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境内可能存在一条新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带——青藏高原拉萨地体中发现榴辉岩带 |
杨经绥
许志琴
耿全如
李兆丽
徐向珍
李天福
任玉峰
李化启
蔡志慧
梁凤华
陈松永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104
|
|
2
|
桐柏高压变质地体:对桐柏-大别-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构造框架和俯冲/折返机制的制约 |
刘晓春
江博明
李三忠
崔建军
刘鑫
娄玉行
曲玮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24
|
|
3
|
对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关键技术分析及展望 |
唐继俊
|
《通讯世界》
|
2016 |
7
|
|
4
|
研究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关键技术及展望 |
莫刃
|
《低碳世界》
|
2018 |
1
|
|
5
|
高压/超高压电力电缆关键技术分析及展望 |
于雪坤
|
《区域治理》
|
2017 |
0 |
|
6
|
中国主要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的大地构造背景及俯冲/折返机制的探讨 |
杨经绥
许志琴
张建新
张泽明
刘福来
吴才来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76
|
|
7
|
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石中石榴石的环带和成因 |
夏琼霞
郑永飞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9
|
|
8
|
南大别高压-超高压过渡类型榴辉岩的确定及其构造意义 |
石永红
喻根
赵群
|
《矿物岩石》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3
|
|
9
|
柴达木盆地北缘新元古代-早古生代大洋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
朱小辉
陈丹玲
王超
王红
刘良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56
|
|
10
|
全球典型大陆造山带中榴辉岩的折返机制:来自变质岩和地球物理的限制 |
张丁丁
张衡
|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11
|
大别造山带140~85Ma热窿伸展作用——年代学约束 |
许长海
周祖翼
马昌前
PW.Reiners
|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