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效衔接:高中校能做什么?
1
作者 翟春城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57,共3页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从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全面构思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开发50多门选修课程,大力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培养学生的选择与规划能力;重视习惯养成教育,提升学... 河南省鹤壁市高级中学从学生终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探讨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有效衔接问题。全面构思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长远的学习目标;开发50多门选修课程,大力推进学生社团建设,培养学生的选择与规划能力;重视习惯养成教育,提升学生自主生活能力;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与大学衔接 大学预备教育 走班制 学生社团建设 习惯养成教育
下载PDF
美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及其启示
2
作者 冯永刚 臧琰琰 《高等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109,共9页
美国是最早开展高中和大学教育衔接实践的国家之一,其发展历程可分为高中向上延伸、设立先修课程、拓宽衔接通道、建立教育标准、入学标准多元化五个阶段,在增强高中课程的严谨性、消除高中和大学的学分壁垒、对学生给予多维度支持、调... 美国是最早开展高中和大学教育衔接实践的国家之一,其发展历程可分为高中向上延伸、设立先修课程、拓宽衔接通道、建立教育标准、入学标准多元化五个阶段,在增强高中课程的严谨性、消除高中和大学的学分壁垒、对学生给予多维度支持、调整学生评价方式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借鉴其经验,我国推进高中和大学的教育衔接,可重点从构建高中和大学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提供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要的衔接课程、充分发挥专业组织的作用、完善相关政策和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 衔接课程 学生评价 学生资助 美国
原文传递
走过12年的大学“直升班”
3
作者 王雄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3-25,共3页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本科)"直升班"创办于2000年,是浙江省教育厅批复的高考改革项目之一,素有高校"直通车"之称。在"直升班"实验中,浙师大附中进行了招生模式、育人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四...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本科)"直升班"创办于2000年,是浙江省教育厅批复的高考改革项目之一,素有高校"直通车"之称。在"直升班"实验中,浙师大附中进行了招生模式、育人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四大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了"直升班"学生培养目标:应具备"四种素质"、"五种能力"。坚持"一个中心,三条主线"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以知识、能力和素质(身心素养)为主线。用素质学分制建立评价方案。"合理认知问卷"调查结果证明了"直升班"教学模式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师范大学附中(本科)"直升班" 高考改革项目 高中与大学衔接教育 学生培养模式改革
下载PDF
高中学习经历对大学生学术融入的影响——聚焦高中与大学的教育衔接 被引量:34
4
作者 鲍威 李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71,共13页
长期以来,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被狭义地理解为升学应试,而其为大学阶段成功学习而准备的衔接功能却遭遇忽视。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促进高中教育从选拔筛选功能向教育衔接功能的转换,实现高中与大学的制度性衔接和内... 长期以来,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被狭义地理解为升学应试,而其为大学阶段成功学习而准备的衔接功能却遭遇忽视。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促进高中教育从选拔筛选功能向教育衔接功能的转换,实现高中与大学的制度性衔接和内核性衔接,成为当前教育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利用学生调查数据,考察高中阶段学生课堂内外学习经历与大学学术融入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1)高中课堂中及时反馈型教学和权威控制型教学应用频繁,以教师为中心的应试教学模式根深蒂固;(2)权威控制型教学对学术融入的贡献相对较低,甚至对专业成绩具有抑制作用,而互动探索、及时反馈、个性化教学模式对大学学术融入形成正向促进作用;(3)高中课堂场域外的课外补习与学科竞赛辅导对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学术融入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学习经历 学术融入 高中与大学教育的衔接
原文传递
对高中与大学“概率统计”教学衔接的思考——以财经院校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慧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46,共2页
高中与大学"概率统计"教学衔接主要包括教学目标衔接、教学内容衔接、教学方法衔接和实践问题衔接四个方面。
关键词 概率统计 高中与大学教学衔接 思考
原文传递
美国AP课程述评 被引量:6
6
作者 张笑岩 《基础教育参考》 2010年第9期27-31,共5页
AP课程是美国为推进优质教育提出的一项重要教育举措.旨在加强美国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联系,并在两者之间实现课程上的合理过渡。该课程提供机会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能接触大学水平的课程内容,并提前获取相应课程的大学学分。对这一课程... AP课程是美国为推进优质教育提出的一项重要教育举措.旨在加强美国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联系,并在两者之间实现课程上的合理过渡。该课程提供机会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就能接触大学水平的课程内容,并提前获取相应课程的大学学分。对这一课程的研究对目前我国加强高中与大学在课程上的衔接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AP课程 高中与大学衔接
下载PDF
日本大学“一年级教育”探析
7
作者 于帆 《比较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9-74,86,共7页
日本在21世纪初引入"一年级教育"理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一年级教育"已几乎覆盖日本所有高校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一年级教育"实施模式,成效显著。"一年级教育"承担着高中与大学衔接中承上启... 日本在21世纪初引入"一年级教育"理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一年级教育"已几乎覆盖日本所有高校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一年级教育"实施模式,成效显著。"一年级教育"承担着高中与大学衔接中承上启下的重任,也是大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日本实施高考改革,学生来源日益多元化,这对"一年级教育"提出了新的改进要求。在梳理日本"一年级教育"总体特点的基础上,聚焦"一年级教育"课程开发,以近期进行过"一年级教育"课程改革并同处京都地区的国立京都大学及私立立命馆大学两所学校为例进行案例研究,探讨二者各具特色的"一年级教育"实施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一年级教育 高中与大学衔接 大学质量保障
原文传递
美国大学“第一年教育”:功能定位、实施路径与运行保障
8
作者 杨顺 饶从满 《高等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99-109,共11页
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年教育”是美国大学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为应对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面临的新问题、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而采取的重要举措。美国大学“第一年教育”主要通过开设新生研讨课、组建学习共同体、实施同伴引领计... 大学新生入学后的“第一年教育”是美国大学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后,为应对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面临的新问题、提高本科教育质量而采取的重要举措。美国大学“第一年教育”主要通过开设新生研讨课、组建学习共同体、实施同伴引领计划、提供新生入学指导和学业指导等方式,来帮助新生适应学习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进而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美国大学“第一年教育”的有效运行取决于校内多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其相关举措对提升我国大学新生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一年教育 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 美国大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