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参七灵胶散调治高原衰退症的理论与实践探析
1
作者 樊新荣 杨静 《西藏医药》 2024年第1期150-152,共3页
高原衰退症的中医病机为肺、脾、心、肾四脏精气、阴阳损耗,其中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虚、阴虚、虚中夹瘀常见。治疗用药应考虑从益气、活血、养阴,补脾肺、益肾阴、解瘀郁入手。参七灵胶散为作者调治高原衰退症的常用方剂,使用该方治疗20... 高原衰退症的中医病机为肺、脾、心、肾四脏精气、阴阳损耗,其中虚为本,血瘀为标,气虚、阴虚、虚中夹瘀常见。治疗用药应考虑从益气、活血、养阴,补脾肺、益肾阴、解瘀郁入手。参七灵胶散为作者调治高原衰退症的常用方剂,使用该方治疗200余名患者,选取治疗高原衰退症的临床治疗医案一则供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衰退症 慢性高原反应 参七灵胶散 理论 实践探析
下载PDF
移居高原亚习服期的生理变化与高原衰退症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雪峰 《西藏医药》 2000年第3期6-8,共3页
探讨提出的“亚习服期”生理依据及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观察和血液动力学、微循环、内分泌激素、自由基代谢及Hb等生理学指标检测分析。结果 :与进驻高原后 7天及 6— 1 2个月比较 ,3— 4个月时的生理参数值处于变化曲线的某一峰值或... 探讨提出的“亚习服期”生理依据及临床意义。方法 :临床观察和血液动力学、微循环、内分泌激素、自由基代谢及Hb等生理学指标检测分析。结果 :与进驻高原后 7天及 6— 1 2个月比较 ,3— 4个月时的生理参数值处于变化曲线的某一峰值或谷值位点 ,即转折点上 ,高原衰退症则是其峰 谷值的极值 ,即有同一质的联系。结论 :“亚习服期”是机体适应不稳定之客观阶段和特殊生理状态 ,存在潜在的病理生理因素。发生于此期并具有一定特点的高原病应分型为亚急性高原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亚习服期 生理 高原衰退症 亚急性高原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在职职工高原衰退症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
作者 巴桑卓玛 央拉 +3 位作者 宋佳颖 梁贞 张诗璇 多吉卓玛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84-1190,共7页
目的 高原衰退症又称为“高原适应不全”,本研究对西藏自治区在职职工高原衰退症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探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西藏自治区7个地市(拉萨市、昌都市、日喀则市、林芝市、山南市、那... 目的 高原衰退症又称为“高原适应不全”,本研究对西藏自治区在职职工高原衰退症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与分析,并探究其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西藏自治区7个地市(拉萨市、昌都市、日喀则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阿里地区)的在职职工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进行自填式的问卷调查(呼吸、神经、循环及消化4个系统,共21项症状),描述其高原衰退症(以高原不适应情况表征)的分布特征,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高原不适应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本研究分析的问卷来源于3 901人。其中世居藏族2 107人(54.01%),移居汉族1 794人(45.99%);男性1 994人(51.12%),女性1 907人(48.88%);年龄20~57(34.45±8.11)岁;高原居住年限为0.5~54年,平均(19.51±13.84)年。世居藏族与移居汉族机体总体21项症状的高原不适应率分别为60.10%(26 578/44 247)和73.20%(27 565/37 674)。世居藏族在呼吸、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的高原不适应率也均比移居汉族低(P<0.001)。各地市的高原不适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里地区66.21%;昌都市65.02%;拉萨市66.67%;日喀则市62.29%;山南市65.03%;林芝市64.42%;那曲市61.65%)。高原居民类型(世居藏族/移居汉族)是呼吸、神经、循环、消化4个系统高原不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P<0.001)。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与呼吸系统出现高原不适应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居民类型、高原居住年限,与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出现高原不适应的相关因素均只是居民类型。年龄因素和高原居住年限因素对呼吸系统中的自感呼吸困难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1);高原居住年限因素还对循环系统中的嘴唇发紫或脸颊红血丝和消化系统中的自感食欲下降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藏自治区在职职工的高原衰退症应得到重视,移居汉族应更注意呼吸、神经、循环、消化系统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衰退症 世居藏族 移居汉族 职工
原文传递
高原衰退症脑力衰退型中医证候特征分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春 蒋春华 +3 位作者 陈郁 高伊星 陈莉 高钰琪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2025-2028,共4页
目的探讨高原衰退症脑力衰退型的证候特点。方法对移居高原汉族青年进行调查诊断,将符合高原衰退症脑力衰退型诊断标准的患者187例设为高原衰退组,将高原研究对象中不符合高原衰退症诊断标准且血红蛋白(Hb)浓度<210 g/L,肺动脉平均压... 目的探讨高原衰退症脑力衰退型的证候特点。方法对移居高原汉族青年进行调查诊断,将符合高原衰退症脑力衰退型诊断标准的患者187例设为高原衰退组,将高原研究对象中不符合高原衰退症诊断标准且血红蛋白(Hb)浓度<210 g/L,肺动脉平均压<25 mm Hg的31例纳入高原健康组,另在平原(海拔463 m)选取86名汉族健康青年为平原健康组。对高原衰退组患者辨证分为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肾阳虚损型。调查高原衰退组患者症状频率,测量各组受试者血液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值,分析不同海拔高度及不同移居高原时间下各证型分布情况。结果 187例患者中心脾两虚型97例、心肾不交型51例、肾阳虚损型39例。中医辨证所涉及的31种症状中,前10种症状分别为健忘、爪甲青紫、唇青紫、注意力下降、失眠不寐、耳鸣、倦怠乏力、齿衄、心悸、头晕。高原衰退组中心脾两虚型、心肾不交型、肾阳虚损型患者红细胞计数与红细胞压积值均较平原健康组和高原健康组增高(P<0.05或P<0.01)。不同海拔高度各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居高原1年和2年的患者证型分布分别与移居高原3年以上的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原衰退症脑力衰退型以心、脾、肾三脏虚损为本,并有夹瘀特点,随着在高原地区生活时间的延长,病位逐渐转变为以肾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衰退症 脑力衰退 中医证候
原文传递
高原衰退症体力衰退型中医证候及病机特点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春 蒋春华 +3 位作者 陈郁 高伊星 陈莉 高钰琪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探讨高原衰退症体力衰退型的证候和病机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推荐诊断标准,对451名移居高原汉族进行高原衰退症调查诊断及分型,进而对其中146名高原衰退症体力衰退型患者进行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结... 目的探讨高原衰退症体力衰退型的证候和病机特点,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推荐诊断标准,对451名移居高原汉族进行高原衰退症调查诊断及分型,进而对其中146名高原衰退症体力衰退型患者进行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结果被调查的移居高原汉族中,高原衰退症体力衰退型的发病率为32.4%(146/451)。中医证型主要为脾气虚、肺气虚和肾精亏虚。同时,所有体力衰退患者都有血瘀证存在。结论移居高原汉族高原衰退症体力衰退型的病因是清气不足。病位在肺脾肾。病性是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本,虚中夹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衰退症体力衰退 证候 病机
原文传递
高原衰退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亚平 格日力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2期2298-2300,共3页
高原地区缺氧、高寒、干燥、紫外线强,生存环境恶劣,使得很多人遭受着低氧损伤引起的各类急、慢性疾病。高原衰退症(High Altitude Deterioration,HADT)是因长期暴露于高原缺氧环境下,机体多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而出现的一系列综合征。
关键词 高原衰退症 高原缺氧环境 多器官功能 高原地区 低氧损伤 慢性疾病 长期暴露 紫外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