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术、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分别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比较
1
作者 徐晓冬 吴玉泉 李志刚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5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分别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分别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射频消融组(n=45,采用射频消融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和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n=43,采用改良下隐静脉高位结扎点式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结果射频消融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低于改良高位结扎剥脱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患者复发率为4.65%(2/43),与射频消融组患者的2.22%(1/4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患者皮下血肿、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均高于射频消融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本组术前,但射频消融组患者的各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CSS、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且射频消融组患者VCSS、VAS评分均低于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改良高位结扎剥脱术分别联合泡沫硬化剂对大隐静脉曲张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射频消融术联合泡沫硬化剂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并发症少且静脉曲张患者的术后炎症反应较轻,更利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泡沫硬化剂 大隐静脉曲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医用弹力袜联合预防性护理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并发症效果分析
2
作者 肖春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S01期153-155,共3页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联合预防性护理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接受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医用弹力袜联合预防性护理预防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10月至2024年4月收治的接受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医用弹力袜联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医用弹力袜联合预防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视觉模拟(VAS)评分、临床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皮肤瘀斑、患肢疼痛、小腿及足背肿胀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方式满意度为93.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13%(P<0.05)。结论医用弹力袜联合预防性护理用于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弹力袜 预防性护理 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长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28-32,共5页
目的探究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目的探究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实施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依据不同治疗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生活质量评分、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5.10±2.54)d、术后疾病恢复时间(13.35±2.47)d均短于对照组的(8.12±6.23)、(61.02±5.2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躯体、环境、心理评分分别为(27.55±5.18)、(25.36±5.41)、(24.67±5.43)、(24.14±5.47)分,均高于对照组的(18.20±4.26)、(17.25±4.11)、(17.28±4.14)、(17.26±4.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治疗方式的总满意率98.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结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对其临床疗效的提升、生活质量的改善意义重大,同时能够缩短疾病治疗所用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手术治疗方式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溃疡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腹腔镜下交通支离断术 疗效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4
作者 席志强 张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25-0028,共4页
比较射频消融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组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相对... 比较射频消融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观察组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效果相对优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患者围治疗指标好,静脉曲张严重程度显著减轻,并发症少,生活质量得到充分改善,可促使患者病情快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射频消融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术后疼痛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静脉血栓栓塞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5
作者 乔萌萌 贾伟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82-286,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GSV)高位结扎剥脱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GSV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138例GSV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VTE的46例患者作为VT...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GSV)高位结扎剥脱术后静脉血栓栓塞(VTE)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GSV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138例GSV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后发生VTE的46例患者作为VTE组,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根据VTE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按1:2的比例选取92例术后未发生VTE的患者作为NVTE组。分析GSV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VTE组患者术前有下肢静脉炎病史的比例、术后1dD-二聚体(D-D)水平、术后1 d血小板计数(PLT)、术后1d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高于NVT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NVTE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有下肢静脉炎病史、术中出血量较高、术后1dD-D水平较高、术后1 d PLT较高及术后1dhs-CRP水平较高均为GSV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发生VTE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有术前下肢静脉炎病史、术中出血量≥86.43 ml、术后1dD-D水平≥443.36μg/L、术后1dPLT≥295.63×10~9/L、术后1dhs-CRP水平≥10.62 mg/L时,GSV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发生VTE的风险较高(P﹤0.05)。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前有下肢静脉炎病史,术中出血量较多,术后D-D、PLT、hs-CRP水平较高的患者术后发生VTE的风险更高,应尽早给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以提高手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剥脱 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栓塞 危险因素
下载PDF
980 nm激光静脉内热消融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用于下肢静脉曲张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何刚 《大医生》 2024年第6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980 nm激光静脉内热消融术(EVTA)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HSL)治疗下肢静脉曲张(VVLE)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苏州平江医院收治的80例VVL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EVTA组(42... 目的探讨980 nm激光静脉内热消融术(EVTA)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HSL)治疗下肢静脉曲张(VVLE)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苏州平江医院收治的80例VVLE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EVTA组(42例,接受980 nm激光EVTA治疗)与HSL组(38例,接受HS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14(CIVIQ-14)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大隐静脉主干闭合率均为100%。EVTA组患者术后第1天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低于HSL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于HSL组,术后使用止痛药占比低于HSL组,恢复日常生活所需时间短于HSL组(均P<0.05)。两组患者VCSS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239.687,P_(时间)<0.05;F_(组间)=943.705,P_(组间)<0.05;F_(交互)=638.073,P_(交互)<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VCSS低于术前与术后1个月,术后1个月低于术前,且EVTA组低于HSL组(P<0.05);两组患者CIVIQ-14评分具有时间、组间、交互效应差异(F_(时间)=186.745,P_(时间)<0.05;F_(组间)=357.214,P_(组间)<0.05;F_(交互)=246.369,P交互<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CIVIQ-14评分高于术前与术后1个月,术后1个月高于术前,且EVTA组高于HSL组(P<0.05)。EVT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HSL组(P<0.05)。结论980nm激光EVTA治疗VVLE患者可降低疼痛程度,且术后疼痛持续时间短,促进术后恢复,安全性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80nm激光 静脉内热消融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下肢静脉曲张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静脉曲张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何洪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期0015-0017,共3页
进一步比对研讨针对静脉曲张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研讨分析目标主要以2014年9月-2022年11月100例静脉曲张病人为主,比对探讨不同疗法的临床效果评价。依托随机分组法,50例观测组病人应用大隐静脉剥脱方案,5... 进一步比对研讨针对静脉曲张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研讨分析目标主要以2014年9月-2022年11月100例静脉曲张病人为主,比对探讨不同疗法的临床效果评价。依托随机分组法,50例观测组病人应用大隐静脉剥脱方案,50例干预组病人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方案,探究分析观测组和干预组100例临床效果评价、临床并发症(胫前皮肤麻木、皮下淤血、切口感染、皮下硬结)、手术临床指标;结果 50例应用大隐静脉剥脱方案的观测组病人临床效果评价,不及50例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方案的干预组病人,而临床并发症、手术临床指标用时(110.69±1.76)ml、(90.35±0.46)min、(3.38±0.04)d、(6146.85±0.46)元、(8.36±0.46)d,多于50例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方案的干预组病人(46.39±2.49)ml、(43.68±2.48)min、(1.93±0.12)d、(4369.38±0.46)元、(3.35±1.11)d(P<0.05)(P<0.05)。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对静脉曲张病人提高临床效果评价,降低临床并发症,缩短手术临床指标用时有积极作用,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静脉曲张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射频消融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8
作者 马昌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13-0016,共4页
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采取射频消融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疗效。方法 整理2022年3月~2023年3月前来我院诊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以其治疗方案差异,均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前组予以射频消融术,后组予以大隐静脉高... 分析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采取射频消融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疗效。方法 整理2022年3月~2023年3月前来我院诊治下肢静脉曲张患者80例,以其治疗方案差异,均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前组予以射频消融术,后组予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将组间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以及慢性静脉疾病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组间比较中,观察组手术指标较优,术后首日 VAS评分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皮下淤血、皮肤感觉异常等发生率为17.5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较高,静脉功能不全分数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消融术能够有效缩短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术中治疗时间,改善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其慢性静脉疾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疗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与安全性
9
作者 方志宏 刘庆 +1 位作者 康友根 杨璞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11期1327-1330,1336,共5页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疗法(F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VVLE)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进行下肢静脉手术治疗的88例中重度VVLE患者(98条患肢)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泡沫硬化疗法(F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VVLE)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进行下肢静脉手术治疗的88例中重度VVLE患者(98条患肢)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联合组(n=41,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FS)和对照组(n=47,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反流复发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和阿伯丁静脉曲张问卷(AVVQ)分别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静脉曲张的严重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6个月,两组患者的反流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联合组患者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患者的VCSS、AVV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FS治疗中重度VVLE的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手术指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泡沫硬化疗法 下肢静脉曲张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医用弹力袜配合预防性护理对老年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并发症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雁容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4期48-50,共3页
目的对于老年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患者分析实施医用弹力袜配合预防性护理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从永泰县大洋中心卫生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接受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抽取89例进行回... 目的对于老年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患者分析实施医用弹力袜配合预防性护理对其并发症的影响。方法从永泰县大洋中心卫生院2020年3月至2023年3月接受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中抽取8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分两组,接受预防性护理的45例纳入对照组,接受预防性护理加医用弹力袜干预的44例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0.017)、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0.005)、凝血酶时间(P=0.002)长于对照组,纤维蛋白原(P=0.024)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血浆黏度(P=0.001)及全血黏度(P=0.005)比对照组低;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观察组(6.82%)比对照组(28.89%)低(P=0.015)。结论采用医用弹力袜配合预防性护理干预老年下肢静脉曲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患者,可改善其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医用弹力袜 预防性护理
下载PDF
聚多卡醇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在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志勇 张邦唐 王春明 《北方药学》 2023年第2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聚多卡醇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在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21年01月—2022年06月)收治以大隐静脉曲张为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总计62例,依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其中接... 目的:观察聚多卡醇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在下肢静脉曲张日间手术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2021年01月—2022年06月)收治以大隐静脉曲张为诊断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总计62例,依据患者接受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其中接受聚多卡醇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30例日间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另32例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常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围手术期指标,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对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观察组手术、术后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相对于对照组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24h疼痛评分及住院费用均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总有效率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术后发生1例皮下血肿,并发症率3.33%,对照组发生2例皮下血肿、1例足踝处麻木,并发症率9.38%,并发症率两组相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手术后1个月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手术前提升(P<0.05)。结论:在大隐静脉曲张接受手术的患者中,实施以聚多卡醇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可缩短手术、术后下床活动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24h疼痛评分及住院费用,治疗安全有效,并可改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多卡醇 大隐静脉 高位结扎剥脱 联合治疗 下肢静脉曲张 日间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浅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敏锐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31期21-23,共3页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浅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7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下肢静脉曲张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浅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3年2月南京市栖霞区医院收治的7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浅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浅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住院时间,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浅静脉泡沫硬化剂注射 出血量 并发症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陈炳宁 《中外医疗》 2023年第36期41-44,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high ligation and stripping,HL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闽清县总医院收治的96例行大隐静脉HL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 目的 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high ligation and stripping,HL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闽清县总医院收治的96例行大隐静脉HL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n=31)及无并发症组(n=6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并发症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术中切口数量≥7个及弹力袜穿戴依从性差占比高于无并发症组,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占比低于无并发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高龄(OR=3.796,P<0.05)、合并糖尿病(OR=3.589,P<0.05)、多术中切口数量(OR=4.471,P<0.05)及术后弹力袜穿戴依从性差(OR=3.636,P<0.05)均是影响大隐静脉HL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术前血清白蛋白≥35 g/L(OR=0.241,P<0.05)为影响大隐静脉HL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 大隐静脉HLS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据此提前制订针对性干预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预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 高位结扎剥脱 手术后并发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TriVex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效果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安乾 王兵 +2 位作者 崔文军 吴斐 丁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8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TriVex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效果。方法 103例(132条患肢)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Tir Vex组和传统组,TriVex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TriVex旋切术,传统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TriVex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效果。方法 103例(132条患肢)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将其随机分为Tir Vex组和传统组,TriVex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TriVex旋切术,传统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经皮溃疡周围缝扎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卧床时间、溃疡愈合时间,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术后1、3、6个月时的溃疡愈合率及复发率。结果Tir Vex组术后卧床时间、溃疡愈合时间较传统组少(P均<0.05)。TriVex组浅静脉血栓、残留静脉曲张发生率较传统组低(P均<0.05),皮下血肿、皮下硬结发生率较传统组高(P均<0.05)。TriVex组术后1个月时的溃疡愈合率较传统组高(P<0.05),术后3、6个月时的复发率较传统组低(P均<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TriVex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R Vex旋切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下肢静脉性溃疡
下载PDF
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观察 被引量:31
15
作者 雷勇 赵宁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0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均行高位结扎剥脱术;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注射... 目的观察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将10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均行高位结扎剥脱术;对照组术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塞通注射液静滴,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治疗前后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变化及安全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DVT发生0例,对照组发生4例,两组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较同组用药前延长(P均<0.05),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D-D)、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下降(P均<0.05);观察组术后1周APTT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血浆D-D水平、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用药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塞通联合低分子肝素能明显改善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有效减少DVT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剥脱 血塞通 低分子肝素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郝立松 曹道白音 +3 位作者 王青云 董春锋 苏日太 汪忠镐 《中国医刊》 CAS 2011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60例(82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大隐静脉主干行高位结扎剥脱术,小腿曲张静脉行电凝术灼闭。结果术后1例并发皮肤烫伤,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4.5天。随访3个月,1... 目的探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60例(82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大隐静脉主干行高位结扎剥脱术,小腿曲张静脉行电凝术灼闭。结果术后1例并发皮肤烫伤,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4.5天。随访3个月,1例出现节段性复发,经再次电凝后治愈。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下肢静脉曲张 电凝术
下载PDF
激光腔内闭合联合高位结扎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0
17
作者 陈千益 费哲为 +1 位作者 陈大伟 欧敬民 《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激光腔内闭合术(EVLT)联合高位结扎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27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342条肢体)分成EVLT联合高位结扎组(A组,286条肢体)和大隐静脉... 目的比较应用激光腔内闭合术(EVLT)联合高位结扎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2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27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共342条肢体)分成EVLT联合高位结扎组(A组,286条肢体)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组(B组,56条肢体)。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48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PS),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第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CEAP分级、患者自身对手术效果及整体满意度评价。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术后48 h疼痛较轻、下床时间稍早(P<0.05);术前和术后6个月两组的CEAP分级、手术效果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患者的整体评价A组优于B组(P<0.05)。结论 EVLT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具有与传统手术相似的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激光腔内闭合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疗效
下载PDF
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附30例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居文 杨牟 +2 位作者 陈杰 孙林 车海杰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2年第10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高位结扎剥脱 电凝术 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主干联合泡沫剂硬化属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与经济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孙波 孙静 +1 位作者 曹广信 张杰峰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6年第2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主干联合泡沫剂硬化属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与经济性分析。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住院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高位结扎剥脱... 目的探讨采用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主干联合泡沫剂硬化属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与经济性分析。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潍坊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住院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2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主干辅助以属支点式剥脱的术式进行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将属支点式剥脱改为属支超声引导下泡沫剂注射硬化方式进行治疗。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恢复等数据,记录患者住院天数,统计手术及术后1年因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产生的费用。结果干预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第一次住院平均费用、总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位结扎剥脱大隐静脉主干联合泡沫剂硬化属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好于传统术式,费用也低于传统术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剥脱 泡沫剂注射硬化 经济性
下载PDF
神经阻滞麻醉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相关临床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良勇 董春山 +3 位作者 李蕾 程思 马祥 吴忠寅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473-478,共6页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麻醉对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与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8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麻醉对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与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的82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全身麻醉组(采用喉罩全身麻醉)和阻滞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隐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喉罩全身麻醉),每组41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8、24、48 h的疼痛程度;术前及术后24 h血清炎性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氧化应激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氧(RO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皮质醇(Cor)]、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比较两组患者术中麻醉效果不佳与术后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术中,阻滞组患者的MAP、HR均高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24 h,阻滞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均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阻滞组患者的血清CRP、IL-6、TNF-α、Cor水平及ROS均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SOD、GSH-Px均高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阻滞组患者的APTT、PT、TT均长于全身麻醉组患者,Fib、D-D水平均低于全身麻醉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更好地维持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轻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程度,麻醉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 血流动力学 神经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炎性反应 氧化应激反应 凝血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