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辨率湖泊-三角洲相沉积记录的18世纪中叶以来鄱阳湖地区气候演化特征 被引量:5
1
作者 曹向明 王朋岭 +5 位作者 贾玉连 李晓峰 凌超豪 万智巍 王婷 王秋霜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3-321,共9页
该文基于鄱阳湖地区高分辨率(0.7 a/1.5 cm)湖泊-三角洲沉积记录的地球化学特征,重建了该区域18世纪中叶以来的气候演化序列.分析表明:鄱阳湖地区河湖相小于20μm的沉积物硅铝率(n(SiO2)/n(Al2O3))、铷锶比(Rb/Sr)敏感地响应了区域气温... 该文基于鄱阳湖地区高分辨率(0.7 a/1.5 cm)湖泊-三角洲沉积记录的地球化学特征,重建了该区域18世纪中叶以来的气候演化序列.分析表明:鄱阳湖地区河湖相小于20μm的沉积物硅铝率(n(SiO2)/n(Al2O3))、铷锶比(Rb/Sr)敏感地响应了区域气温变化,指示区域气候自18世纪中叶以来经历了暖-冷-暖3个阶段,其中的偏冷阶段由1790—1820年、1853—1905年的2个强冷时段和1820—1853年的弱冷时段组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和华南地区的记录中普遍反映了这种气候演化阶段;20世纪以来该区域气候逐渐变暖.功率谱分析显示:区域气温存在85 a、33 a、11 a和2~5 a的震荡周期,这与太阳辐射、太阳黑子活动和ENSO的周期一致;该区域气候1790—1820年和1853—1905年的强冷时段对应了太阳辐射的低值期和火山活动的活跃期,这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演化受火山活动、太阳辐射强度、太阳黑子活动及低纬海气作用的共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湖泊-三角洲沉积 19世纪冷期 气候演化 鄱阳湖地区
下载PDF
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及聚煤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延安组Ⅱ单元为例 被引量:18
2
作者 焦养泉 李思田 杨士恭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3-120,T001,共9页
本文主要应用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利用大量的野外露头及钻孔资料将侏罗系延安组第Ⅱ成因地层单元解析为3个低级别建造块——A、B和C亚单元;以亚单元为单位,在三维空间内识别了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多种成因相及组合,... 本文主要应用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分析的思路和方法,利用大量的野外露头及钻孔资料将侏罗系延安组第Ⅱ成因地层单元解析为3个低级别建造块——A、B和C亚单元;以亚单元为单位,在三维空间内识别了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的多种成因相及组合,重建了体系域,总结了体系演化的规律性;对聚煤作用进行了成因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洲-湖泊 沉积体系 聚煤
下载PDF
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一段、阜二段湖泊-三角洲沉积模型 被引量:4
3
作者 杨柏 杨少春 +2 位作者 张建良 汪嘉月 刘金华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8年第6期790-795,共6页
通过分析各种沉积体的岩性、结构、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和电性特征,划分了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一段、阜二段沉积相;根据滩和坝在剖面、平面以及岩性上所呈现的特征,划分了滩和坝的类型,建立了各种相的沉积模式,分析了沉积模型的演化历... 通过分析各种沉积体的岩性、结构、沉积构造、沉积序列和电性特征,划分了苏北盆地码头庄油田阜一段、阜二段沉积相;根据滩和坝在剖面、平面以及岩性上所呈现的特征,划分了滩和坝的类型,建立了各种相的沉积模式,分析了沉积模型的演化历史。据此指出:阜一段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至下而上发育前缘席状砂、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和水下天然堤微相,呈现出三角洲进积的特点,三角洲前缘亚相在阜一段沉积末期消失;阜二段发育滨浅湖亚相沉积,分为生物滩、鲕粒滩、灰质滩、浅湖砂坝和滨浅湖泥微相,有开阔浅湖砂坝和水下隆起区碳酸盐岩滩2种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码头庄油田 湖泊-三角洲沉积模型 三角洲前缘亚相 滨浅湖亚相 滩坝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两类三角洲沉积机理探讨 被引量:78
4
作者 何义中 陈洪德 张锦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8-71,共4页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发育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和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两种类型的三角洲。这两类三角洲与经典的三角洲模式不同的是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分别构成了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和网状...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石炭二叠系发育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和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两种类型的三角洲。这两类三角洲与经典的三角洲模式不同的是 ,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砂体分别构成了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和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的骨架砂体 ,而不是传统认为的三角洲前缘河口砂坝。控制石炭二叠系两类三角洲发育的主要是河流类型、地形坡度、水体深浅、不同水体密度差及河流沉积作用和湖泊的分散作用等。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主要发育于曲流河水系 ,沉积物较细 ,地形坡度平缓 ,喷流机制为似等密度流 ,水体密度较大 ,以河流、波浪和潮汐作用为主 ;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主要发育于网状河水系 ,沉积物较粗 ,地形坡度较小 ,喷流机制属高密度流 ,水体密度较小 ,湖泊分散作用较强 ,沉积作用相对较弱。根据两类三角洲的特征分别建立了它们的沉积模式 ,并指出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及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的平原相带呈透镜状或带状分布的分流河道砂体是有利的勘探方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 曲流河-浅水海相三角洲 网状河-浅水湖泊三角洲 沉积特征 成因机理 沉积模式
下载PDF
大型坳陷湖盆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以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为例 被引量:97
5
作者 王建功 王天琦 +2 位作者 卫平生 梁苏娟 韩小强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7年第2期28-34,共7页
基于岩心观察、地震、测井、录井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开展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论述葡萄花油层的区域沉积相展布及微相类型和特征。提出葡萄花油层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沉积主体以三角洲前缘相带为... 基于岩心观察、地震、测井、录井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开展松辽盆地北部葡萄花油层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在此基础上论述葡萄花油层的区域沉积相展布及微相类型和特征。提出葡萄花油层属于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沉积主体以三角洲前缘相带为主,与经典三角洲前缘相带模式不同,主要表现在:①前缘相带延伸较宽,直接覆盖整个湖盆,并表现为频繁暴露水面的特征,深湖、半深湖相对不发育;②分流河道遭受不同程度的席状砂化,依次划分为弱席状化、中等席状化、强席状化等3种类型;③浅水湖泊三角洲沉积模式不具备Gilbert典型三角洲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的三元沉积模式。建立了浅水湖泊三角洲前缘相带在LST、TST、HST不同体系域的平面分布模式,分别为朵状、辫状以及枝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湖泊三角洲 岩性油气藏 分流河道席状砂化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沉积模式 葡萄花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崖13-1气田陵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洋 朱筱敏 +5 位作者 赵东娜 董艳蕾 张明君 吴冬 杨朝强 王庆帅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999-1010,共12页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等资料分析,针对琼东南盆地崖13-1气田陵三段开展了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将陵三段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并在其内部进一步识别出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S1—S8)...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及沉积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地震、钻井、测井和岩心等资料分析,针对琼东南盆地崖13-1气田陵三段开展了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将陵三段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并在其内部进一步识别出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S1—S8)。陵三段发育海湾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可细分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内前缘、三角洲外前缘和前三角洲4种沉积亚相。该沉积体系自下而上受海洋作用越来越明显,其垂向演化可划分为3个阶段,早期以河流作用为主(S1—S4),中期为河流和海洋波浪混合作用(S5),晚期逐渐过渡到以潮汐作用占主导(S6—S8),每一个阶段呈现了辫状河三角洲不同的沉积作用方式和独特的沉积特征。研究表明相对海平面的升降变化是控制基准面旋回及海湾型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演化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崖13-1气田 陵三段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辫状河三角洲 沉积演化
原文传递
涠西南凹陷涠洲10-3油田及围区流三段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茂 董桂玉 漆智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4-325,共12页
为了促进涠西南凹陷涠洲10-3油田及围区流三段油藏的滚动勘探开发,开展了油区沉积相精细研究。利用岩芯、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在识别不同级别层序界面和湖泛面的基础上,将涠洲10-3油田及围区流三段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8个中... 为了促进涠西南凹陷涠洲10-3油田及围区流三段油藏的滚动勘探开发,开展了油区沉积相精细研究。利用岩芯、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在识别不同级别层序界面和湖泛面的基础上,将涠洲10-3油田及围区流三段划分为2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8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在岩芯描述基础上,进行单井沉积相、连井沉积相、平面沉积相分析,认为研究区流三段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相,并系统划分了沉积微相类型。探讨了碎屑流沉积的相带归属,将发育在河道中的碎屑流沉积划分为河道型碎屑流沉积,将单独产出的碎屑流沉积根据沉积环境不同划分为水上非河道化碎屑流沉积和水下非河道化碎屑流沉积。最后对各中期基准面旋回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和演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符合研究区的沉积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10-3油田 流三段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 沉积 三角洲 碎屑流沉积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七中东区白碱滩组T_3b_1-T_3b_2沉积微相特征研究
8
作者 肖汉文 《中国锰业》 2019年第1期28-31,共4页
通过七中东区白碱滩组油藏的沉积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白碱滩组总体发育湖泊—曲流河三角洲相。主要鉴别出油藏主力储层段发育8种微相,常见的有3种,即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支流间湾等。同时编绘各个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分析了... 通过七中东区白碱滩组油藏的沉积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白碱滩组总体发育湖泊—曲流河三角洲相。主要鉴别出油藏主力储层段发育8种微相,常见的有3种,即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支流间湾等。同时编绘各个小层的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分析了其展布特征及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碱滩组 沉积微相 湖泊-曲流河三角洲
下载PDF
贝尔凹陷贝301区块南二段单砂体级沉积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孔凡忠 张世广 李井刚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5-29,共5页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现代沉积学理论构建了研究区单砂体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编制36张单砂体级沉积微相图,建立了目的层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8种沉积微相定量识别标准。研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是最主要的微相;水下分... 基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现代沉积学理论构建了研究区单砂体级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编制36张单砂体级沉积微相图,建立了目的层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8种沉积微相定量识别标准。研究认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是最主要的微相;水下分流河道二元结构不明显,其宽度与小层相比明显变窄、弯曲程度普遍较小;河口坝是河口坝、决口扇、事件沉积体等的复合体。该研究建立的研究区目的层沉积模式确定了单砂体的平面、纵向展布关系,为贝301区块综合挖潜提供了重要地质依据,对其他区块的精细油藏描述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层序地层学 单砂体 三角洲 沉积特征 -塔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49
10
作者 王鹏 赵澄林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青海油田三大产油气区之一。该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下干柴沟组(E3)到下油砂山组 (N12 )地层中 ,前人认为此地层主要以河流相和泛滥平原相为主。对该地区的地面、井下岩性和岩相进一步研究表明 ,自下干柴... 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是青海油田三大产油气区之一。该区第三系碎屑岩储层主要分布于下干柴沟组(E3)到下油砂山组 (N12 )地层中 ,前人认为此地层主要以河流相和泛滥平原相为主。对该地区的地面、井下岩性和岩相进一步研究表明 ,自下干柴沟组至下油砂山组的储集砂体主要为滨—浅湖滩坝亚相和湖泊三角洲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第三系 -浅湖滩坝亚相 湖泊三角洲 碎屑岩储层 沉积 特征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乌南油田下油砂山组沉积模式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琳璞 王宁 于成涛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8年第4期53-57,62,共6页
利用岩心、薄片、粒度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对乌南油田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沉积模式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重矿物、砂岩百分含量资料进行物源分析。确定鸟南油田下油砂山组主要发育洪水-漫湖相、浅水湖泊型三角洲相及风暴岩沉积相,并总结了其沉积... 利用岩心、薄片、粒度及测井解释等资料,对乌南油田新近系下油砂山组沉积模式进行研究,同时结合重矿物、砂岩百分含量资料进行物源分析。确定鸟南油田下油砂山组主要发育洪水-漫湖相、浅水湖泊型三角洲相及风暴岩沉积相,并总结了其沉积相模式。通过对各沉积相、亚相及微相的研究,结合物源方向和特征分析砂体微相演化特点及分布规律,对砂体预测和储量计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漫湖相 浅水湖泊三角洲 风暴岩相 沉积模式 物源分析 下油砂山组 乌南 油田
下载PDF
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成岩作用的重建及其对储层物性演化的影响——以延长油区侏罗系-上三叠统砂岩为例 被引量:113
12
作者 罗静兰 张晓莉 +4 位作者 S.Morad 阎世可 武富礼 李玉宏 薛军民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006-1016,共11页
延长油区侏罗系和上三叠统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的物性受沉积相及埋藏-成岩作用的控制.河流相砂岩的物性好于三角洲相砂岩(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14.8%和12.7×10-3μm2,9.8%和5.8×10-3μm2).埋藏压实作用是... 延长油区侏罗系和上三叠统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的物性受沉积相及埋藏-成岩作用的控制.河流相砂岩的物性好于三角洲相砂岩(平均孔隙度和平均渗透率分别为14.8%和12.7×10-3μm2,9.8%和5.8×10-3μm2).埋藏压实作用是导致砂岩孔隙丧失的主要原因.碳酸盐是造成砂岩物性降低的主要胶结物.晚期成岩阶段富含有机酸和无机酸的酸性孔隙流体及表生成岩阶段的大气降水是形成次生孔隙及导致砂岩物性改善的主要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油区 侏罗系-上三叠统 河流-湖泊三角洲相砂岩 储层物性演化 成岩作用 沉积 油气藏
原文传递
我国中、新生代主要陆地生物群的年代框架和沉积环境演变研究报告
13
作者 邓成龙 巩恩普 +1 位作者 姜宝玉 王旭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第20期179-180,共2页
建立了榆社盆地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学框架,厘定了高庄动物群和麻则沟动物群的准确年代,建立了中国陆相上新统高庄阶和麻则沟阶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学框架。高庄动物群和高庄阶的时代为早上新世,麻则沟动物群和麻则沟阶的时代为... 建立了榆社盆地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学框架,厘定了高庄动物群和麻则沟动物群的准确年代,建立了中国陆相上新统高庄阶和麻则沟阶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学框架。高庄动物群和高庄阶的时代为早上新世,麻则沟动物群和麻则沟阶的时代为晚上新世。目前已对临夏盆地牛家村、丫沟、杨家山、后山和郭泥沟剖面等5个含有重要化石层位的剖面以约20 cm间距采集了古地磁定向手标本样品。结合岩石地层学、磁性地层学和生物年代学的制约,确定了下沙沟动物群的年代为2.2~1.7 Ma;将上新统/更新统界线确定于下沙沟剖面的底部。此外,结合研究组近年来在泥河湾盆地的其他磁性地层学定年结果,建立了泥河湾盆地哺乳动物群的年代序列。建立了大理盆地三营组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学框架,揭示出大理盆地记录了C4n.1r负极性时到C2n正极性时之间的沉积,其中三营植物群产于上新世地层中,从而准确厘定了三营植物群的年代。课题组建立了昭通盆地的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年代学框架,揭示出昭通盆地记录了C3Br负极性时到C2An.1n正极性时之间的沉积,其中昭通古猿化石及其伴生哺乳动物群产于C3An.1n正极性时早期,年代为6.1 Ma。此外,对辽西建昌玲珑塔大西山剖面含化石沉积层中的3个凝灰岩样品进行了详细的SI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160.7±1.7)Ma、(159.5±2.3)Ma和(158.9±1.7)Ma的年龄结果。通过对义县组各个沉积层展开精细的研究,确定各沉积层的古环境特征,并对热河生物群开展古生物学研究,命名Microraptor一新种。对辽西四合屯早白垩世古湖泊边缘区和深水区的各种岩相的分布范围和厚度变化趋势进行调查,分析了各种岩相和相组合在时间和空间的分布规律,恢复了湖泊形成、演化和消亡规律,探讨了各种岩相和相组合中化石埋葬的方式,从而寻找有利于化石特异埋藏的环境。对富含珍稀动植物化石的、辽西四合屯早白垩世古湖泊演化的第二和第三阶段的沉积物进行了高分辨率、微米级的沉积微相分析,从而划分了6个微相。通过有机碳同位素、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手段在我国由南至北3个沉积盆地的地层中确定PETM事件的存在,并通过四醚膜类脂物(GDGTs)组分重建古温度等信息,进而恢复PETM时期我国陆地气候的空间格局和环境特征。该课题选取了内蒙古岱海地区全新世以来的湖泊沉积物DH99a钻孔,进行了黑碳的提取和碳同位素(δ13C)分析。在揭西县灰寨、河源黄村和浏阳澄潭江发现了3条出露完整、化石丰富的新剖面。对这3条剖面以及宜章心田门剖面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初步建立了南岭地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的岩石地层和生物地层的层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 陆地生物群 古环境 湖泊 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沉积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