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断鞘内注射罗哌卡因后大鼠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变化与脊髓超微结构改变 被引量:5
1
作者 杨胜辉 郭曲练 +2 位作者 王懿春 白念岳 孙志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7-532,共6页
目的:观察大鼠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间断鞘内注射后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变化与脊髓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注药组R1,R2,R3,每组24只,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N组... 目的:观察大鼠不同浓度罗哌卡因间断鞘内注射后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变化与脊髓超微结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组)和注药组R1,R2,R3,每组24只,每组大鼠又随机分为4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N组经microspinal导管鞘内注入0.9%氯化钠40μL,每间隔1.5h注入1次,共3次。R1,R2,R3注药方式同N组,分别注入0.5%,0.75%,1%罗哌卡因40μL。4组所有大鼠检测的时相为置管前即刻(T0)、第1次注药前即刻(T1),各亚组检测时相分别为最后1次注药后6h(T2),12h(T3),24h(T4)和48h(T5)。6个时相均从股动脉采血约0.5mL,测量MBP含量的变化。每亚组动物在采血后,取腰膨大处1mm×1mm×1mm脊髓,电镜下观察其超微结构改变。结果:N组、R1组、R2组在5个时相中的MBP浓度保持较为稳定,R3组与N组、R1组、R2组之间存在组间差别(P<0.05);跟T0比较,R3组在T2,T3,T4和T5时相测定的MBP浓度明显升高(P<0.01)。R3组同期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大多数神经元固缩,大多数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及内质网结构模糊,有少数神经元完全变性失去正常的神经元结构,线粒体嵴空泡变性,甚至部分丢失。结论:1%罗哌卡因鞘内注射后脊髓结构出现选择性易损,可能是局麻药神经毒性重要的神经病理学基础之一;MBP测定是一个反映鞘内注射罗哌卡因脊髓应激受损较特异、敏感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磷脂碱性蛋白 鞘内
下载PDF
脑外伤患者髓鞘碱性蛋白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检测的价值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和录 韩杰辉 +2 位作者 窦宇红 许瑞娜 宋同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3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检测脑外伤患者血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浓度,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轻、中、重型脑外伤患者各2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20例脑振荡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应急期、水肿期、功能康复期采集患... 目的检测脑外伤患者血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浓度,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轻、中、重型脑外伤患者各2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20例脑振荡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应急期、水肿期、功能康复期采集患者血清和脑脊液,采用ELISA法检测MBP和BDNF,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应急期、水肿期的血清、脑脊液MBP浓度随损伤程度而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脑脊液MBP浓度与病程密切相关,应急期、水肿期的血清、脑脊液MBP浓度均明显高于康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脑脊液MBP水平随CT图像改变而变化,颅内血肿越大,MBP水平越高,脑挫裂伤高于硬膜外血肿。不同组别患者血清、脑脊液BDNF检测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脑外伤患者不同时期血清、脑脊BDNF检测结果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血清、脑脊液MBP是判断脑外伤损伤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指标,可作为脑外伤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鞘脂碱性蛋白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检测 价值
下载PDF
不同穴位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43、髓磷脂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孙迎春 李建军 +3 位作者 高莉敏 高峰 刘舒佳 季凤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6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92只清洁级SD大鼠用NYU打击器采用Allen's法制成T10-11段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查随机表分为:①A组:运动区头皮表... 目的探讨不同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92只清洁级SD大鼠用NYU打击器采用Allen's法制成T10-11段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查随机表分为:①A组: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区电刺激组,又分为A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A2组(只进行电刺激);②B组:损伤局部电刺激组,又分为B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B2组(只进行电刺激);③C组: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区电刺激+局部电刺激组,又分为C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C2组(只进行电刺激);④D组:损伤模型组,以分为D1组(移植脐血干细胞不进行电刺激)和D2组(不移植不进行电刺激)。各组分别于1、2、3、4、8、12周时取材,采用生物素葡聚糖胺(BDA)皮质脊髓束顺行示踪,观察损伤区残存或再生的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检测GAP-43、MBP及MAB1281抗人核抗体的阳性表达。结果①NYU是一种用于Allen's法制备大鼠脊髓撞击损伤模型的撞击器,具有可使撞击势能量化的特点,获得的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好、成功率高。②在本组研究各时间点上,电刺激对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中GAP-43、MBP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均较单纯电刺激有显著的正向协同干预作用,头针加体针的影响大于单纯头针或体针。③在本组研究各时间点上,电刺激对损伤后GAP-43、MBP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不依赖于是否进行干细胞移植。结论①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的变化朝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方向发展,说明干细胞移植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本研究中干细胞移植成功。②电刺激对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中GAP-43、MBP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头针加体针的影响优于单纯头针或体针;电刺激对损伤后微环境显著正向干预作用是独立的,不依赖于是否进行干细胞移植;电刺激与干细胞移植对微环境影响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干细胞移植 损伤 生长相关蛋白(GAP-43) 磷脂碱性蛋白(MBP)
下载PDF
面神经修复中再生室内髓鞘碱性蛋白的作用初探 被引量:9
4
作者 骆文龙 林代诚 李永懋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7,T003,共5页
目的 探讨外源性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basicprotein ,MBP)在家兔面神经再生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 33只家兔横断的面神经干近、远端缝于硅胶管壁上 ,形成约 12 μL大小的神经再生室。一侧为实验组 ,将MBP注入再生室内 ;对侧为对照... 目的 探讨外源性髓鞘碱性蛋白 (myelinbasicprotein ,MBP)在家兔面神经再生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将 33只家兔横断的面神经干近、远端缝于硅胶管壁上 ,形成约 12 μL大小的神经再生室。一侧为实验组 ,将MBP注入再生室内 ;对侧为对照组不注任何物质。分别在术后 4、6、8周处死动物 ,切取标本 ,在光镜下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形态学分析表明术后 4周 2组再生室内再生面神经的有髓轴突直径、髓鞘厚度及长入再生室远端有髓轴突数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随着时间的延长 (术后 6、8周 ) ,MBP组较对照组再生面神经显得更为成熟 ,6周时再生轴突成熟程度差异更明显。结论 MBP有促进家兔面神经再生修复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 神经再生 磷脂碱性蛋白质类 轴突
下载PDF
脑外伤患者髓鞘碱性蛋白检测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和录 许瑞娜 +2 位作者 韩杰辉 窦宇红 魏建功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20-522,共3页
目的检测脑外伤患者不同时期血清及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以观察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轻、中、重型脑外伤患者各2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20例脑振荡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应急期、水肿期、... 目的检测脑外伤患者不同时期血清及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以观察其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为临床的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轻、中、重型脑外伤患者各20例作为试验组,另选取20例脑振荡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应急期、水肿期、功能康复期采集患者血清和脑脊液,采用ELISA方法检测MBP,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脑脊液MBP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重型脑外伤患者在应急期和水肿期的血清、脑脊液MBP浓度高于中型脑外伤患者,更高于轻型脑外伤患者,且试验组轻、中、重型患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血清、脑脊液MBP浓度还与病程密切相关,应急期、水肿期的血清、脑脊液MBP浓度均明显高于康复期,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血清、脑脊液MBP水平也与损伤类型和颅内血肿大小相关,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患者血清、脑脊液MBP水平高于局限性脑挫裂伤患者,更高于硬膜外血肿患者,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脑外伤患者颅内血肿越大,MBP水平越高。结论血清、脑脊液MBP是判断脑外伤损伤程度和预后的良好指标,可作为脑外伤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伤 鞘脂碱性蛋白 检测 应用
下载PDF
髓磷脂碱性蛋白的提纯及其对PBMC产生TNF和IFN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刘红岩 杨贵贞 王立岩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148-150,共3页
目的 探讨髓磷脂碱性蛋白 (MBP)诱导 EAE产生的可能原因。方法 通过酸抽提和 CM-Sephadex50层析 ,分离提取牛 MBP,观察其致 EAE活性 ,用生物活性法检测 MBP刺激的 PBMC上清中 TNF和 IFN的活性。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电泳 1条主带的 MBP... 目的 探讨髓磷脂碱性蛋白 (MBP)诱导 EAE产生的可能原因。方法 通过酸抽提和 CM-Sephadex50层析 ,分离提取牛 MBP,观察其致 EAE活性 ,用生物活性法检测 MBP刺激的 PBMC上清中 TNF和 IFN的活性。结果 分离纯化得到电泳 1条主带的 MBP,证明其具有致 EAE活性 ,MBP刺激的 PBMC可产生 TNF和IFN。结论 MBP可通过在外周刺激 PBMC产生炎性因子 TNF和 IFN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碱性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干扰素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
下载PDF
髓磷脂碱性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3
7
作者 罗小龙 孙沫逸 +1 位作者 吕春堂 周中华 《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雪旺氏细胞标记物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探讨腺样囊性癌中肌上皮细胞向雪旺氏细胞分化与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例腺样囊性癌标本进行MBP免疫组化染色,利用双重免疫荧... 目的:利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雪旺氏细胞标记物髓磷脂碱性蛋白(MBP)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探讨腺样囊性癌中肌上皮细胞向雪旺氏细胞分化与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7例腺样囊性癌标本进行MBP免疫组化染色,利用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检测MBP和肌上皮标记物MA在腺样囊性癌中的共表达。结果:17例腺样囊性癌中有6例MBP免疫组化染色呈阳性反应,双重免疫荧光染色发现MBP与MA在同一腺样囊性癌细胞的胞浆中表达。结论:腺样囊性癌中的肌上皮细胞发生了雪旺氏分化,推测这种分化与腺样囊性癌嗜神经侵袭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嗜神经侵袭 磷脂碱性蛋白 雪旺氏细胞分化 肌上皮细胞 肌动蛋白
下载PDF
甲基维生素B_(12)对反复前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不同脑区髓鞘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满玉红 于挺敏 +1 位作者 李自如 姜虹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脑区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的表达,甲基维生素B12对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3在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病理教研室实验室进行。取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 目的:探讨大鼠前脑缺血再灌注后不同脑区髓鞘碱性蛋白(myelinbasicprotein,MBP)的表达,甲基维生素B12对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7/2004-03在吉林大学再生医学科学研究所病理教研室实验室进行。取雄性Wistar大鼠4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再灌注治疗组,每组15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法制备前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1,2和4周时胼胝体、内囊和脑室周围MBP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组胼胝体、脑室周围和内囊MBP表达2周时增多,为(13.0±3.0),(15.2±1.8),(14.4±2.2)分/视野,4周时增多更显著,与假手术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甲基维生素B12治疗后,MBP表达减少,2周时为(8.4±0.6),(8.2±0.4),(9.6±1.3)分/视野,4周时减少更显著,与缺血再灌注组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后白质损伤在2周时开始出现,脑室周围损伤在2周时达高峰,4周后回落,胼胝体和内囊区的损伤至少持续4周。给予甲基维生素B12治疗后白质损伤显著改善,治疗时间最短不能少于4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维生素B12 磷脂碱性蛋白质类
下载PDF
口服髓磷脂碱性蛋白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临床及神经病理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梁 东 李海波 +3 位作者 贾飞勇 陈银波 李春怀 杨贵贞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28,共3页
摘 要:目的 探讨口服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效果。方法 应用牛周围神经 MBP免疫豚鼠建立 EAN动物模型。应用国际分级标准和临床评分对发病豚鼠进行临床评定;对 EAN豚鼠坐骨神经进行常规病理、免... 摘 要:目的 探讨口服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的效果。方法 应用牛周围神经 MBP免疫豚鼠建立 EAN动物模型。应用国际分级标准和临床评分对发病豚鼠进行临床评定;对 EAN豚鼠坐骨神经进行常规病理、免疫组化、半薄切片的光镜及电镜观察;剥离单神经纤维,评定其脱髓复髓情况。结果用 MBP建立豚鼠 EAN模型其发病率为 87.5%,免疫诱导的 12~16d出现典型瘫痪症状,高峰期在 14~21d,以后进入恢复阶段。发病高峰期坐骨神经病理为小血管周围大量的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浸润,神经纤维肿胀、变性,髓鞘脱失;恢复期神经组织内浸润的细胞明显减少,神经纤维肿胀、脱髓的现象明显减轻,施万细胞明显增生。在发病高峰时开始治疗,口服MBP和腹腔注射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均促使豚鼠临床得分提前下降,坐骨神经病理在21d时表现为浸润的淋巴细胞减少,肌髓鞘纤维减少,复髓纤维增多。结论 MBP口服治疗EAN,明显地促进其临床和病理提前恢复,其机制可能是大剂量MBP口服诱导机体免疫耐受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碱性蛋白 免疫耐受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 口服 治疗 神经病理
下载PDF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水平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孔雷 韩天权 +3 位作者 计骏 姜志宏 雷若庆 张圣道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5期414-416,419,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24h内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5%和1%的牛磺胆酸钠分别诱导ANP和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大鼠模型,同时设立假手术对照组。分别于模型诱发后3、6、9、12及24h,经大鼠小脑...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大鼠24h内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应用5%和1%的牛磺胆酸钠分别诱导ANP和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大鼠模型,同时设立假手术对照组。分别于模型诱发后3、6、9、12及24h,经大鼠小脑延髓池抽取脑脊液。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标本中的MBP含量。结果:诱发ANP后3h,脑脊液MBP水平明显高于AEP组和假手术组(P<0.01);6h和9h时仍维持于较高水平(P<0.05),12h开始缓慢降低。而AEP组和假手术组的MBP水平无明显变化,在24h内维持于较低水平。结论:ANP大鼠早期时脑脊液MBP水平已异常升高,提示脑组织髓鞘结构已有损害。检测脑脊液MBP水平变化对临床胰腺炎病人并发脑功能障碍的诊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脂碱性蛋白 脑脊液 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下载PDF
髓磷脂碱性蛋白促进单个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粘附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红岩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28-431,共4页
目的 :探讨MBP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粘附性的影响 ,以揭示中枢神经系统 (CNS)炎症时PBMNC进入CNS的可能原因。方法 :用细胞粘附试验 ,研究PBMNC与HUVEC的粘附性 ,用细胞免疫化学法、FACS分别观察VCAM 1... 目的 :探讨MBP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粘附性的影响 ,以揭示中枢神经系统 (CNS)炎症时PBMNC进入CNS的可能原因。方法 :用细胞粘附试验 ,研究PBMNC与HUVEC的粘附性 ,用细胞免疫化学法、FACS分别观察VCAM 1和ICAM 1的表达。结果 :MBP活化的PBMNC与MBP刺激的PBMNC培养上清作用的HUVEC的粘附性较对照有显著提高。ICAM 1单抗和可溶性VCAM 1(sVCAM 1)可抑制二者间的粘附。进一步证明该上清可诱导HUVEC表达VCAM 1并可提高ICAM 1的表达量 ,MBP可刺激PBMNC产生TNF ,后者刺激HUVEC产生ICAM 1和VCAM 1,从而促进PBMNC与HUVEC的粘附。结论 :MBP可促进PBMNC与HUVEC的粘附 ,因此在CNS炎症时MBP对PBMNC进入CNS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附 ICAM-1 磷脂碱性蛋白 PBMNC HUVEC
下载PDF
颅脑外伤后血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伍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15-117,共3页
目的①探讨颅脑外伤后血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及其意义;②探讨血清、脑脊液MBP水平与伤情、CT、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C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90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24h内、3d、7d时的血清、脑脊液MBP水平,并... 目的①探讨颅脑外伤后血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及其意义;②探讨血清、脑脊液MBP水平与伤情、CT、颅内压(ICP)、脑灌注压(CCP)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90例颅脑损伤病人伤后24h内、3d、7d时的血清、脑脊液MBP水平,并结合颅脑损伤程度、CT、ICP、CPP进行分析。结果①颅脑损伤病人血清、脑脊液MBP浓度升高的程度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②血浆、脑脊液MBP水平随ICP增加而升高,随CPP增高而降低;③血清、脑脊液MBP水平随CT图像改变而变化。结论监测血清、脑脊液MBP浓度,联合CT、ICP、CPP等指标,可更准确地判断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鞘脂碱性蛋白 颅内压
下载PDF
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缺氧诱导因子-1α及S100B对脑损伤早产儿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13
作者 姚彦莉 张国斐 +2 位作者 王斐 王梅丽 杨文静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8期985-988,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及S100B对脑损伤早产儿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213例早产儿临床资... 目的探讨血清髓磷脂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HIF-1α)及S100B对脑损伤早产儿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青海红十字医院收治的213例早产儿临床资料,依据颅脑磁共振成像和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脑损伤组(74例)和无损伤组(139例)。同时将脑损伤患儿中45例轻度损伤患儿设为轻度损伤组,将29例重度损伤患儿设为重度损伤组;将脑损伤患儿中13例经治疗后预后不良患儿设为预后不良组,将61例预后良好患儿设为预后良好组。对比患儿血清MBP、HIF-1α及S100B水平差异,观察各指标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评分的相关性,分析MBP、HIF-1α及S100B对脑损伤早产儿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脑损伤组血清MBP、HIF-1α及S100B水平明显高于无损伤组(P<0.05),且重度损伤组各指标水平又高于轻度损伤组(P<0.05)。脑损伤患儿血清MBP、HIF-1α、S100B水平与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MBP、HIF-1α及S100B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MBP、HIF-1α及S100B对脑损伤患儿预后评估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1、0.792、0.817,诊断敏感度为84.6%、76.9%、76.9%,特异度为82.0%、73.8%、80.3%。结论血清MBP、HIF-1α及S100B水平对脑损伤早产儿病情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脑损伤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早产儿 磷脂碱性蛋白 缺氧诱导因子-1Α S100B
下载PDF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与髓鞘碱性蛋白的活性对比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炜 罗克娴 +1 位作者 李根山 郭卓平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45-645,共1页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 磷脂碱性蛋白质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纳米金与髓磷脂碱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15
作者 马娟 常荣 +1 位作者 王超展 卫引茂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21-422,共2页
关于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成为纳米医药应用以及愈来愈受到重视的纳米粒子生物安全性的一个中心问题。本研究用紫外可见光谱法与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纳米金(AuNPs)与髓磷脂碱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 关于纳米粒子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研究已经成为纳米医药应用以及愈来愈受到重视的纳米粒子生物安全性的一个中心问题。本研究用紫外可见光谱法与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纳米金(AuNPs)与髓磷脂碱性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对于了解纳米粒子的神经毒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磷脂碱性蛋白 相互作用 光谱法
下载PDF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测定 被引量:6
16
作者 滕军放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37-241,共5页
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66例急性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的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进行了连续动态检测。结果:急性CVD患者血清和CSF的MBP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法对66例急性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SF)的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进行了连续动态检测。结果:急性CVD患者血清和CSF的MBP平均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CVD中的脑出血、脑梗塞和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血清和CSFMB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急性CVD患者血清和CSFMBP含量之间呈正直线相关(r=0.76P<0.01)。血清和CSFMBP含量与急性CVD的意识障碍、肢体瘫痪、CT扫描显示的脑损害程度和部位呈一致性。提示:测定血清和CSF内脑损害后释放的MBP含量对急性CVD的诊断,预后判断具有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 磷脂碱性蛋白 酶联免疫测定法
下载PDF
癫痫患者血清、脑脊液髓鞘碱性蛋白的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帆 顾仁骏 张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3574-3575,共2页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痫性发作后对神经元和血脑屏障的损伤。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癫痫患者在痫性发作后2 d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与非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症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组CSF中MBP较对照组升高,...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痫性发作后对神经元和血脑屏障的损伤。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癫痫患者在痫性发作后2 d内血清和脑脊液(CSF)中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与非神经系统疾病的神经症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组CSF中MBP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但血清中MBP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癫痫患者癫痫发作后脑脊液中MBP升高,提示痫性发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损害;而血中MBP正常,提示血脑屏障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血液/脑脊液/病理学 磷脂碱性蛋白质类/血液/脑脊 血脑屏障/病理学 人类
下载PDF
贴附式头部亚低温治疗后胆红素脑病仔兔血中髓鞘碱性蛋白的改变
18
作者 郝艳秋 程琳 姚笠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53-153,156,共2页
目的通过贴附式头部亚低温对胆红素脑病仔兔治疗前后血中髓鞘碱性蛋白的测定,揭示贴附式头部亚低温对胆红素脑病有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7/2005-09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完成。取生后两三天纯系新西兰仔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仔兔10... 目的通过贴附式头部亚低温对胆红素脑病仔兔治疗前后血中髓鞘碱性蛋白的测定,揭示贴附式头部亚低温对胆红素脑病有保护作用。方法实验于2003-07/2005-09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完成。取生后两三天纯系新西兰仔兔2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仔兔10只,胆红素脑病仔兔10只。①胆红素脑病仔兔动物模型的建立。②胆红素脑病仔兔采用贴附式头部亚低温治疗48h。③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两组兔治疗前后血清中髓鞘碱性蛋白含量。结果20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胆红素脑病仔兔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1.11±0.49),(1.87±0.51)μg/L,t=3.45,P<0.01];胆红素脑病仔兔治疗前血清髓鞘碱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正常组[(1.06±0.54)μg/L](t=3.52,P<0.01)。结论①贴附式头部亚低温对胆红素脑病有保护作用。②血中髓鞘碱性蛋白含量可作为胆红素致脑损伤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低温 人工 磷脂碱性蛋白质类 亚低温治疗 胆红素脑病 仔兔 碱性蛋白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瘫痪程度与脑脊液中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的变化
19
作者 徐剑斌 罗伟良 许南燕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104-105,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脑脊液中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浓度与神经功能预后,肢体瘫痪程度和病程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1/2003-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2例,男70例,女52例;年龄28~88岁。有近期神经功能预后记...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脑脊液中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浓度与神经功能预后,肢体瘫痪程度和病程的关系。方法:选择2002-01/2003-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22例,男70例,女52例;年龄28~88岁。有近期神经功能预后记录者共111例,其中死亡9例,病情无变化16例,病情好转(指瘫痪恢复1级)54例,病情明显好转(指瘫痪恢复2级或2级以上)32例。108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其中轻度偏瘫34例,重度偏瘫74例。入院时病程在12h以内患者17例,12~24h19例,24~72h20例,4~7d26例,8~15d20例,16d以上20例。同期选择以无神经系统器质损害的功能性头痛患者38例和无神经系统疾病患者104例的脑脊液作为对照组,共142例。均知情同意。所有被检患者在发病后病情许可的情况下,采脑脊液1mL,根据酶联免疫吸附间接法测定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微量法)。其中23例患者分别于发病后的第2周或第3周时复查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评估脑白质神经元受损情况。结果:参加试验的122例急性脑卒中和142例对照组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12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中有101例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阳性,142例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可疑阳性,脑卒中组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吸光度明显高于对照组(4.90±5.35,0.24±0.35,t=8.45,P<0.001)。②74例重度偏瘫患者的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吸光度值高于34例轻度偏瘫患者(5.46±5.71,3.10±3.67,t=2.21,P<0.05)。③122例中有短期神经功能预后记录者111例,病情无变化患者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吸光度明显高于病情好转和病情明显好转患者(9.20±4.38,4.21±4.95,1.74±1.95,F=10.02,P<0.01)。④病程在12h以内,12~24h,24~72h,4~7d,8~15d,16d以上者的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吸光度分别为7.20±8.33,5.63±5.59,4.44±5.28,4.31±4.25,3.77±3.79,3.06±3.01。随着病程延长,脑脊液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吸光度逐渐降低(F=2.41,P<0.05)。结论:偏瘫越严重、神经功能预后越差、病程越短,神经元损伤越严重,脑脊液中髓磷脂碱性蛋白抗体吸光度越高,提示该项指标具有制定脑卒中患者近期神经元损伤程度的量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脊 磷脂碱性蛋白质类 预后
下载PDF
髓素碱性蛋白的提取及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20
作者 戚晓昆 朱克 +1 位作者 刘洁晓 张凤英 《海军总医院学报》 1995年第4期197-200,共4页
我们从牛脊髓中提取髓素碱性蛋白(MBP)并进行电泳鉴定,证实与Sigma产品相似;然后用之作为免疫原免疫豚鼠,建立了实验性过敏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并对不同剂量MBP所致的EAE进行比较,选择出制备模型的合适剂量.
关键词 过敏性 脑脊 碱性蛋白 动物模型 EAE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