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例妊娠合并高度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随访观察期间的护理
1
作者 张瑞女 李鹃 张礼婕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4X期1164-1165,共2页
高度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Ⅲ),其进展率高,当病理组织学证实CINⅢ后应积极进行处理,对年轻患者考虑保留其生育功能,应尽快行局部切除。妊娠期间CINⅢ进展为宫颈浸润癌的极为罕见,而产后自然消退率却相对较高。因此,妊娠期... 高度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CINⅢ),其进展率高,当病理组织学证实CINⅢ后应积极进行处理,对年轻患者考虑保留其生育功能,应尽快行局部切除。妊娠期间CINⅢ进展为宫颈浸润癌的极为罕见,而产后自然消退率却相对较高。因此,妊娠期干预的主要目的在于排除妊娠期的宫颈早浸癌或浸润癌。对妊娠期合并CINⅢ的患者必须进行严密随访,现把我院1例妊娠合并CINⅢ患者随访观察期问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高度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 护理
下载PDF
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
2
作者 杜素果 宋永祯 +1 位作者 刘忠杰 赵宁 《中国性科学》 2024年第10期96-10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子宫颈H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宫颈锥切术治疗。根据是否存在锥... 目的探讨基于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子宫颈HSI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宫颈锥切术治疗。根据是否存在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分为研究组(n=39)和对照组(n=121),术后切缘阳性或有病灶残留为研究组,术后切缘阴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子宫颈HSIL患者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结果子宫颈HSIL患者锥切术后切缘阳性率为24.38%,切缘阳性患者中病灶残留率为48.72%。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病变级别、累及象限、累及腺体、转化区类型、电切环形状、锥切深度、锥切宽度、锥切体积、接触性出血均为子宫颈HSIL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HR-HPV、病变级别、累及象限、累及腺体、转化区类型、电切环形状、锥切深度、锥切宽度、锥切体积、接触性出血均为子宫颈HSIL患者锥切术后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的影响因素,临床应结合相关影响因素优化治疗方案,以减少切缘阳性及病灶残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高度上皮内 锥切术 切缘阳性 病灶残留
下载PDF
改良宫颈环形电切术与传统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中的效果比较
3
作者 林培宣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3期58-62,共5页
目的比较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采用改良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传统宫颈环形电切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泉州玛珂迩妇产医院阴道镜室的第一次接受LEEP治疗的60例HISL育龄期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 目的比较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采用改良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与传统宫颈环形电切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泉州玛珂迩妇产医院阴道镜室的第一次接受LEEP治疗的60例HISL育龄期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改良LEEP术组(30例)和传统LEEP术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阴道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量、手术时间、宫颈再生率。结果改良LEEP术组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LEEP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LEEP术组的术中阴道出血量少于传统LEEP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LEEP术组的术后1d~1周发生的再出血率低于传统LEEP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LEEP组的术后12月宫颈长度测量长于传统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LEEP组的术后宫颈再生率优于传统LEE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SIL患者采用改良LEEP术,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及术后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宫颈再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电切术 高度上皮内 再生 阴道出血 效果
下载PDF
阴道、宫颈微生态及局部免疫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依喜 张妍 陈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4年第5期522-524,共3页
宫颈癌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宫颈癌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1-2]。近几年,研究发现异常的阴道微生态在宫... 宫颈癌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宫颈癌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1-2]。近几年,研究发现异常的阴道微生态在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免疫力下降、病原微生物增加、新的致病菌侵入都会引起阴道微生态失衡,进而增加HPV持续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 阴道微生态 微生态 人乳头病毒 局部免疫
下载PDF
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病人子宫颈切除术后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宪伟 袁风菊 +3 位作者 徐培 何小艳 成思颖 杨志蓉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12期2412-2416,共5页
目的评估接受宫颈切除术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人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性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德阳市人民医院342例接受宫颈切除术的HSIL妇女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HPV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持续... 目的评估接受宫颈切除术的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病人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性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德阳市人民医院342例接受宫颈切除术的HSIL妇女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HPV检测结果将其分为持续感染组(n=53)和对照组(n=289)。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了病人的临床特征与术后HPV感染持续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342例病人中53例(15.5%)出现了术后HPV的持续感染,持续感染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年龄[(46.74±6.24)岁比(43.90±8.16)岁](P<0.05)、持续感染组中绝经、HPV16/18亚型、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CINⅢ)、累及腺体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45.3%比31.1%、67.9%比51.2%、62.3%比43.3%、47.2%比32.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40岁、HPV16/18亚型、CINⅢ是HSIL病人子宫颈切除术后HPV持续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40岁,HPV16/18亚型,CINⅢ的病人在宫颈切除术后更容易出现HPV持续性感染,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此类型病人的随访和术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内 乳头病毒感染 子宫切除术 年龄 危险因素 回归分析
下载PDF
炎症细胞因子与HPV感染合并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晓颖 陈志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8期179-184,共6页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触发慢性炎症免疫机制,可进一步引发SIL,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宿主通过白介素家族、淋巴细胞亚群等因子诱发... 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IL)是与子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病变。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触发慢性炎症免疫机制,可进一步引发SIL,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宿主通过白介素家族、淋巴细胞亚群等因子诱发免疫应答或免疫逃逸,使患者临床转归及预后均受到不同影响。对此类因子的研究已经成为肿瘤免疫方面的热点问题。展望监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相关细胞因子在健康人群及患病人群在不同阶段变化的潜在价值,以期为SIL患者诊断治疗方案提供临床新思路,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细胞因子 子宫上皮内
下载PDF
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的“即诊即治”策略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凤云 曹云桂 +3 位作者 杨波 顾萍 朱梅娟 甘晓卫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应用"即诊即治"策略的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细胞学检查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并经阴道镜检查、镜下活检及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的患者76例,按阴道镜RCI评分分成高评分组、低评分组,对... 目的探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应用"即诊即治"策略的价值。方法选取宫颈细胞学检查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并经阴道镜检查、镜下活检及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治疗的患者76例,按阴道镜RCI评分分成高评分组、低评分组,对组织病理结果及过度治疗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RCI高评分组CINⅡ、Ⅲ及以上病变比例为97.4%,低评分组59.5%,高评分组过度治疗率2.6%,低评分组40.5%(P<0.001),不同RCI评分组的过度治疗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评分组过度治疗率显著低于低评分组。结论对于细胞学为HSIL,经阴道镜检查RCI高评分,提示高度病变的患者,采取"即诊即治"策略快速而有效地进行诊治,是较为适宜的;而细胞学检查HISL、RCI低评分者,仍以传统三阶梯方案进行筛查诊治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上皮内 即诊即治 阴道镜检查 LEEP
下载PDF
“即诊即治”法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玲 吴红 +1 位作者 姚红霞 徐静 《中国临床医学》 2010年第2期284-285,共2页
目的:探讨"即诊即治"法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152例,随机分成2组:A组67例给予"三阶梯"治疗,B组85例按"即诊即治"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目的:探讨"即诊即治"法在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患者152例,随机分成2组:A组67例给予"三阶梯"治疗,B组85例按"即诊即治"方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A组过度治疗率为8.9%,B组为9.4%,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Reid阴道评分高者术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以上A组为62.7%、B组为61.2%。结论:"即诊即治"法治疗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具有"三阶梯"治疗相似的治疗效果,可减少复诊,具有便捷、实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上皮内 即诊即治 电圈切除术
下载PDF
Ki-67在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与鳞状化生的表达及意义
9
作者 高福平 魏谨 +2 位作者 马平 夏莉花 秦东梅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20期4299-4299,共1页
目的:研究Ki-67在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与鳞状化生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0例宫颈鳞状化生、100例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及80例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中Ki-67的表达。结果:在宫颈鳞状化生和HSI... 目的:研究Ki-67在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与鳞状化生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0例宫颈鳞状化生、100例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瘤变(LSIL)及80例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中Ki-67的表达。结果:在宫颈鳞状化生和HSIL中Ki-67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Ki-67是否可应用于宫颈高度上皮内瘤变与鳞状化生的鉴别,值得进一步探讨,为两者鉴别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生 高度上皮内 KI-67 鉴别
下载PDF
遵义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洪玉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1期176-177,共2页
目的:探讨贵州省遵义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患者90例,分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36例、宫颈癌组24例及对照组30例。三组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 目的:探讨贵州省遵义地区妇女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2016年8月-2019年8月收治患者90例,分为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36例、宫颈癌组24例及对照组30例。三组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组HPV阳性20例(55.56%),宫颈癌组HPV阳性22例(91.66%),对照组HPV阳性3例(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例HPV阳性患者中,HPV16型阳性32例(71.11%),HPV18型阳性6例(13.33%),HPV58型阳性4例(8.89%),HPV52型阳性3例(6.67%)。结论:遵义地区女性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及宫颈癌与HPV感染有一定相关性,尤其是与HPV16、18型有关,为宫颈癌的预防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早期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 人乳头病毒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中Rb、MCM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林海瑞 童丹 宋文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33-636,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易感基因、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7,MCM7)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 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易感基因、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s7,MCM7)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CIN)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 6000两步法检测Rb、MCM7在1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90例CIN组织(其中CIN1、CIN2和CIN3各30例)、30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Rb在正常子宫颈、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依次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4.140,P<0.001);MCM7在正常子宫颈、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依次增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6.751,P<0.001);Rb与MCM7的表达呈负相关(rs=-0.536,P<0.001)。结论 Rb、MCM7表达与CIN病变级别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相关,提示Rb、MCM7可能参与CIN和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细胞癌 子宫上皮内 视网膜母细胞易感基因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鳞状细胞癌组织cyclin D1的表达特征及与HPV16 E7的相关性
12
作者 刘晓辉 《中国疗养医学》 2017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 E7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09—2015-09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和宫颈鳞癌的患者以...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 E7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09—2015-09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经病理确诊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和宫颈鳞癌的患者以及同期宫颈正常上皮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取其子宫颈组织制成石蜡标本。其中子宫颈上皮内瘤81例,宫颈鳞癌40例,宫颈正常上皮50例。采用即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 D1在三组细胞组织中的基因以及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逆转录PCR、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 D1在不同E7表达状态的的三组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宫颈组织组cyclin D1表达均为阳性,CIN组和鳞状细胞组只有少数表达为阳性,显著少于正常宫颈组织组,且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级的升高cyclin D1表达量逐渐降低;E7基因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或微表达,在CIN组以及鳞状细胞癌组表达更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癌的发生受多重因素影响,HPV感染是该症发生的主要因素。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级的升高cyclin D1表达量逐渐降低,且E7基因的高度表达是导致cyclin D1低表达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 cyclin 细胞癌 E7基因 HPV16 免疫组织化学法 癌组织 相关性
下载PDF
hCTR1、FHIT与PCNA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鳞癌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洪博 何春年 +1 位作者 李聪 杜红丽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70-974,共5页
目的观察人类铜转运蛋白(human copper transporters 1,hCTR1)、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 目的观察人类铜转运蛋白(human copper transporters 1,hCTR1)、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dine triad,FHIT)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子宫颈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中的表达,探讨SCC中三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4例CIN、40例SCC及23例正常宫颈组织中hCTR1、FHIT和PCNA的表达。结果 (1)hCTR1在SCC(87.50%)及CIN 2~3(74.63%)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17.39%)、CIN 1(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FHIT从正常组(100%)、CIN 1(74.07%)、CIN 2~3(44.78%)到SCC(32.50%),FHIT阳性细胞表达逐渐减少。FHIT在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HIT阳性率在SCC及CIN组明显低于正常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HIT阳性率在CIN 2~3与CIN 1之间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PCNA在CIN 2~3(64.18%)、SCC(75.00%)中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01);CIN 2~3与CIN 1之间PC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SCC中FHIT和PCNA表达具有负相关性(P<0.05,r=-0.377);hCTR1与PCNA、FHIT的表达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r hCTR1与PCNA=0.026,r hCTR1与FHIT=-0.296。结论 (1)hCTR1在子宫颈原位癌阳性细胞比率要高于子宫颈早期浸润癌中hCTR1的表达。提示hCTR1与恶性肿瘤生物学特征侵袭可能存在负相关性。(2)FHIT蛋白和PC-NA共同参与调节细胞增殖,二者存在一种平衡关系。检查子宫颈CIN中的FHIT和PCNA蛋白表达情况,可用作高级别的CIN筛查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细胞癌 子宫上皮内 hCTR1 FHIT PCNA
下载PDF
P16在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子宫颈鳞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韩梅 李云辉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检测P 16蛋白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癌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16例子宫颈鳞癌、6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2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反应性增生及10例正常子宫颈的P... 目的:检测P 16蛋白在子宫颈鳞状上皮病变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诊断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子宫颈鳞癌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16例子宫颈鳞癌、60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12例子宫颈鳞状上皮反应性增生及10例正常子宫颈的P 1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及子宫颈鳞状上皮反应性增生P 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0,(0/22)。C INⅠP 1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7.1%(8/14),均表现为弱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主要为胞浆表达;C INⅡ阳性表达率为83.3%(15/18),主要表现为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为胞核/胞浆共同表达;C INⅢ(原位癌)阳性表达率为100%(28/28),主要表现为强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为胞核/胞浆共同表达,以胞浆表达为明显。P 16蛋白在C IN中总阳性表达率为80.5%(51/60),与对照组(正常子宫颈及鳞状上皮反应性增生组)阳性率为0(0/2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 16蛋白在子宫颈鳞癌阳性表达率为100%,均为强阳性表达,表达方式为胞核/胞浆共同表达,并以胞浆表达为明显,P 16蛋白在宫颈鳞癌的表达中,与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P 16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与C IN的分级关系密切,尤其是高度C IN和鳞状细胞癌,可作为一个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辅助诊断C IN及子宫颈鳞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 上皮 P16蛋白
下载PDF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子宫颈鳞癌中Twist基因蛋白及Skp2表达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春年 张鸿瑞 +3 位作者 徐翠清 张秀智 赵焕芬 徐明堂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8-472,共5页
目的研究Twist和Skp2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子宫颈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中的表达及其在癌变中的作用。方法 SP法检测Twist和Skp2在CIN和SCC中的表达,并与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组对... 目的研究Twist和Skp2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及子宫颈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中的表达及其在癌变中的作用。方法 SP法检测Twist和Skp2在CIN和SCC中的表达,并与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组对照。结果正常组、CIN1级组、CIN 2级组、CIN 3级组及SCC组的Twist和Skp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10%、42.3%、48.3%、52.5%,23.1%、46.5%、73.1%、93.1%和92.5%。Twist和Skp2在正常组与CIN组及SCC组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5)。CIN1级组与CIN2级组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Twist和Skp2随着CIN从轻到重至SCC,表达逐渐增强,表明两者在SCC癌变过程中起到协同性作用,共同参与CIN的进展及SCC癌变机制。检测到Twist和Skp2表达增强有助于SCC发生的判断及CIN1级与CIN2级分级的临床病理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细胞肿 子宫上皮内 TWIST基因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成乐楠 葛利葱 +2 位作者 卢晓莉 李宁 杨秋云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20-24,共5页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LSIL合并HR-HPV感染的6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子宫颈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LSIL合并HR-HPV感染的60例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ALA-PDT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HR-HPV转阴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R-HPV转阴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ALA-PDT治疗LSIL合并HR-HPV感染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子宫低级别上皮内 高危型人乳头病毒 重组人干扰素Α-2B
下载PDF
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和鳞癌组织中CyclinE、Rb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春年 徐翠清 +3 位作者 赵焕芬 翟金萍 李萍 石卫东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E(CyclinE)、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与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癌的关系,及其在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CyclinE和Rb基因产物在各级别CIN 77例和宫颈鳞癌40例中的表达状况,并以正常子宫...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素E(CyclinE)、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与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癌的关系,及其在癌变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CyclinE和Rb基因产物在各级别CIN 77例和宫颈鳞癌40例中的表达状况,并以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20例做对照。结果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中,CyclinE的阳性表达率呈逐渐增强趋势,分别为:0.0%、30.0%、75.0%、65.0%、60.0%。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与各级别CIN和宫颈鳞癌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05),CINⅠ与CINⅡ、CINⅢ、宫颈鳞癌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或<0.01);Rb基因蛋白的表达率逐渐下调,分别为:100.0%、55.0%、20.0%、24.3%、23.5%,在正常宫颈鳞状上皮与各级别CIN和宫颈鳞癌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5);CINⅠ与CINⅢ、宫颈鳞癌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Cyclin E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表达阴性,随着发生CIN从轻到重至宫颈鳞癌,表达呈逐渐增强趋势;表明Cyclin E在子宫颈癌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Cyclin E参与CIN的进展及子宫颈癌癌变机制。Rb基因蛋白在正常子宫颈鳞状上皮100%阳性,随着发生CIN从轻到重至宫颈鳞癌,表达呈逐渐下调趋势,甚至消失;表明Rb基因可能主要通过功能性失活参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并且其在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发现Cyclin E表达增强和RB基因表达下调或消失,有助于宫颈鳞癌发生的判断及CIN程度和级别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蚜素E 视网膜每细施基因 子宫上皮内 子宫上皮
下载PDF
Cyclin D_1和CDK4在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国徽 姬宏宇 +1 位作者 张辉 李建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671-672,共2页
目的:探讨C yclin D1和C D K4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肉瘤样变(C IN)和宫颈鳞癌中表达状况。方法:收集子宫颈活检及手术标本118例,其中正常鳞状上皮14例,C IN25例,宫颈鳞癌79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 D1和C D K4蛋白的... 目的:探讨C yclin D1和C D K4在正常宫颈上皮、宫颈上皮肉瘤样变(C IN)和宫颈鳞癌中表达状况。方法:收集子宫颈活检及手术标本118例,其中正常鳞状上皮14例,C IN25例,宫颈鳞癌79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yclin D1和C D K4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 yclin D1和C D K4在正常宫颈上皮、C 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鳞癌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鳞癌发生过程中伴有C yclin D1和C D K4表达水平的增高,检测其含量改变有助于宫颈鳞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clin 子宫上皮内 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表达及 上皮 CDK4蛋白 Cvclin 显著性差异 表达 手术标本 活检 上皮 表达情况 分化程度 发生过程 含量改 CIN 检测 水平
下载PDF
宫颈组织人乳头状瘤病毒E6/E7 mRNA ATG-12 Tie-1表达情况及与鳞状上皮内病变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周新欢 邹科 +3 位作者 杨弋弋 李中钦 任红娟 冯磊 《安徽医学》 2022年第5期572-576,共5页
目的 分析宫颈组织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 mRNA、自噬相关蛋白12(ATG12)、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表达情况,及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保存宫颈活检组织或手术... 目的 分析宫颈组织人乳头状瘤病毒(HPV)E6/E7 mRNA、自噬相关蛋白12(ATG12)、酪氨酸激酶受体1(Tie-1)表达情况,及与子宫颈鳞状上皮内病变(SIL)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保存宫颈活检组织或手术切除宫颈组织的228例患者按2014年WHO女性下生殖道肿瘤分类标准分组,分别纳入慢性宫颈炎组(n=34)、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n=20)、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n=55)、宫颈鳞癌(CSCC)组(n=119)。通过分支DNA杂交实验(bDNA)法检测宫颈组织HPVE6/E7 mRNA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ATG12、Tie-1表达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PV E6/E7mRNA、ATG-12、Tie-1表达情况对HSIL+(HSIL、CSCC)的筛查价值。结果 HSIL组、CSCC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慢性宫颈炎组,ATG-12阳性率及Tie-1阳性率低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SIL组与慢性宫颈炎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IL组、CSCC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LSIL组,ATG-12阳性率及Tie-1阳性率低于LSIL组(P<0.05),CSCC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高于HSIL组,ATG-12阳性率及Tie-1阳性率低于HSIL组(P<0.05);ROC曲线显示,单一HPV E6/E7 mRNA、ATG-12、Tie-1筛查HSIL+时,Tie-1阴性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筛查灵敏度为78.16%,特异度为83.33%,3者联合筛查HSIL+的AUC值上升至0.85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9.66%、81.48%,高于HPV-E6/E7 mRNA阳性、ATG-12阴性、Tie-1阴性筛查的AUC值(P<0.05)。结论 不同SIL病理分级的宫颈组织HPVE6/E7mRNA、ATG12、Tie-1阳性表达率存在差异,较单纯HPVE6/E7mRNA筛查HSIL+,联合ATG12或Tie-1检测可提升筛查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上皮内 子宫上皮内 人乳头病毒E6/E7 自噬相关蛋白12 酪氨酸激酶受体1
下载PDF
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型别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怀芳 朱新贤 +1 位作者 王昕 李莉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75-777,共3页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寡核苷酸微流芯片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并研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HPV感染型别的关系。方法对335例临床病例进行筛查、细胞学分级并分组,活检标本通过寡核苷酸微流芯片上特异性探针进行HPV分型... 目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寡核苷酸微流芯片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分型,并研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与HPV感染型别的关系。方法对335例临床病例进行筛查、细胞学分级并分组,活检标本通过寡核苷酸微流芯片上特异性探针进行HPV分型。结果335例患者中,HPV阳性率为22.1%。宫颈良性疾病组的HPV阳性率为10.9%,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鳞癌组分别为47.2%、66.7%、68.4%和75.0%,均显著高于宫颈良性疾病组(P值均<0.05)。结论随着CIN级别的升高,高危HPV型感染比例增加,寡核苷酸微流芯片检测能区分多种HPV型别,可用于临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HPV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病毒 子宫上皮内 寡核苷酸微流芯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