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良Stoppa入路联合髂嵴前入路治疗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
1
作者 朱寅 王黎明 +3 位作者 田守进 沙卫平 严飞 宋锦程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切口与髂嵴前切口的联合手术入路在治疗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骨科收治的21例累及方形区复杂髋臼骨折的病例资料,均应... 目的探讨改良Stoppa切口与髂嵴前切口的联合手术入路在治疗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骨科收治的21例累及方形区复杂髋臼骨折的病例资料,均应用改良Stoppa切口与髂嵴前切口的联合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7~72岁,平均(53.43±9.16)岁。记录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对术后并发症及发生率、骨折愈合情况、影像学指标(Matta评份)及髋关节功能(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进行评价。结果21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1.71±5.52)个月;手术时间110~240 min,平均(163.57±31.23)min;术中出血量300~700 mL,平均(385.71±92.39)mL。根据Matta影像学评估标准:优13例,良6例,差2例,总复位满意率90.48%。骨折愈合时间12~22周,平均(15.86±3.29)周。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价,优14例,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0.95%。术后1例手术切口延迟愈合,1例出现患髋创伤性关节炎,1例异位骨化,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结论应用改良Stoppa切口与髂嵴前切口的联合手术入路治疗累及方形区的复杂髋臼骨折,可以充分利用每种入路的优势,能清楚显露髋臼的前柱及方形区,能直视下复位固定骨折块,放置标准的耻骨后钢板,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手术入路 复杂臼骨折 臼方形 改良Stoppa切口 髂嵴前切口
下载PDF
后壁负重区加用管型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
2
作者 鲍昌珅 罗建 +1 位作者 戴丹锋 孟永骏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4期561-564,共4页
目的 探讨后壁负重区加用管型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传统3.5 mm纵向重建钢板固定治疗18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在后壁负重区加用管型钢板固定。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21个月。术后根据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解... 目的 探讨后壁负重区加用管型钢板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传统3.5 mm纵向重建钢板固定治疗18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在后壁负重区加用管型钢板固定。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21个月。术后根据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2例,良好5例,差1例。术后完全负重时间10~14周。骨折均愈合,时间12~20周。术后1例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导致髋关节慢性疼痛,于术后1年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余患者随访期间未发生骨折再移位、切口深部感染、螺钉穿透、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d′Aubigne-Postal评分评价患髋功能:优9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15/18。结论 在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中,对累及负重区的后壁骨折块加用管型钢板固定,有利于中和该区域巨大的应力,减少内固定失效的风险,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臼后壁骨折 臼负重 内固定
下载PDF
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治疗髋臼负重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林翔 贺聚良 +4 位作者 刘斌 莫昊 关键 吴振杰 袁振超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3期1642-1644,共3页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治疗髋臼负重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治疗的3例髋臼负重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价...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治疗髋臼负重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治疗的3例髋臼负重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9.0±13.8)min,术中出血量(13.3±5.7)mL,注入骨水泥(6.3±3.8)mL。术后随访4~9个月,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而术后各时间点的KPS评分均高于术前(均P<0.05)。1例患者术中出现关节腔内少量骨水泥渗漏,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患者均无明显与渗漏有关的临床症状。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发热、手术部位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治疗髋臼负重区转移瘤疗效确切、安全、微创,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能明显缓解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臼负重转移瘤 经皮球囊扩张骨水泥成形术 疼痛 关节功能 并发症 病例报告
下载PDF
膝内外翻畸形时髋臼负重顶区的生物力学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汤敏生 白波 +3 位作者 谢诗涓 龙浩 刘琦 陈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7期3109-3116,共8页
背景:膝内、外翻畸形改变了膝关节的形态,除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外,还可能改变相邻关节髋关节的生物力学行为,也就是髋臼与股骨头之间的力学传导。目的:评价不同程度膝内、外翻畸形对髋臼负重顶区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取成年男性鲜尸体下... 背景:膝内、外翻畸形改变了膝关节的形态,除影响膝关节的功能外,还可能改变相邻关节髋关节的生物力学行为,也就是髋臼与股骨头之间的力学传导。目的:评价不同程度膝内、外翻畸形对髋臼负重顶区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取成年男性鲜尸体下肢标本3个,剔除附着的肌肉组织,保留骨膜、韧带及关节囊,通过胫骨高位截骨模拟不同程度的膝内外翻畸形。标本分为中立位组、膝内翻10°组、膝内翻20°组、膝外翻10°组和膝外翻20°组。实验中骨盆的位置选择单足站立中立位。标本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机加载至50kg,采用压敏片技术测量髋臼顶负重区的负重面积、平均应力及峰值应力。结果与结论:髋臼顶区中立位时股胫关节面负重面积为(6.33±0.12)cm2,平均应力(3.62±0.33)MPa,峰值应力为(4.58±0.20)MPa。当膝内、外翻达10°时,髋臼顶区负重面积减少,平均应力及峰值应力有明显的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当膝内、外翻达20°时髋臼负重面积显著减少,平均应力峰值及应力显著增加,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果提示:随膝内、外翻畸形程度的不同,髋臼负重顶区的负重面积、峰值应力及平均应力也发生变化,当膝内、外翻达20°时,负重面积显著减少,平均应力峰值及应力显著增加,这可能是膝内外翻畸形造成髋骨关节炎的病因之一。因此临床上应重视对膝骨关节炎内、外翻畸形患者的早期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植入物 骨与关节生物力学 膝内翻 膝外翻 臼负重顶 关节软骨 负重面积 生物力学 应力 省级基金
下载PDF
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 被引量:1
5
作者 田家祥 孙俊英 +2 位作者 满孝旭 张冬冬 吴敬红 《临床骨科杂志》 2021年第5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治疗24例髋臼方形区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及影像学结果,采用改良Merle D′Au...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治疗24例髋臼方形区骨折患者。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及影像学结果,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60(45.7±13.0)个月。手术时间105~210(110.3±30.8)min,出血量300~1500(950.6±348.6)ml。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股骨头再脱位、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愈合,时间3~5(4.3±0.8)个月。术后3 d采用Matta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17例,复位不良5例,复位差2例。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erle D′Aubigné-Postel评分评价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21/24;采用Matta标准评估的影像学结果优良率为20/24。结论采用髋臼骨折复位内固定器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安全且省时,可预防股骨头再脱位、维持解剖复位,为骨折愈合提供条件,尤其适用于髋臼方形区严重粉碎性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臼方形骨折 内侧壁 新型内固定
下载PDF
微创治疗老年人髋臼顶区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
6
作者 武永辉 朴成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763-3764,共2页
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与关节损伤,尤其是涉及髋臼顶区后壁的骨折,髋臼顶又称髋臼穹窿,为支持股骨头的关节面负重部分〔1〕。许多学者就髋臼顶区后壁的骨折提出了很多治疗方案,但是这些手术方法一般都要离断臀中肌或者行大转子截骨以... 髋臼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与关节损伤,尤其是涉及髋臼顶区后壁的骨折,髋臼顶又称髋臼穹窿,为支持股骨头的关节面负重部分〔1〕。许多学者就髋臼顶区后壁的骨折提出了很多治疗方案,但是这些手术方法一般都要离断臀中肌或者行大转子截骨以便更好的显露术野,术后功能锻炼时间延长,并且增加了异位骨化的概率,然而微创手术治疗是现代外科学发展的必然和发展的方向,如何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髋臼骨折,特别是髋臼顶区为髋骨最厚实,最狭窄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臼顶后壁 微创
下载PDF
涉及髋臼方形区骨折分型与手术治疗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吴海洋 邵启鹏 +1 位作者 蔡贤华 刘曦明 《创伤外科杂志》 2020年第12期945-948,共4页
髋臼骨折是临床处理较为困难的骨折类型之一,其中尤其以涉及到方形区的骨折更为棘手。多位学者开始尝试对髋臼方形区骨折进行独立分型,并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设计出专门或特定的内固定器械进行固定。现就临床上针对涉及髋臼方形区... 髋臼骨折是临床处理较为困难的骨折类型之一,其中尤其以涉及到方形区的骨折更为棘手。多位学者开始尝试对髋臼方形区骨折进行独立分型,并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性,设计出专门或特定的内固定器械进行固定。现就临床上针对涉及髋臼方形区骨折分型和手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臼骨折 臼方形 内固定 分型
下载PDF
经髂前上棘内缘与髂前下棘入路治疗骨盆Ⅰ区与Ⅱ区交界区域骨病变
8
作者 唐定波 李成 +2 位作者 肖继伟 王晓芹 易颖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髂前上棘内缘与髂前下棘入路治疗骨盆Ⅰ区与Ⅱ区交界区域骨病变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18年我院采用经髂前上棘内缘与髂前下棘入路治疗骨盆Ⅰ区与Ⅱ区交界区域骨病变的3例患者资料,探讨该入路的操作安全... 目的:探讨经髂前上棘内缘与髂前下棘入路治疗骨盆Ⅰ区与Ⅱ区交界区域骨病变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至2018年我院采用经髂前上棘内缘与髂前下棘入路治疗骨盆Ⅰ区与Ⅱ区交界区域骨病变的3例患者资料,探讨该入路的操作安全性和对周围组织的损伤程度;同时观察术后病检结果是否能明确诊断,以及术后随访局部病变有无复发。结果:本组3例患者中2例良性病变患者均治愈,术后疼痛消失,功能无障碍;1例转移癌患者,明确诊断后,及时进行抗肿瘤治疗。结论:经髂前上棘内缘与髂前下棘入路操作安全简单,可充分暴露病灶,对周围组织损伤小,手术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肿瘤 臼顶 手术入路
下载PDF
四种内固定方法治疗髋臼方形区骨折的生物力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雷 吴啸波 +4 位作者 齐巍 王永斌 何全杰 徐凤松 刘弘扬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35-1239,共5页
目的 比较髋臼方形区骨折4种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 取8具16个成年男性半骨盆标本,制作髋臼横形骨折模型,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成4组(n=4),分别行骨盆缘下重建接骨板内固定(A组)、骨盆缘下锁定重建接骨板内固定(B组... 目的 比较髋臼方形区骨折4种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差异。方法 取8具16个成年男性半骨盆标本,制作髋臼横形骨折模型,根据内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成4组(n=4),分别行骨盆缘下重建接骨板内固定(A组)、骨盆缘下锁定重建接骨板内固定(B组)、前柱重建接骨板结合方形区螺钉内固定(C组)、前柱重建接骨板加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D组)。通过对骨折模型进行连续垂直加载,测试骨折水平位移、纵向位移,计算轴向刚度,比较各组内固定方式的稳定性。结果 同一载荷下,A、B、C、D组水平、纵向位移均逐渐减小,其中加载至1800 N时A组纵向位移〉3.00 mm,达到失效标准;而轴向刚度则逐渐增大。加载至200 N时各组水平、纵向位移及轴向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00-1800 N时,除C、D组间水平位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水平、纵向位移及轴向刚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前柱重建接骨板加后柱拉力螺钉内固定髋臼方形骨折稳定性最高,其次为前柱重建接骨板结合方形区螺钉内固定,均优于骨盆缘下锁定重建接骨板和重建接骨板内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臼方形骨折 内固定 重建接骨板 拉力螺钉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布洛芬引发过敏性紫癜1例
10
作者 张翀 李豪强 +1 位作者 李光 刘京平 《中国水电医学》 2011年第2期74-74,共1页
口服布洛芬胶囊引发过敏性紫癜罕见,我科出现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80岁,因自觉髋区疼痛,自服布洛芬胶囊两粒,一天后出现双下肢紫癜,后范围逐渐增大。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布洛芬胶囊 髋区 药物过敏 用药史 天后 神清语利 心肺查体 成片分布 西替利嗪
原文传递
Influences of head/neck ratio and femoral antetorsion on the safe-zone of operative acetabular orientations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永奖 杨国敬 +2 位作者 张力成 蔡春元 吴立军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 CAS 2010年第4期206-211,共6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head/neck ratio and femoral antetorsion on the safe-zone of operative acetabular orientations, which meets the criteria for desired range of motion (ROM) for activities of dail...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head/neck ratio and femoral antetorsion on the safe-zone of operative acetabular orientations, which meets the criteria for desired range of motion (ROM) for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Methods: A three-dimensional generic, parametric and kinematic simulation module of THA wa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cup safe-zone and the optimum combination of cup and neck antetorsion. A ROM of flexion ≥ 120°, internal rotation ≥ 45° at 90° flexion, extension ≥ 30° and external rotation ≥ 40° was defined as the criteria for desired ROM for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The cup safe-zone was defined as the area that fulfills all the criteria of desired ROM before the neck impinged on the liner of the cup. For a fixed stemneck (CCD)-angle of 130°, theoretical safe-zones fulfilling the desired ROM were investigated at different general headneck ratios (GR=2, 2.17, 2.37, 2.61 and 2.92) and femoral anteversions (FA=0°, 10°, 20° and 30°). Results: Large GRs greatly increased the size of safezones and when the CCD-angle was 130°, a GR〉2.37 could further increase the size of safe-zones. There was a complexinterplay between the orientation angles of the femoral and acetabular components. When the CCD-angle was 130°, the optimum relationship between operative acetabular anteversion (OA) and femoral antetorsion (FA) could be estimated by the formula: OA=-0.80×FA+47.06, and the minimum allowable operative acetabular inclination (OImin) would be more than 2 10.5 ×GR^-2255. Conclusions: Large GRs greatly increase the size of safe-zones and it is recommended that the GR be more than 2.37 so as to extend the acceptable range of error that surgeons cannot avoid completely during operation. As to the optimum operative acetabular inclination (OI), surgeons need to make a decision combining with other factors, including stress distribution, soft tissue and cup wear conditions, as well as patients' individual situations and demands.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is study and the module of THA can be used to assist surgeons to choose and implant appropriate impla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throplasty replacemeng hiP Range ofmotion articular Models theoretical Computer simtdatio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