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随访复发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白晶晶 王向阳 刘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LDH)的效果及随访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UL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椎间孔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LDH)的效果及随访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行椎间孔镜技术治疗的ULDH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TD)组(PETD治疗)和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PEID)组(PEID治疗),每组60例。比较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随访复发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随访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 d、3个月、6个月,两组的ODI、VAS评分低于术前(P<0.05);术后3 d,PEID组的ODI评分低于PETD组(P<0.05);术后3个月,PEID组的VAS评分高于PETD组(P<0.05)。PETD组的随访复发率高于PEID组(P<0.05)。复发组的体质指数(BMI)≥24 kg/m^(2)、饮酒史、糖尿病、突出型占比均高于未复发组(P<0.05)。BMI≥24 kg/m^(2)、饮酒史、糖尿病、突出型、PETD为随访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PETD、PEID两种入路治疗ULDH均有效,且PEID效果更优;高BMI、饮酒、糖尿病、突出型、PETD为随访复发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技术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内镜椎板间入路椎间盘切除术
下载PDF
经皮单边双通道内镜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短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2
2
作者 邵荣学 张伟 +4 位作者 朱承跃 程伟 乐军 朱杭 潘浩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10期1-11,共11页
目的探讨单边双通道内镜(UBE)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采用UBE治疗ULDH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内镜下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和相关并发症,根据术前、术... 目的探讨单边双通道内镜(UBE)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2月采用UBE治疗ULDH的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分析内镜下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和相关并发症,根据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部和下肢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改良MacNab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内镜下完成手术。非融合单间隙手术时间(47.50±11.84)min,双间隙手术时间(75.00±20.66)min,融合手术时间(77.50±21.02)min;非融合单间隙术后引流量(25.00±13.94)mL,双间隙术后引流量(38.00±11.83)mL,融合术后引流量(71.25±31.72)mL。术后住院时间(8.28±4.22)d,术后随访时间(15.82±4.54)个月。手术前后ODI和V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的MacNab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6.43%。术后2例患者出现下肢麻木和疼痛不适,无活动障碍,经保守治疗后恢复。结论UBE治疗ULDH的临床疗效较好,根据病情需要,选用腰椎板间入路或椎旁入路,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达到微创的目的,且无需准备特殊的器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LDH) 单边双通道内镜(UBE) 椎间融合 手术入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矢状面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袁海波 李东亚 +4 位作者 潘彬 管凯 陈风 袁峰 吴继彬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4984-4989,共6页
背景: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于常见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少见,但是高位椎管内结构复杂,因而临床表现常较严重且变化多样,分析相关影像学参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特点,为早期诊疗及患者术后预防复发提供思路。目的:分析高位腰椎间盘突... 背景: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比于常见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少见,但是高位椎管内结构复杂,因而临床表现常较严重且变化多样,分析相关影像学参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疾病特点,为早期诊疗及患者术后预防复发提供思路。目的:分析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矢状面相关影像学参数特点,探讨不同参数对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可能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住院治疗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其中L_(1)-L_(2)节段椎间盘突出9例,L_(2)-L_(3)节段10例,L_(3)-L_(4)节段27例。按照1∶1比例选取同时期因L_(4)-L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就诊的46例患者为对照组。在站立位腰椎正侧位X射线片上测量两组患者的矢状面影像学参数,包括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胸腰椎后凸角、楔形椎骨角度。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上述参数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的相关性,对有意义的结果进一步纳入ROC曲线分析危险因素的影响效应。结果与结论:①观察组患者的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的胸腰椎后凸角、楔形椎骨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胸腰椎后凸角过大(OR=1.963,95%CI:1.341-2.874,P=0.001)以及楔形椎骨角度较大(OR=1.635,95%CI:1.069-2.499,P=0.023)影响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而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等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虽然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并不能作为独立的危险因素。③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胸腰椎后凸角、楔形椎骨角度对于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生具有一定预警意义,两者的截断值分别为10.45°,6.45°。④结果表明,腰椎正侧位片可以较好地评估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矢状位相关参数,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骨盆倾斜角、骨盆入射角、骶骨倾斜角、腰椎前凸角明显低于常规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且腰椎生理曲度减小或消失,整体呈现出较为平直的状态。而胸腰椎后凸角、楔形椎骨角度则相对较高,并且胸腰椎后凸角>10.45°、楔形椎骨角度>6.45°是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高危警戒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 楔形椎骨角度 影像学表现 解剖危险因素 ROC曲线
下载PDF
椎板减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6
4
作者 胡慧敏 王哲 +3 位作者 罗卓荆 杜俊杰 陶惠人 李新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37-540,共4页
目的:观察椎板减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且获得随访的单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例,其中L1/24例,L2/39例,L3/49例。均接受经椎间孔... 目的:观察椎板减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且获得随访的单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2例,其中L1/24例,L2/39例,L3/49例。均接受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其中18例行单侧椎板切除减压,4例行全椎板切除减压。术前、术后1年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和椎间隙相对高度(R)测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32.6min,术中出血200~350ml,平均263ml。术中无硬膜损伤。1例术后出现对侧神经根牵拉伤,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均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前VAS、ODI及R分别为8.3±0.6分、(52.32±9.17)%、0.211±0.052,术后1年时VAS、ODI及R分别为2.1±0.8分、(20.33±5.72)%、0.324±0.048,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1例可能不融合,融合率为95%;内置物位置佳,无松动、脱出。结论:采用椎板减压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切除术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解剖学特点及术式选择 被引量:17
5
作者 梁成民 崔西龙 +2 位作者 于海洋 焦伟 翟云雷 《中国骨伤》 CAS 2016年第7期640-644,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节段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解剖学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评价其疗效。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26例单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8~51岁,平均45.7岁;L1,2 4例,L2,3 9例,L3,4 13例。... 目的 :探讨不同节段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解剖学特点及手术方式的选择,评价其疗效。方法 :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26例单间隙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6例,女10例;年龄28~51岁,平均45.7岁;L1,2 4例,L2,3 9例,L3,4 13例。术中对下关节突外缘至棘突根部距离,峡部外缘至棘突根部的距离,椎板下缘至椎间隙上缘距离,神经根起点至上一椎间盘下缘的垂直距离及神经根起点至相应椎弓根内下缘的距离进行测量。对于L1,2、L2,3椎间盘突出症及L3,4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患者(5例)实施改良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L3,4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例)实施后路开窗减压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29分)评分法评估手术疗效,计算改善率,测量术前、术后1年随访时椎间隙相对高度(R),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术中进行解剖学测量。术后均获得1年以上的随访,平均16个月,切口均愈合,JOA评分由术前10.13±1.49提高到25.21±2.13,改善率为79.9%。实施融合术患者无内固定失败,1例可能不融合,17例骨性融合,术前R为(0.231±0.056)mm,随访时(0.345±0.076)mm,较术前椎间隙相对高度增高(P〈0.05);实施后路开窗减压术治疗患者,术前R为(0.243±0.036)mm,随访时(0.212±0.046)mm,术前及随访时椎间隙相对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节段性腰椎不稳及椎间盘突出复发。结论:L1,2、L2,3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解剖学特点,适合行改良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L3,4椎间盘突出症其解剖学及临床特点接近于下腰椎间盘突出的特点,应根据术前对腰椎稳定性的判断来选择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解剖学特点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开窗减压术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松 孙旭 +5 位作者 陈曦 陈忠辉 徐亮 朱泽章 王斌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2-538,共7页
目的:评估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pper lumbar disc herniation,ULDH)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影像学表现,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在ULDH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6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29例ULDH患者,其中L1/2椎间盘突出... 目的:评估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upper lumbar disc herniation,ULDH)患者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影像学表现,探讨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在ULDH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6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29例ULDH患者,其中L1/2椎间盘突出9例,L2/3椎间盘突出16例,L1/2和L2/3双节段椎间盘突出4例;正常无椎间盘突出志愿者58例为对照组。ULDH组年龄20~56岁,女10例,男19例;对照组年龄22~56岁,女21例,男37例。两组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两组的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学参数,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胸腰段后凸角(thoracolumbar junctional angle,TLJ)、矢状面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ULDH组测量突出节段椎间盘前、后缘高度和椎间盘角度,对照组测量L1/2、L2/3椎间盘;观察两组是否存在滑脱及椎体楔形变,测量滑脱距离及楔形变角度。根据矢状面形态进行Roussouly分型并比较两组间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和Roussouly分型结果。结果:ULDH组的PI、PT、SS和LL分别为36.0°±8.8°、12.5°±6.7°、23.4°±9.6°、36.1°±9.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6°±8.6°、15.4°±6.7°、28.0°±9.1°、48.1°±9.0°(P均<0.05);ULDH组的TK、TLJ和SVA分别为33.3°±11.0°、17.0°±6.6°、5.6±20.1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7°±12.1°、6.2°±5.8°、-18.2±16.6mm(P均<0.05)。ULDH组的L1/2椎间盘前、后缘高度分别为6.1±1.9mm和5.1±2.1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7±1.8mm和8.5±2.4mm(P<0.05);L2/3椎间盘前、后缘高度分别为7.1±2.1mm和5.1±2.7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1.9mm和8.3±2.6mm(P<0.05)。ULDH组L1/2和L2/3椎间盘角度分别为4.9°±3.0°和5.2°±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2.7°和3.1°±2.6°(P<0.05)。ULDH组中后滑脱患者10例(34.5%),明显高于对照组(0%)(P<0.05)。ULDH组后滑脱距离5.3±1.9mm,24例(82.8%)椎间盘突出节段邻近椎体存在明显楔形变(8.7°±2.4°);而对照组仅2例(3.4%)存在腰段椎体楔形变,比例明显低于ULDH组(P<0.05)。ULDH组Roussouly分型Ⅰ、Ⅱ、Ⅲ、Ⅳ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8.3%、31.0%、17.3%和3.4%,对照组分别为10.3%、46.6%、32.8%和10.3%,其中Ⅰ型在ULDH组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分型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LDH患者以Roussouly分型Ⅰ型居多,PI较低,且较正常人群相应节段椎间盘高度显著降低、椎间隙角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骨盆入射角 腰椎前凸角 Roussouly分型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王超 赵长福 +5 位作者 刘波 王志申 肖甲宇 李海峰 于泽阳 亓玉彬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10-1312,共3页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是指L3-4及以上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目前并没有国际标准的定义,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包括L1-2、L2-3和L3-4,3个节段的椎间盘突出〔1〕,也有学者认为包括T12~L1在内的4个节段的椎间盘,有的将L3-4椎间盘列入低位腰椎间盘...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是指L3-4及以上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目前并没有国际标准的定义,但是大多数学者认为包括L1-2、L2-3和L3-4,3个节段的椎间盘突出〔1〕,也有学者认为包括T12~L1在内的4个节段的椎间盘,有的将L3-4椎间盘列入低位腰椎间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 综述文献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7
8
作者 李健 颜登鲁 +2 位作者 高梁斌 谭平先 张在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892-894,共3页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与程度 ,分别采用 3种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3 6例 ,其中采用单开窗法 2 1例 ,双开窗法 9例 ,半椎板切除法 6例。结果 :3 6例患者获随访 ,平... 目的 :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与程度 ,分别采用 3种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3 6例 ,其中采用单开窗法 2 1例 ,双开窗法 9例 ,半椎板切除法 6例。结果 :3 6例患者获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3 1个月 ,优良率 91 7%。结论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 ,强调早期手术以及术中注意保持脊柱稳定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椎间盘切除术 椎间盘移位 影像学 腰腿病
下载PDF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9
作者 马东印 周自广 +3 位作者 范江涛 刘爱华 范久庆 王兴龙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300-1302,共3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TLIF技术治疗且获得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transfor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TLIF技术治疗且获得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5例。男29例,女16例;年龄30~55岁,平均39.2岁。T12L1突出11个间隙,L1、2突出25个间隙,L2、3突出18个间隙,其中双间隙突出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经椎间孔椎间盘切除、钛网植入、植骨融合+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手术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现并发症5例次,经对症处理后好转。术后2~3d配戴腰围下床活动。平均随访15个月,Oswestry评分从术前(52.32±9.17)分改善至(20.33±5.72)分。并获得较好的植骨融合,相邻节段无明显退变。[结论]TLIF技术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并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海良 张居适 +2 位作者 潘宏武 艾建平 徐华梓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9期537-539,共3页
目的:通过2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回顾性研究,提高对本症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的临床和手术资料。结果:27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对21例进行了0.5~6年(平均2,5年)的随访... 目的:通过2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回顾性研究,提高对本症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7例的临床和手术资料。结果:27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对21例进行了0.5~6年(平均2,5年)的随访,结果优12例,良6例,可2例,差1例,手术优良率85.7%。重点讨论了高位腰椎及椎间盘和神经根的解剖特点和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结论:对不同程度的患者需用不同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解剖特点 临床特征 手术治疗
下载PDF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6
11
作者 黎松波 刘先银 郭建恩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43-1545,共3页
目的研究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TLIF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0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经过、效果及优点。术中先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切除一侧上下关节突和椎... 目的研究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TLIF)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TLIF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10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经过、效果及优点。术中先行椎弓根钉内固定,切除一侧上下关节突和椎板,通过椎弓根钉撑开间隙,经椎间孔显露切除椎间盘并处理椎间隙,行软植骨和三面皮质髂骨植入。结果手术平均时间95 min,术中平均出血356 mL,无神经系统损伤,无脑脊液漏、无大出血休克、无感染等并发症。所有病例JOA评分优良率为80%,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结论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结合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椎弓根钉内固定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经椎间孔髓核摘除并椎间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8
12
作者 葛行新 刘加元 +2 位作者 魏东 曹贞国 佟磊 《颈腰痛杂志》 2016年第3期219-222,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髓核摘除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采用经椎间孔髓核摘除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指标包括...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髓核摘除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7例采用经椎间孔髓核摘除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1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前VAS评分(8.1±0.7)分,术后1年VAS评分(1.9±0.5)分,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前ODI评分(53.26±8.97)%,术后1年(18.47±5.37)%,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1年椎间均融合,内固定物未出现松动和断裂。1例术后出现神经根牵拉损伤的症状,经对症处理6周后恢复。结论经椎间孔入路髓核摘除椎管减压并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髓核摘除术
下载PDF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松凯 倪斌 +4 位作者 蓝旭 张军华 王世勇 甄平 文益民 《临床骨科杂志》 2014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LIF治疗19 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13例单侧椎板切除减压,6例全椎板切除减压.采用VAS、ODI标准对总体疗效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手术时... 目的 探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TLIF治疗19 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13例单侧椎板切除减压,6例全椎板切除减压.采用VAS、ODI标准对总体疗效进行综合评定.结果 手术时间120~170(144±17)min,术中出血量200~450(250±72)ml.术中无脊髓神经根损伤.19例均获随访,时间24~66个月.VAS:术前为7.7分±0.8分,术后24个月为1.9分±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术前为55.2%±6.3%,术后24个月为23.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植骨不融合及内固定失败.结论 TLIF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恢复并维持腰椎正常生理曲度,防止术后腰椎失稳,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弓根钉内固定 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
下载PDF
改良TLIF技术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晓辉 刘兰泽 +3 位作者 栾媛媛 逯强 项力源 安毅 《实用骨科杂志》 2015年第5期394-396,共3页
目的 评价改良TLIF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采用改良TLIF技术手术治疗2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34-56岁,平均(44.93±6.29)岁;病变节段:L1-25例,L2-38例,L3-... 目的 评价改良TLIF技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9年8月至2013年8月,采用改良TLIF技术手术治疗27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19例,女8例;年龄34-56岁,平均(44.93±6.29)岁;病变节段:L1-25例,L2-38例,L3-414例。术前、术后分别采用VAS法进行评分,测量椎间隙相对高度,评价临床结果。结果 本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5个月)。术后末次随访VAS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椎间融合率为100%。无脊髓、神经根损伤,无切口感染,无脊柱感染,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改良TLIF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改良TLIF 椎间融合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新 王剑风 王毅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8期1144-1144,共1页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本组22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对22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1~3年随访。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7例。优9例;良6例;差7例...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分析本组22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对22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1~3年随访。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7例。优9例;良6例;差7例。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CT检查更有诊断价值,保守治疗所需时间长可早期手术,术中应避免医源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解剖特点 临床特点 治疗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39例手术治疗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亮华 赵爱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13-514,共2页
目的 :总结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39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术式一般以单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为主 ,对突出髓核大或中央型突出选择双侧开窗或全椎板切除入路 ,对极外侧型... 目的 :总结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 39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 ,术式一般以单侧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为主 ,对突出髓核大或中央型突出选择双侧开窗或全椎板切除入路 ,对极外侧型突出采用经峡部外缘入路。结果 :术后随访 1~ 1 2年 ,平均 2年 9个月。优 2 8例 ,良 8例 ,差 3例。结论 :本症神经损害较重 ,临床表现较复杂 ,漏、误诊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经椎间孔行腰椎间融合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谭健 李平元 +2 位作者 欧军 苏小桃 卢政好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7期10-13,共4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行腰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2月本院16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T...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行腰椎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2月本院16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测评入院时和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患者疼痛情况,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并了解椎间融合情况。结果16例患者手术后随访12~52个月,平均24.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神经损伤和脑脊液漏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的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采用改良MacNab 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3.75%。末次随访时行X线检查,均无内固定失效和椎间不融合发生。结论 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入路 椎弓根螺钉 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建 沈宁江 林明侠 《颈腰痛杂志》 2002年第2期153-154,共2页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玉明 伍骥 +2 位作者 郑超 范恒华 虞攀峰 《空军医学杂志》 2014年第4期208-209,共2页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下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对10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MED进行手术。结果10例均成功完成MED下微创手术,手术时间1.0~1.5 h,出血量在10~50 ml...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在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下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对10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MED进行手术。结果10例均成功完成MED下微创手术,手术时间1.0~1.5 h,出血量在10~50 ml,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住院时间5~7 d,平均6 d,术后当天腰腿疼痛症状明显缓解,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年。结论 MED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 微创手术
下载PDF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23例报告 被引量:7
20
作者 郭乐斌 卓小为 倪松 《颈腰痛杂志》 2011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3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对于8例以一侧症状为主者,行单侧椎板间隙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对于15例髓核突出大或中央型突出合并双侧症状、出现马...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3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对于8例以一侧症状为主者,行单侧椎板间隙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对于15例髓核突出大或中央型突出合并双侧症状、出现马尾综合征者,行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后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结果术后随访1~15年,平均3年9个月,优14例,良7例,差2例,优良率91.3%。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复杂,神经损害较重,误漏诊率高,应早期手术解除压迫及恢复脊柱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