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55篇文章
< 1 2 19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战佩英 何迪 +1 位作者 周丽威 郑君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4-68,共5页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铸魂育人功能,是地方高师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培养青年学生责任担当的最好教科书和精神滋养场域。该文在分析地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瓶颈的基础上,解读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具有重要的铸魂育人功能,是地方高师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是培养青年学生责任担当的最好教科书和精神滋养场域。该文在分析地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瓶颈的基础上,解读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和必要性,提出红色文化融入地方高师院校的实践路径。新时代地方高师院校应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促进红色基因传承,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文化 地方高师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下载PDF
高师院校“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探索
2
作者 任春茂 何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8-61,共4页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断重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已成为高师院校学前专业的必修课,但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存在问题,使得“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准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较差。因此,应从... 随着社会对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不断重视,“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已成为高师院校学前专业的必修课,但由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存在问题,使得“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准幼儿教师”的职业素养较差。因此,应从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强化“准幼儿教师”职业生活体验、加强隐性职业道德课程建设等方面对高师院校“幼儿教师职业道德”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整体提升“准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职业道德 课程教学
下载PDF
浅谈高师院校合唱指挥课程教学改革策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090-0093,共4页
合唱指挥是高等师范院校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育专业人员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在国内已有很长的历史。但从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门课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对... 合唱指挥是高等师范院校为培养中、小学音乐教育专业人员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在国内已有很长的历史。但从当前高等师范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门课的教学还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不利于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的顺利推进,对此有必要加以研究和重视。本文对此做了相关研究,分析了高师院校合唱指挥课程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教学改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合唱指挥 音乐教学 中小学音乐教育
下载PDF
循证取向的高师院校课堂教学改进
4
作者 汤颖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134-139,共6页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高师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调查表明,师范生亟待发展实践创新素养、教学研究能力,高师课堂教学亟待改进思想理念和教学方法。基于“证据”进行实践的循证教学为高师院校课堂教学改革增添了过程性活力和...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有利于高师院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调查表明,师范生亟待发展实践创新素养、教学研究能力,高师课堂教学亟待改进思想理念和教学方法。基于“证据”进行实践的循证教学为高师院校课堂教学改革增添了过程性活力和方法论指导。循证取向的高师课堂教学改进有赖于教育者形成基于学生“前见”理解的主体生命角色的移情体验,教师教学过程中“以证为明”的方法论精进,营建对话理解的课堂教学反馈文化以及小组教学表现性评价的教学机制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 高师院校 课堂教学 教学改进
下载PDF
地方高师院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模式的构建及推进路径——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十百千”工程为例
5
作者 石群山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3期51-56,共6页
地方高师院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责无旁贷。“十百千”工程服务模式是基于系统性、针对性、开放性和持续性等服务理念而创建的,其要义是重点帮扶10所乡村学校、选派100名教师服务乡村基础教育、安排1000名师范生实习支教。该模式对于乡村... 地方高师院校服务乡村教育振兴责无旁贷。“十百千”工程服务模式是基于系统性、针对性、开放性和持续性等服务理念而创建的,其要义是重点帮扶10所乡村学校、选派100名教师服务乡村基础教育、安排1000名师范生实习支教。该模式对于乡村教育优质发展、提升乡村学校教学水平、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促进师生专业成长等都具有重要意义。统筹规划、目标导向、多向合力、持续创新是“十百千”工程服务模式的推进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教育振兴 服务模式 地方高师院校 “十百千”工程
下载PDF
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技能培养策略
6
作者 谢景力 谯银 李荣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5期30-33,共4页
文章基于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技能的内涵和意义,首先阐述了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了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技能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高师院校数学师范生技能培养策略。
关键词 数学师范生 高师院校 教学技能
下载PDF
高师院校与地方基础教育合作困境及改进
7
作者 程守梅 杨洋 李念航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82-84,共3页
高师院校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合作模式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合作模式多样,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和进步,但依然存在资源分配不均、教育理念与实践差异较大、沟通与协调困难、教学模式与需求脱节等现实困境。这就需要高... 高师院校与地方基础教育的合作模式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合作模式多样,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和进步,但依然存在资源分配不均、教育理念与实践差异较大、沟通与协调困难、教学模式与需求脱节等现实困境。这就需要高师院校与地方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共同开展师资培训、课程设计和教学研究等活动,并逐步优化地方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进而提升地方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教育 地方基础教育 合作模式 沟通机制 资源分配
下载PDF
高师院校师范生“德能并进”教育实习模式的实施路径——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
8
作者 陈丽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11期033-036,共4页
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是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教学实际,锻炼自身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获得教师职业的初步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模式有利于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成效,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培养他们的... 高师院校的教育实习是师范生了解中小学教学实际,锻炼自身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获得教师职业的初步知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教育实习模式有利于提高师范生教育实习的成效,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专业发展目标,培养他们的教师职业认同感。针对传统教育实习“重知识、重技能、轻师德”的现状,下文提出了“德能并进”的教育实习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师范生 教育实习 德能并进 实施路径
下载PDF
高师院校“课程思政”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
9
作者 张雳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4年第12期082-085,共4页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任务的重要措施。现实中,部分教师贯彻实施效果不佳,表现为: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缺乏实施“课程思政”的动机,挖掘课程教材中“思政”要素不够,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欠缺等。本文在... “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任务的重要措施。现实中,部分教师贯彻实施效果不佳,表现为:对“课程思政”认识不到位,缺乏实施“课程思政”的动机,挖掘课程教材中“思政”要素不够,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能力欠缺等。本文在理清课程思政内涵基础上结合实践 提出了富有针对性的举措,包括;确定育人的课程目标;挖掘课程的思政要素;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以身作则,榜样示范;利用信息化提升教学效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师院校 探索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视域下地方高师院校人文教育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君宇 《高教学刊》 2024年第8期80-84,共5页
地方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教师人文素养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养不仅指具备人文知识,还包括理解人文思想、具备人文方法、拥有人文精神和展现人文行为。开展人文教育是有效应对专业教育带来的持续冲击,满足师范生全... 地方高师院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教师人文素养是教育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素养不仅指具备人文知识,还包括理解人文思想、具备人文方法、拥有人文精神和展现人文行为。开展人文教育是有效应对专业教育带来的持续冲击,满足师范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有效提升师范生必备的职业素养,培养具有教育家精神的未来教师的必然要求。当前,地方高师院校的人文教育与强师建设要求仍有差距,主要表现为师范生人文知识储备不足,价值观趋向功利化、职业信念不坚定三个方面。为此,地方高师院校课程设置的实践取向,教师的学科化取向和校园文化建设亟待改进。强化地方高师院校的人文教育,须优化师范专业课程设置,融人文教育于专业教育,提升教师人文素养,构筑优良文化环境,厚植文化育人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师院校 人文教育 专业教育 职业素养
下载PDF
高师院校师范生STEAM教育素养提升策略探析
11
作者 陈思曼 朱海雪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39-47,共9页
为提升基础教育阶段STEAM教育质量,从师范生STEAM教育素养的构成出发,归纳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师范生STEAM教育素养在学科基础、教育理念理解、课程开发及课程实施等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高师院校师范专业STEAM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师... 为提升基础教育阶段STEAM教育质量,从师范生STEAM教育素养的构成出发,归纳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师范生STEAM教育素养在学科基础、教育理念理解、课程开发及课程实施等4个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高师院校师范专业STEAM教育现状的分析发现,师范生STEAM教育素养相关问题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限制了师范生STEAM学科基础的深化,传统教学内容局限了师范生对STEAM教育理念的理解,常规教学方法束缚了师范生STEAM课程开发的融合,传统实践模式制约了师范生STEAM课程实施的效果。基于此,提出高师院校师范专业提升师范生STEAM教育质量的方式方法,以期为促进师范生STEAM教育素养的提升提供若干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教育 教育素养 师范生 PBL教学法 课程模式 教师教育 高师院校
下载PDF
地方高师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 返乡教育实习的优化策略
12
作者 邬春芹 韩典荣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0-36,124,共8页
返乡教育实习是我国多个省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返乡教育实习有助于提高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能力,缓解其职业焦虑,培育其乡村教育情怀,建构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目前定向师范生返乡教育实习存在以下问题:... 返乡教育实习是我国多个省份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返乡教育实习有助于提高乡村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能力,缓解其职业焦虑,培育其乡村教育情怀,建构其乡村教师身份认同。目前定向师范生返乡教育实习存在以下问题:实习的目标不明确,实习的协同指导不足,实习指导教师的遴选与培训缺失,实习的质量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等。为了提升定向师范生返乡教育实习的质量,可以从明确乡村定向生实习的目标,完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师范院校、乡村学校的协作模式,建立实习指导教师的遴选与培训机制,优化实习质量保障体系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 乡村定向师范生 返乡教育实习
下载PDF
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师院校声乐教学的策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孔江闽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4年第1期0115-0118,共4页
将中国民族的音乐文化因素融入高师院校的声乐课堂中,不仅可以使我们的声乐教育更加的丰富多彩,而且对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声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所以,要想提... 将中国民族的音乐文化因素融入高师院校的声乐课堂中,不仅可以使我们的声乐教育更加的丰富多彩,而且对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现代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声乐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所以,要想提升高师院校的声乐教育水平,就需要全面掌握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认识到将其与传统音乐文化融合的重要性,并根据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声乐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采用一种科学的方式将其导入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唯有如此,方才能切实提高我国高师院校的声乐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声乐教学 传统音乐文化 融合策略
下载PDF
新文科背景下地方高师院校《英语语言学》“金课”建设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静莹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4年第4期31-33,共3页
在新文科背景下,本文结合英语专业金课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英语语言学》课程的现存问题,讨论了该课程金课建设的目标,提出了该课程金课建设的实践路径,旨在提高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等的创新性,促进学生高阶性的学习,师生共... 在新文科背景下,本文结合英语专业金课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地方高师院校《英语语言学》课程的现存问题,讨论了该课程金课建设的目标,提出了该课程金课建设的实践路径,旨在提高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等的创新性,促进学生高阶性的学习,师生共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地方高师院校 英语语言学 金课建设
下载PDF
高师院校为乡村文化振兴赋能增效
15
作者 马维启 王瑞红 +1 位作者 唐琼 崔羽 《文化产业》 2024年第33期133-135,共3页
乡村文化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多数高师院校既有师范底色,又有地方性和应用型特点,能较好地参与、引领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但高师院校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普遍存在能力不足、针... 乡村文化能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大多数高师院校既有师范底色,又有地方性和应用型特点,能较好地参与、引领和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但高师院校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中普遍存在能力不足、针对性不强、合作不够、效果不佳等问题,需要不断完善政府主导、高校支持、乡村参与、社会协同机制,探索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文化研究和传承创新、文化传播和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曲靖师范学院近年实施了多样化、有针对性的乡村文化振兴措施,取得了乡村教师和运营人才培养培训、农业科技革新和应用、乡村文化服务和传承等显著成效,为高师院校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人才培养培训 曲靖师范学院 乡村教师 乡村振兴 科技革新 传承创新 文化支撑
下载PDF
高师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评《创新创业:思维、方法与能力》
16
作者 孙玮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I0007-I0008,共2页
当今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这是因为:(1)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和... 当今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这是因为:(1)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这种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生存至关重要。在就业市场上,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更受欢迎,他们在职场中更具竞争力。(2)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升级。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而创新创业教育则是连接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的重要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师院校 创业意向 产业升级 批判性思维 高等教育改革
下载PDF
协同与存异:新时代高师院校与幼儿园的合作现状与优化建议——基于C市的调查
17
作者 李雪 刘意如 庞小玲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80-85,共6页
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回应广大百姓对“幼有优育”的美好向往和殷切期盼,需要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学前教师队伍。高师院校与幼儿园的合作是促进学前教育教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715名重庆市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儿教师... 推动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回应广大百姓对“幼有优育”的美好向往和殷切期盼,需要一批高素质、专业化的学前教师队伍。高师院校与幼儿园的合作是促进学前教育教师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715名重庆市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幼儿教师具有比较强烈的合作意愿,单一化的合作内容占据主要比例,线下群体交流是主要的合作方式,合作保障措施尚有提升空间。建议从深化协同共赢的合作理念、构建匹配性强的差异化合作内容、拓展灵活多样的合作途径、健全合作管理保障机制等方面入手优化合作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幼儿园 协同 差异化 合作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江西高师院校书法教育强基提升策略研究
18
作者 吴尧天 程凌云 《豫章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49-54,59,共7页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我国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江西高师书法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通过调研江西省师范类高校书法教育现状和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后发现:“双减”背景下,师范类高校在书法师资、课程、资源等...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我国基础教育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江西高师书法教育迎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通过调研江西省师范类高校书法教育现状和统计、分析相关数据后发现:“双减”背景下,师范类高校在书法师资、课程、资源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要从整合与优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整合信息化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高师院校 书法教育 强基提升策略
下载PDF
高师院校师范生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及其培育路径
19
作者 朱星樽 闫肃 +1 位作者 谢修鸿 明龙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1期127-132,共6页
高师院校是培育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场域,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是否获得了良好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培育,不仅影响其自身全面发展,而且关乎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改革的成效。高师院校有必要通过对教育教学改革立德树人价值取... 高师院校是培育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场域,作为“准教师”的师范生是否获得了良好的课程思政育人能力培育,不仅影响其自身全面发展,而且关乎基础教育和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改革的成效。高师院校有必要通过对教育教学改革立德树人价值取向的深化、通识类课程思想性实施原则的强化、专业特色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校地协同育人虚拟教研室的构建以及教师教育者课程思政育人的示范性激发等路径培育师范生课程思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师范生 课程思政能力 立德树人
下载PDF
高师院校师范类专业实习生角色冲突——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20
作者 高洁 苏瑾 +5 位作者 张美晨 王碧梅 杨丹 杨雨萌 冀莫 卢润泽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43-48,共6页
教育实习在师范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锤炼学生实践能力、深化学生教育认知的核心环节。以S校40名师范类专业实习生为样本,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索并分析师范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角色冲突现象。研究发现,... 教育实习在师范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锤炼学生实践能力、深化学生教育认知的核心环节。以S校40名师范类专业实习生为样本,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深入探索并分析师范生实习过程中出现的角色冲突现象。研究发现,师范生在实习期间面临着多重角色的扮演与多种职责的履行,这往往导致角色期待、角色能力及角色实践之间的内在冲突,同时也存在因同时承担不同角色任务和职责而引发的角色间冲突。基于此,从实习生的角色认识、角色学习、角色支持及角色适应等四个维度出发,提出相应策略,缓解实习生角色冲突压力,促进实习生角色完善,进而提高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为后续适应教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师院校 师范生 实习生 角色冲突 扎根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