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新华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医学研究结果揭示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独特的单核细胞表型
1
作者 《大理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3月31日,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吴新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世界知名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以Single-cell analysis of peripheral blood from high-altitud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identifies a distinc... 3月31日,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专家吴新华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在世界知名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以Single-cell analysis of peripheral blood from high-altitud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identifies a distinct monocyte phenotype为题,发表医学研究结果揭示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独特的单核细胞表型。该文章的发表是大理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具有代表性的创新性科研产出,该项工作也是多地、多个团队精诚合作的优秀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心血管内科 科研产出 HYPERTENSION 吴新华
下载PDF
泻肺化瘀法对痰瘀阻肺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肺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星海霞 姚惠青 +1 位作者 赵永祥 吕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870-1872,共3页
目的:观察泻肺化瘀法治疗痰瘀阻肺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肺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组60例,用前列地尔治疗14 d+泻肺化瘀类中药治疗28 d;对照组58例,单用前列地尔治疗14 d,停中药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肺血管活性因子... 目的:观察泻肺化瘀法治疗痰瘀阻肺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疗效及对肺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观察组60例,用前列地尔治疗14 d+泻肺化瘀类中药治疗28 d;对照组58例,单用前列地尔治疗14 d,停中药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肺血管活性因子指标治疗前后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高于对照组77.59%;观察组IMD、ADM、ET-1及m PAP下降更显著,观察组CRP、IL-6、TNF-a、5-HT及AT-II下降更显著。结论:泻肺化瘀类中药可提高体内PaO_2水平,并可降低IMD、ADM、ET-1、CRP、IL-6、TNF-a、5-HT及AT-II等因子在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表达,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痰瘀阻肺型 泻肺化瘀法 肺血管活性因子
下载PDF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干预现状 被引量:6
3
作者 赵珊珊 石坤 周同甫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2651-2653,共3页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是指正常人移居高原后由于低压性缺氧,引起肺小动脉功能及器质性改变致使肺动脉压力增高。早期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系因急性缺氧引起的肺小动脉收缩,长期慢性低氧则引起心室肌及肺血管重构,最终发展为难治性梗阻性肺动脉...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是指正常人移居高原后由于低压性缺氧,引起肺小动脉功能及器质性改变致使肺动脉压力增高。早期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系因急性缺氧引起的肺小动脉收缩,长期慢性低氧则引起心室肌及肺血管重构,最终发展为难治性梗阻性肺动脉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药物干预
下载PDF
红景天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郭燕 黎卫平 +1 位作者 白玛康卓 崔超英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2期1-4,9,共5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高原性怖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红景天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于四川成都市(海拔500m)饲养... 目的观察红景天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小动脉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高原性怖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红景天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于四川成都市(海拔500m)饲养,低氧组和红景天组于西藏拉萨市(海拔3700 m)饲养。红景天组每天给予红景天溶液灌胃,对照组和低氧组每天给予生理盐水灌胃。3组大鼠存灌胃30d后,分别测量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肥大指数(RV/(LV+S))及肺小动脉管壁厚度百分比(WT),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小动脉TGF-β_1表达。结果低氧组mPAP、RV/(LV+S)和肺小动脉W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红景天组低于低氧组(P<0.05);低氧组肺小动脉管壁TGF-β_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红景天组肺小动脉管壁TGF-β_1的表达低于低氧组(P<0.05)。结论红景天通过减少大鼠肺小动脉TGF-β_1的表达,对大鼠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有一定的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红景天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PDGF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中的表达及波生坦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何璐 张玉顺 +1 位作者 王佳兴 朱妙章 《心脏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253-256,266,共5页
目的:观察低氧性肺血管重建(HPSR)中肺动脉平滑肌增生性改变,探讨波生坦(BST)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HAEPH)的逆转作用及对HAEPH大鼠肺动脉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调节的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 000~5 500 m高... 目的:观察低氧性肺血管重建(HPSR)中肺动脉平滑肌增生性改变,探讨波生坦(BST)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HAEPH)的逆转作用及对HAEPH大鼠肺动脉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调节的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 000~5 500 m高度的气压环境(大气压约50 kPa),建立慢性HAEPH大鼠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安慰剂组和BST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常压常氧下饲养6周,其他3组均置于低压低氧仓中进行间断低氧(8 h/d),并分别饲养3周、6周、6周。自第4周起,安慰剂组和BST组大鼠在入仓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2 ml)和BST(100 mg/kg)灌胃。6周后取肺组织石蜡包埋,连续切片后,观察肺血管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对各组大鼠肺动脉中PDGF的表达进行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①安慰剂组大鼠的肺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BST组大鼠的肺动脉管壁厚度及管腔恢复至正常组状态。②各组大鼠肺动脉均有PDGF表达,随低氧时间的延长,PDGF的表达逐渐增加,BST组PDGF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①BST可有效地逆转HPSR,提示BST对HAEPH具有治疗作用。②BST对HAEPH大鼠肺动脉中PDGF的表达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波生坦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大鼠
下载PDF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征
6
作者 汤德柱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北京)》 CAS 2004年第16期67-68,共2页
高原人群由于长期处在缺氧的情况下,其肺血管的阻力和肺动脉压明显升高,形成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征,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征普遍存在于高原人群中,其发生率和肺动脉压升高的程度与高度成正比。本文重点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征的发生机制、临... 高原人群由于长期处在缺氧的情况下,其肺血管的阻力和肺动脉压明显升高,形成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征,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征普遍存在于高原人群中,其发生率和肺动脉压升高的程度与高度成正比。本文重点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征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作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病理机制 X线检查 心电图 乙酰胆碱 硝酸甘油 消心痛
下载PDF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监测手段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雪莲 王雪梅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4期538-541,共4页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为高原地区特有的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在世居人群及长期移居高原人群中均较高,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如果不给予有效控制,将发展成慢性高原病,进而导致右心衰竭最终死亡。早期筛查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并断定肺动脉高压程度有...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为高原地区特有的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在世居人群及长期移居高原人群中均较高,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如果不给予有效控制,将发展成慢性高原病,进而导致右心衰竭最终死亡。早期筛查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并断定肺动脉高压程度有利于早期治疗,可延缓发展至慢性高原病的时间,现就目前肺动脉高压监测手段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检查方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波生坦对实验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逆转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王佳兴 张玉顺 +1 位作者 刘海莲 朱妙章 《心脏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研究波生坦对实验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逆转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低压低氧3周组,,低压低氧6周组,安慰剂组和波生坦组。除正常组外,其它组置于模拟海拔5000m高原的减压舱中,8h/d,分别持续3周,6周。自4周起,... 目的研究波生坦对实验性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逆转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低压低氧3周组,,低压低氧6周组,安慰剂组和波生坦组。除正常组外,其它组置于模拟海拔5000m高原的减压舱中,8h/d,分别持续3周,6周。自4周起,安慰剂组和波生坦组大鼠在低压低氧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或波生坦灌胃。测定各组大鼠的肺血流动力学变化、右心室肥厚指数、肺系数;光镜观察直径小于100μm肺动脉管壁厚度百分比和40~60μm肺动脉的肌化度;分别测定血浆和肺组织中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的含量,肺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波生坦显著降低了高原性PH大鼠的肺动脉压和右心室收缩压,逆转了肺动脉的重构。波生坦减少了肺组织中的ET-1的含量,增加肺组织中结构性NOS(cNOS)和总NOS的活力,升高了血浆和肺组织中NO的水平。结论波生坦可逆转已形成的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肺组织中ET-1的含量、增加机体内cNOS和总NOS的活性、升高体内NO的水平有关。波生坦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有积极的治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高原性 波生坦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9
作者 曹丽睿 何庆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9期1263-1266,共4页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是高原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是一氧化氮合酶的抑制剂,竞争性地抑制一氧化氮的产生,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引起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从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的...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是高原性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是一氧化氮合酶的抑制剂,竞争性地抑制一氧化氮的产生,诱发氧化应激反应,引起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现从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的来源、代谢及生理功能着手,对其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发生和发展中的影响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中医泻肺化瘀法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龚立新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1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中医泻肺化瘀法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12月诊治的280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140例、中医组140例。参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中医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 目的探讨中医泻肺化瘀法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12月诊治的280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以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140例、中医组140例。参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中医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使用泻肺化瘀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肺血管活性因子水平。结果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5.71%,低于中医组的9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肺血管活性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采用中医泻肺化瘀法治疗,能够在增强疗效的前提下减轻肺血管活性因子水平,应加大推广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泻肺化瘀法 疗效 肺血管活性因子
下载PDF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行泻肺化瘀法治疗对肺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11
作者 赵娅琳 《中外医疗》 2018年第7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中医泻肺化瘀法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实施治疗的86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依照患者的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3例,分别实施单纯西医治疗及西医结合... 目的分析中医泻肺化瘀法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实施治疗的86例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依照患者的治疗方法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43例,分别实施单纯西医治疗及西医结合泻肺化瘀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肺血管活性因子变化。结果治疗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IMD、ADM、ET-1、mPAP、CRP、IL-6、TNF-a、5-HT以及AT-II指标明显偏低,差异对比结果显示(t=8.634 1/9.637 3/10.286 7/8.274 6/10.324 6/12.159 6/8.569 3/9.539 6/8.123 9,P<0.05)。结论在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治疗中,对患者实施泻肺化瘀法治疗,有助于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肺血管活性因子,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泻肺化瘀法 肺血管活性因子
下载PDF
探究氨基酸治疗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潜在疗效
12
作者 任明辉 常璐瑶 郭丽霞 《西藏医药》 2022年第4期31-33,共3页
目的为解决当前治疗高原性肺动脉高压药物缺乏现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氨基酸治疗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潜在疗效。方法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调取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相关靶点基因,利用Uniprot数据库将其相关靶点基因进行转码后获取其具有... 目的为解决当前治疗高原性肺动脉高压药物缺乏现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索氨基酸治疗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潜在疗效。方法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调取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相关靶点基因,利用Uniprot数据库将其相关靶点基因进行转码后获取其具有潜在治疗高原性肺动脉高压的氨基酸,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网络模拟对接验证并通过KEGG通路分析其潜在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共获取精氨酸、甲硫氨酸、瓜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和赖氨酸6种对治疗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具有潜在治疗效果。氨基酸在治疗高原肺动脉高压的关键作用靶点为NOS3、NOS2、AGT、MTHFR、ADRB2、APOE。主要参与通路为一氧化氮合酶通路、HIF-1通路、血管重塑通路等通路。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了6种氨基酸,可能通过维持机体稳态,保护组织免受缺血、缺氧和再灌注等损伤,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机体免疫力等作用达到对高原性肺动脉高压潜在的治疗效果,并为后续的实验研究和临床用药提供一定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氨基酸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伐地那非对模拟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晓玲 潘磊 +2 位作者 马婷婷 郭蕊 王勇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3期256-258,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伐地那非防治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常压常氧对照组(C组)、低压低氧组(P组)和低压低氧+伐地那非组(V组),每组10只。采用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 000 m的高原环境(大气压50 k Pa,氧浓度... 目的探讨伐地那非防治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常压常氧对照组(C组)、低压低氧组(P组)和低压低氧+伐地那非组(V组),每组10只。采用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 000 m的高原环境(大气压50 k Pa,氧浓度10%),P组和V组大鼠每日入舱8 h,V组大鼠每日入舱前给伐地那非1mg/kg灌胃1次,C组和P组每日给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1次,共4周。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右心肥厚指数、肺血管显微形态学以及血清NO、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 P组的肺动脉压、右心肥厚指数、肺小动脉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WT%)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WA%)显著高于C组和V组(P<0.05),血清NO低于C组和V组(P<0.05),ET-1高于C组和V组(P<0.05)。结论伐地那非能降低高原肺动脉高压的肺动脉压力,减轻肺血管及右心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肺性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1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伐地那非
下载PDF
高原肺动脉高压大鼠硫化氢/胱硫醚-γ-裂解酶体系的变化
14
作者 杨惠莲 靳国恩 +3 位作者 刘寿 李肃 马祁生 格日力 《青海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H2S及其生成酶胱硫醚-γ-裂解酶(CSE)在大鼠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6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低海拔对照组,其余50只为高原组。高原组大鼠在到达海拔4617m的第1、3、7... 目的探讨气体信号分子H2S及其生成酶胱硫醚-γ-裂解酶(CSE)在大鼠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方法6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抽取10只大鼠作为低海拔对照组,其余50只为高原组。高原组大鼠在到达海拔4617m的第1、3、7、15、30d不同时间采集血浆及肺组织标本,采用右心导管法测定肺动脉压、敏感硫电极法测定血浆H2S浓度、酶促反应法测定肺组织CSE转化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SE在蛋白中的表达。结果大鼠第1d到达高原时,各项观察指标无明显变化;到达高原第3d时肺动脉压(18.12±3.34mmHg)无明显变化,而血浆H2S和CSE转化率明显增高;大鼠在高原7d时可形成肺动脉高压[(30.31±4.05)mmHg];随着高原低压低氧和大鼠肺动脉高压的持续,血浆H2S浓度、肺组织CSE转化率及蛋白表达逐渐下降,15d组和30d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高原暴露早期,内源性H2S/CSE体系上调而肺动脉压不增高,而在后期H2S/CSE体系下调且肺动脉压增高,提示内源性H2S体系可能与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有关,并起着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硫化氢 胱硫醚-Γ-裂解酶
下载PDF
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并发重度子痫前期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玲 陈茂林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5期509-510,F000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APH)患者妊娠期间病理改变、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1例孕晚期HAPH、严重低氧血症、高原性心脏病,同时并发重度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 目的:探讨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APH)患者妊娠期间病理改变、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1例孕晚期HAPH、严重低氧血症、高原性心脏病,同时并发重度子痫前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患者的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结果:患者剖宫产终止妊娠后并发产后出血,经救治后最终母儿结局良好。结论:平原地区遇到HAPH合并妊娠临床中非常罕见,产科医生需提高对交叉学科知识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高原性心脏病 重度子痫前期
下载PDF
大鼠模型的轮休制度预防慢性高原病形成研究
16
作者 郭世坤 李佳 +3 位作者 邓会 魏华英 薛新颖 潘磊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2期319-323,共5页
目的 本研究利用低压低氧舱构建大鼠模型模拟高原环境下职工的轮休制度,筛选出能够有效预防慢性高原病形成的最佳轮休间隔时间。方法 将大鼠置于低压低氧舱内模拟海拔5 000m的高原环境,舱外为常压常氧环境。根据高原驻留时间与平原休息... 目的 本研究利用低压低氧舱构建大鼠模型模拟高原环境下职工的轮休制度,筛选出能够有效预防慢性高原病形成的最佳轮休间隔时间。方法 将大鼠置于低压低氧舱内模拟海拔5 000m的高原环境,舱外为常压常氧环境。根据高原驻留时间与平原休息时间比值为1∶1的轮休模式将大鼠分为1d轮休组、2d轮休组、4d轮休组,对照组为不出舱休息的低压低氧组和常压常氧环境饲养的常压常氧组。实验时间共24d。通过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肺血管重构和外周血红细胞来评估大鼠有无慢性高原病及其严重程度。结果 4d轮休组大鼠无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和红细胞增多,2d轮休组大鼠有轻度的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和红细胞增多,1d轮休组大鼠有显著的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和红细胞增多。结论 在高原驻留时间与平原休息时间比值为1∶1的轮休模式中,每4天轮休一次可以预防大鼠慢性高原病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休 慢性高原 高原性肺动脉高压 红细胞增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