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髌旁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膝关节内感染的效果
1
作者 卢庆玲 吕春江 +1 位作者 申小刚 韩志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7期61-63,共3页
探究髌旁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膝关节关节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筛选膝关节内感染患者60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静脉给药)和观察组(髌旁小切口+VSD治疗),各30例,判定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探究髌旁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膝关节关节内感染的效果。方法 筛选膝关节内感染患者60例,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静脉给药)和观察组(髌旁小切口+VSD治疗),各30例,判定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观察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更高,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CRP、WBC水平更低,观察组VAS评分更低,且HSS评分更高,ROM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膝关节关节内感染患者髌旁小切口联合VSD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内感染 髌旁小切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下载PDF
髌旁小切口空心钉治疗髌骨骨折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宇 刘万军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1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髌旁小切口 空心钉 治疗 骨骨折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髌旁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膝关节关节内感染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史迎宾 喻斌 +1 位作者 王顺利 赵晓博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6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分析髌旁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膝关节关节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6例膝关节关节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顺序编号,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 目的分析髌旁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膝关节关节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6例膝关节关节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就诊时间顺序编号,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3)。两组均在治疗前行膝关节穿刺并通过细菌培养明确致病菌,参照药敏试验应用敏感抗生素。对照组通过静脉通路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应用髌旁小切口下清创,术中不外翻髌骨进行膝关节内清创,术中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负压吸引,术后根据敏感抗生素应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随访期末,治疗组的膝关节活动度(ROM)、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膝关节评分(HSS)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相关炎症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髌旁小切口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膝关节关节内感染具有较好效果,可作为治疗膝关节感染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感染 髌旁小切口 负压吸引装置
下载PDF
小切口治疗髁间棘骨折43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张志伟 刘涛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4期57-57,共1页
目的:旁小切口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手术方式及临床分析。方法:2007年6月~2010年10月治疗髁间棘撕脱骨折43例,采用髌腱旁小切口结合钢丝及可吸收缝线固定骨折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3.5个... 目的:旁小切口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手术方式及临床分析。方法:2007年6月~2010年10月治疗髁间棘撕脱骨折43例,采用髌腱旁小切口结合钢丝及可吸收缝线固定骨折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3.5个月,X线片提示均骨性愈合,其中3例未获得解剖复位。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阴性,关节活动度良好,膝关节活动正常38例,轻度受限5例。结论:髌腱旁小切口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具有手术方法简单易行,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可作为常规治疗方案,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旁小切口 髁间棘骨折 不锈钢钢丝
下载PDF
小切口内侧髌旁入路与标准入路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临床比较
5
作者 司文腾 张华果 +1 位作者 邹士平 白玉 《临床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73-74,共2页
目的本文通过对微创切口与标准切口全膝关节表面置换(TKA)的比较,探讨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微创切口组(26例)行微创切口,标准切口组(34例)行标准切口。两组术中均给予鸡尾酒注射(特耐、罗哌... 目的本文通过对微创切口与标准切口全膝关节表面置换(TKA)的比较,探讨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两组。微创切口组(26例)行微创切口,标准切口组(34例)行标准切口。两组术中均给予鸡尾酒注射(特耐、罗哌卡因、地塞米松、去甲肾上腺素),术后常规处理相同。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伸膝功能及膝关节活动度。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微创组切口长度平均11.5 cm,标准组17.4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创组伸膝功能(平均2.8 d)早于标准组(平均5 d),P<0.01;术后14 d微创组膝关节活动度平均为95°,优于标准组(平均86°),P<0.01,术后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 VAS评分微创组(2.3分)优于标准组(4.1分),P<0.01,1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切口的全膝关节置换术能有效减少股四头肌损伤,膝关节主动活动时间较早,膝关节功能恢复相对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小切口内侧入路 标准入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