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髋臼形态特点是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关节镜术后转化为关节置换术的影响因素
1
作者 胡孔足(译)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1期140-140,共1页
作者分析了一组病例,对比合并髋臼发育不良与否对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关节镜术后转化为关节置换术的影响。总共419例行关节镜术,随访5年以上。结果发现,髋臼倾斜角与术后关节功能明显相关。共58例术后接受关节置换术。
关键词 关节置换术 发育不良 关节镜术 股骨撞击综合征 关节功能 髋臼形态 倾斜角 作者分析
下载PDF
高脱位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身高与髋臼形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驰 张国强 +3 位作者 倪明 张庆猛 李恒 李珂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分析高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患者的身高与真臼大小、形态及后壁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5月15例(21髋)Crowe分型为Ⅳ型且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于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 目的分析高脱位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hip,DDH)患者的身高与真臼大小、形态及后壁骨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4月-2015年5月15例(21髋)Crowe分型为Ⅳ型且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于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疗的DDH患者,男2例2髋,女13例19髋,平均年龄(25±7.2)岁。术前行骨盆正位X线和髋臼及股骨中上段CT扫描,分析患者身高与骨盆高度、真臼前后径宽度、深度、内壁厚度和后壁骨量的相关性。结果 CroweⅣ型DDH患者身高与骨盆高度呈正相关(r=0.723,P=0.000);身高与真臼前后径(r=0.049,P=0.834)、内壁厚度(r=0.395,P=0.076)、深度(r=0.205,P=0.373)、后壁骨量(r=0.152,P=0.511)、髋臼假体直径(r=0.010,P=0.966)均无相关性。结论 CroweⅣ型DDH患者的身高与骨盆高度呈正相关,但与真臼大小、形态及后壁骨量无相关性,身高、体型不同的患者真臼形态差异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不良 身高 髋臼形态 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儿童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形态的三维CT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琳 刘焕星 倪庆宾 《世界今日医学杂志》 2003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目的 通过CT三维成像(3DCT)进行髋臼形态的观察和三维参数的测量,探讨其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6例(186髋)除常规行x线片检查外,还进行3DCT观察,3DCT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技术(SSD),观察髋臼的形态、缺损的类... 目的 通过CT三维成像(3DCT)进行髋臼形态的观察和三维参数的测量,探讨其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56例(186髋)除常规行x线片检查外,还进行3DCT观察,3DCT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技术(SSD),观察髋臼的形态、缺损的类型,测量三维髋臼指数(上、前、后髋臼指数)、髋臼上下径(SID)和前后径(APD)之比、髋臼深度(AD)。结果 186例髋中,发现髋臼缺损I型28髋(15.1%),Ⅱ型48髋(25.8%),Ⅲ型91髋(48.9%),Ⅳ型19髋(10.2%);三维髋臼指数均增大(P<0.05),上髋臼指数明显大于正常(P<0.01),其改变的程度大于前、后髋臼指数;髋臼上下径与前后径之比(SID/APD)为1.32±0.26,与正常相比明显增大(P<0.01);髋臼深度值平均20.5mm±6.2mm,较正常减小(P<0.01);髋臼变浅。结论 3DCT图像清晰、直观、立体,能够更好地反映髋臼的形态,确定髋臼缺损的类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时髋臼变浅,呈椭圆形改变或形态不规则,髋臼发育缺陷不仅存在于顶部,而且也存在前、后及联合缺陷;根据3DCT的测量可以对髋臼的改变加以分类,更好地指导治疗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发育性关节脱位髋臼形态 CT 观察 三维重建技术
下载PDF
高频超声在早期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髋臼形态学测量的预测作用 被引量:19
4
作者 李斯琴 红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0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早期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髋臼形态学测量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需进行髋关节超声检查的婴幼儿413例,其中0~4个月307例,5~6个月106例。对所有婴幼儿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对5~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早期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髋臼形态学测量的预测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2月需进行髋关节超声检查的婴幼儿413例,其中0~4个月307例,5~6个月106例。对所有婴幼儿进行高频超声检查,对5~6个月婴幼儿附加X线检查,6周检查时超声检查判定为Ⅱa型的患儿在12周时进行复查,选取Ⅱa型转归为Ⅰ型髋关节患儿作为研究1组,选取Ⅱa型退化为Ⅱb型及以上类型髋关节患儿作为研究2组,另选取6周检查时Ⅰ型髋关节3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分析所有婴幼儿高频超声检查结果,比较5~6个月婴幼儿高频超声与X线检查结果,分析三组A角、β角、α角测量结果。结果1周时,Ⅰ型髋关节353例,Ⅱa型40例,Ⅱc型15例;6周复查时,Ⅰ型髋关节398例,Ⅱa型13例,Ⅱc型1例;12周复查时,Ⅰ型髋关节409例,Ⅱb型3例,Ⅳ型1例。5~6个月106例婴幼儿超声检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阳性率高于X线检查(P<0.05)。研究1组与对照组的A角无差异,但研究2组的A角大于研究1组(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早期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诊断标准明确,及时诊断并早期治疗可减少婴幼儿发生髋关节发育不良的概率,减轻婴幼儿畸形程度,减少晚期患儿,此外,高频超声对软骨髋臼角测量可预测Ⅱa型髋关节的转归情况,减少不必要的治疗,高频超声是一种较好的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超声检查 发育性关节发育不良 关节畸形 髋臼形态 X线检查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0~6个月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髋臼形态学测量的预测作用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施晓兰 邱明晶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14期11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0~6个月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髋臼形态学测量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我所2017年2月—2020年10月临床体格检查阳性或存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高危因素的0~6个月婴幼儿1500例(3000个髋关...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0~6个月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中的诊断价值及对髋臼形态学测量的预测作用。方法:选取我所2017年2月—2020年10月临床体格检查阳性或存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高危因素的0~6个月婴幼儿1500例(3000个髋关节),观察并分析所有婴幼儿的超声检查结果、超声图像情况以及正常髋关节与DDH髋关节的测量指标差异。结果:1500例0~6个月婴幼儿共3000个髋关节,检出DDH髋关节24例,髋关节不稳的检出率为1.60%;在DDH髋关节婴幼儿中,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P<0.05);DDH患儿的髋关节α角、股骨头覆盖率显著低于正常髋关节婴幼儿,髋关节β角显著高于正常髋关节婴幼儿(P<0.05)。结论:应用超声检查对0~6个月婴幼儿进行DDH诊断,具有准确率较高,重复性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的特点,能够为婴幼儿后续的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关节发育不良 髋臼形态学测量 婴幼儿 超声检查
下载PDF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形态学的三维CT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倪庆宾 王继孟 +4 位作者 郭宗远 王恒冰 毕万利 王延宙 张敏刚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8-210,共3页
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进行髋臼形态学的观察和三维髋臼指数的测量 ,探讨其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2例 5 6髋进行三维CT观察 ,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技术 (SSD) ,研究髋臼缺损的类型并测量髋臼的三维髋... 目的 通过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进行髋臼形态学的观察和三维髋臼指数的测量 ,探讨其在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前、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 2例 5 6髋进行三维CT观察 ,采用表面遮盖显示技术 (SSD) ,研究髋臼缺损的类型并测量髋臼的三维髋臼指数。 2 6髋采用带骨膜及软骨的髂骨移植髋臼成形术治疗 ,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术前术后的评价。结果  5 6个髋臼的 3DCT显示髋臼缺损类型包括轻微缺损 11髋 (19.6 % )、中上缺损 2 6髋 (4 6 .4 % )、前上缺损 14髋 (2 5 .0 % )、全缺损 5髋 (8.9% )。缺损类型与Dunn分型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r =0 .2 1)。术前 ,上髋臼指数的变化比前、后髋臼指数的变化明显 ,髋臼上下径与髋臼前后径之比大于 1,髋臼形态呈椭圆形。其中 ,中上缺损 2 6髋采用带骨膜及软骨的髂骨移植髋臼成形术治疗 ,术后随访 6~ 18个月 ,3DCT显示髋臼缺损修复完整、髋臼形态趋于正常。结论  3DCT能够更好地反映髋臼的形态、确定髋臼缺损的类型 ,为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疗效的评价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关节脱位 髋臼形态 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 三维指数
原文传递
三维表面遮盖法结合多平面重建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全髋关节置换术前髋臼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7
作者 刘瑞宇 王坤正 +3 位作者 王春生 同志勤 宁文德 杨想春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3-645,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应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结合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评估髋臼形态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11月,对17例19髋拟... 目的探讨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前应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结合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评估髋臼形态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3年10月-2006年11月,对17例19髋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伴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男3例,女14例;年龄35~61岁。双侧2例,单侧15例。CroweⅠ型4髋,Ⅱ型9髋,Ⅲ型6髋。对扫描获取的原始髋关节图像应用SSD结合MPR技术,观察髋臼的空间位置和髋臼壁骨贮备情况。结果患髋脱位程度按照Crowe等的方法测量为25%~89%,Sharp角均>45°。患侧髋臼均存在不同程度骨缺损,5髋位于髋臼前上方,11髋位于髋臼外上方,3髋位于髋臼后上方。MPR冠状面和轴面成像示髋臼内侧壁最薄处的厚度为2.0~10.9 mm。15例单侧脱位患者患侧与健侧髋臼比较,髋臼开口相差2.7~19.1 mm,深度相差2.3~13.1 mm。结论螺旋CT的SSD结合MPR技术是评估髋臼形态学的有效手段,对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髋臼重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发育不良 髋臼形态 螺旋CT 关节置换术
下载PDF
三维CT扫描计算机重建正常髋关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趋势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玉琨 徐刚 +1 位作者 张建立 张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1-576,共6页
背景:研究正常髋臼空间形态以及头臼相互关系的覆盖率变化曲线,对于准确描述髋关节的空间轮廓、指导髋关节疾病尤其是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式选择、以及评价治疗效果,极其重要。目的:利用正常髋关节螺旋CT扫描的三维数据,... 背景:研究正常髋臼空间形态以及头臼相互关系的覆盖率变化曲线,对于准确描述髋关节的空间轮廓、指导髋关节疾病尤其是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式选择、以及评价治疗效果,极其重要。目的:利用正常髋关节螺旋CT扫描的三维数据,以特定及合作开发的计算机软件重建后描述正常髋关节空间形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选择6~17岁正常56个髋关节三维CT扫描数据,以特定商业软件VxWork模拟分析并表面重建髋关节之后截取髋臼和股骨头,再借助协作开发的Terrain软件生成髋臼及股骨头的等值线图形、并予以定性研究。结果与结论:正常髋臼的等值线排列成多个同心"C"和"卵圆O"形、其中至少有一个封闭的"O"形,表示髋臼存在穹顶形态;"O"形周围的等值线稀疏,表示髋臼穹顶周围曲率小、空间形态变化平缓;而髋臼底区域等值线密集则表示该部曲率大、形状陡峭、空间形态变化显著。髋臼前、后缘等值线形成多个"V"形,连接该"V"形拐点所成的弧线与髋臼外上缘等值线平滑延续。股骨头等值线为多个同心"O"形。髋臼穹顶区与股骨头表面的中央区等值线叠合后,二者的走势及形态基本吻合,表明头臼曲面形势及空间适应性程度良好。结果提示髋臼和股骨头等值线图像,能够形象而直观立体地描述其空间形态及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空间形态 等值线图 适应程度 关节假体
下载PDF
Salter骨盆截骨术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髋臼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江君 任爽 刘敏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32-1336,共5页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研究Salter骨盆截骨术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髋臼形态和方向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1例单髋DDH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岁...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研究Salter骨盆截骨术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evelopmental dislocation of the hip,DDH)髋臼形态和方向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以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并符合选择标准的51例单髋DDH女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年龄1岁6个月-5岁,平均2岁5个月。均行单侧髋关节切开复位、Salter骨盆截骨、股骨短缩旋转截骨、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术。术前及术后1周行CT及三维重建检查,测量手术前后患髋前髋臼指数(anterior acetabular index,AAI)、后髋臼指数(posterior acetabular index,PAI)、髋臼前倾角(acetabular anterversion angle,AAA)、轴面髋臼指数(axial acetabular index,Ax AI),以及术后截骨远端骨块向前、向下、向外旋转的距离。比较手术前后AAI、PAI、AAA及Ax AI,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计算手术前后差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其与向前、向下、向外旋转距离的相关性。结果 AAI、PAI及AAA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x AI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8,P=0.384)。AAI、PAI及AAA手术前后差值分别为(4.518±4.601)、(4.219±6.660)、(3.919±4.389)°。术后截骨远端骨块向外、向下、向前旋转距离分别为(0.420±0.339)、(2.440±0.230)、(0.421±0.311)cm。各向旋转距离与AAI手术前后差值均相关(P〈0.05),其中向外旋转距离与其高度相关(r=0.981)。向外、向前旋转距离与PAI、AAA手术前后差值相关(P〈0.05),向下旋转与其无相关性(P〉0.05),其中向前旋转与AAA手术前后差值高度相关(r=0.841)。结论 Salter骨盆截骨术可使DDH髋臼前方弧度增大而后方弧度减小,在增加髋臼前方覆盖的同时牺牲了后方覆盖;同时改变了髋臼方向,使髋臼前倾角减小,但不能改变髋臼深度。Salter骨盆截骨术改变髋臼前后弧度的主要因素是向外和向前旋转,改变髋臼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向前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关节脱位 SALTER骨盆截骨术 髋臼形态 CT三维重建
原文传递
PATH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RESEARCH OF EXPERIMENTAL ACETABULAR DYSPLASIA
10
作者 张自明 马瑞雪 +1 位作者 吉士俊 牛之彬 《Journal of Shanghai Second Medical University(Foreign Language Edition)》 2004年第1期33-36,41,共5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hip dysplasia. Methods The leftknee joints of eighteen rabbits were fixed in extending position with plaster cylinder for four weeks, but their hip joints were fl...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hip dysplasia. Methods The leftknee joints of eighteen rabbits were fixed in extending position with plaster cylinder for four weeks, but their hip joints were flexed. The right side served as control. Roentgenogram was made in all animals. The changes of the x-ray films and the pathological findings between left and right hi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ppearance of hip dysplasia was obvious at four weeks after plaster fixation. There wer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cluding shallow ace-tabulum and flat femoral head, increased acetabular index and decreased acetabular head index on the x-ray films. Conclusion The hip dysplasia is the result of prolonged extending position of the knee joint. Abnormal knee posture seems to b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of hip dysplasia. This kind of deformation may be worsened with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etabular dysplasia animal model pathology morphology
下载PDF
超声检查在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曾美惠 黄诗雯 李佳怡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22年第9期43-46,共4页
目的:分析Graf法超声测定髋臼形态及α,β角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髋关节发育的分型诊断及对Pavlik吊带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20例DDH患者,采用Graf法超声测定髋臼形态及α,β角,应用Graf法... 目的:分析Graf法超声测定髋臼形态及α,β角对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髋关节发育的分型诊断及对Pavlik吊带的疗效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20例DDH患者,采用Graf法超声测定髋臼形态及α,β角,应用Graf法对髋关节发育情况进行分型。采用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Pavlik吊带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结果:120例DDH患者共135患髋(15例双侧患病),根据超声检查Graf分型标准:Ⅱc型49髋,Ⅱd型16髋,Ⅲ型38髋,Ⅳ型32髋。135患髋经过Pavlik吊带治疗后共有111患髋(82.22%)治愈,其中髋臼形态及α,β角以及Graf分型与疗效存在相关性(P<0.05),髋臼形态良好、α角为43°~60°、β角为55°~77°、Graf分型为Ⅱc型患者具有更高的治愈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髋臼形态和α,β角以及Graf分型是Pavlik吊带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avlik吊带治疗DDH疗效较好,随着Graf法分型的严重程度上升,疗效呈降低趋势,其中Graf法超声测定髋臼形态及α,β角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关节发育不良 髋臼形态 超声检查 疗效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