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前路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全髋关节置换对髋臼假体位置及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乔高山 顾英骏 +3 位作者 朱乐银 朱成栋 胡天胜 朱守雷 《骨科》 CAS 2023年第6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前路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Anterior SuperPAT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髋臼假体位置及早期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THA的7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38例采... 目的探讨前路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Anterior SuperPATH)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髋臼假体位置及早期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我院行THA的7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两组,38例采用前路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的病人纳入前路通道组,37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的病人纳入后外侧组。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术后1周、1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拍摄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假体的外展角与前倾角,并与Lewinnek安全区(髋臼外展角40°±10°、髋臼前倾角15°±10°)进行比较,评估放置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结果病人随访8~21个月,平均为12.1个月。所有病人术后6个月均未见脱位。前路通道组手术时间长于后外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后外侧组,术后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后外侧组,术后24 h的VAS评分低于后外侧组,术后1周、1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高于后外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通道组的外展角和前倾角分别为42.78°±4.98°、15.29°±4.97°,二者均在安全区域的比例为84.2%(32/38);后外侧组的外展角和前倾角分别为41.49°±5.50°、13.58°±4.74°,二者均在安全区域的比例为83.8%(31/37);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前路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行THA,髋臼假体位置无明显差异。虽然前路经皮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手术时间更长,但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缓解手术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加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前路辅助上方关节囊入路 直接前入路 后外侧入路 假体位置 对比研究
下载PDF
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吴晓慧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6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过程中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021年12月收治的98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双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前后不同时段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髋臼位置、疼痛评分、自我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前,2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髋臼外展角、髋臼前倾角、疼痛评分、自我能力评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5、30和60d后,2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及自我能力评分均较护理前升高,疼痛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且试验组Harris评分、Barthel评分及自我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0、60d后,2组髋臼外展角及髋臼前倾角均较护理前明显减小,且试验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选择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在其手术治疗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收获良好的护理效果,无论是对其术后髋关节功能方面的恢复还是对其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可以进一步促进髋臼位置恢复,缓解患者疼痛,提高其自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老年 关节功能 针对性护理干预 生活质量 髋臼位置 疼痛 自护能力
下载PDF
不同手术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假体位置及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欧阳晨波 刘煊文 +1 位作者 丁晓川 张强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36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假体位置及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三六三医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8例,按照电脑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假体位置及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三六三医院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8例,按照电脑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入路手术,观察组采用直接前入路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髋臼假体位置、不同时点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与术后早期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髋臼外展角与前倾角、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同时点观察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前入路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相比外侧入路,虽然手术时间更长,但不会影响髋臼假体位置,且能明显减少手术出血,缓解手术疼痛,缩短术后恢复时间,促使患者髋关节功能更早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入路 外侧入路 假体位置 早期关节功能
下载PDF
AI三维规划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前设计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龙 赵鑫 +2 位作者 刘莉 陆志东 李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20-423,I0001,共5页
目的分析AI术前三维规划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预测假体型号及髋臼假体位置精准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术前使用AIHIP软件辅助完成初次THA的患者共148例,列为AI规划组;术前采用传统X线二维规划辅助完成THA的患者共87例,列为传统规划... 目的分析AI术前三维规划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预测假体型号及髋臼假体位置精准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术前使用AIHIP软件辅助完成初次THA的患者共148例,列为AI规划组;术前采用传统X线二维规划辅助完成THA的患者共87例,列为传统规划组。比较2组术前规划预测假体型号准确率,髋臼假体的外展角、前倾角及位于Lewinnek安全区、Callanan安全区的比例。结果AI规划组预测假体型号的准确率明显高于传统规划组(P<0.05);AI规划组与传统规划组术后髋臼杯假体的外展角、前倾角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I规划组术后髋臼假体位于Lewinnek安全区及Callanan安全区的比例均高于传统规划组(P<0.05)。结论AI术前三维规划在预测假体型号方面明显优于传统X线胶片模板二维规划,提高了髋臼假体植入的准确性及髋臼假体位于安全区内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 术前规划 关节置换 假体型号 假体位置
下载PDF
直接前方入路与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对髋臼假体位置影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刘宇 桑伟林 +1 位作者 姜亚飞 马金忠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0-793,共4页
目的比较直接前方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位置的差异。方法将2008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102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研究;置换术中采用直接前方入路51例(直接前方入路组)、后外侧... 目的比较直接前方入路与传统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假体位置的差异。方法将2008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102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纳入研究;置换术中采用直接前方入路51例(直接前方入路组)、后外侧入路51例(后外侧入路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髋别、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于术后第1天患者骨盆正位X线片测量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并根据以上两指标评价髋臼假体是否位于安全区域。结果直接前方入路组髋臼外展角和前倾角分别为(42.28±5.77)、(21.14±5.17)°,后外侧入路组分别为(43.93±7.44)、(21.05±4.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0,P=0.19;t=0.05,P=0.96)。直接前方入路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位于安全区域比例分别为88.2%(45/51)、80.4%(41/51),后外侧入路组为84.3%(43/51)、82.4%(42/5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56;χ~2=0.06,P=0.79)。直接前方入路组髋臼外展角及前倾角均在安全区域的比例为70.6%(36/51),后外侧入路组为68.6%(35/5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P=0.82)。结论采用直接前方入路或后外侧入路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假体位置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方入路 后外侧入路 髋臼位置
原文传递
机器人辅助技术对全髋关节置换术髋臼假体位置和下肢长度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杨 王鑫光 +3 位作者 董子漾 李子剑 田华 陶立元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分析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使用机器人辅助技术对术后髋臼假体位置和下肢长度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的机器人辅助下单侧、初次THA(rTHA)的患者共113例,并连续性纳入在同一时间段... 目的分析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使用机器人辅助技术对术后髋臼假体位置和下肢长度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6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完成的机器人辅助下单侧、初次THA(rTHA)的患者共113例,并连续性纳入在同一时间段内使用传统器械进行THA(cTHA)的患者共133例。rTHA组男37例,女76例,年龄(62±9)岁;cTHA组男59例,女74例,年龄(60±12)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臼假体的前倾角、外展角,计算髋臼假体位于Lewinnek和Callanan安全区的比例。测量并比较对侧髋关节正常或已接受过置换手术的患者双下肢长度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髋臼假体的外展角为39.0°±5.5°,前倾角为14.1°±5.1°。rTHA和cTHA组假体外展角(39.3°±2.9°比38.7°±7.0°,P=0.383)和前倾角(13.4°±4.3°比14.7°±5.6°,P=0.054)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以Lewinnek安全区作为标准,rTHA组髋臼假体位于安全区内的比例是97.3%(110/113),cTHA组是75.9%(101/133);以Callanan安全区作为标准,rTHA组和cTHA组假体位于安全区内的比例分别是94.7%(107/113)和66.2%(88/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rTHA与cTHA组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绝对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5),但cTHA组有23.0%(29/126)的病例双下肢不等长超过5 mm,而rTHA组仅有9.7%(9/93)。结论机器人辅助技术提高了THA中髋臼假体安放的准确性,提高了髋臼假体位于安全区内的比例,在术后下肢长度恢复方面也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机器人辅助手术 假体位置 下肢长度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髋臼假体安装位置与无菌性松动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检文 董立明 +2 位作者 蒋科 李冬梅 向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髋臼假体安放位置与假体松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7年3月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符合纳入排除标准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顺利手术,随访20个月以上,按是否发生松动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髋臼假体安放位置与假体松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7年3月采用改良Hardinge入路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符合纳入排除标准1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顺利手术,随访20个月以上,按是否发生松动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多因素逻辑分析假体松动的相关因素。[结果]末次随访时,136患者中确诊为假体松动共32例,占23.53%,其中单纯髋臼假体松动28例,合并股骨假体松动4例。单项因素比较表明:松动组的年龄显著大于非松动组(P<0.05);松动组的髋臼外展角、双侧偏心距差值、髋臼外展角异常率、偏心距异常率均显著大于非松动组(P<0.05);两组性别构成、BMI、髋臼前倾角和前倾角异常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逻辑回归表明:高龄(OR=0.248,P<0.05)、偏心距异常(OR=0.159,P<0.05)、外展角过大(OR=0.366,P<0.05)、外展角异常(OR=0.021,P<0.05)是假体松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HA中髋臼假体位置不良与无菌性松动发生相关,术中尽量将外展角及偏心距置于安全范围内,有利于降低无菌性松动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关节置换术 改良HARDINGE入路 假体位置 X线参数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