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高场强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钼靶X线摄影在隐匿性乳腺癌中的诊断效果评价
1
作者 沈利利 王晓彦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期66-69,共4页
选择隐匿性乳腺癌,对其临床诊断情况进行探究,明确3.0T高场强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钼靶X线摄影的可行性。方法 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为研究地点、2021.03~2022.12为研究时限、疑似隐匿性乳腺癌患者为病例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 选择隐匿性乳腺癌,对其临床诊断情况进行探究,明确3.0T高场强磁共振动态增强联合钼靶X线摄影的可行性。方法 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为研究地点、2021.03~2022.12为研究时限、疑似隐匿性乳腺癌患者为病例资料,按照纳入、排除标准,从研究对象中纳入46例,于术前完成临床检查,即钼靶X线、3.0T高场强磁共振动态增强检查,参照金标准(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比单项检查、联合检查的诊断效能(敏感度、准确性、特异度),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像学特征表现。结果 联合检查的诊断准确性93.48%、敏感度96.15%、特异度90.00%、阳性预测值92.59%、阴性预测值94.74%,高于钼靶X线摄影69.57%、76.92%、60.0%、71.43%、66.67%,也高于3.0T高场强磁共振82.61%、88.46%、75.00%、82.140%、83,33%,均P<0.05。影像学特征表现:钼靶X线可见孤立模糊小结节状影,且分布均匀,边缘模糊;见孤立模糊小结节状影伴微细钙化。3.0T高场强MRI动态增强可见肿块边缘、形态不规则,毛刺,内部不均匀强化。结论3.0T高场强MRI动态增强与钼靶X线联合诊断在隐匿性乳腺癌中的诊断效能较理想,可获取更为丰富的影像学信息,以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乳腺癌 钼靶X线摄影 3.0T高场强磁共振动态增强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和CT技术在脊柱创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素文 阮士栋 白岩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5期164-166,共3页
目的:分析高场强磁共振成像(high-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F-MRI)与CT影像学技术在脊柱创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脊柱创伤患者,均进行高场强MRI和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 目的:分析高场强磁共振成像(high-fiel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F-MRI)与CT影像学技术在脊柱创伤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聊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脊柱创伤患者,均进行高场强MRI和CT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分析不同类型创伤性疾病及所处位置的检出情况。结果:高场强MRI的诊断准确率达到97.00%,高于CT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场强MRI对压缩性骨折、撕脱骨折、骨挫伤的检出率分别是92.59%、93.33%、100.00%,均高于CT的66.67%、73.33%、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场强MRI对韧带、椎间盘损伤部位的检出率依次是94.12%、94.12%,高于CT检查的35.36%、64.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就诊的脊柱创伤患者,医生建议其尽早进行高场强MRI,和常规CT检查相比较,前者能更精准地测评软组织、椎间盘等结构的创伤情况,使临床诊断的精准性得到更大的保障,指导后续诊疗工作的推进过程,体现出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创伤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 CT技术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3
作者 叶满君 尹倩 +1 位作者 黄香 周博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8期85-87,共3页
目的:分析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0例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临床确诊以及高场强MRI检查。比较高场强MRI与临床诊... 目的:分析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6月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0例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临床确诊以及高场强MRI检查。比较高场强MRI与临床诊断检出情况,以及对半月板撕裂损伤严重程度与不同类型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检出情况。结果:高场强MRI诊断准确率与临床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场强MRI与临床诊断对半月板撕裂损伤0~3级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场强MRI诊断与临床诊断对垂直撕裂、水平撕裂、斜行撕裂、放射撕裂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MRI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效果显著,可显示膝关节撕裂部位具体情况,有利于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 高场强磁共振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中的诊断价值
4
作者 李昂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3年第15期126-128,共3页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60例,均予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评估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半月板撕裂的诊...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2月—2023年2月金乡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60例,均予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评估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效能,分析其对不同类型撕裂损伤的检出情况,并评估其对半月板损伤严重程度的诊断符合率。结果:关节镜检查证实半月板撕裂50例,未撕裂10例,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半月板撕裂诊断准确率98.33%、灵敏度98.00%、特异度100.00%,Kappa值=0.942,与关节镜诊断一致性较强。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垂直、水平、斜行撕裂的检出率均为100,00%,检查放射撕裂的检出率为94.12%,总检出率为98.00%。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对0、Ⅰ、Ⅱ、Ⅲ级半月板损伤整体符合率为96.67%。结论: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诊断效能较高,与关节镜诊断一致性较强,能有效识别半月板撕裂类型,且可准确判定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严重程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半月板撕裂 诊断效能 撕裂类型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谢武桃 史建波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89-291,共3页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前列腺癌(PCa)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前列腺癌的患者68例,均行高场强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阵列空...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对前列腺癌(PCa)诊断的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疑似前列腺癌的患者68例,均行高场强磁共振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 MRI)、阵列空间敏感编码技术(ASSET)。结果在68例临床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中,经高场强MRI检查提示前列腺癌57例,经病理证实46例,即真阳性46例;假阳性11例;真阴性8例;假阴性3例。前列腺癌的高场强MRI诊断准确性为79.4%,敏感性83.1%,特异性72.1%。结论高场强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 前列腺肿瘤 诊断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诊断中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张钊 杜乃熠 +2 位作者 刘兵 赵树军 康志雷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9年第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新生儿科确诊的90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n=51)、中度组(n=... 目的探讨高场强磁共振的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自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新生儿科确诊的90例HIE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n=51)、中度组(n=27)、重度组(n=12)。采用高场强磁共振3.0T扫描仪对患儿头颅进行常规MRI及SWI序列扫描。比较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对HIE患儿的检出率,同时,观察常规MRI序列与SWI序列对HIE患儿出血灶及静脉扩张的检出率。结果不同临床分度患儿的检查时日龄、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0例新生儿HIE早期诊断结果中,常规MRI序列的检出率为87.8%(79/90),SWI的检出率为92.2%(83/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临床分度,常规MRI序列影像与SWI检出的轻度、中重度患儿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WI在轻度、中度HIE患儿中的出血灶及静脉扩张检出率均明显低于重度HIE患儿;SWI在轻度HIE患儿中的出血灶及静脉扩张检出率均明显低于中度HIE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IE分度患儿,SWI对出血灶及静脉扩张检出率均高于常规MRI序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磁共振的SWI对新生儿颅内出血具有高度敏感性,可应用于新生儿HIE的早期诊断,为合理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 磁敏感加权成像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早期诊断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黎川 田小川 方卫东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 研究脊髓型颈椎病 (CSM)的MRI成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主诉有颈肩痛或 和肢体麻木、乏力就诊者 13 4例 ,经诊断CSM者 80例 ,并根据临床表现分组比较MRI表现。结果 非CSM者MRI表现出椎间盘变性或轻度突出、骨赘形成但... 目的 研究脊髓型颈椎病 (CSM)的MRI成像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主诉有颈肩痛或 和肢体麻木、乏力就诊者 13 4例 ,经诊断CSM者 80例 ,并根据临床表现分组比较MRI表现。结果 非CSM者MRI表现出椎间盘变性或轻度突出、骨赘形成但不构成对脊髓压迫 ;CSM病例表现不同程度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及硬膜囊和脊髓受压 ,其中 69例 ( 86.2 5 % )脊髓受压 ,11例 ( 13 .75 % )脊髓受压变性。临床症状严重者 ,MRI表现出颈髓变性显著增多 ,术后脊髓变性信号仍存在。结论 高场强MRI可良好显示CSM中椎间盘退变突出、骨赘形成及脊髓受压变性 ,为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 CSM MRI 神经根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对重型创伤性脑损伤的预后评价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雨 杜彦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8期94-97,共4页
目的 研究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的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TI)检查结果,以及DTI的检查结果与STBI患者预后的关系,评价其在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 目的 研究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的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imaging,DTI)检查结果,以及DTI的检查结果与STBI患者预后的关系,评价其在预后方面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内蒙古林业总医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神经外科治疗的STBI患者42例(STBI组),选取同期正常成年人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入院后对STBI组患者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估患者病情严重性,伤情稳定后对两组进行高场强DTI检查,分析并比较两组各向异性分数(FA)值.治疗后统计STBI组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分析DTI检查结果与GOS评分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①STBI组脑干区和胼胝体压部各FA值[(0.693±0.060)、(0.608±0.046)]均低于正常对照组[(0.898±0.078)、(0.841±0.0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STBI组患者中,GOS评分4~5分者3例,GOS评分3分者21例,GOS评分为2分者11例,GOS评分1分者7例.经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STBI组患者FA值与GOS评分之间成正相关关系(r=0.372,P=0.006).结论 高场强磁共振DTI检查可以作为评估STBI患者脑损伤程度以及判断预后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结合弥散成像技术对进展期宫颈癌化疗效果的评价价值 被引量:2
9
作者 王艳 康嗣如 田荣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8年第18期2715-2718,2721,共5页
目的分析高场强磁共振结合弥散成像技术对进展期宫颈癌化疗效果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进行治疗的子宫颈原位癌患者20例、子宫颈进展癌患者80例、体检的健康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正常宫颈与各类型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 目的分析高场强磁共振结合弥散成像技术对进展期宫颈癌化疗效果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进行治疗的子宫颈原位癌患者20例、子宫颈进展癌患者80例、体检的健康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正常宫颈与各类型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比较化疗宫颈鳞癌患者与宫颈腺癌患者扩散敏感梯度b=800mm2/s及b=2 000mm2/s时的ADC平均值,统计不同预后患者的ADC值及变化率,并对比化疗不同时段患者ADC值与肿瘤体积变化情况。结果子宫颈进展癌患者的ADC值低于正常体检者及子宫颈原位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不同b值检测宫颈腺癌患者的ADC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宫颈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不同b值检测宫颈腺癌患者的ADC平均值均明显高于宫颈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不同疗效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可见全部缓解(CP)患者ADC值最高为(1.830 4±0.214 7)×10-3 mm2/s,其次为部分缓解(PR)患者为(1.502 5±0.187 5)×10-3 mm2/s,疾病稳定(SD)患者相对较低为(1.401 7±0.157 6)×10-3 mm2/s,疾病进展(PD)患者ADC值最低为(1.387 9±0.166 1)×10-3 mm2/s。不同化疗预后患者ADC变化率以CP最大,其次为预后PR和预后SD患者,预后为PD患者ADC变化率最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患者ADC值为(0.988 7±0.182 6)×10-3 mm2/s,化疗2个疗程后为(1.225 4±0.221 4)×10-3 mm2/s,化疗结束后为(1.658 7±0.244 3)×10-3 mm2/s,ADC平均值呈现出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化疗疗程增加,患者肿瘤体积也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磁共振结合弥散成像可辅助判定宫颈癌病变程度,预测进展期宫颈癌化疗效果,准确性高,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宫颈癌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高场强磁共振 弥散成像技术 化疗 预后
下载PDF
梨状肌综合征应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军 刘敏 +1 位作者 万姹嫣 邵继满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3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梨状肌综合征(PMS)应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57例PM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MRI不同模式下阳性检出率,分析患者核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结果经检查后,MRI弥散加权成像阳性检... 目的探讨梨状肌综合征(PMS)应用高场强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57例PM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MRI不同模式下阳性检出率,分析患者核磁共振影像学特征。结果经检查后,MRI弥散加权成像阳性检出率为92.98%,MRN三维扫描为84.21%,MRI平扫为71.93%,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检查后,①T2W1及抑脂序列检查: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因水肿与炎性病变患侧呈现高信号,同时可发现脂肪、纤维索条等混杂信号;②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机体受损梨状肌由于水分子弥散受限,呈现高信号;③MRN三维扫描:通过对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进行重建,可发现梨状肌内存在患侧坐骨神经,同时因梨状肌发生该病导致其增粗,位移、受压。结论高场强磁共振成像模式中MRI弥散加权成像阳性检出率较高,但其他影像模式同样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诊断时可三者联合使用,以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降低误诊、漏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状肌综合征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平扫 磁共振周围神经成像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短暂性脑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6
11
作者 单崴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6年第1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7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继发脑梗塞的39例进展型患者为观察A组,另58例初发型患者为观察B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成...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患者采用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7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继发脑梗塞的39例进展型患者为观察A组,另58例初发型患者为观察B组,同期选择4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所有样本均开展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检查与颈动脉彩超检查,并评估磁共振弥散成像与颈动脉检查结果的相关性,并分析该种诊断方式在短暂性脑缺血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磁共振检查病灶数、直径以及颈动脉彩超内膜-中层厚度、斑块发生率、血栓发生率与中重度狭窄率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A组患者上述指标除血栓发生率外均显著高于观察B组,磁共振弥散成像与颈动脉彩超数据呈正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短暂性脑缺血的检测结果同颈动脉彩超呈正相关性,在初发型与进展型病灶诊断均具良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 高场强磁共振弥散成像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辉 徐红卫 +1 位作者 吴峰 姜喜锋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2年第5期436-438,共3页
目的 分析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60个病灶)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多层螺旋CT和高场强MRI检查,... 目的 分析高场强磁共振成像(MRI)和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小肝癌中的诊断价值及检出率。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46例(60个病灶)小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多层螺旋CT和高场强MRI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2组检出率。结果 CT平扫呈高密度、等密度和低密度,经由增强扫描后,动脉期主要呈明显强化高密度表现。MRI的T加权成像呈高信号、等信号和低信号,T加权成像主要表现为高信号,经由增强扫描后,动脉期主要呈明显强化高信号。CT平扫检出率(61.67%)低于高场强MRI(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χ~2=3.968,P=0.046)。CT、MRI增强扫描检出率中,动脉期(91.67%、93.33%)、门脉期(75.00%、66.67%)、延迟期(73.33%、8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20,P=0.729;χ~2=1.008,P=0.315;χ~2=0.745,P=0.388)。结论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和高场强MRI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可提高小肝癌检出率,高场强MRI具有多序列成像特点,能够通过不同信号特征反应结节性病变的组织成分,两者若联合使用更能够显著提高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 小肝癌 检出率
下载PDF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评估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雨 杜彦李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4期9-11,共3页
目的评价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在重型颅脑损伤伤情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2010年3月~2012年9月42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急性期行GCS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性,并进行常规MR检查,同时进行高场强DTI检查。结果 42例STB... 目的评价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在重型颅脑损伤伤情评估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2010年3月~2012年9月42例STBI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急性期行GCS评分,评估患者病情严重性,并进行常规MR检查,同时进行高场强DTI检查。结果 42例STBI患者中,常规MR检查共检出98个病灶,高场强DTI检查共检出119个病灶;小于2mm的微小病灶组中,常规MR检查共检出7个病灶,高场强DTI检查共检出22个病灶。结论高场强DTI检查较常规MR检查对微小病灶检出率较常规MR高,其结果可以作为评估STBI患者病情严重性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检查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下载PDF
膝关节半月板病变的高场强磁共振扫描(附11例报告)
14
作者 陈立光 赵斌 +2 位作者 柳澄 王光彬 李成利 《医学影像学杂志》 1993年第1期1-2,57,共3页
通过11例膝关节半月板病变(撕裂和退变)的分析,并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MR诊断、图像特征及其优点等,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
关键词 膝关节半月板 撕裂 退变 高场强磁共振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SW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及病灶检出率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国兰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3期98-99,共2页
目的:分析高场强磁共振SW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及病灶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2月因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至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患者100例,有9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金标准得以确诊,将所有患者均给予MRI常规序列扫描与3... 目的:分析高场强磁共振SW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效果及病灶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12月因疑似颅内海绵状血管瘤至我院接受诊断治疗的患者100例,有90例患者经手术病理金标准得以确诊,将所有患者均给予MRI常规序列扫描与3.0T MRI高场强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扫描,对比两种诊断方式对诊断效果及病灶检出率。结果:相比于MRI常规序列扫描,高场强磁共振SWI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显著较高,病灶检出率显著较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应用高场强磁共振SWI具有良好的诊断效果,病灶检出率更多,值得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 SWI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诊断效果 病灶检出率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与CT扫描对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6
作者 范辉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对比高场强磁共振与CT扫描对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3-07收治的130例颅脑损伤患者,对患者进行高场强磁共振和CT扫描,分析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扫描结果。结果高场强磁共振扫描阳性血肿169处,而CT扫描为12... 目的分析对比高场强磁共振与CT扫描对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3-07收治的130例颅脑损伤患者,对患者进行高场强磁共振和CT扫描,分析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扫描结果。结果高场强磁共振扫描阳性血肿169处,而CT扫描为123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肿块厚度的减少,CT扫描的显示率逐步低于高场强磁共振扫描,当血肿≥6.0 mm时,CT扫描显示率为75.0%~86.7%,当血肿<6.0 mm时,显示率57.1%~69.7%。结论高场强磁共振可有效显示急性硬膜下血肿情况,扫描清晰度显著优于CT扫描,且随着血肿厚度的减少扫描优势逐步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 CT诊断 急性硬膜下血肿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Willis环血管成像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分析
17
作者 李天然 董其龙 +1 位作者 钱根年 郑春雨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 探讨Willis环的解剖形态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 3D TOF MRA技术进行脑血管Willis环成像。结果 Willis环显示完整性为 5 4.9% ,Willis环属支的显示率为 10 0 % ,Willis环的主要变异类型为大脑前动脉左右不对称 ,大脑中... 目的 探讨Willis环的解剖形态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 3D TOF MRA技术进行脑血管Willis环成像。结果 Willis环显示完整性为 5 4.9% ,Willis环属支的显示率为 10 0 % ,Willis环的主要变异类型为大脑前动脉左右不对称 ,大脑中动脉侧裂段起始点位置不恒定 ,胎生型大脑后动脉等。动脉瘤患者中脑血管变异者为 83 % ,脑血管畸形者中脑血管变异者占 12 % ,脑梗死及脑出血中脑血管变异者占 1.6%。结论 Willis环的形态变异较大 ,与脑动脉瘤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成像 Willis环成像 脑血管疾病 诊断 解剖形态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梅毅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5期79-80,共2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高场强磁共振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60例为研究样本,应用德国西门子出产的型号为3.0T的高场强磁共振仪器为检查仪... 目的:研究并分析高场强磁共振在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撕裂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经手术证实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60例为研究样本,应用德国西门子出产的型号为3.0T的高场强磁共振仪器为检查仪器,对所有研究样本进行高场强磁共振诊断,将高场强磁共振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0例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患者中,有57例检查结果为膝关节半月板撕裂,诊断符合率95%.其中,与手术证实的结果相比,Ⅰ级和Ⅱ级膝关节半月板撕裂的符合率均为100%,Ⅲ级符合率为80%,Ⅳ级符合率为75%.结论:在膝关节半月板撕裂鉴别和诊断中,应用高场强磁共振,诊断的准确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 膝关节 半月板撕裂 应用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在大脑中动脉粥样斑块成像中的应用
19
作者 钱秋平 王苇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13期150-152,共3页
1背景知识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随着粥样硬化斑块的发展,除了对管腔形成占位效应,引起管腔狭窄外,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 大脑中动脉 斑块
下载PDF
高场强磁共振在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跃龙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第14期171-173,共3页
目的:研究高场强胆红素脑病,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治疗.方法:现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入住我院的胆红素脑病新生儿84例,按血胆红素水平分为A、B、C、D四组,各21例,A组为正常生理性黄疸、B组为轻度升高、C组为中度升高、D组为重度升... 目的:研究高场强胆红素脑病,乳腺磁共振在乳腺癌诊断治疗.方法:现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入住我院的胆红素脑病新生儿84例,按血胆红素水平分为A、B、C、D四组,各21例,A组为正常生理性黄疸、B组为轻度升高、C组为中度升高、D组为重度升高,均运用高场强磁共振进行诊断,比较新生儿左右、双侧苍白球T1W I、T2WI信号强度以及FA值、ADC值和eADC值.结果:A、B、C三组新生儿双侧苍白球T1WI信号强度明显提升,A、B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C组显著高于A、B两组(P<0.05),D组显著高于A、B、C三组(P<0.05),四组新生儿FA值、ADC值、eADC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诊断胆红素脑病新生儿的过程当中,运用高场强磁共振进行诊断,效果确切,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场强磁共振 胆红素脑病 血胆红素水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