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功率消融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消融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雪博 陈丰毅 +1 位作者 孙运 范燕宾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765-767,785,共4页
目的:分析高功率消融在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AF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功率导管射频消融治... 目的:分析高功率消融在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消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AF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功率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功率短时程射频消融治疗。比较两组消融效果、超声情况、PAF复发情况和次要终点事件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消融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PAF患者使用高功率短时程射频消融治疗能够缩短消融时间和手术时间,不会影响术后心功能恢复、复发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心房颤动 功率短时程射频消融 复发
下载PDF
心房颤动高功率短时程消融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尹磊 张媛媛 +2 位作者 何长健 刘倩 谢瑞芹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22年第6期458-461,共4页
近年来高功率短时程消融作为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的新理念,因其手术操作时间短、能改善损伤的连续性以及降低房颤复发率而备受人们关注。众多的研究也证实了其在诸多方面均优于常规消融。然而,文献报道高功率短时程消融在临床实际操... 近年来高功率短时程消融作为心房颤动(房颤)射频消融的新理念,因其手术操作时间短、能改善损伤的连续性以及降低房颤复发率而备受人们关注。众多的研究也证实了其在诸多方面均优于常规消融。然而,文献报道高功率短时程消融在临床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现本文就高功率短时程消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短时程消融 心房颤动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消融指数指导下高功率短时程消融对房颤射频导管消融术后食管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孙建英 魏飞宇 范洁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434-438,共5页
射频导管消融是心力衰竭合并房颤及症状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方案,环肺静脉隔离是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基石。解剖位置上食管毗邻左心房后壁,因此,左心房后壁消融时有发生食管损伤的风险,严重时会引起致命性的心房食管瘘。如何降低房颤消融术... 射频导管消融是心力衰竭合并房颤及症状性房颤的首选治疗方案,环肺静脉隔离是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基石。解剖位置上食管毗邻左心房后壁,因此,左心房后壁消融时有发生食管损伤的风险,严重时会引起致命性的心房食管瘘。如何降低房颤消融术后食管损伤的发生率已成为目前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现总结国内外关于消融指数指导下高功率短时程与低功率长时程消融对房颤射频消融中食管损伤的差异,为减少房颤导管消融食管损伤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射频导管消融 食管损伤 消融指数 功率短时程消融
下载PDF
高功率短时程消融在房颤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杜辉 马艺波 +1 位作者 王怡 易甫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23年第1期56-59,64,共5页
高功率短时程(high power short duration,HPSD)消融较传统的消融方法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放电时间与透视时间,降低了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HPSD消融不仅能维持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而且不会造成食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 高功率短时程(high power short duration,HPSD)消融较传统的消融方法显著缩短了手术时间、放电时间与透视时间,降低了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HPSD消融不仅能维持较高的手术成功率,而且不会造成食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升高,具有高效、安全、操作难度低等特点。近年来,90 W、4 s的极高功率短时程(very high power short duration,vHPSD)消融也逐步进入临床诊疗,初步展现出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随着新术式的开发与杂交手术的广泛应用,HPSD消融或将成为房颤节律控制的主要手段。本文对HPSD消融的临床应用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导管射频消融 功率短时程消融 功率短时程消融 食管损伤
下载PDF
损伤指数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钱志英 高伟栋 《医药前沿》 2022年第23期36-38,42,共4页
导管消融是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的主要治疗方式,持久的肺静脉隔离能减少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的复发率。损伤指数(LSI)是一个集消融导管与心肌组织的接触压力(CF)、电流(功率和阻抗)、时间而形成的一个可以量化消融灶体积的参数,在LSI指导... 导管消融是房颤患者恢复窦性心律的主要治疗方式,持久的肺静脉隔离能减少房颤导管消融术后的复发率。损伤指数(LSI)是一个集消融导管与心肌组织的接触压力(CF)、电流(功率和阻抗)、时间而形成的一个可以量化消融灶体积的参数,在LSI指导下的导管消融可形成稳定可靠、连续透壁的消融损伤。本文主要对LSI在房颤导管消融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损伤指数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高功率消融
下载PDF
持续性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郑亚如 王利宏 《心电与循环》 2020年第5期417-423,共7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因此现有房颤指南推荐,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房颤,消融为一线治疗措施。然而,持续性房颤...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及死亡。导管消融(下称消融)治疗在维持窦性心律方面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因此现有房颤指南推荐,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房颤,消融为一线治疗措施。然而,持续性房颤患者消融治疗复发率仍然较高。近年来涌现出很多房颤消融新技术,并在临床试验中取得良好的疗效。本文旨在论述持续性房颤消融技术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肺静脉隔离 功率短时程消融
下载PDF
高功率短时程隔离上腔静脉联合常规心房颤动射频消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段江波 何金山 +7 位作者 吴寸草 王龙 李鼎 昃峰 周旭 苑翠珍 杨丹丹 李学斌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探讨在肺静脉隔离的基础上,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用高功率短时程的消融方法进行上腔静脉隔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该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连续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因阵发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180例,对... 目的探讨在肺静脉隔离的基础上,对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用高功率短时程的消融方法进行上腔静脉隔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该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连续纳入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因阵发性房颤行射频消融术的患者180例,对其中上腔静脉内伴有触发电位且肌袖长度≥3 cm者行上腔静脉隔离,最终纳入符合条件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入高功率组和常规功率组,每组30例。有效性观察指标包括消融点数、隔离时间、消融时间,安全性观察指标包括消融过程中发生的爆裂声(POP)、心脏压塞、膈神经损伤、窦房结损伤、全因死亡。结果高功率组消融14(13,15)个点后达到了上腔静脉隔离,少于常规功率组的20(18,22)个点(P<0.001)。高功率组上腔静脉隔离时间为8(7,9)min,短于常规功率组的17(14,20)min(P<0.001)。高功率组消融放电时间为78.0(71.1,80.0)s,短于常规功率组的200.0(167.5,212.5)s(P<0.001)。高功率组阻抗下降20.00(18.75,21.00)Ω(阻抗下降百分比为15%),较常规功率组的12.00(11.75,13.25)Ω(阻抗下降百分比为12%)下降更为明显(P<0.001)。高功率组1例(3.3%)患者发生POP,常规功率组3例(10.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心脏压塞、膈神经损伤、窦房结损伤和死亡。结论采用高功率短时程的消融方法对于阵发性房颤患者进行上腔静脉隔离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可行性研究 功率短时程消融 上腔静脉隔离
原文传递
研精覃思——高功率短时程消融 被引量:1
8
作者 王禹川 周菁 丁燕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0年第4期329-331,共3页
环肺静脉隔离的高功率短时程消融策略正成为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的新热点。在实现肺静脉电隔离的同时,手术时间、消融时间以及X线曝光时间显著缩短成为人们采用这一策略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公布,高功率短时程... 环肺静脉隔离的高功率短时程消融策略正成为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的新热点。在实现肺静脉电隔离的同时,手术时间、消融时间以及X线曝光时间显著缩短成为人们采用这一策略的重要原因。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结果公布,高功率短时程消融策略可能存在的问题逐渐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射频导管消融 综述 心房颤动 环肺静脉隔离 功率短时程消融
原文传递
心房颤动的高功率短时程射频消融相关的心房食管瘘研究状况 被引量:1
9
作者 卢亚文 肖模超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第2期154-157,共4页
高功率短时程(HPSD)射频消融近年来被用于心房颤动(AF)的治疗,心房食管瘘(AEF)是AF射频消融治疗最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AEF的发生率为0.022%,HPSD主要依靠电阻加热形成病变,造成的病变几何形状宽而浅。HPSD造成AEF损伤的发生率与低功... 高功率短时程(HPSD)射频消融近年来被用于心房颤动(AF)的治疗,心房食管瘘(AEF)是AF射频消融治疗最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之一。AEF的发生率为0.022%,HPSD主要依靠电阻加热形成病变,造成的病变几何形状宽而浅。HPSD造成AEF损伤的发生率与低功率长时程消融相似,但损伤程度较轻。HPSD消融AEF的预防措施有:①食管温度监测;②食管冷却;③避免全身麻醉;④食管可视化/成像;⑤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但效果均不太理想。一旦发生AEF,其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功率短时程射频消融 综述 心房颤动 心房食管瘘
原文传递
血清miR-21、miR-150的表达与心房颤动患者NT-proBNP水平的关系及治疗前后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燕宾 李雪博 +3 位作者 程帅 孙运 赵育洁 陈丰毅 《广东医学》 CAS 2022年第12期1530-153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R-21、miR-150)水平与心房颤动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的变化。方法选取心内科入组心房颤动患者103例(房颤组),入组同期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R-21、miR-150)水平与心房颤动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的变化。方法选取心内科入组心房颤动患者103例(房颤组),入组同期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两组的血清中微小RNA-21(miR-21)、微小RNA-150(miR-150)表达。同时检测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确miR-21、miR-150与心房颤动和NT-proBNP水平的相关性。同时分析房颤组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的miR-21、miR-150表达变化及NT-proBNP水平改变。结果miR-21、NT-proBNP水平房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miR-150水平房颤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miR-21、NT-proBNP水平在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显著高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miR-150水平显著低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P<0.05)。心房颤动患者,miR-21与NT-proBNP呈正相关性,而miR-150与NT-proBNP呈负相关性(P<0.05)。心房颤动患者,miR-21、NT-proBNP水平在射频消融治疗术后显著降低。miR-150水平术后显著升高(P<0.05)。miR-21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AUC值为0.737(0.625~0.850),miR-150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AUC值为0.696(0.550~0.842)。结论miR-21高表达、miR-150低表达与心房颤动和NT-proBNP水平升高相关。miR-21水平在射频消融术后显著降低、而miR-150水平则术后显著升高。miR-21、miR-150表达水平对预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的复发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21 miR-150 心房颤动 NT-PROBNP 功率射频消融
下载PDF
瓣膜病性心房颤动外科消融术后心房扑动消融1例
11
作者 宾晓红 周远林 +4 位作者 刘剑雄 张小杰 林志 吴沣琳 杨庆 《重庆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1278-1280,共3页
心房扑动需要依赖功能或解剖的阻滞带来维持其激动的折返传导,外科手术为心房扑动的发生创造了基础条件,手术瘢痕的形成,人为地产生电静止区,使心房扑动形成的概率增加^([1])。外科瘢痕相关心房扑动、肺静脉触发心房扑动^([2])、左房消... 心房扑动需要依赖功能或解剖的阻滞带来维持其激动的折返传导,外科手术为心房扑动的发生创造了基础条件,手术瘢痕的形成,人为地产生电静止区,使心房扑动形成的概率增加^([1])。外科瘢痕相关心房扑动、肺静脉触发心房扑动^([2])、左房消融后裂隙相关心房扑动^([3])为左心房扑动的成因;因心房扑动发作症状严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它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对心房扑动电生理机制的认识及导管消融技术的发展,使根治该类心房扑动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腔内超声 二尖瓣机械瓣 心房颤动 高功率消融
下载PDF
镜像右位心并持续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治疗一例
12
作者 黄文明 罗凡 +7 位作者 王勇 张双月 赵磊 王士成 汤昊昆 闫胜利 吴梦丽 廖德宁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第6期576-578,共3页
患者女性,64岁,反复心悸、胸闷10年,加重6个月。动态心电图诊断为持续心房颤动,胸片及心脏-肺静脉CT造影显示为镜像右位心。在“镜面翻转透视”下顺利完成房间隔穿刺;在电-磁解剖标测系统(Carto3)指导下采用PentaRay标测导管进行左房-... 患者女性,64岁,反复心悸、胸闷10年,加重6个月。动态心电图诊断为持续心房颤动,胸片及心脏-肺静脉CT造影显示为镜像右位心。在“镜面翻转透视”下顺利完成房间隔穿刺;在电-磁解剖标测系统(Carto3)指导下采用PentaRay标测导管进行左房-肺静脉三维建模,采用STSF压力监测消融导管对肺静脉前庭及左房后顶实施高功率、短时间、低灌注线性射频消融,成功隔离肺静脉电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镜像右位心 心房颤动 三维建模 功率射频消融 肺静脉电隔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