儿童医院接受石膏固定术治疗的6~24月龄DDH患儿的髋关节临床资料。依据末次随访时患髋股骨头是否坏死分为:AVN(+)组(Kalamchi-MacEwen分型Ⅰ~Ⅳ型)、AVN(-)组(Kalamchi-MacEwen分型未见坏死);根据股骨头是否出现临床坏死分为临床AVN(+)组(Kalamchi-MacEwen分型Ⅱ~Ⅳ型)、临床AVN(-)组(Kalamchi-MacEwen分型Ⅰ型或未见坏死);根据手术年龄分为6~12月龄组、12~18月龄组和18~24月龄组。比较AVN(+)组与AVN(-)组患儿性别、患髋骨化核状态、侧别、手术年龄、手术方式、术前国际髋关节发育不良协会(International Hip Dysplasia Institute,IHDI)分型、术前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值、外展角度,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DDH术后发生AVN的独立影响因素,基于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其对DDH术后发生AVN的诊断效能。对比临床AVN(+)组与临床AVN(-)组患髋的骨化核状态,分析骨化核状态对临床AVN的影响。对比6~12月龄组、12~18月龄组、18~24月龄组患髋AVN发生率、临床AVN发生率、再脱位发生率、残余髋臼发育不良(residual acetabular dysplasia,RAD)发生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21髋。AVN(+)组54髋,AVN(-)组167髋。患髋中有骨化核者AVN发生率为18.1%(27/149),无骨化核者ANV发生率为37.5%(27/72),有骨化核者AVN发生率显著低于无骨化核者(P=0.0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骨化核状态(OR=3.064,95%CI:1.486~6.319)、外展角度(OR=1.184,95%CI:1.110~1.264)、术前IHDI分型(OR=3.821,95%CI:1.465~9.968)是DDH术后发生AVN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展角度预测DDH术后发生AVN的最佳截断值为63.5°,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752,灵敏度为0.500,特异度为0.934。有骨化核者临床AVN发生率为14.1%,无骨化核者临床ANV发生率为26.4%,有骨化核者临床AVN发生率显著低于无骨化核者(P=0.026)。6~12月龄组、12~18月龄组、18~24月龄组AVN发生率分别为20.0%、31.7%、46.1%,临床AVN发生率分别为11.3%、25.0%、26.1%,再脱位发生率分别为1.7%、8.3%、13.0%,RAD发生率分别为27.0%、45.0%、54.3%;3个手术年龄组间比较,AVN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224),但临床AVN发生率、再脱位发生率和RAD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化核状态、外展角度、术前IHDI分型是DDH患髋术后发生AVN的独立影响因素。骨化核出现对股骨头具有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AVN及临床AVN的发生率,但随着年龄增大,临床AVN发生率、再脱位发生率和RAD发生率增高,会导致相对不良的预后,因此建议在有复位指征时尽早进行DDH治疗,无需等待骨化核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儿童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双下肢差异统计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李雅琴 谢睿 +3 位作者 李论 马娜 周游 康晓鹏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4年第1期97-103,共7页
目的测量并分析儿童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Unilateral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UDDH)健侧与患侧影像学下肢差异的特点,包括下肢长度差异(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股骨颈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FNA)以及股... 目的测量并分析儿童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Unilateral 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UDDH)健侧与患侧影像学下肢差异的特点,包括下肢长度差异(Leg length discrepancy,LLD)、股骨颈前倾角(Femoral neck anteversion,FNA)以及股骨颈干角(Neck shaft angle,NSA)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UDDH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UDDH根据Tonnis分型,分为Ⅰ、Ⅱ、Ⅲ、Ⅳ型。摄站立位骨盆股骨全长X线、骨盆股骨CT,测量以下参数:股骨长度(Femoral length,FL)、大转子股骨长度(Greater trochanter femoral length,GTFL)、小转子股骨长度(Lesser trochanter femoral length,LTFL)、干骺端股骨长度(Metaphysis femoral length,MFL)、大小转子间距离(Intertrochanteric distance,ITD)、FNA、NSA。比较健侧患侧上述参数,并计算各参数健患侧差值;分别统计上述参数健侧较患侧长以及患侧较健侧长的例数;比较各影像学参数健患侧差值在不同Tonnis分型、年龄、性别之间的差异。结果患侧FNA、NSA、MFL、LTFL均大于健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FL、GTFL和ITD大于患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NA、NSA、LTFL、MFL患侧大(长)构成比大于健侧大(长)构成比;FL、GTFL和ITD健侧长构成比大于患侧长构成比。根据不同模型多元线性回归统计,Mod1中NSA、MFL患健侧差值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P<0.05),在Mod2、Mod3中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od4、5、6中FL患健侧差值均随脱位程度增加而减少,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脱位程度越高,患侧FL越小于健侧。患健侧NSA差值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小,患侧NSA随着年龄增大逐渐趋近于健侧,甚至会小于健侧。无论脱位程度如何,患侧MFL均大于健侧MFL;脱位程度越大,患侧FL越小于健侧FL。结论患侧FL较健侧短,但相差值很小,没有实际临床意义;而患侧MFL明显大于健侧,说明术前UDDH患者确实存在LLD;患侧FNA、NSA较健侧显著增大,但增加的数值较小,其临床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患健侧FNA差值不随年龄增大而减少,患侧与健侧NSA的差值与年龄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单侧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下肢长度差异 股骨颈前倾角
下载PDF
学龄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应用髋臼周围旋转截骨联合髋臼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岳一婷 李红梅 +4 位作者 薛晶晶 郭锦丽 黄永波 李文斌 薛瑞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26-30,共5页
目的:观察学龄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应用髋臼周围旋转截骨(RAO)联合髋臼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学龄期DDH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学龄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应用髋臼周围旋转截骨(RAO)联合髋臼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学龄期DDH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RAO联合髋臼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髋臼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前和术后3个月髋臼指数、CE角、股骨颈前倾角度变化,术后3个月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屈曲程度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优良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髋臼指数、股骨颈前倾角降低,CE角升高,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屈曲程度及Harris评分相较于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龄期DDH患儿应用RAO联合髋臼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优良率较高,有助于促进髋臼指数、CE角、股骨颈前倾角恢复正常,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周围旋转截骨 髋臼成形术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学龄期 疗效
下载PDF
18~24月龄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治疗研究进展
5
作者 鲁婵 马娜 +3 位作者 谢睿 陈新好 杨涵 康晓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9-492,共4页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指髋关节结构及功能上的异常,其治疗目的在于恢复髋臼和股骨头的同心圆复位,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国内外对不同年龄段DDH患儿的治疗方式比较成熟,但对于18~24月龄DDH患儿...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指髋关节结构及功能上的异常,其治疗目的在于恢复髋臼和股骨头的同心圆复位,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国内外对不同年龄段DDH患儿的治疗方式比较成熟,但对于18~24月龄DDH患儿的治疗方式选择存在较大争议,由于疾病预后以及手术创伤、费用、时长等因素影响着治疗方式的选择,因此至今尚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案。目前采用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闭合复位、单纯切开复位及骨盆截骨术,然而每种治疗方式下都有部分患儿存在严重并发症,如残余发育不良(residualacetabular dysplasia,RAD)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AVN)。由于DDH患儿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复杂,且18~24月龄这一年龄段髋臼发育的特殊性,如何选择适合不同患儿的手术方法已成为当前临床治疗的难点。本文就18~24月龄DDH患儿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该年龄段患儿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
6
作者 岳一婷 李红梅 +3 位作者 郭锦丽 黄永波 薛瑞芳 陈梦坤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究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影响患儿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探讨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治疗的90例(113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全身麻醉下... 目的:探究小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影响患儿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探讨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手术治疗的90例(113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全身麻醉下采用闭合复位术或切开复位术治疗,术后随访18~36个月。分别于术前、末次随访时摄骨盆正位X线片,观察手术前后患儿影像学指标变化,采用Mckay髋关节功能评定法评估临床疗效;根据术后髋关节是否恢复正常X线表现将患儿分为恢复组和未恢复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儿术后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患儿髋臼指数(AI)、sharp角小于术前,中心边缘角(CEA)、髋臼深度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患儿Mckay分型优92髋,良12髋,中9髋,优良率为92.04%(104/1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年龄、患侧、术后规律康复训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4个月(OR=1.029、P=0.026)、双侧脱位(OR=1.148、P=0.011)、术后未接受规律康复训练(OR=1.726、P=0.025)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手术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可有效改善髋臼覆盖,提高髋关节功能;年龄≥24个月、双侧脱位、术后未进行规律康复训练可能是影响患儿术后髋关节恢复正常的危险因素,治疗过程中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强化术后康复训练,以进一步促进患儿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闭合复位术 切开复位术 髋关节功能 影响因素 干预策略
下载PDF
基于童趣化情境认知干预的下肢康复训练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正术后患儿中的应用
7
作者 吴静 甘敏 +4 位作者 周西晶 王杰 杨敬茹 张文竹 宋艾 《天津护理》 2024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童趣化情境认知干预的下肢康复训练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矫正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4月诊治的102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正术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实施基于童趣化情境认... 目的:探讨基于童趣化情境认知干预的下肢康复训练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矫正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4月诊治的102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正术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实施基于童趣化情境认知干预的下肢康复训练)与对照组(实施常规下肢康复训练)各51例。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Severin放射线分级、Mckay评分优良率、简式FugI-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及髋关节功能评分(Harris)。结果:两组Severin放射线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ckay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时、出院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FMA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童趣化情境认知干预的下肢康复训练可提高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矫正术后患儿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童趣化情境认知干预 下肢康复训练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下载PDF
血清骨桥蛋白与瘦素联合临床特征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后股骨头坏死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黄乙勇 符凯 +1 位作者 洪聪 朱立宁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0-215,共6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瘦素(leptin)联合临床特征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闭合复位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VN)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瘦素(leptin)联合临床特征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闭合复位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AVN)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13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临床资料,患儿均于全身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治疗,随访18个月。根据是否并发AVN分为AVN组(n=52)和无AVN组(n=78)。收集所有患儿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患髋侧别、脱位程度、内收肌松解情况、有无骨化核、血管分型、血管数量、股骨头灌注改变情况、术前髋臼指数),测量股骨头高度、前后径、左右径,检测血清OPN及瘦素水平;采用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并发AVN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股骨头左右径及前后径、血清OPN及leptin对于预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并发AVN的价值。结果AVN组和无AVN组中血管分型为Ⅰ型者分别为14例(14/52,26.92%)和6例(6/78,7.69%);股骨头灌注改变为B类者分别为28例(28/52,53.85%)和28例(28/78,35.90%);股骨头灌注改变为C类者分别为13例(13/52,25.00%)和4例(4/78,5.13%)。AVN组和无AVN组股骨头左右径分别为(1.65±0.26)cm和(1.88±0.25)cm;股骨头前后径分别为(1.74±0.32)cm和(1.95±0.29)cm;OPN分别为(11.36±3.72)μg/L和(6.52±2.17)μg/L;瘦素分别为(44.29±8.35)μg/L和(28.52±6.37)μg/L;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管分型Ⅰ型、股骨头灌注改变为B类和C类、股骨头左右径≤1.782 cm、股骨头前后径≤1.856 cm、OPN≥8.049μg/L、瘦素≥38.075μg/L是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并发AVN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股骨头左右径、股骨头前后径、血清OPN及瘦素预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并发AVN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1(95%CI:0.788~0.914)、0.787(95%CI:0.711~0.863)、0.978(95%CI:0.959~0.997)、0.926(95%CI:0.884~0.967),灵敏度分别为0.788、0.673、0.885、0.788,特异度分别为0.769、0.692、0.833、0.795。结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并发AVN可能与股骨头血管发育不成熟、闭合复位治疗后股骨头灌注差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测量股骨头左右径及前后径,并检测血清OPN和瘦素水平,为预测AVN的发生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外科手术 儿童
下载PDF
围术期早期护理干预对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后镇痛药用量、疼痛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柳芳 丁璇 《贵州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318-319,共2页
目的 观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患儿实施围手术期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16例CDH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在围手... 目的 观察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患儿实施围手术期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16例CDH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排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围手术期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镇痛药用量、疼痛情况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后1 d、2 d和3 d的镇痛药物使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h、3 h和6 h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CHD患儿实施围手术期早期护理干预可以在减少镇痛药物使用剂量的基础上减轻患儿的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保障患儿的安全性,提高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围手术期 早期护理干预 镇痛药用量
下载PDF
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术后下肢运动功能锻炼的影响
10
作者 曾凡颖 黄华 +2 位作者 钟海莉 曾杰 康露花 《中国当代医药》 2024年第1期167-170,共4页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术后下肢运动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CDH手术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对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术后下肢运动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赣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0例CDH手术治疗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疼痛情况、下肢运动功能、睡眠质量。结果术后第2天,两组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量表(CHEOP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8、15天的CHEOPS评分、PSQI低于术后第2天,两组术后第15天的CHEOPS评分、PSQI低于术后第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8、15天的CHEOPS评分、PSQ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天,两组的Fugel-Meyer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8、15天的FMA评分高于术后第2天,两组术后第15天的FMA评分高于术后第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8、15天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以有效改善CDH手术治疗患儿的下肢运动功能,减轻疼痛,提高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护理 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下肢运动功能 心理护理
下载PDF
BIS监测下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吴磊 孙彦妮 牛青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0期3442-3447,共6页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商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5例需行手法复位的老年髋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4例,女31例;年龄60~85岁... 目的探究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下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商洛市中医医院收治的75例需行手法复位的老年髋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44例,女31例;年龄60~8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体重指数(BMI)18.2~25.1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25例)、B组(25例)、C组(25例)。3组均行静脉全身麻醉,A组采用丙泊酚麻醉(静脉注射),B组采用瑞马唑仑麻醉(静脉注射),C组采用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麻醉(静脉注射)。比较3组麻醉效果(麻醉诱导时间、麻醉苏醒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复位时间)、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肾上腺素、神经肽Y(NPY)]及不良反应(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恶心呕吐、注射痛)。采用方差分析、LSD-t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3组复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麻醉诱导时间[(62.31±4.15)s]、苏醒时间[(17.26±3.45)min]、恢复时间[(6.25±1.56)min]均短于A组[(68.47±4.56)s、(21.47±4.29)min、(9.48±1.89)min]、B组[(69.85±4.66)s、(22.36±4.47)min、(9.24±1.85)min](均P<0.05);A组与B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恢复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位中、复位后,C组MAP[(85.77±4.29)mmHg(1 mmHg=0.133 kPa)、(85.36±4.27)mmHg]、HR[(75.21±3.76)次/min、(75.68±3.78)次/min]水平均低于A组[(89.29±4.46)mmHg、(88.73±4.44)mmHg、(79.24±3.96)次/min、(80.15±4.02)次/min]、B组[(90.21±4.51)mmHg、(89.56±4.47)mmHg、(78.33±3.93)次/min、(79.66±3.98)次/min](均P<0.05);A组与B组MAP、H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复位后,C组Cor[(291.42±32.38)nmol/L]、肾上腺素[(211.47±14.11)μg/L]、NPY[(118.41±14.81)μg/L]水平均低于A组[(326.85±36.32)nmol/L、(231.46±15.43)μg/L、(137.65±17.21)μg/L]、B组[(321.54±34.73)nmol/L、(228.75±15.25)μg/L、(135.24±16.91)μg/L](均P<0.05);A组与B组Cor、肾上腺素、NP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6.00%(14/25)]高于B组[16.00%(4/25)]、C组[12.00%(3/25)](均P<0.05);B组与C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BIS监测下瑞马唑仑复合丙泊酚用于老年髋关节脱位患者手法复位麻醉,不仅可减少用药剂量,还可增强麻醉效果,促进镇痛,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脱位 老年 手法复位 脑电双频指数 瑞马唑仑 丙泊酚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下载PDF
基于列线图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预测模型的构建
12
作者 欧阳莉 吴晶 罗翠芳 《医疗装备》 2024年第17期1-5,10,共6页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的风险,并基于列线图构建髋关节脱位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180例T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髋关节脱位,将其分为脱位组与未脱位组。...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患者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的风险,并基于列线图构建髋关节脱位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180例TH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髋关节脱位,将其分为脱位组与未脱位组。以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HA患者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并以此构建THA患者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法评估预测模型的校准度,采用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度。结果180例THA患者中发生术后髋关节脱位28例,发生率为15.5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脱位组与未脱位组的年龄、髋关节手术史、假体直径、假体放置位置、术后体位控制及手术入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大、有髋关节手术史、假体放置安全区外、术后体位控制不严格及后外侧入路均是THA患者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OR>1,P<0.05)。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95(95%CI为0.823~0.968),最佳灵敏度为0.750,特异度为0.901,提示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区分THA患者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的风险;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法检验结果显示,预测模型的校准度较好(P=0.077);DCA分析结果显示,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度较好。结论基于列线图构建的THA患者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的预测模型,其区分度、校准度及临床适用度均良好,可为临床早期预测、预防及治疗髋关节脱位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生理、病理角度筛查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6个月内假髋关节脱位的风险变量
13
作者 谢燕 李小娟 宴艳红 《全科护理》 2024年第18期3502-3506,共5页
目的:从生理、病理角度分析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6个月内髋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变量,为临床提供有效护理方向。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西省新余市新余袁河医院骨外科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00例股骨颈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 目的:从生理、病理角度分析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6个月内髋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变量,为临床提供有效护理方向。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江西省新余市新余袁河医院骨外科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200例股骨颈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记录髋关节脱位发生情况,按照是否发生脱位分为脱位组和未脱位组,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6个月内假髋关节脱位的影响因素。结果:200例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髋关节脱位的有29例,发生率为14.5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85岁、股骨头直径<30 mm、手术入路为后外侧、未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知识宣教、股骨近端骨密度T值降低、股骨偏心距越短、肢体长度的变化值≥10 mm均为病人术后6个月内髋关节脱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6个月内髋关节脱位的相关影响因素与年龄、股骨头直径、手术入路、是否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知识宣教、股骨近端骨密度T值、股骨偏心距、肢体长度的变化值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应积极采取相应管理对策来提高病人术后康复质量和降低并发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影响因素
下载PDF
Graf法髋关节超声在诊断6月龄内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及髋关节发育不良发病特点和年龄分布中的应用
14
作者 张瑞华 霍亚玲 +1 位作者 王丽阳 左汴京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99-302,共4页
目的评价观察对6月龄内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以及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运用Graf法髋关节超声技术的临床价值,并对发病特点、年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髋筛超声检查的500例6月龄内的婴幼儿,均接受Graf法... 目的评价观察对6月龄内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以及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运用Graf法髋关节超声技术的临床价值,并对发病特点、年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在本院接受髋筛超声检查的500例6月龄内的婴幼儿,均接受Graf法髋关节超声检查,将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作为标准,客观评估婴幼儿髋关节的基本形态,预判婴幼儿是否存在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等情况,且对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患儿总结年龄分布特点。结果在接受髋筛超声检查的500例6月龄内婴幼儿中,一共检查髋关节1000个,其中发现有8例婴幼儿出现髋关节发育异常情况,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概率达到1.6%(8/500),异常髋关节共计14个,所占比重达到1.4%(14/1000)。高频超声诊断8例婴幼儿髋关节功能显示异常,诊断有效率达到100%(8/8)。女患儿出现髋关节发育异常的概率75.00%(6/8),相较于男患儿25.00%(2/8)明显偏高,左侧发病概率51.14%(8/14),相较于右侧42.86%(6/14)明显偏高,8例髋关节功能检查显示发育异常的婴幼儿中,年龄处于5~6个月发生概率最高,次之为4~5个月、2~3个月。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婴幼儿经髋关节超声检测ɑ角,相较于正常髋关节明显偏小,且β角与正常髋关节相比明显偏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6月龄内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与髋关节发育不良诊断中,利用Graf法髋关节超声技术,能够提高临床诊断有效性,为临床医师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f法髋关节超声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发育不良 发病特点 年龄分布
下载PDF
优质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髋关节脱位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覃莹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0017-0020,共4页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探究该护理对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本院2019年9月至2023年9月治疗的100例患者,均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按照随机数表分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对照、观察两个小组,均50例;依次实施常规护...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实施优质护理,探究该护理对术后髋关节脱位的预防应用效果。方法 择期本院2019年9月至2023年9月治疗的100例患者,均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按照随机数表分组原则将其平均分为对照、观察两个小组,均50例;依次实施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探究不同护理模式对髋关节脱位的预防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后疼痛感评分、髋关节脱位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是干预后髋关节功能评分、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实施优质护理,能缩短首次下床与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感,能有效预防髋关节脱位的发生,有利于改善与优化髋关节、下肢等功能,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脱位 预防效果
下载PDF
MSCT多平面重组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测量中的应用
16
作者 曹银 朱立春 +1 位作者 黄山峰 王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104-0107,共4页
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影像学资料,比较术前MPR测量的前倾角及颈干角对临床手术或闭合复位的诊断价值。结果 本组2... 探讨多排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技术在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临床或手术证实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影像学资料,比较术前MPR测量的前倾角及颈干角对临床手术或闭合复位的诊断价值。结果 本组21例病例中,患侧髋关节26个,正常髋关节15个,术后髋关节1个。前倾角最小者为22°,最大者达到58°,所有病例均能同时测量股骨颈前倾角及颈干角数据,并对临床手术或闭合复位提供参考依据。结论 MPR具有解剖位置定位准确,减少测量者主观因素对测量值的影响的优势,从而增加测量值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利于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术前股骨颈评估及术后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多平面重组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儿童
下载PDF
术后针对性护理训练措施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中的开展价值研究
17
作者 朱亚静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117-0120,共4页
研究分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术后采用针对性护理训练措施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采取手术方式治疗患儿,自2022年1月至同年12月就诊,经由随机数字表形式做组别划分,分入常规组患儿45例,术后使用基础护理形... 研究分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术后采用针对性护理训练措施进行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采取手术方式治疗患儿,自2022年1月至同年12月就诊,经由随机数字表形式做组别划分,分入常规组患儿45例,术后使用基础护理形式开展临床干预,分入研究组患儿45例,采用针对性护理训练措施做临床护理干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下肢运动功能、髋关节功能、术后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等方面两组实施比较,做护理干预效果分析。结果 患儿经护理措施干预,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髋关节功能,经由量表评测,可见护理开展后研究组患儿下肢运动功能、髋关节功能比较常规组患儿有更为显著恢复(P<0.05)。术后恢复情况各项指标数据实施统计,研究组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各项在两组间用时短(P<0.05)。护理满意度评定,以研究组所实施护理服务,患儿家属具有较高为良好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 术后予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手术患儿护理服务,针对性护理训练措施的实施,对于患儿术后下肢运动功能、髋关节功能恢复能够做到显著促进,且有助于维护患儿疾病诊疗安全性,对其术后恢复可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护理训练措施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手术治疗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髋臼成型式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阿卜杜萨拉木·玉苏音 努尔苏力坦·阿曼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21-0024,共4页
观察髋臼成型式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7例(23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全面的基础检查,给予髋臼成型式骨盆截骨术,而后对患儿... 观察髋臼成型式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7例(23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接受全面的基础检查,给予髋臼成型式骨盆截骨术,而后对患儿进行随访,记录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7例患儿中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所有患儿髋关节全部复位。结论 髋臼成型式骨盆截骨术治疗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成型式骨盆截骨术 儿童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矫形手术中的应用
19
作者 郭能起 杜燕燕 +2 位作者 朱小兵 陈志毅 彭学强 《临床医学工程》 2023年第12期1677-1678,共2页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CDH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切皮时... 目的探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CDH)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0例CDH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插管时(t1)、切皮时(t2)、术中1 h(t3)及拔管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1、t2和t3时的MAP、H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尿潴留、血压异常、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髂筋膜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小儿CDH矫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患儿的应激反应,稳定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身麻醉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矫形手术
下载PDF
两种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疗效比较
20
作者 夏永杰 游超 +2 位作者 邓超 周益彪 鄂兵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835-841,共7页
目的比较骨盆髂骨截骨术(Salter截骨术)和关节囊周围髂骨截骨术(Pemberton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疗效。方法根据截骨方式不同将85例DDH患儿分为Salter组(45例)和Pemberton组(40例)。比较两组中心边缘角、骨性髋臼指数... 目的比较骨盆髂骨截骨术(Salter截骨术)和关节囊周围髂骨截骨术(Pemberton截骨术)治疗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的疗效。方法根据截骨方式不同将85例DDH患儿分为Salter组(45例)和Pemberton组(40例)。比较两组中心边缘角、骨性髋臼指数、Reimers指数、髋关节功能优良率、股骨头坏死率。结果患儿均获得随访,时间36~49个月。两组术后中心边缘角较术前增大,骨性髋臼指数、Reimers指数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骨性髋臼指数Pemberton组低于Salter组(P<0.05);术后中心边缘角、Reimers指数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股骨头坏死率Salter组低于Pemberton组(P<0.05)。结论Salter截骨术与Pemberton截骨术治疗儿童DDH均可取得良好疗效,Pemberton截骨术对骨性髋臼指数的改善更明显,而Salter截骨术的股骨头坏死率相对更低,两者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患儿适应证选择截骨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SALTER截骨术 Pemberton截骨术 髋臼指数 股骨头坏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