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原考古学:青藏地区的史前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汤惠生
李一全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56,共8页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青藏高原早期人类遗存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不仅不是人类最初的起源地之一,相反却是世界上最后一块被人类占据的土地。最早的人类迁徙到青藏高原的路线及生存环境如何,作者提出可以用高原考古学的体系新辟一...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青藏高原早期人类遗存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不仅不是人类最初的起源地之一,相反却是世界上最后一块被人类占据的土地。最早的人类迁徙到青藏高原的路线及生存环境如何,作者提出可以用高原考古学的体系新辟一个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
高原
高原考古
学
史前研究
原文传递
论青藏高原古代各族人民共同开创了“高原丝绸之路”
被引量:
11
2
作者
霍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5,共11页
"丝绸之路"是指以古代中国为出发点的东西方交往的各条道路或路网。长期以来,在有关丝绸之路的讨论中,地处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基本上没有被纳入到这个体系当中。按照人们一般的认识,这是由于其地处高寒雪域,...
"丝绸之路"是指以古代中国为出发点的东西方交往的各条道路或路网。长期以来,在有关丝绸之路的讨论中,地处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基本上没有被纳入到这个体系当中。按照人们一般的认识,这是由于其地处高寒雪域,自然环境险恶,人烟稀少,古往今来皆被视为"畏途",因此在传统的汉、藏历史文献记载中对此几乎完全失语。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事实上从史前时代开始,青藏高原上的先民们便已经开始与外界发生各种形式的交流与交往;至迟到汉晋时代,传统陆上丝绸之路已经拓展出重要的高原支线;唐代吐蕃王朝时期随着其势力的不断扩张,形成面向南亚、中亚和东亚地区较为稳定的交通干线和路网——这就是本文所论的"高原丝绸之路"。"高原丝绸之路"的形成,其意义极其重大,它不仅将中国北方的"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中国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联结成一个整体,而且起到了将我国西部疆域和民族最终融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当中无可替代的纽带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青藏高原古代各族人民为此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东西文化交流
吐蕃王朝
青藏
高原考古
原文传递
攀登过去:喜马拉雅山的第一具干尸的考古发现
3
作者
库特.W.阿尔特
吕红亮
《藏学学刊》
2007年第1期181-188,237,共9页
在尼泊尔西部穆斯塘地区的米拜克(mebrak)的洞穴系统,考古学家调查了在喜马拉雅地区广泛分布的居址废墟,并于1995年取得了重要发现。其中一个洞穴曾作为丛葬墓,年代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50年之间。在以刻绘图案装饰的棺床上发现了30个自...
在尼泊尔西部穆斯塘地区的米拜克(mebrak)的洞穴系统,考古学家调查了在喜马拉雅地区广泛分布的居址废墟,并于1995年取得了重要发现。其中一个洞穴曾作为丛葬墓,年代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50年之间。在以刻绘图案装饰的棺床上发现了30个自然风干的干尸,并随葬有身体装饰品、日常生活用品、家畜。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所有随葬品乃至皮毛和纺织物都保存完好。人类学分析显示,这一人群的人口结构趋于平衡,个体形态测量趋于蒙古人种。整个人群具有极高的趋同性,并存在三种可能与家族相关的次级人群。成功的手术疗伤表面当时已具备相当医学知识,健康状况普遍良好,显示这一人群已很好的适应了这一人居边缘区的险恶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尸
丛葬墓
尼泊尔
喜马拉雅
高原考古
原文传递
题名
高原考古学:青藏地区的史前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汤惠生
李一全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考古系
无锡市考古研究所
出处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9-56,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MZ001)
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07JA850004)
文摘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对青藏高原早期人类遗存进行检测的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不仅不是人类最初的起源地之一,相反却是世界上最后一块被人类占据的土地。最早的人类迁徙到青藏高原的路线及生存环境如何,作者提出可以用高原考古学的体系新辟一个研究方向。
关键词
青藏
高原
高原考古
学
史前研究
分类号
K82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青藏高原古代各族人民共同开创了“高原丝绸之路”
被引量:
11
2
作者
霍巍
机构
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
出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15,共11页
基金
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四川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项研究成果。
文摘
"丝绸之路"是指以古代中国为出发点的东西方交往的各条道路或路网。长期以来,在有关丝绸之路的讨论中,地处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基本上没有被纳入到这个体系当中。按照人们一般的认识,这是由于其地处高寒雪域,自然环境险恶,人烟稀少,古往今来皆被视为"畏途",因此在传统的汉、藏历史文献记载中对此几乎完全失语。近年来的考古发现表明,事实上从史前时代开始,青藏高原上的先民们便已经开始与外界发生各种形式的交流与交往;至迟到汉晋时代,传统陆上丝绸之路已经拓展出重要的高原支线;唐代吐蕃王朝时期随着其势力的不断扩张,形成面向南亚、中亚和东亚地区较为稳定的交通干线和路网——这就是本文所论的"高原丝绸之路"。"高原丝绸之路"的形成,其意义极其重大,它不仅将中国北方的"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中国南方的"海上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联结成一个整体,而且起到了将我国西部疆域和民族最终融入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当中无可替代的纽带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青藏高原古代各族人民为此做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
丝绸之路
东西文化交流
吐蕃王朝
青藏
高原考古
Keywords
Silk Road
East-West cultural exchange
Tubo Kingdom
archaeology on Qinghai-Tibet Plateau
分类号
K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攀登过去:喜马拉雅山的第一具干尸的考古发现
3
作者
库特.W.阿尔特
吕红亮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藏学学刊》
2007年第1期181-188,237,共9页
基金
德国科学基金(DFG)的资助的“尼德高原考古项目”支持
文摘
在尼泊尔西部穆斯塘地区的米拜克(mebrak)的洞穴系统,考古学家调查了在喜马拉雅地区广泛分布的居址废墟,并于1995年取得了重要发现。其中一个洞穴曾作为丛葬墓,年代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50年之间。在以刻绘图案装饰的棺床上发现了30个自然风干的干尸,并随葬有身体装饰品、日常生活用品、家畜。由于气候条件适宜,所有随葬品乃至皮毛和纺织物都保存完好。人类学分析显示,这一人群的人口结构趋于平衡,个体形态测量趋于蒙古人种。整个人群具有极高的趋同性,并存在三种可能与家族相关的次级人群。成功的手术疗伤表面当时已具备相当医学知识,健康状况普遍良好,显示这一人群已很好的适应了这一人居边缘区的险恶环境。
关键词
干尸
丛葬墓
尼泊尔
喜马拉雅
高原考古
分类号
K87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原考古学:青藏地区的史前研究
汤惠生
李一全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原文传递
2
论青藏高原古代各族人民共同开创了“高原丝绸之路”
霍巍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1
原文传递
3
攀登过去:喜马拉雅山的第一具干尸的考古发现
库特.W.阿尔特
吕红亮
《藏学学刊》
2007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