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南斜坡高蜡原油高分子量烃类分布及高蜡成因 被引量:13
1
作者 吕慧 陈致林 +1 位作者 王忠 唐洪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55-360,共6页
运用高温气相色谱技术及双质谱技术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高蜡原油的高分子量烃类的组成、分布特征及非常规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研究。高温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王古1井奥陶系高蜡原油与古近系孔店组高蜡原油具有相同的油气来源,但成熟度... 运用高温气相色谱技术及双质谱技术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高蜡原油的高分子量烃类的组成、分布特征及非常规的生物标志物进行了研究。高温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王古1井奥陶系高蜡原油与古近系孔店组高蜡原油具有相同的油气来源,但成熟度高于孔店组原油。双质谱技术分析表明,研究区高蜡原油中含有丰富的C26和24-降胆甾烷,从而区别于本区来源于古近系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烃源岩的正常原油,这为藻类生源提供了重要证据。除陆源植物外,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也是本区高蜡原油形成的重要母质;微生物改造是研究区高蜡原油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定的成熟度范围内,相对较高的成熟度影响原油含蜡量的高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量烃 温气相色谱 双质谱 蜡原油 油气成因 东营凹陷 济阳坳陷
下载PDF
大民屯凹陷烃源岩中高分子量烃的形成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14
2
作者 黄海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97-301,318,共6页
大民屯凹陷原油以高含蜡著称 ,对沙河街组低成熟烃源岩抽提物的高温气相色谱分析揭示了高分子量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有机质的原始组成和沉积环境是形成高分子量烃类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烃源岩 (TOC >3 .0 ... 大民屯凹陷原油以高含蜡著称 ,对沙河街组低成熟烃源岩抽提物的高温气相色谱分析揭示了高分子量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有机质的原始组成和沉积环境是形成高分子量烃类的主要控制因素。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烃源岩 (TOC >3 .0 % )显微组成中类脂组的含量较高 ,岩石抽提物不仅总量较高 ,而且含蜡量较高 ,但在蜡的组成上以中分子量的显晶蜡为主 ,形成于弱还原环境。有机质含量较低的烃源岩 (TOC <2 .0 % )显微组成中镜质组的含量较高 ,岩石抽提物含量及含蜡量均较低 ,但在蜡的组成上高分子量的微晶蜡相对富集 ,形成于弱氧化环境。除正构烷烃外 ,岩石抽提物中还检出了含量较高的异构烷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量烃 大民屯凹陷 源岩 油气藏 分布特征
下载PDF
用高温气相色谱分析原油和岩石抽提物中的高分子量烃类 被引量:7
3
作者 黄海平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80-284,共5页
:对大民屯凹陷高蜡原油和不同性质源岩抽提物的高温气相色谱分析获取了高分子量烃类的组成及分布信息 ,在C40 以上分布范围内除高分子量正构烷烃外还可观察到完整的异构或环烷烃系列 ,其丰度与分布特点受源岩热演化程度的控制 。
关键词 温气相色谱 高分子量烃 岩抽提物 原油
下载PDF
双(β-酮亚胺)锆催化乙烯齐聚制备高分子量线性α-烯烃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进 杨飞 +2 位作者 王彬 潘莉 李悦生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5-1294,I0005,共11页
通过两分子β-酮亚胺盐与ZrCl4的配位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环状骨架的新型非茂锆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1H、13C和19F-NMR)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详细表征了双(β-酮亚胺)锆氯化物的结构.在干燥的甲基铝氧烷(dMAO)活化下,双(β-酮亚... 通过两分子β-酮亚胺盐与ZrCl4的配位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环状骨架的新型非茂锆配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1H、13C和19F-NMR)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详细表征了双(β-酮亚胺)锆氯化物的结构.在干燥的甲基铝氧烷(dMAO)活化下,双(β-酮亚胺)锆可高效催化乙烯齐聚,合成高分子量的线性α-烯烃,催化性能明显优于相应的二苄基锆催化剂.研究表明,β-酮亚胺配体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和空间位阻对乙烯齐聚的催化性能存在显著影响.在苯亚胺环上对位引入氯原子,Cl的拉电子效应可显著提高乙烯齐聚催化活性;在苯亚胺对位引入叔丁基,叔丁基的远程位阻效应可大幅度提高乙烯齐聚物的分子量.dMAO用量、齐聚温度、乙烯压力和反应时间等条件也对乙烯齐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有较大影响.通过改变β-酮亚胺配体结构和低齐反应条件,可在较宽范围内调节齐聚效率和乙烯齐聚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子量分布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齐聚 非茂锆催化剂 分子量线性α-烯
原文传递
油气地球化学新技术新方法 被引量:41
5
作者 秦建中 钱志浩 +1 位作者 曹寅 张美珍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9-528,共10页
我国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自20世纪50~6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以来,经历了奠基建立、壮大发展、提高创新3个发展历程.近年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新技术新方法主要是:油、气、岩轻烃测试技术方法;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以及运移、封盖条件测试技术方... 我国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自20世纪50~6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以来,经历了奠基建立、壮大发展、提高创新3个发展历程.近年形成的比较突出的新技术新方法主要是:油、气、岩轻烃测试技术方法;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以及运移、封盖条件测试技术方法;有机岩石学测试技术方法;油藏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方法与二次生烃热模拟实验技术方法等.油气地球化学实验测试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是:重视和发展快速定量分析技术及计算机和多机联机分析技术;研究和建立油气水运移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和聚集评价技术;建立我国南方碳酸盐岩评价实验分析技术及标准;进一步加强完善天然气资源评价及运移、聚集和保存条件等方面的分析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 地质实验 有机岩石学 高分子量烃 生排热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