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朝霞月夜
1
作者 刘隆民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61-66,共6页
人类经过漫长的史前时期,从蒙昧时代跨入文明的门槛,朝霞月夜便成为了人们倾心衷爱和尽情讴歌的对象。不少名山秀水,因其具有观日览月得天独厚之处而成为诱人的胜境;若干艺术作品,也因其描绘朝晖夜色的动人和深刻而成为千古绝唱。朝霞... 人类经过漫长的史前时期,从蒙昧时代跨入文明的门槛,朝霞月夜便成为了人们倾心衷爱和尽情讴歌的对象。不少名山秀水,因其具有观日览月得天独厚之处而成为诱人的胜境;若干艺术作品,也因其描绘朝晖夜色的动人和深刻而成为千古绝唱。朝霞月夜简直是人类一支同心共奏的自然交响曲,是一首从古至今一直在高吟低唱的无尽的情歌。 但不无遗憾的是,对这人化极浓的美境,历来都习惯于浮光掠影的表层欣赏,缺乏比较系统的深入的掌握。本文拟对朝霞月夜的审美根源、审美本质和审美形态进行探讨,以期通过对这对典型美境的讨论,达到对未经改造的原始形态的自然美的审美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吟低唱 审美形态 蒙昧时代 史前时期 审美本质 从古至今 化极 艺术作品 审美视野 秀水
下载PDF
有声默片,五彩《魔笛》 评柏林喜歌剧院版《魔笛》
2
作者 赵起 《上海戏剧》 2015年第10期15-17,共3页
这次在上海演出的德国柏林喜歌剧《魔笛》,出票非常好,现场也是少有的满座。《魔笛》作为莫扎特的歌剧经典,引发观看热潮,本不奇怪,但这次上演版本的看点却不仅在歌剧本身的演绎,高吟低唱之间,却飨观众一席丰盛的视觉大餐。
关键词 《魔笛》 喜歌剧 上海大剧院 高吟低唱 动画效果 剧场演出 出票 经费本 影像应用 斯沃博达
下载PDF
枫叶如花花胜火
3
作者 李萌 陶国芬 《品位》 2022年第6期51-54,共4页
在《枫叶如花》喜获舞台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文华奖”前,我已三次观看此剧。她有魔力,让我心心念念,萦怀难忘。“她”在我脑海深处高吟低唱,演绎着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那份崇高与纯真。这个“她”,既是人物原型--大家闺秀、商海精英,... 在《枫叶如花》喜获舞台艺术领域政府最高奖“文华奖”前,我已三次观看此剧。她有魔力,让我心心念念,萦怀难忘。“她”在我脑海深处高吟低唱,演绎着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那份崇高与纯真。这个“她”,既是人物原型--大家闺秀、商海精英,新中国成立初潜伏、牺牲在台湾的红色女特工朱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原型 舞台艺术 文华奖 波诡云谲 新中国成立初 枫叶 高吟低唱
下载PDF
千秋绝唱——几位岭南先贤的绝命诗简析
4
作者 杨光治 《岭南文史》 1991年第4期17-19,共3页
小序中国不愧是诗之国,很多人在生命临结束前也高吟低唱,于是我国诗史上出现不少临终之作。古语有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所以这种诗具有特殊的价值。俗语有云:“人生百岁,必有一死。”死的原因各有不同。有人... 小序中国不愧是诗之国,很多人在生命临结束前也高吟低唱,于是我国诗史上出现不少临终之作。古语有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泰伯》),所以这种诗具有特殊的价值。俗语有云:“人生百岁,必有一死。”死的原因各有不同。有人为国捐躯,为理想献身,死得轰轰烈烈,其临终时正气凛然;有人寿终正寝,死得安样,其临终时也表露了真实的情思。这里分析的几首,作者均为岭南人士,死因各有不同,但其临终之作都自有特色,足可不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命诗 高吟低唱 作都 陈邦彦 泰伯 桂王 柴市 二字 忠君 此君
原文传递
秋夜虫鸣
5
作者 唐秀萍 《中国林业》 2022年第9期98-101,共4页
秋夜,暑气未消,躺在床上难以人睡,这时,不知哪儿传来一声轻轻的虫鸣,是在叫?带着些许小心与试探,紧接着,是一声热切的回应。这时,原来的声音似乎得到了鼓励,胆子大了些,声音也更清亮了。随之,四周传来更多的应和,是鼓励?抑或是起哄?渐渐... 秋夜,暑气未消,躺在床上难以人睡,这时,不知哪儿传来一声轻轻的虫鸣,是在叫?带着些许小心与试探,紧接着,是一声热切的回应。这时,原来的声音似乎得到了鼓励,胆子大了些,声音也更清亮了。随之,四周传来更多的应和,是鼓励?抑或是起哄?渐渐的,高音清亮,低音短促,此起彼伏,构成了一曲秋夜的音乐会。伴着那一声声高吟低唱,一天的燥热渐消,清凉渐长,人也慢慢入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秋夜 高吟低唱 声音 音乐会 清亮 鼓励
原文传递
让抒写更带温暖
6
作者 窦零 《贡嘎山(汉文版)》 2020年第2期1-1,共1页
文学即人学。据说这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命题,但也有人置疑。其实是不是高尔基提出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定义了文学的本质。纵观非常时期的当下,举国乃至全球面对新冠肺炎的无情肆虐,把文学视为人学的众多书写者,从人、人性、人... 文学即人学。据说这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命题,但也有人置疑。其实是不是高尔基提出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句话定义了文学的本质。纵观非常时期的当下,举国乃至全球面对新冠肺炎的无情肆虐,把文学视为人学的众多书写者,从人、人性、人学的基点出发,从心、爱心、诗心出发,纷纷以笔为旗,高吟低唱,直抒胸臆,呼唤理性;颂扬奉献,讴歌人性,催生了许许多多饱含正能量的锦绣华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作家 文学即人学 书写者 高尔基 文学的本质 直抒胸臆 人性 高吟低唱
原文传递
人在书途
7
作者 吴晓清 《新教育(海南)》 2014年第21期47-47,共1页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每一本书沉默对视,就是谈每一场恋爱。在书的世界里轻眠浅睡,然后被书温柔地展开,在书的光影中招摇,然后又在精神的某种程度上幡然醒悟,适合百转千回,高吟低唱,有大张旗鼓的快乐,有撕心裂肺的痛苦,也有铭骨铭心... 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每一本书沉默对视,就是谈每一场恋爱。在书的世界里轻眠浅睡,然后被书温柔地展开,在书的光影中招摇,然后又在精神的某种程度上幡然醒悟,适合百转千回,高吟低唱,有大张旗鼓的快乐,有撕心裂肺的痛苦,也有铭骨铭心的忧郁,这就是书之魂,书之魄。沉吟在书的咿呀里,有种天籁之音盘旋在我们的心头,那是一种慷慨勃发、荡气回肠的文化气质;我们的世界被锤凿着,那是一种觉醒的征兆;是灵魂内敛与释放的过程;浸润于书的圣洁与静谧中,我们拥有了人类共有的性灵与悲喜,那又是一种人性敬慕和追随的目标,书用它的精髓给我们的心灵树立了榜样。翻动着书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吟低唱 幡然醒悟 天籁之音 文化气质 人生旅途 一本 如风 如水 终其一生 云卷云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