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理盐水清除导管间隙降低高压注射对比剂静脉空气栓塞发生率的效果研究
1
作者 孟磊 伍冬梅 +3 位作者 赵俐红 敬茜 彭丹 杨帆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讨用生理盐水清除高压注射器延长管和留置针导管间隙对高压注射对比剂静脉空气栓塞(VAE)发生率和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10月在我院放射科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的169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88例和对... 目的探讨用生理盐水清除高压注射器延长管和留置针导管间隙对高压注射对比剂静脉空气栓塞(VAE)发生率和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6月至10月在我院放射科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的169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88例和对照组81例。干预组用生理盐水清除高压注射器延长管和留置针导管的间隙后连接,对照组用常规连接方法。由2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在检查结束后,对重建后的CT图像中出现的气泡或者气-液平面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VAE发生率及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检查时心率、静脉留置针的部位、对比剂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VAE发生率分别为4.55%、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E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检出37个空气栓子,干预组检出5个空气栓子,两组空气栓子的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空气栓子的直径、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生理盐水清除高压注射器延长管和留置针导管的间隙减少了进入患者体内的空气体积,降低了VAE发生率,有利于提高高压注射对比剂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空气栓塞 生理盐水 高压注射 高压注射 对比剂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在置入中出现送管困难的护理体会
2
作者 夏爱萍 朱凤林 +1 位作者 居燕 郭静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Power PICC SOLO)出现置管困难的6例肿瘤患者的置管护理过程。分析Power PICC SOLO置管时出现送管困难的原因,改进Power PICC SOLO导管的修剪方法,摸索患者个性化的置管体位,优化PICC导管... 总结经外周静脉置入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Power PICC SOLO)出现置管困难的6例肿瘤患者的置管护理过程。分析Power PICC SOLO置管时出现送管困难的原因,改进Power PICC SOLO导管的修剪方法,摸索患者个性化的置管体位,优化PICC导管推送手法等,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应急策略。在Power PICC SOLO置管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病情、治疗方案及其静脉血管;完善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应急预案;备齐所需物品;静脉治疗核心成员及操作护士应做好充足的自身准备,便于当出现Power PICC SOLO导管送管困难时能在较短时间内解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 送管困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置管护理
下载PDF
高压注射器联合细节护理干预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
3
作者 秦丽 刘洋 +2 位作者 高昂 刘慧敏 何霈 《齐鲁护理杂志》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联合细节护理干预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2月28日收治的400例MSCT增强扫描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两组均应用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对照组...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联合细节护理干预在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1日~2019年2月28日收治的400例MSCT增强扫描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两组均应用高压注射器增强扫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细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图像质量、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恶心、喉头发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移动伪影例数少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服务态度、操作技术、健康教育、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MSCT增强扫描患者正确使用高压注射器联合细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图像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高压注射 不良反应 图像质量
下载PDF
基于列线图模型分析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的风险因素及预防对策分析
4
作者 范媛媛 敬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4期166-169,共4页
目的基于列线图模型分析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的风险因素,并分析预防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发生的对策。方法回顾2020年1月~2023年6月期间于本院进行CT增强扫描发生高压注射外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外渗组,n=72),另回顾未发生高压注射外渗患者... 目的基于列线图模型分析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的风险因素,并分析预防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发生的对策。方法回顾2020年1月~2023年6月期间于本院进行CT增强扫描发生高压注射外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外渗组,n=72),另回顾未发生高压注射外渗患者的临床资料(无外渗组,n=216)。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明确导致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的危险因素,并根据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Bootstrap法验及Calibration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外渗组年龄≥60岁、BMI≥24kg/m^(2)、手腕注射、未对比剂加热、注射速率≥3mL/s、化疗史人数占比均高于无外渗组(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腕注射、注射速率≥3mL/s、化疗史是影响高压注射外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预测模型的AUC为0.828(95%CI:0.780~0.870),灵敏度90.28%、特异度78.70%、约登指数0.690;Bootstrap验证结果显示,C-index值为0.762(95%CI:0.651~0.816),Calibration曲线显示,Hosmer-Lemeshowχ^(2)=0.628,P=0.317。结论年龄≥60岁、BMI≥24 kg/m^(2)、手腕注射、未对比剂加热、注射速率≥3 mL/s、化疗史是CT增强扫描发生高压注射外渗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对CT增强高压注射外渗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外渗 风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杨静 叶竹青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9期79-81,122,共4页
目的 探讨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运用于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 目的 探讨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运用于恶性肿瘤化疗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9月—2021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高压注射型PICC,研究组采取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记录2组并发症情况、导管留置时间及维护时间,评价2组舒适度,于干预前后测定2组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评价2组生活质量(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分,比较2组干预结果。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3%,低于对照组的30.23%(P<0.05)。干预前,2组凝血功能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PT、APTT高于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2组SF-36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力、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维护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舒适度为93.02%,高于对照组的76.74%(P<0.05)。结论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的效果更为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维护,并改善凝血功能,提升患者舒适度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 化疗
下载PDF
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调查、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分析
6
作者 杨艳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10期147-149,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的3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高压注射后有无造影剂外渗划分... 目的调查分析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及相关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022年9月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影像科行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的38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高压注射后有无造影剂外渗划分成两个组别,其中外渗组共19例,无外渗组共3781例。采集全体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造影剂外渗的影响因素,同时总结相关护理干预措施。结果3800例接受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中,共19例发生造影剂外渗,发生率为0.50%。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外渗组与无外渗组在年龄、渗透压、化疗史、注射速率、造影剂浓度、注射护士年资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性别、扫描部位、穿刺血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可知,年龄>60岁、渗透压>500 mOsm/kgH_(2)O、合并化疗史、注射速率≥3 cm/s、造影剂浓度>370 mgI/mL、注射护士年资<2年是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造影剂外渗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年龄、渗透压、化疗史、注射速率、造影剂浓度、注射护士年资均可引起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发生造影剂外渗,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CT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优化护理流程,减少造影剂外渗发生,保证良好检查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 造影剂外渗 影响因素 护理
下载PDF
不同隧道建立方式在癌症患者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中的效果评价
7
作者 李兰 王雅娇 +3 位作者 林丽惠 蔡志云 杨柳 王历刚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77-1383,共7页
目的比较3种隧道建立方式在隧道式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福建省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51例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A组(n=104)、B组(n=122)、C组(n=... 目的比较3种隧道建立方式在隧道式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福建省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51例恶性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分为A组(n=104)、B组(n=122)、C组(n=125),采用3种不同隧道建立方式进行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A组在血管穿刺点和导管皮肤出口局麻后用0.5%利多卡因对隧道穿行部位的皮下组织分离后建立隧道;B组将A组的0.5%利多卡因改换为0.9%生理盐水对隧道穿行部位的皮下组织先进行分离后再建立皮下隧道;C组在B组的基础上,调整隧道穿行方向,由与肘横纹垂直的直线穿行调整为向桡侧偏移30°~45°斜线穿行建立隧道。评价3组置管术中总出血量、疼痛程度、置管后24 h渗血发生率、置管3个月后手臂舒适度、置管后3个月内导管脱出率,记录局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置管术中总出血量、疼痛程度、置管后24 h渗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置管3个月后手臂舒适度、置管后3个月内导管脱出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结果显示,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A组、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出现1例(0.96%)局麻药物过敏反应,其余2组均未发生。结论在隧道式耐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中,利用生理盐水对皮下组织分离,且向桡侧偏移30°~45°穿行建立隧道效果好,安全性高,提高了患者的带管舒适度,降低脱管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插入术 外周 高压注射 皮下隧道 护理
下载PDF
末端瓣膜式耐高压注射型PICC优化置管法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
8
作者 夏爱萍 朱凤林 +1 位作者 居燕 郭静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年第21期3287-3292,共6页
目的探讨优化末端瓣膜式耐高压注射型PICC(Power PICC SOLO)置管法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医院肿瘤科置入Power PICC SOLO导管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优化末端瓣膜式耐高压注射型PICC(Power PICC SOLO)置管法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医院肿瘤科置入Power PICC SOLO导管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采取优化置管的方法置入Power PICC SOLO导管,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法置入Power PICC SOLO导管。观察两组患者的PICC置管过程及PICC导管留置2个月期间,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ICC导管异位、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ICC导管送管困难、穿刺点渗血渗液、导管脱出的发生率及PICC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Power PICC SOLO导管置管法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能够降低Power PICC SOLO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末端瓣膜式耐高压注射型PICC 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 置管护理
下载PDF
手掌部油漆高压注射伤的治疗
9
作者 符祖昶 周晓文 +2 位作者 黄飞 赵枫 艾建国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70-374,共5页
目的总结手部高压注射伤的临床治疗原则、相关解剖及治疗效果等,以进一步完善本病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11例手掌部高压注射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并总结相关临床经验。结果11例均获得至少3个月... 目的总结手部高压注射伤的临床治疗原则、相关解剖及治疗效果等,以进一步完善本病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11例手掌部高压注射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疗效并总结相关临床经验。结果11例均获得至少3个月的随访,其中8例二期扩大清创后直接闭合切口,3例经过3次清创后闭合切口,无软组织缺损行皮瓣修补的患者。指功能按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标准评定:优10例,良1例。3例注射物通过虎口区通往掌背侧,术后1个月随访,拇指功能与健侧无明显区别,虎口区皮肤无异常。结论手掌部油漆高压注射伤在早期彻底清除潜在间隙的注射物,二期再次扩大清创,术后早期功能训练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 手掌 显微外科 解剖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辅助下的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实施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帆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3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Power PICC)辅助下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疾病改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住院号作为分组标准,随机将8...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Power PICC)辅助下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对重症肺炎患者疾病改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住院号作为分组标准,随机将80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双腔Power PICC导管辅助治疗,其中对照组在双腔Power PICC导管应用期间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取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在院干预阶段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生命指征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aO_(2)指标高于对照组,PaCO_(2)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05、13.870,P<0.05)。观察组氧和指数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0、7.807、7.817,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14,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中焦虑、恐惧、抑郁、敌对、躯体化各单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9、3.096、3.513、2.739、2.836,P<0.05)。结论:双腔Power PICC导管辅助下应用精细化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重症肺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生命指征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重症肺炎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型双腔PICC导管 精细化护理 重症肺炎 并发症
下载PDF
高压注射器Zenith-C22故障维修三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盛生 《医疗装备》 2023年第18期104-107,共4页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增强CT检查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压注射器是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辅助设备,用于医学影像的增强扫描,可得到质量更好、更清晰的图像[1]。我院CT增强扫描使用的双针筒高压注射器是信冠机电的自动推注系统Zenit...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临床增强CT检查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高压注射器是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辅助设备,用于医学影像的增强扫描,可得到质量更好、更清晰的图像[1]。我院CT增强扫描使用的双针筒高压注射器是信冠机电的自动推注系统Zenith-C22。Zenith-C22能够实现盐水束、造影剂等的推注,确保推注物在准确时间抵达患者准确部位,其挤压作用可使造影剂更加致密,得到更强的增强信号;对比单针筒注射器,可减少图像伪影,并可远程控制推注减少对操作者的有害辐射[2-3]。如设备出现故障,会影响临床正常工作,给患者带来不便。本研究根据我院Zenith-C22实际情况,对3例故障进行分析维修,为医疗设备使用及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 故障维修 故障分析 预防性维护保养
下载PDF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导管堵塞的影响因素
12
作者 董会民 张欣 +3 位作者 朱玉欣 尹欣欣 张聪聪 高静芳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4期2189-2191,共3页
目的探讨降低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导管(Power PICC SOLO)堵塞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后置入Power PICC SOLO的10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导塞堵管分为堵管组(n=13)和未... 目的探讨降低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导管(Power PICC SOLO)堵塞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2月于石家庄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后置入Power PICC SOLO的10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并发导塞堵管分为堵管组(n=13)和未堵管组(n=87),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堵管发生的高危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Power PICC SOLO堵管发生率。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导致导管堵塞的因素包括合并基础疾病、血液反流、导管尖端发生异位、置管长度≥45 cm、留置导管时间≥60 d、导管护理不当、使用高黏性或高刺激性药物、进行联合化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基础疾病、发生血液反流、置管长度≥45 cm、留置导管时间≥60 d、导管护理不当、使用高黏性或高刺激性药物为堵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分析Power PICC SOLO发生堵管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降低堵管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导管 堵管 危险因素 护理
下载PDF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朱东亮 邵帅 张景哲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0期1443-1446,共4页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HPIIH)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80例HPII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不同分成A组、B组,每组各40例。B组在肉眼下实施清创治疗,A组在显微外科技术下实施清创治疗。比...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HPIIH)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80例HPII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案不同分成A组、B组,每组各40例。B组在肉眼下实施清创治疗,A组在显微外科技术下实施清创治疗。比较两组手指总体主动活动度(TAM)恢复情况、创面恢复指标、手术前后TAM变化、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人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以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A组与B组优良率分别为95.00%、77.50%,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P=0.023)。与B组比较,A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血液循环恢复时间更短,创面愈合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3个月两组TAM及bFGF、EGF、TGF-β1水平均明显升高,其中A组升高幅度更明显,术后1、3个月A组4项指标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00%、22.50%,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24)。结论与传统肉眼清创治疗HPIIH相比,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实施清创治疗更有助于提升手术效果,优化创面恢复指标,调节相关血清生化因子表达,促进创面愈合及手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高压注射 人表皮生长因子 显微外科技术 清创 并发症
下载PDF
磁共振高压注射钆塞酸二钠对比剂后盐水冲管的优化方案
14
作者 郑建民 王莹 +3 位作者 李奕均 高浪浪 王虹 石明国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9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钆塞酸二钠滴注及盐水冲管量的优化方案。方法分别以A方案1ml/s注射完停止滴注(NO KVO);B方案以1ml/s注射完持续滴注至扫描结束(KVO);注射完对比剂后以三种盐水量助推延长管内残余对比剂,检查结束后依次取高压注射器延...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钆塞酸二钠滴注及盐水冲管量的优化方案。方法分别以A方案1ml/s注射完停止滴注(NO KVO);B方案以1ml/s注射完持续滴注至扫描结束(KVO);注射完对比剂后以三种盐水量助推延长管内残余对比剂,检查结束后依次取高压注射器延长管5ml液体5次。对试管液体行T1map序列扫描。数据分析分为两组,第一组两种方案在三种冲管盐水量后,残余液体样本每组C1-C5管与本组对照盐水信号强度比较;第二组是残余液体样本A方案C1-C5管分别和B方案的C1-C5管的信号强度相比较。结果方案A与盐水信号比较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05),方案B中30mL冲管与盐水信号比较无显著差异(P=0.166>0.05);方案A和方案B比较,各组差异显著(P=0.000<0.05)。方案A和B中10mL和20m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0mL冲管量无显著性差异(P=0.082>0.05)。结论注射钆塞酸二钠对比剂以1.0ml/s,30mL盐水助推且KVO方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高压注射 钆塞酸二钠 对比剂
下载PDF
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在胆道肿瘤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5
作者 仲米兰 罗红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11期192-195,共4页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胆道肿瘤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12月在医院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胆道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 目的探讨耐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胆道肿瘤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12月在医院行CT增强扫描检查的胆道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和外周静脉留置针(20G)作为对比剂注射通路,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CT增强扫描检查时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和图像质量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总发生率13.33%(4/30),低于对照组的43.33%(1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总有效率为93.33%(28/30),高于对照组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耐高压注射型PICC导管行CT增强扫描检查,能降低检查中护理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提高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的总有效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导管外周留置针 CT增强扫描 护理不良事件
下载PDF
化疗患者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的应用价值探讨
16
作者 宋瑞雪 张丽丽 霍琼琼 《江苏卫生保健》 2023年第2期131-132,F0004,共3页
目的探讨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管理对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期间置管管理的97例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 目的探讨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管理对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11月期间置管管理的97例胃肠道肿瘤术后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PICC置管管理;观察组49例,给予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管理,对比2组置管后置管维护时间、置管留置时间、导管相关性血栓、相关性血流感染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置管维护时间分别是(10.74±1.05)、(14.54±1.25)min,穿刺次数分别是(1.98±0.09)、(2.03±0.06)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22、1.74,P值均<0.05);置管留置时间分别为(112.61±33.01)、(102.34±24.67)d,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P=0.09);观察组、对照组输液时活动良好率分别是83.67%、54.16%,活动受限率分别是16.32%、45.83%;不输液时活动良好率分别是93.87%、70.83%,活动受限率分别是6.12%、29.16%;置管舒适度分别是(3.01±0.42)、(5.49±0.87)分,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值分别为9.88、8.91、17.82;P值均<0.05);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8.16%)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P<0.05)。结论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置管可提高对置管的维护效率、穿刺成功率,增强患者的穿刺置管舒适度,并减少皮肤损伤,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化疗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末端瓣膜式高压注射型PICC 置管管理
下载PDF
树干高压注射铁肥矫正苹果失绿症及其机理 被引量:18
17
作者 崔美香 薛进军 +3 位作者 王秀茹 台社珍 张福锁 李绍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3-136,共4页
利用N-Fe、邻二氮杂菲铁和 59Fe作为铁源,以3-8年生富士/八棱海棠为试材进行主干强力高压注射试验。结果表明,铁肥树干强力高压注射,主要以二价铁(Fe2+)沿中央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大部分向下运输,使铁在根中大量贮存;向上运输较少,运输... 利用N-Fe、邻二氮杂菲铁和 59Fe作为铁源,以3-8年生富士/八棱海棠为试材进行主干强力高压注射试验。结果表明,铁肥树干强力高压注射,主要以二价铁(Fe2+)沿中央木质部的导管运输,大部分向下运输,使铁在根中大量贮存;向上运输较少,运输速度为每小时数百厘米,矫正缺铁失绿症的速度比根系输液慢,但由于根中贮存大量的铁,持效期较长。主干强力高压注射产生肥害的机理是先使吸收根中毒,然后导致叶片枯萎,提高注射部位,提高注射液浓度和减少注射的用药量,可以防止或减轻肥害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肥 树干强力高压注射 苹果 缺铁失绿症
下载PDF
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治疗特点 被引量:12
18
作者 章开衡 李峻 +5 位作者 侯明钟 黄燮青 黎晓华 蔡燕娴 沈尊理 张兆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72-573,i0002,共3页
[目的]探讨手部高压注射伤(high-pressure injection injuries of the hand,HPIIH)的发病机制,分析切开引流对其病程发展的影响。[方法]2001年11月~2005年11月,对5例手部高压注射伤作了切开引流、清创。[结果]3例伤口愈合良好,1... [目的]探讨手部高压注射伤(high-pressure injection injuries of the hand,HPIIH)的发病机制,分析切开引流对其病程发展的影响。[方法]2001年11月~2005年11月,对5例手部高压注射伤作了切开引流、清创。[结果]3例伤口愈合良好,1例指腹和甲床部分坏死,作了邻指皮瓣修复,1例手指末节坏死于远侧指间关节以远截指。[结论]手部高压注射伤因注入物不同,造成结果差异较大。首次切开引流的时间常决定病程发展与疗效。切开引流充分是治疗的及时措施,必要时需多次清创引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 高压注射 清创
下载PDF
应用高压注射器进行CT血管造影时的护理 被引量:53
19
作者 吴雪琴 岑玉坚 +3 位作者 崔冰 梁瑞莲 欧洁红 王浩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14-1115,共2页
目的探讨护理对应用高压注射进行CT血管造影的配合价值.方法选取上肢较粗较直的静脉用12#针头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先推注少量生理盐水和10 mg地塞米松,确认针头、导管与高压注射器系统的紧密连接,根据造影部位遵医嘱进行各种参数设定,... 目的探讨护理对应用高压注射进行CT血管造影的配合价值.方法选取上肢较粗较直的静脉用12#针头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先推注少量生理盐水和10 mg地塞米松,确认针头、导管与高压注射器系统的紧密连接,根据造影部位遵医嘱进行各种参数设定,整个注射系统处于待机状态.注射前同步在操作台上指令病人做配合动作和注药,直至注射和扫描完毕.结果148例病人成功地进行了CTA检查,检查过程中病人配合良好,CTA图像质量优良,未出现1例严重反应和过敏反应.其中130例患者还接受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CTA图所显示的血管病变的均得到DSA确认(130/130).结论检查前后对病人进行良好的心理护理,选择粗而直的上肢大静脉穿刺、熟练的穿刺技术、高度的责任心、严格的操作规程等措施,能够使病人有效地配合这项特殊的检查,从而可获得具有确诊价值的CTA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 CT血管造影 护理
下载PDF
高压注射器联合静脉留置针在CT血管造影评价兔脑血栓模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吴雷 李国晖 +2 位作者 杨燕 尧雪洲 闵晓黎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1期4179-4180,4184,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联合静脉留置针在CT血管造影评价兔脑血栓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CT血管造影的38例兔脑血栓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兔耳缘静脉置管并连接高压注射器,团注法注射对比剂;对照组... 目的探讨高压注射器联合静脉留置针在CT血管造影评价兔脑血栓模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行CT血管造影的38例兔脑血栓模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9例。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兔耳缘静脉置管并连接高压注射器,团注法注射对比剂;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注射法联合高压注射器。对两组CT增强扫描图像质量以及穿刺结局进行观察统计。结果实验组19例兔脑血栓模型中图像质量优18例(94.74%),对照组中图像质量优13例(68.4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99,P=0.036)。实验组中所有兔模型颈动脉CT造影均顺利,图像可显示血栓部位和情况。结论静脉留置针联合高压注射器行血管造影对比剂注射,应用于CT增强扫描可提高实验效率,简化操作程序,有效达到评价目的,是CT血管造影评价兔脑血栓模型中实用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射 静脉留置针 血管造影 增强扫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