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测定白花蛇舌草不同采收期及不同部位中异高山黄芩素含量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广尚 杨培民 +2 位作者 王新凤 李芳 高鹏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49-51,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采收期白花蛇舌草茎、叶中异高山黄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44∶56),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结果:异高山黄芩素进样量在0....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采收期白花蛇舌草茎、叶中异高山黄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44∶56),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5℃。结果:异高山黄芩素进样量在0.145~1.595μg线性关系良好(r=1)。异高山黄芩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7%,RSD 0.95%。8~9月份采收的白花蛇舌草中异高山黄芩素含量最高,叶中含量是茎中含量的3~4倍。结论:该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控制,并为白花蛇舌草合理采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高山黄芩素 高效液相色谱 采收期
原文传递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异高山黄芩素的含量 被引量:3
2
作者 曹广尚 杨培民 周鹏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50-652,共3页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新活性成分异高山黄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45:55),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异高山黄...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白花蛇舌草中新活性成分异高山黄芩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Kromasi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45:55),检测波长280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异高山黄芩素在13.2~145.2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异高山黄芩素的平均样回收率N99.77%(RSD=0.6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用于白花蛇舌草中异高山黄芩素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白花蛇舌草 高山黄芩素
原文传递
粉花山扁豆茎叶中1个新的黄酮类化合物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闪闪 黄文忠 +7 位作者 高雪梅 曾广智 陶春瑶 崔笛 朱鸿 张再 李干鹏 蒋孟圆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9年第1期1-4,共4页
运用硅胶、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决明属植物粉花山扁豆(Cassia nodosa Buch.-Ham.ex Boxb)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粉花山扁豆茎叶中分离鉴定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包括1个未见报道的黄酮类... 运用硅胶、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决明属植物粉花山扁豆(Cassia nodosa Buch.-Ham.ex Boxb)茎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粉花山扁豆茎叶中分离鉴定了5个黄酮类化合物,包括1个未见报道的黄酮类化合物,命名为山奈酚-3-O-[(4″,5″-O-异丙叉基)-α-L-吡喃鼠李糖苷(1);以及4个已知的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奈酚-3-O-β-D-吡喃鼠李糖苷(2)、3,5,7,3',4'-五羟基黄酮(3)、高山黄芩素(4)、5,7,3',4'-四羟基黄酮(5).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5为已知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明属 粉花山扁豆 黄酮类化合物 高山黄芩素 山奈酚
下载PDF
半枝莲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梁晨 杨国春 +2 位作者 李丹慧 胡潇潇 孙立新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4322-4325,共4页
目的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手段进行分离,采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半枝莲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 目的研究半枝莲Scutellaria barbata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AB-8大孔吸附树脂、硅胶、聚酰胺和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多种手段进行分离,采用核磁共振等波谱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结果从半枝莲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高车前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1)、芹菜素(2)、野黄芩苷(3)、野黄芩素(4)、木犀草素(5)、野黄芩苷甲酯(6)、异高山黄芩素-8-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7)、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6″-甲酯(8)、4′-羟基汉黄芩素(9)、5,4′-二羟基-6,7,3′,5′-四甲氧基黄酮(10)、异高山黄芩素(11)、6-羟基木犀草素(12)、5-羟基-6,7,3′,4′-四甲氧基黄酮(13)、三裂鼠尾草素(14)。结论化合物7为首次从唇形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和13为首次从黄芩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12为首次从半枝莲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科 黄芩 半枝莲 高车前-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 黄芩苷甲酯 高山黄芩素-8-O-β-D-葡萄糖醛酸-6″-甲酯 6-羟基木犀草 5-羟基-6 7 3′ 4′-四甲氧基黄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