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均清 杨侠 董晓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572-1574,共3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否能减少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者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眼科医院2009-07/2011-07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15例18眼,实施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随访观察术后并发... 目的:探讨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是否能减少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者术后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眼科医院2009-07/2011-07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15例18眼,实施白内障摘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随访观察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各例都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并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联合术可能会降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术后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白内障联合玻璃体切割术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薛峰 叶东升 +1 位作者 邹雨萌 李焱 《吉林医学》 CAS 2015年第4期726-727,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矫正裸眼视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矫正裸眼视力均明显比治疗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矫正裸眼视力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矫正裸眼视力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比传统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效果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刁鹏飞 陈绪攀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0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3例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76例,给予传统超声乳化治疗)与观察组(77例,给予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53例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76例,给予传统超声乳化治疗)与观察组(77例,给予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超声乳化累积能量复合参数(cumulative energy complex parameters of phacoemulsification,CDE)、有效超声时间(effective phaeo time,EPT)、术后裸眼视力(uncorrective visual acuity,UCVA)、角膜内皮丢失量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CDE、EPT、UCVA、角膜内皮丢失量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手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可取得明显效果,具有较高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摘除手术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疗效分析
下载PDF
囊膜上超声乳化与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临床比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万丽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年第24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囊膜上超声乳化与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72只眼)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36只眼).研究组患者给予囊膜上超声乳化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囊袋内原位超... 目的探讨囊膜上超声乳化与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72只眼)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4例(36只眼).研究组患者给予囊膜上超声乳化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角膜内细胞密度.结果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角膜内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角膜内细胞密度(2101.48±23.31)mm^2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438.64±24.13)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9.17%;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囊膜上超声乳化与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治疗均具有显著效果,治疗期间都会损伤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但囊膜上超声乳化治疗方式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膜上超声乳化 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下载PDF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手术中人工晶体的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殷孝健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24期4599-4600,共2页
探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手术中人工晶体及度数的选择。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75例(84眼)分为3组,每组25例(28眼),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A组植入AR 40e单焦点IOL人工晶体,B组植入REZOOM折射... 探讨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手术中人工晶体及度数的选择。将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高度近视眼并发白内障75例(84眼)分为3组,每组25例(28眼),应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A组植入AR 40e单焦点IOL人工晶体,B组植入REZOOM折射型MIOL人工晶体,C组植入TECNIS ZMA 00(AMO)衍射性MIOL人工晶体。3组UCNVA及BCDVA差异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B组、C组在矫正DCNVA、UCDVA方面明显优于A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在矫正UCDVA方面优于C组,C组在矫正DCNVA方面优于B组(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优于传统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REZOOM、ZMA 00两种人工晶体各有优势,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术 人工晶体 度数
下载PDF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6
作者 任晓 王理论 韩登雷 《临床医学进展》 2022年第4期2583-2589,共7页
高度近视早期容易并发核性白内障并且病情发展较快,引起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但是此病具体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文在氧化应激损伤;蛋白组学;基因组学;内质网应激;房水中细胞因子、补体因子和蛋白浓度改变;房... 高度近视早期容易并发核性白内障并且病情发展较快,引起视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但是此病具体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因此本文在氧化应激损伤;蛋白组学;基因组学;内质网应激;房水中细胞因子、补体因子和蛋白浓度改变;房水和玻璃体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对于了解其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睫状肌麻痹前后眼部生物学参数及人工晶状体度数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悦 韩雪 +4 位作者 胡亚茹 陈亚茹 李娜 许澈 王剑锋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387,392,共5页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HMC)患者睫状肌麻痹前后眼部生物学参数及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的变化,并比较HMC患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的区别。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白内障超声... 目的观察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HMC)患者睫状肌麻痹前后眼部生物学参数及人工晶状体(IOL)度数计算的变化,并比较HMC患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患者的区别。方法本研究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5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术的轴性HMC患者(A组)85例85眼及ARC患者(B组)48例48眼,应用IOL Master⁃700分别测量睫状肌麻痹前后患者的眼轴长度(AL)、平均角膜曲率(Km)、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白到白距离(WTW)及中央角膜厚度(CCT),并使用SRK/T、Haigis及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计算得出IOL度数。比较两组患者睫状肌麻痹前后眼部各生物学参数及IOL度数的变化。结果A组患者睫状肌麻痹前后AL、Km、WTW及三种公式计算IOL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患者睫状肌麻痹前后ACD、LT、C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患者睫状肌麻痹前后AL、Km及三种公式计算IOL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B组患者睫状肌麻痹前后ACD、LT、CCT、WT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睫状肌麻痹前后两组患者间AL、Km、WTW、ACD、LT、CCT及三种公式计算IOL度数的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患者SRK/T与Haigis及SRK/T与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之间睫状肌麻痹前后IOL度数变化≥0.5 D的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Haigis与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相比,睫状肌麻痹前后IOL度数变化≥0.5 D的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三种公式两两比较结果显示,睫状肌麻痹前后IOL度数变化≥0.5 D的人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间睫状肌麻痹前后三种公式计算IOL度数变化≥0.5 D的人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睫状肌麻痹会对白内障患者部分眼部生物学参数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并且相对于ARC患者,HMC患者出现大度数差别的概率较大。睫状肌麻痹对Haigis及Barrett Universal II公式更容易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睫状肌麻痹 眼部生物学参数 人工晶状体度数计算
下载PDF
囊膜上超声乳化与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郭玉强 《临床医学》 CAS 2017年第4期104-105,共2页
目的对比囊膜上超声乳化与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72例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治疗,研究组采用囊... 目的对比囊膜上超声乳化与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2月72例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治疗,研究组采用囊膜上超声乳化术治疗,术后1~4个月进行随访。统计对比两组裸眼视力(UCV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前及术后4个月两组角膜内细胞密度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UCVA<0.3(27.78%)、0.3~0.5(52.78%)、>0.5(19.44%)与对照组(33.33%、47.23%、19.44%)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角膜内细胞密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个月时两组角膜内细胞密度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56%)低于对照组(3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囊膜上超声乳化与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治疗超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疗效相当,且对角膜内皮细胞造成的损伤较接近,但囊膜上超声乳化术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膜上超声乳化 囊袋内原位超声乳化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吸除术对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孙岩嵬 苏胜 刘平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8年第2期95-98,共4页
超声乳化吸除术是近年来临床用于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最为普遍及安全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因操作时间较短、术后创伤较小以及术后愈合快等综合优势,而被广大患者认可.但是根据临床资料显示,虽然超声乳化吸除术整体上安全性较高,但患... 超声乳化吸除术是近年来临床用于治疗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最为普遍及安全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因操作时间较短、术后创伤较小以及术后愈合快等综合优势,而被广大患者认可.但是根据临床资料显示,虽然超声乳化吸除术整体上安全性较高,但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相关问题仍然是超声乳化吸除术最常见也是较严重的并发症.所以,一直以来学者们都非常重视超声乳化吸除术对于角膜内皮所带来的影响及需要注意的事项.基于此,现通过回顾分析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资料,将超声乳化吸除术对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总结出较有利的解决措施,以减小该手术对此类病例角膜内皮的不利影响,从而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提高术后最佳矫正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吸除术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角膜内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