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髓鞘障碍性疾病临床与磁共振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高丽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3-304,共2页
目的 研究儿童中枢神经系统 (CNS)髓鞘障碍性疾病临床与磁共振特征。方法 对 2 8例儿童CNS髓鞘障碍性疾病进行临床及磁共振分析。结果 髓鞘形成不良 15例 ,多发性硬化 (MS) 6例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LD) 4例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目的 研究儿童中枢神经系统 (CNS)髓鞘障碍性疾病临床与磁共振特征。方法 对 2 8例儿童CNS髓鞘障碍性疾病进行临床及磁共振分析。结果 髓鞘形成不良 15例 ,多发性硬化 (MS) 6例 ,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 (ALD) 4例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ADEM) 3例。结论 MRI可作为早期特异性诊断手段 ,非遗传因素所致者可采用大剂量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中枢神经系统 髓鞘障碍性疾病 临床特征 磁共振特征
下载PDF
C1型尼曼-匹克症小鼠嗅球细胞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闫欣 乔梁 +1 位作者 杨恩慧 林俊堂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6,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NPC1基因突变型小鼠嗅球的形态学变化,探讨C1型尼曼-匹克症对嗅觉系统的影响。方法提取小鼠尾部组织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种系基因型;选取出生后第30天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对比嗅球系统中神... 目的通过观察NPC1基因突变型小鼠嗅球的形态学变化,探讨C1型尼曼-匹克症对嗅觉系统的影响。方法提取小鼠尾部组织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种系基因型;选取出生后第30天的野生型和突变型小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对比嗅球系统中神经元轴突的形态结构和髓鞘形成,以及神经丝蛋白(SMI31)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表达情况;TUNEL方法检测嗅球神经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NPC1基因突变型小鼠嗅球中NPC1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神经细胞凋亡增加;SMI31免疫荧光显示嗅球内SMI31发生变性聚集,导致神经纤维缠结;同时,MBP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髓鞘形成受到抑制。结论 NPC1基因突变能够引起嗅球神经细胞发生病理性变化,影响嗅觉系统的正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型尼曼-匹克症 嗅觉障碍 神经元 髓鞘障碍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缺氧缺血未成熟新生鼠脑少突胶质细胞髓鞘化障碍致脑白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全梅 熊曼 +2 位作者 胡勇 裘刚 杨毅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740-1744,共5页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HI)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时少突胶质细胞(OLs)的作用。方法将48只出生3 d的清洁级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分离右侧颈总动脉、结扎离断,缺氧处理;对照组大鼠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结扎离断,也不进行缺氧处理... 目的观察缺氧缺血(HI)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时少突胶质细胞(OLs)的作用。方法将48只出生3 d的清洁级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分离右侧颈总动脉、结扎离断,缺氧处理;对照组大鼠分离右侧颈总动脉,不结扎离断,也不进行缺氧处理。术后3 d、7 d、14 d心脏灌注后取其脑组织,各时间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标记为A1/A2,B1/B2,C1/C2。处死大鼠的前24 h腹腔注射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每4 h 1次,连续注射3次。脑组织经固定、脱水处理后冷冻切片。对脑组织切片进行焦油紫(CV)染色,评估脑白质损伤情况。行神经元-神经胶质2型抗原(NG-2)、髓鞘碱性蛋白(MBP)、Brdu、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大鼠OLs的作用。结果 1.CV染色显示脑面积比率:A1组损伤侧与损伤对侧脑面积比率为0.900±0.059、A2组左侧与右侧脑面积比率为0.970±0.015、B1组损伤侧与损伤对侧脑面积比率为0.870±0.039、B2组左侧与右侧脑面积比率为0.920±0.024、C1组损伤侧与损伤对侧脑面积比率为0.730±0.096、C2组左侧与右侧脑面积比率为0.920±0.039,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面积比率:A1组损伤侧与损伤对侧胼胝体面积比率(0.870±0.028)和A2组左侧与右侧胼胝体面积比率(0.910±0.0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B1组损伤侧与损伤对侧胼胝体面积比率(0.92±0.030)和B2组左侧与右侧胼胝体面积比率(0.92±0.025),C1组损伤侧与损伤对侧胼胝体面积比率(0.83±0.130)和C2组左侧与右侧胼胝体面积比率(0.85±0.07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MBP染色:阳性面积占整个胼胝体的比率:B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0.32±0.17、0.39±0.20;B2组左右两侧阳性面积占整个胼胝体面积比率为0.51±0.11;C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0.71±0.07、0.90±0.10;C2组左右两侧阳性面积占整个胼胝体面积比率为0.88±0.13,各个时间点实验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3.NG-2染色:每高倍镜下阳性细胞数:A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23.56±2.93、18.11±3.19;A2组左右两侧20.17±2.38;B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27.29±4.81、22.88±5.31;B2组左右两侧20.81±3.24;C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22.29±4.27、16.04±4.17;C2组左右两侧14.07±3.29。各个时间点实验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Caspase-3染色:每高倍镜下阳性细胞数:A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68.67±6.60、60.04±5.66;A2组两侧40.21±7.93;B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59.13±10.22、50.38±11.58;B2组两侧为48.17±4.27;C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70.13±16.11、57.00±15.43;C2组两侧62.42±13.56。各个时间点实验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术后3 d、7 d实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5.Brdu染色:每高倍镜下阳性细胞数:A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149.58±21.12、126.92±7.23;A2组两侧为120.33±7.18;B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89.04±20.42、79.79±16.77;B2组两侧为85.83±6.05;C1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为60.08±10.89、53.25±8.02;C2组两侧为50.08±4.78。术后3 d、7 d实验组损伤侧和损伤对侧、实验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HI可引起OLs成熟、髓鞘形成障碍,导致脑的低髓鞘化,从而引起脑白质损伤;OLs是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靶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细胞 缺氧缺血 脑白质损伤 未成熟脑 髓鞘障碍
原文传递
Tau的病理性修饰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2
4
作者 肖婕 李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1-187,共7页
Tau是脑内含量最多的微管相关蛋白(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 MAPs ),其病理性改变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1 Tau的生理功能 Tau在神经细胞的轴突广泛表达,主要起促进微管( microtubulin , MT)形成... Tau是脑内含量最多的微管相关蛋白(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 MAPs ),其病理性改变与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密切相关。 1 Tau的生理功能 Tau在神经细胞的轴突广泛表达,主要起促进微管( microtubulin , MT)形成和稳定MT的作用,并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有丝分裂、神经递质和信号传递等生理过程。 tau基因定位于17号染色体,含碱基100 kb,16个外显子,其结构被分为N端、脯氨酸富含区域、微管结合区域和C端4部分。其中的脯氨酸富含区含有许多磷酸化位点,能被其它蛋白包括酪氨酸激酶Fyn的SH3结构域识别,进而发生磷酸化修饰,参与tau生理和病理功能的调控[1]。目前的研究发现,与成熟脑相比发育脑的tau呈现特殊的磷酸化,并在髓鞘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tau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髓鞘形成障碍 谷氨酸代谢
下载PDF
ELOVL1基因变异致IKSHD 1例临床及基因分析
5
作者 杨磊 张广宇 +3 位作者 陈功勋 李三松 王明梅 朱登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鱼鳞病样角化症、痉挛、髓鞘形成障碍和面部畸形(IKSHD)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IKSH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性,1岁7个月,肘、膝、踝关节及小腿背侧皮肤鱼鳞病样角化症,痉挛性截瘫,眼球震... 目的探讨鱼鳞病样角化症、痉挛、髓鞘形成障碍和面部畸形(IKSHD)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IKSHD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性,1岁7个月,肘、膝、踝关节及小腿背侧皮肤鱼鳞病样角化症,痉挛性截瘫,眼球震颤伴斜视,面部畸形,听力障碍。头颅磁共振示脑白质髓鞘化障碍。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患儿ELOVL1基因c.464G>C杂合突变,家系验证患儿父母均为野生型,该突变位点未见报道。根据ACMG指南评级为可能致病变异,结合患儿临床表现诊断为IKSHD。结论确诊患儿为IKSHD,新发现c.464G>C错义突变位点,基因检测有助于临床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鳞病样角化症 痉挛 髓鞘形成障碍 ELOVL1基因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中少突胶质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许全梅(综述) 胡勇(审校)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3年第4期378-380,共3页
早产儿脑损伤以脑室周围白质损伤及其髓鞘化障碍为特征,脑室周围白质损伤主要形式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leukolamacia,PVL),且主要是未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消耗导致PVL。未成熟少突胶质细胞成熟、成髓鞘过程对于早产... 早产儿脑损伤以脑室周围白质损伤及其髓鞘化障碍为特征,脑室周围白质损伤主要形式为脑室周围白质软化(periventricularleukolamacia,PVL),且主要是未成熟少突胶质细胞的消耗导致PVL。未成熟少突胶质细胞成熟、成髓鞘过程对于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预后有重要影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BDNF)是脑中含量最丰富的神经营养因子,在脑中分布广泛。BDNF主要通过与特异性受体酪氨酸激酶B结合起作用,影响少突胶质细胞的发生及成髓鞘过程。该文主要讨论BDNF与早产儿缺氧缺血脑白质损伤中少突胶质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JL 脑白质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少突胶质细胞 髓鞘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