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新型住宿方舱的弥散供氧对移居高原人员生理学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冉庄 陈郁 +4 位作者 谭超 刘鑫源 王伟帅 孙徐川 罗勇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07-714,共8页
目的研究弥散吸氧对移居高原人员缺氧应激、血氧饱和度以及人体代谢过程的影响,阐明新型供氧方式的抗缺氧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移居海拔3540 m高原某地1年以上的10名高原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新研发的弥散供氧住宿方舱为实验场所... 目的研究弥散吸氧对移居高原人员缺氧应激、血氧饱和度以及人体代谢过程的影响,阐明新型供氧方式的抗缺氧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以移居海拔3540 m高原某地1年以上的10名高原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新研发的弥散供氧住宿方舱为实验场所,研究对象在住宿方舱内连续弥散吸氧3 d,2 h/d。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检测研究对象吸氧前后生理指标、血常规指标及血浆代谢谱的变化。结果(1)研究对象在住宿方舱内弥散吸氧期间,第1天舱内氧浓度为(22.85±0.36)%、第2天为(22.52±0.76)%、第3天为(22.57±1.05)%。(2)研究对象吸氧后血氧饱和度显著提高、脉率明显下降(P<0.01);血压吸氧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研究对象吸氧后共有44种代谢物发生了显著改变(VIP>1,P<0.05)。其中,正离子模式下鉴定出18种,负离子模式下鉴定出26种。发现主要有4条代谢通路发生了明显变化[impact>0.05,-log_(10)(P)>1.3]。结论通过弥散供氧方式吸氧能显著提高机体的心肺供氧能力,有效缓解高原缺氧寒冷环境对人体代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吸氧 高原人员 住宿方舱 液相色谱-质谱 代谢组学
下载PDF
整合医学模式下高原特勤人员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效果
2
作者 张利祥 胡亚楠 +4 位作者 张伟强 陈雷 刘杰 王思明 李中华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5期405-409,共5页
目的探讨整合医学模式下高原特勤人员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20-01至2021-12武警烟台特勤疗养中心收治129例高尿酸血症的高原特勤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6例,对照组43例。试验组采用基于整合医学理论... 目的探讨整合医学模式下高原特勤人员高尿酸血症的防治效果。方法选取2020-01至2021-12武警烟台特勤疗养中心收治129例高尿酸血症的高原特勤人员为研究对象,按照2∶1的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86例,对照组43例。试验组采用基于整合医学理论的多学科联合开展健康评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健康监测的个性化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手段干预。干预时间均为12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后的血尿酸、血脂,肾功能、痛风发作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干预12个月后,试验组失访8例,对照组失访11例。试验组和对照组干预方案执行率分别为83.33%(78例)和81.25%(32例)。干预后两组血尿酸水平较前均明显下降(P<0.01),且试验组血尿酸水平低于对照组[(425.07±14.21)μmol/L vs.(474.26±25.56)μmol/L,t=-12.86,P=0.000]。干预后试验组18例(23.08%)和对照组6例(18.75%)彻底停用降尿酸药物。试验组干预后关节痛风石数量,痛风发作例数(15.38%vs.34.38%,χ^(2)=4.948)、频次和程度、脂肪肝检出率(17.95%vs.56.25%,χ^(2)=14.08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整合医学的健康管理模式显著降低高原特勤人员的血尿酸水平,降低痛风发生频次和程度,明显提升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医学 健康管理 高尿酸血症 高原人员 痛风
下载PDF
某疗养院2019—2022年高原脱适应人员疾病谱分析
3
作者 柴敏东 张立群 +4 位作者 赵坤 曹丹阳 郑艳芬 叶赟 张宁平 《中国疗养医学》 2023年第10期1020-1023,共4页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疗养人员疾病谱构成与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疗养保障方案和提高高原卫勤保障效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最新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1),回顾性分析某疗养院2019—2022年高原地区疗养人员疾病谱。结果高原地区疗养人员系统... 目的研究高原地区疗养人员疾病谱构成与特点,为制定针对性疗养保障方案和提高高原卫勤保障效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参照最新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1),回顾性分析某疗养院2019—2022年高原地区疗养人员疾病谱。结果高原地区疗养人员系统疾病构成比占前6位的是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56.85%)、消化系统疾病(14.08%)、血液或造血器官疾病(10.93%)、泌尿生殖系统疾病(6.08%)、视觉系统疾病(5.55%)、肌肉骨骼系统或结缔组织疾病(3.57%);疾病构成比占前6位的是高尿酸血症(24.53%)、高脂蛋白血症(21.60%)、红细胞增多症(10.19%)、甲状腺结节(9.12%)、屈光异常(5.55%)、脂肪肝(5.33%);任务天数是肝功能检查异常的危险因素,年龄是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高原地区疗养人员保障方案应以内分泌营养及代谢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血液或造血器官疾病等为重点,制定系统性、精准化、个性化疗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脱适应人员 疾病谱 疗养保障
下载PDF
高原工作人员眼病调查及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4
作者 任巧霞 黄小娟 《甘肃医药》 2023年第12期1077-1079,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平原进入高海拔地区的工作人员眼病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高原环境中眼部医疗保障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进入海拔4300m高原的1082例工作人员的眼病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82例... 目的:调查分析平原进入高海拔地区的工作人员眼病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为制定高原环境中眼部医疗保障方案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20年4月至2022年3月进入海拔4300m高原的1082例工作人员的眼病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82例工作人员筛查出眼病238例(21.99%),其中结膜病110例(10.17%)、眼表疾病101例(9.33%)、青光眼7例(0.65%)、眼睑病7例(0.65%)、眼外伤6例(0.55%)、晶状体病5例(0.46%)和视网膜病2例(0.18%)。单因素分析显示,高原工作人员年龄≥30岁、工作时间≥一年、高原工作前无眼病史是患眼病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工作时间一年及以上是高原工作人员眼病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严寒缺氧和强紫外线的高原环境中工作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眼病,建议高原工作人员岗位轮换时间不超过1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工作人员 眼病 危险因素 保障方案
下载PDF
高原医患人员皮肤正常带菌情况及主要菌药敏的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美铃 王洪斌 +2 位作者 何代平 王雪莎 黄云红 《西藏医药》 2002年第1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高原医患人员 皮肤 正常带菌情况 病原菌 药敏试验
下载PDF
高原执行任务人员红细胞增多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鲁鹏飞 尉怀怀 +2 位作者 董念 刘洪阳 贾彬莉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21年第6期566-568,F0003,共4页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是一种在高原居民中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慢性高原病,多见于高原移居者,其发病过程是人体移居高原后,由于长期处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红细胞过度增生,是引发其他慢性高原病(高原肺动...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igh altitude polycythemia,HAPC)是一种在高原居民中发病率高、危害性大的慢性高原病,多见于高原移居者,其发病过程是人体移居高原后,由于长期处于高原低氧环境,引起红细胞过度增生,是引发其他慢性高原病(高原肺动脉高压、高原心脏病)的基础[1],HAPC患者以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显著增高,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为主要特征現2021年3~4月期间,战略支援部队兴城特勤疗养中心共为197名高原执行任务人员提供疗养保障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执行任务人员 任务时间 任务分工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血红蛋白
下载PDF
膈肌导引与腹式呼吸对高原作业人员血氧饱和度及心率影响的比较
7
作者 赵美辉 张海湃 关玲 《武警医学》 CAS 2022年第3期247-250,共4页
目的比较膈肌导引与腹式呼吸改善高原作业人员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效果,为高原作业人员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呼吸方法。方法在海拔4000 m的高原随机抽取进驻高原满1个月且不足3个月的作业人员5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运用交叉对照研... 目的比较膈肌导引与腹式呼吸改善高原作业人员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效果,为高原作业人员提供一种更有效的呼吸方法。方法在海拔4000 m的高原随机抽取进驻高原满1个月且不足3个月的作业人员5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运用交叉对照研究方法分别测量受试者膈肌导引和腹式呼吸各5 min前后的血氧饱和度与心率,比较膈肌导引和腹式呼吸前后血氧饱和度和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海拔4000 m高原环境中,受试者膈肌导引训练后血氧饱和度由83.34%±3.04%升至94.08%±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569,P<0.01),心率由(85.02±12.75)次/min降至(76.56±10.7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15,P<0.01);受试者腹式呼吸训练后血氧饱和度由83.72%±3.27%升至90.55%±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00,P<0.01),心率由(84.80±12.84)次/min降至(76.08±11.24)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49,P<0.01);两组组间比较,受试者膈肌导引训练后血氧饱和度改善程度大于腹式呼吸训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5,P<0.01),心率改善程度与腹式呼吸训练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182,P=0.856)。结论在高原环境中,膈肌导引训练与腹式训练均可改善血氧饱和度和心率,且膈肌导引训练改善血氧饱和度的效果优于腹式呼吸训练,值得在高原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膈肌导引 腹式呼吸 高原作业人员 血氧饱和度 心率
下载PDF
文职人员参加高原驻训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
8
作者 李红艳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A02期1400-1401,共2页
目的 了解文职人员高原驻训后真实生活体验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我院护理专业文职人员15名为研究对象,在其完成24天平原军事训练及87天高原驻地保障训练任务后,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 目的 了解文职人员高原驻训后真实生活体验情况,为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提供参考方法.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我院护理专业文职人员15名为研究对象,在其完成24天平原军事训练及87天高原驻地保障训练任务后,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法对其进行访谈,访谈内容根据Colaizzi 的现象学分析法整理.结果 经过提炼,文职人员在高原驻训期间经历了忧虑、欣慰、矛盾、适应等体验.结论 通过对参加高原驻训的文职人员真实生活体验的研究,发现其存在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管理者应及时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积极引导促进其尽快完成角色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职人员高原驻训角色适应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不适宜高原作业人员调离后血红蛋白和血压恢复情况 被引量:4
9
作者 梁茹 蔡航 +3 位作者 吕艳朋 马世伟 徐树清 曾瑜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33-436,共4页
目的 研究不适宜高原作业调离人员血红蛋白和血压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693名调离高原作业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动态观察,分析血红蛋白和血压的恢复情况.结果 161例调离高原作业的血红蛋白异常者恢复正常的... 目的 研究不适宜高原作业调离人员血红蛋白和血压恢复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15年6月期间693名调离高原作业人员的体检资料进行动态观察,分析血红蛋白和血压的恢复情况.结果 161例调离高原作业的血红蛋白异常者恢复正常的比例为81.37%,164例血压异常者恢复正常的比例为69.51%.40岁以后血红蛋白和血压恢复正常比例呈降低趋势.恢复正常高峰时间:血红蛋白为11~15个月,血压分别为5~7个月和11~13个月.海拔2500~3000 m高原作业人员调离半年的血压和调离2年的血红蛋白恢复比例明显高于海拔≥3000 m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总胆固醇、文化程度是调离半年高原作业人员血压恢复正常的影响因素(P&lt;0.05).结论 不适宜高原作业人员调离后血红蛋白和血压恢复比例较高,血压异常人员要关注总胆固醇等影响因素,应尽早调离血红蛋白或血压异常的高原作业人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调离人员 血红蛋白类 异常 血压 恢复比例
原文传递
高原地区朝觐人员疾病谱分析及原因 被引量:2
10
作者 苗有泉 张建青 +1 位作者 马克明 谭启龙 《青海医药杂志》 2015年第6期65-66,共2页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赴沙特阿拉伯朝觐人员常见疾病的发生率及原因分析。方法:对青海高原地区2012年—2013年赴沙特麦加朝觐人员常见疾病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2013年3 732名朝觐人员发病率分别为呼吸系统疾...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赴沙特阿拉伯朝觐人员常见疾病的发生率及原因分析。方法:对青海高原地区2012年—2013年赴沙特麦加朝觐人员常见疾病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2013年3 732名朝觐人员发病率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占61.8%及59.1%,心血管系统疾病:占14.9%及15.2%,消化系统疾病:占5.4%及4.9%。结论:高原地区朝觐人员呼吸系统疾病及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率高,是保证朝觐人员身体健康及保健预防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地区朝觐人员 疾病谱 原因分析
原文传递
Medical mountain rescue in the Yushu Earthquake: Have lessons been learned? 被引量:7
11
作者 Wu Tianyi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3年第2期5-16,共12页
On April 14,2010,an earthquake reaching Richter scale 7.1 struck Jiegu Town of Yushu,a mountain rescue operation promptly launched. All injurers had a direct assess to take medical care,and were immediately rescued an... On April 14,2010,an earthquake reaching Richter scale 7.1 struck Jiegu Town of Yushu,a mountain rescue operation promptly launched. All injurers had a direct assess to take medical care,and were immediately rescued and rapidly evacuated by air to Xining and Golmud at lower altitudes and admitted to advanced hospitals. Almost all of the injurers have been completely recovered. Yushu Earthquake was one of the highest earthquakes in the world,with a high incidence of acute altitude illness,which was observed in about 80 % of the lowland rescuers at an altitude of 4 000 m."Rescue the rescuers"became the major task of Qinghai-Tibetan rescue teams,all the severe patients were rapidly descended to Xining and treated promptly and effectively. The outcome was excellent,all patients survived. After the earthquake,it is a long and arduous task to reconstruct what has been destroyed. Medical teams continue to work in the Yushu Earthquake area because about 30 000 workers and carders are now here for rebuilding the earthquake center. Thus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ltitude illness are still critical tasks for medical teams. Although all the fights are successful,there are more experiences and lessons we have learned from the medical mountain rescue during the earthquake and the reconstruction,and reports here are to sum up our experiences from the medical mountain rescue operation in Yushu Earthquake and draw the lessons that we should learn. With the increasing of earthquake probability occurring in the Qinghai-Tibetan Plateau,we also should prepare against earthquake disasters and for further rescue training in the high mount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shu Earthquake medical mountain rescue experiences LESSONS
下载PDF
A successful mountain rescue operation in Yushu Earthquake 被引量:15
12
作者 Wu Tianyi Li Suzhi +1 位作者 Hou Shike Ouzhu Luobu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2年第1期2-7,共6页
On April 14, 2010, an earthquake reaching 7.1 Richter scale struck Jiegu Town of Yushu. More than 2 698 people were confirmed dead, and 12 135 were injured, of which 1 434 were severely injured. Rescue operation was c... On April 14, 2010, an earthquake reaching 7.1 Richter scale struck Jiegu Town of Yushu. More than 2 698 people were confirmed dead, and 12 135 were injured, of which 1 434 were severely injured. Rescue operation was carried out soon after the disaster; however, the rescue teams face great challenges of altitude hypoxia, freezing temperature and very bad weather. Thus, 1 434 severe injuries were rapidly transported airlifted to hospitals in Xining and neighboring provinces for effective treatment. The extremity trauma (49.9 % ) was the most common patteru of injuries. Asphyxia (40.8 % ) was by far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for death. A high incidence of acute altitude illness in the lowland rescuers was a special medical problem during the highest earthquake in Yushu. We have learned more lessons from Yushu Earthquak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shu Earthquake mountain rescue medical emergency acute altitude illness
下载PDF
Subclinical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A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12 cases in Yushu 被引量:2
13
作者 Li Shuzhi Zheng Bihai +2 位作者 Wu Tianyi Chen Huixing Zhang Ming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3年第2期29-33,共5页
During the Yushu Earthquake on April 14,2010,a high incidence of acute high altitude illness was observed in the mountain rescuers,and 0.73 % of thes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of which 12 p... During the Yushu Earthquake on April 14,2010,a high incidence of acute high altitude illness was observed in the mountain rescuers,and 0.73 % of these patients suffered from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of which 12 patients developed subclinical pulmonary edema and concomitantly contracted acute mountain sickness. Symptoms and signs were atypically high heart rate with high respiratory rate,striking cyanosis,and significantly low oxygen saturation,whereas no moist rates were heard on auscultation,and Chest X-ray showed peripheral with a patchy distribution of mottled infiltrations in one or both lung fields. We believe that subclinical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is an earliest stage of pulmonary edema at high altitude. The possible pathogenesis and the diagnosis we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ushu Earthquake rescuers subclinical high altitude pulmonary edema clinical features
下载PDF
高原驻训人员的心理应激及其影响因素
14
作者 贺莉敏 蒋玲俐 白建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184-184,186,共2页
探讨高原驻训人员的心理应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XX野战医疗所驻训人员26例,本研究采用军人心理应激及心理弹性问卷对驻站人员进行调研,分析26例高原驻训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分析26例驻训人员心理应激与心... 探讨高原驻训人员的心理应激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XX野战医疗所驻训人员26例,本研究采用军人心理应激及心理弹性问卷对驻站人员进行调研,分析26例高原驻训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分析26例驻训人员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及心理应激的影响因素。结果: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力量与第3、5、6、7、8、9、10个条目呈负相关,P<0.05;坚韧性与第3、5、6、8、9、10个条目呈负相关,P<0.05,乐观性与第1、2、3、5、6、7、8、9、10个条目呈负相关,P<0.05。多元回顾分析表明,力量进入条目8和10回归方程,乐观进入第1、2、3、5、6、7、9的回归方程,P<0.05。结论:高原驻训人员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弹性密切相关,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力量、乐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驻训人员 心理应激 影响因素
下载PDF
被关爱的目光温暖着————特殊人群营养
15
作者 梁仁红 《走近科学》 2004年第1期40-43,共4页
营养学家把特别的爱献给了特别的人群,他们指导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膳食结构,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他们告诉高原作业人员必须多服维生素,告诉体育运动员合理饮水并保证特殊营养的摄入,他们告诫脑力劳动者——你们摄入的微量营养... 营养学家把特别的爱献给了特别的人群,他们指导不同类型的人采取不同膳食结构,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求,他们告诉高原作业人员必须多服维生素,告诉体育运动员合理饮水并保证特殊营养的摄入,他们告诫脑力劳动者——你们摄入的微量营养素必须大大超过其他人群……今后,他们还会关照我们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殊人群营养 高原作业人员 体育运动员 脑力劳动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