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综合配套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 Ⅰ.黔南地区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的高产栽培模式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忠芬 王军 谭群英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10-13,共4页
为探索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在贵州黔南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在贵定采取二次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黔油11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 为探索黔油系列油菜新品种黔油11号在贵州黔南山区自然生态条件下的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在贵定采取二次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黔油11号产量与主要栽培因素(密度、氮、磷、钾施用量)间的数量关系,并建立了产量指标与各因素之间的回归数学模型。明确了黔油11号在该地区获得180kg/667m2以上的高产配套栽培措施的优化组合是:密度为7301.60~7776.38株/667m2,纯N施用量为11.363~12.649kg/667m2,P2O5施用量为7.888~9.111kg/667m2,K2O施用量为21.001~22.465kg/667m2。N∶P2O5∶K2O的最佳配比为1.5∶1∶2.7。在黔南地区影响黔油11号产量的主要栽培因素是栽培密度,其次是氮肥,再次是磷肥和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南地区 油菜 黔油11号品种 高产模式化栽培 回归模型 配套栽培措施
下载PDF
特用型甜糯玉米“红血糯”高产模式化栽培
2
作者 肖国滨 韩仁道 《农村发展论丛(实用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22-22,共1页
为配合红壤丘陵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优,特推荐特用型甜糯玉米红血糯:一季亩产青果穗4000根左右,约750公斤,除副产品外,仅卖青果穗亩产值在2.000元左右,纯收入在1500元以上,大面积生产一季也可亩获千元以上收入;如双季种植,效... 为配合红壤丘陵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优,特推荐特用型甜糯玉米红血糯:一季亩产青果穗4000根左右,约750公斤,除副产品外,仅卖青果穗亩产值在2.000元左右,纯收入在1500元以上,大面积生产一季也可亩获千元以上收入;如双季种植,效益更为显著;间作套种可明显提高土地产出,增加农产品总量,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糯玉米 “红血糯” 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 生物学特性 单种技术 间作套种技术
下载PDF
优质小麦品种“山冬6号”高产模式化栽培方略
3
作者 旺姆 扎西 +1 位作者 德仁 多吉 《西藏科技》 2012年第5期11-12,共2页
文章针对小麦品种"山冬6号"的特征特性,对芒康县农作物,增产、增收中起到重要作用,根据芒康县气候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农业新技术措施。
关键词 西藏芒康 优质小麦品种 高产模式化栽培方略
下载PDF
黑小麦宁春46号优质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规程
4
作者 高纯玲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5期132-132,共1页
黑小麦是特克斯县的主要养生杂粮,自2008年在特克斯县引进试验种植,2009~2010年连续三年产量及适应性表现较好,2011年推广面积达333.33hm^2,平均产量在320~350kg,2012年推广种植面积1 333.33hm^2地,平均产量在320~340kg,2014年至今,年... 黑小麦是特克斯县的主要养生杂粮,自2008年在特克斯县引进试验种植,2009~2010年连续三年产量及适应性表现较好,2011年推广面积达333.33hm^2,平均产量在320~350kg,2012年推广种植面积1 333.33hm^2地,平均产量在320~340kg,2014年至今,年均种植面积在0.2~0.27万hm^2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小麦 宁春46号 高产模式化栽培规程
下载PDF
北疆棉区春大豆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魏建军 刘胜利 +2 位作者 罗赓彤 战勇 孔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92-194,共3页
通过精量播种、平衡施肥、适量灌溉、化学调控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2003~2004年连续两年实现棉花茬新大豆1号4600kg/hm2的高产,初步形成了北疆棉区春大豆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表明,棉花与大豆实行轮作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社... 通过精量播种、平衡施肥、适量灌溉、化学调控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2003~2004年连续两年实现棉花茬新大豆1号4600kg/hm2的高产,初步形成了北疆棉区春大豆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表明,棉花与大豆实行轮作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对促进棉区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棉区 春大豆 模式高产栽培 品种选择 播种 肥水管理 轮作
下载PDF
Research Progress of High Yield Cultivation Mode of Rice
6
作者 Mengyang Li Yanyan CHEN +2 位作者 Yang YANG Guiyuan MENG Jing 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8期1416-1421,共6页
Optimized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stable and high yield of rice in China. This paper reviewed several super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modes,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 Optimized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sure stable and high yield of rice in China. This paper reviewed several super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modes, analyz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s on rice agronomic traits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discussed the advances in rice mechanized cultivation and mode. Finally, the futur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rice cultivation we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Cultivation mode MECHANIZATI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