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黏液分泌及运动耐力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许巧珍 蔡珍珠 黄惠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4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究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黏液分泌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的1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支气管扩张治疗干预,观察组则... 目的:探究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气道黏液分泌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福建省漳州市医院的10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支气管扩张治疗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干预前后的排痰量、气道黏液分泌指标(痰液干/湿重及黏度)、运动耐力[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及心率(HR)]及生存质量[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问卷)]。结果:观察组的支气管扩张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排痰量、气道黏液分泌指标、运动耐力指标及SGRQ问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 d、1周后观察组的排痰量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干预2周后的排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干预1周及2周观察组的气道黏液分泌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MWT均显著长于对照组,HR及SGRQ问卷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气道黏液分泌及运动耐力状态,因此在支气管扩张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 支气管扩张 气道黏液分泌 运动耐力
下载PDF
手指屈肌的血流限制训练与高强度抗阻训练
2
作者 卢冲(译) 陈灿(审) +1 位作者 黄晓琳(译编) 《中国康复》 2024年第8期474-474,共1页
先前的研究表明,经过五到十周的训练,手指屈肌的力量和耐力显著提高。然而,高强度训练(HIT)可能会增加上肢受伤的风险。本研究比较了低强度训练(LIT)联合血流限制(BFR)训练作为HIT替代方案的效果。受试者为13名低中级攀岩者,年龄中位数... 先前的研究表明,经过五到十周的训练,手指屈肌的力量和耐力显著提高。然而,高强度训练(HIT)可能会增加上肢受伤的风险。本研究比较了低强度训练(LIT)联合血流限制(BFR)训练作为HIT替代方案的效果。受试者为13名低中级攀岩者,年龄中位数为32.6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训练 替代方案 血流限制 攀岩 训练 年龄中位数 显著提
下载PDF
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
3
作者 李斌 方静静 +2 位作者 杜美美 户会霞 王晓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肌生理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呼吸肌生理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97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给予气道廓清技术治疗和常规呼吸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4周后,比较2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呼吸肌肌力、膈肌功能和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最大呼气压(MEP)、最大吸气压(MIP)、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膈肌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呼吸肌肌力,增强膈肌功能,促进肺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渐进吸气训练 功能 肺功能 气道廓清技术
下载PDF
低强度抗阻结合血流限制训练12周青年人体成分、肌肉力量及动脉弹性功能
4
作者 贾月新 田赛赛 +1 位作者 祁晓红 张素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521-2527,共7页
背景:高强度抗阻训练能有效提高肌肉力量,但动脉硬化风险较高;高强度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动脉硬化水平;低强度抗阻结合血流限制训练不需要高负荷力量刺激肌肉,或许是提高肌肉力量、保持动脉弹性的科学训练方法。目的:探讨12... 背景:高强度抗阻训练能有效提高肌肉力量,但动脉硬化风险较高;高强度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可有效降低动脉硬化水平;低强度抗阻结合血流限制训练不需要高负荷力量刺激肌肉,或许是提高肌肉力量、保持动脉弹性的科学训练方法。目的:探讨12周的低强度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训练对青年人体成分、肌肉力量及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为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随机招募55名大学生并通过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高强度抗阻训练组、高强度抗阻结合有氧运动组及低强度抗阻结合血流限制训练组,分别进行为期12周的高强度抗阻训练、高强度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低强度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训练,训练结束后进行身体成分、肌肉力量及动脉弹性功能测试。结果与结论:12周的训练干预后,高强度抗阻训练组、低强度抗阻结合血流限制训练组的瘦体质量显著增加(P<0.05),3组的最大重复次数(1RM)和膝关节等速肌力均显著增加(P<0.05),高强度抗阻结合有氧运动组、低强度抗阻结合血流限制训练组的动脉弹性功能显著改善(P<0.05)。结果表明:12周的高强度抗阻训练、低强度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训练能显著改善身体成分;3种训练方式均能增加肌肉力量;12周的高强度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低强度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训练均能改善动脉弹性功能,且低强度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训练的效果优于高强度抗阻训练结合有氧运动。因此,建议将低强度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训练作为首选训练方式,以改善动脉弹性,降低动脉硬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训练 有氧运动 血流限制训练 体成分 肉力量 动脉弹性功能
下载PDF
低强度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在老年肌少症病人中的应用进展
5
作者 王明强 马丽 卢海霞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80-1783,共4页
对国内外低强度抗阻训练结合血流限制在老年肌少症病人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为老年肌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少症 血流限制 强度训练 老年人 运动干预 护理 综述
下载PDF
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与膈肌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宋佳苧 苏强 +3 位作者 徐磊 于灿灿 宋晓东 王敏 《中国康复》 2024年第8期465-469,共5页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与膈肌功能改善的疗效,为促进脑卒中患者呼吸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1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腹式缩唇呼吸训练、叩击排痰训...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肺功能与膈肌功能改善的疗效,为促进脑卒中患者呼吸康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18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呼吸训练(腹式缩唇呼吸训练、叩击排痰训练、胸廓松动训练),研究组给予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共4周。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与膈肌功能的变化,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_(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_(1)/FVC)与呼气流量峰值(PEF)、最大吸气压(MIP)、吸气末膈肌厚度(DTei)、呼气末膈肌厚度(DTee)、膈肌增厚率(DTF)与膈肌活动度。结果:干预4周后,2组患者FVC、FEV_(1)、FEV_(1)/FVC、PEF、MIP值均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DTei、DTF值与膈肌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大于对照组(均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DTee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较常规呼吸训练改善脑卒中患者肺功能和膈肌功能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渐进吸气训练 功能 肺功能
下载PDF
70%最大吸气压水平在支气管扩张患者吸气肌抗阻训练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7
作者 刘双 赵品 崔佳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9期1599-1601,共3页
目的:探究70%最大吸气压(MIP)水平在吸气肌抗阻训练应用于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1月—2022年6月期间11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吸气肌抗阻训练,吸气阻力值设定为10%MIP水平,... 目的:探究70%最大吸气压(MIP)水平在吸气肌抗阻训练应用于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20年11月—2022年6月期间112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6例给予吸气肌抗阻训练,吸气阻力值设定为10%MIP水平,观察组56例给予70%MIP水平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比两组患者耐力水平[干预前后6min步行测试(6MWT)距离、6MWT测试时的心率及主观疲劳感觉评分]、呼吸肌力量[干预前后MIP、最大呼气压(MEP);持续吸气压(SIP)持续时间]、肺功能[干预前后用力肺活量(FVC)、最大呼吸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等肺功能各项指标水平]。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PEF、FVC、FEV_(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6MWT距离、MIP、MEP、SIP持续时间高于对照组,心率、RPE评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10%MIP水平吸气肌抗阻训练相比,70%MIP水平吸气肌抗阻训练更能提高支气管扩张患者运动耐力和呼吸肌力量,而两者对改善肺功能效果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训练 10%最大吸气 70%最大吸气 支气管扩张
下载PDF
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蕊 何瑞波 汤静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观察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PowerBreak型吸气肌训练器进行吸气肌抗阻训练,训练时将吸气阻力值设定为... 目的观察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PowerBreak型吸气肌训练器进行吸气肌抗阻训练,训练时将吸气阻力值设定为70%最大吸气压(MIP)水平,重复呼吸30次为1组,每天训练2组,每周训练3 d,连续训练8周;对照组同期也进行吸气肌抗阻训练,但吸气阻力值设定为10%MIP水平,其它训练参数及疗程同观察组。于干预前、后分别对2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肺功能、呼吸肌力量和耐力、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情况等进行评定。结果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观察组MIP[(144.7±15.8)cmH2O]、6 min步行测试(6MWT)距离[(685.0±98.3)m]明显增加,6MWT测试时的心率[(121.6±6.9)次/min]及主观疲劳感觉评分[(11.6±2.0)分]明显下降,莱斯特咳嗽问卷(生活质量问卷)中的社会维度评分[(5.75±1.08)分]明显升高;对照组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结果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高强度吸气肌抗阻训练可显著改善支气管扩张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气训练 支气管扩张 呼吸力量 运动能力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抗阻训练联合高乳蛋白营养在老年2型糖尿病伴肌少症病人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林英 梅群超 +1 位作者 张炜琦 胡一兰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3年第10期995-999,共5页
目的探究抗阻训练联合高乳蛋白营养对老年T2DM伴肌少症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T2DM伴肌少症病人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抗阻... 目的探究抗阻训练联合高乳蛋白营养对老年T2DM伴肌少症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T2DM伴肌少症病人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每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抗阻训练联合高乳蛋白营养干预。比较2组病人静息状态下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FPG和HbA1c水平、生活质量及跌倒发生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骨骼肌质量指数与握力均高于干预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FPG和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3%比23.08%,P<0.05)。结论抗阻训练联合高乳蛋白营养能显著提高老年T2DM伴肌少症病人骨骼肌质量指数与握力,降低病人血糖,提高病人生活质量且降低跌倒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 乳蛋白营养 2型糖尿病 少症
下载PDF
抗阻训练联合高乳蛋白营养对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肌张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林英 梅群超 +1 位作者 张炜琦 刘菊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探究抗阻训练联合高乳蛋白营养对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肌张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 目的探究抗阻训练联合高乳蛋白营养对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肌张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1年1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78例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进行抗阻训练联合高乳蛋白营养干预。比较两组静息状态肌张力、生活质量、骨骼肌质量指数、握力及跌倒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双侧肱二头肌静息状态下曲线下面积(RAUC)、股四头肌RAUC均大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双侧肱二头肌RAUC、股四头肌RAUC均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研究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精神健康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对照组握力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研究组骨骼肌质量指数与握力高于本组干预前和干预后的对照组(P<0.05)。研究组跌倒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阻训练联合高乳蛋白营养能显著性提高老年肌肉减少症患者肌张力、生活质量、骨骼肌质量指数与握力,且能降低跌倒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 乳蛋白营养 老年肉减少症 张力 生活质量
下载PDF
低负荷血流限制和高强度抗阻运动对男性运动青年大腿微循环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彭永 胡江平 朱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93-401,共9页
背景:微循环作为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交换的唯一场所,与人体运动能力密切相关。抗阻运动是提高微循环功能的有效方式,但也有研究指出血流限制训练也能提高微循环功能,且具有负荷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目的:比较6周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高强... 背景:微循环作为人体物质能量代谢交换的唯一场所,与人体运动能力密切相关。抗阻运动是提高微循环功能的有效方式,但也有研究指出血流限制训练也能提高微循环功能,且具有负荷小和安全性高等优点。目的:比较6周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高强度抗阻运动对运动型男性青年大腿微循环功能的影响,并从血管内皮功能角度探讨运动改善微循环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湖北民族大学60名体育专业男性大学生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高强度抗阻运动组和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每组20人。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进行6周(每周3次、每次90 min、运动强度为30%1RM)的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高强度抗阻运动组进行6周(每周3次、每次90 min、运动强度为70%1RM强度)的抗阻训练;对照组该时间段不进行任何形式的运动训练。分别在干预开始的前1 d以及6周干预结束后次日的晨起空腹状态下对3组受试者微血管血流灌注量、经皮氧分压、肌氧饱和度、一氧化氮、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大腿围、肌力等指标进行测试。结果与结论:①运动干预后,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和高强度抗阻运动组的微血管血流灌注量加热值、血细胞移动速度加热值与对照组及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微血管血流灌注量加热值、血细胞移动速度加热值与高强度抗阻运动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经皮氧分压和肌氧饱和度与干预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运动干预后,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和高强度抗阻运动组一氧化氮、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对照组及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③运动干预后,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组和高强度抗阻运动组大腿围和大腿肌肉力量与运动干预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④上述结果证实,6周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和高强度抗阻运动可能通过调节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内皮素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血管因子的分泌,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大腿微循环功能,并增加大腿肌肉的收缩力量,且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对微血管血流灌注量、血细胞移动速度的干预效果更佳,因此低负荷血流限制运动较高强度抗阻运动在提高微循环功能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负荷血流限制 强度 微循环功能 肉力量 微血管血流灌注量 经皮氧分压 氧饱和度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8周吸气肌渐进抗阻训练对提升花样游泳青少年运动员心肺耐力的效果研究
12
作者 樊云彩 徐宏婷 刘勇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35-42,共8页
目的:对两种不同形式的吸气肌训练提升花游青少年运动员心肺耐力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在最大化提升训练效果和训练经济性的同时,提供训练方法支持。方法:以14名花样游泳青少年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阻力负荷选取50%... 目的:对两种不同形式的吸气肌训练提升花游青少年运动员心肺耐力的效果进行比较研究,在最大化提升训练效果和训练经济性的同时,提供训练方法支持。方法:以14名花样游泳青少年运动员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阻力负荷选取50%最大肌力指数,对照组采用最大肌力指数测试初始值训练,实验组每周训练负荷依据前一周最大吸气肌力指数测试值调整,共进行8周(5天/周)80组(早晚各1组,30次/组)。实验过程中每周定期对相关指标进行测试,所有数据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描述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结果:8周训练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吸气肌肌力相关参数、安静肺功能相关参数、膈肌厚度相关参数均出现显著提升,且实验组提升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3周后两组之间的增长呈显著性差异,5周后呈非常显著性差异;对照组和实验组3000 m跑成绩训练后均显著性提升;与花游专项运动能力相关的专项游训练后均有显著提升,实验组提升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吸气肌专项训练可有效提升青少年运动员的心肺耐力水平,渐进抗阻形式的吸气肌训练效果优于恒定负荷吸气肌专项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周渐进吸气训练 花样游泳青少年运动员 心肺耐力
下载PDF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结合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肺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智慧 杨慧 陈瑞云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6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BT)结合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肺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15例患者作为ACBT组,采用ACBT治疗;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15例患者作为抗阻吸气肌组,采用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治疗;... 目的:探讨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BT)结合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肺移植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15例患者作为ACBT组,采用ACBT治疗;将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15例患者作为抗阻吸气肌组,采用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治疗;将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ACBT联合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治疗。比较三组干预前后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三组膈肌运动幅度、肺功能指标、血气指标、六分钟步行距离(6MWT)、Borg呼吸困难评分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改善(P<0.05)。研究组干预后深呼吸术侧及健侧膈肌运动幅度高于抗阻呼吸肌组(P<0.05),且二者均高于ACBT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和ACBT组肺功能指标接近,均高于抗阻呼吸肌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血气指标、6MWT高于ACBT和抗阻呼吸肌组(P<0.05),干预后研究组Borg评分低于ACBT组和抗阻呼吸肌组(P<0.05);研究组和ACBT组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接近,二者发生率均低于抗阻呼吸肌组(P<0.05)。结论:ACBT结合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可增强肺移植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运动耐力,二者起到了优势互补的作用,效果优于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或ACBT的单一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 反馈式吸气训练 运动 运动耐力
下载PDF
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联合叙事护理在颈段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邱玉 孔亚丽 孙婷婷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第14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IMT)联合叙事护理在颈段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1日~2022年9月31日218例颈段S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109例,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 目的:探讨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IMT)联合叙事护理在颈段脊髓损伤(SC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9月1日~2022年9月31日218例颈段S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109例,常规组开展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IMT联合叙事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改良Borg Scale(BS)量表评分、用力肺活量(FVC)及最大通气量(MVV)、训练依从率。结果:两组干预6周HADS评分、改良BS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P<0.01),PVC、MVV高于干预前(P<0.05);研究组干预6周HADS评分、改良BS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PVC、MVV高于常规组(P<0.01);研究组训练依从率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对颈段SCI患者实施渐进IMT联合叙事护理,可有效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训练依从性,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脊髓损伤 渐进吸气训练 叙事护理 心理状态 呼吸功能
下载PDF
6周低强度加压组合高强度抗阻训练对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核心区和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5
作者 车同同 李志远 +2 位作者 杨铁黎 陈子桐 王硕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3-341,共9页
目的:讨论与分析6周下肢低强度加压组合高强度抗阻训练对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核心区和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招募北京队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24名,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8名运动员,进行为期6周且每周3次的训练实验。其中,加压组每... 目的:讨论与分析6周下肢低强度加压组合高强度抗阻训练对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身体核心区和下肢肌肉力量的影响。方法:招募北京队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24名,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8名运动员,进行为期6周且每周3次的训练实验。其中,加压组每周3次均为低强度加压半蹲起训练,常规组每周3次均为高强度半蹲起训练,结合组为每周2次低强度加压半蹲起训练和1次高强度半蹲起训练。分析6周训练前后身体核心区肌群最大力量和静态肌肉耐力、等速肌力、卧推和深蹲最大力量的变化。结果:1)6周干预训练后,结合组身体核心区肌群的腹屈、背伸和向右侧转的最大力量显著增大(p<0.05),加压组身体核心区肌群的腹屈和向右侧屈最大力量显著增大(p<0.05),常规组身体核心区肌群的腹屈最大力量增大显著(p<0.05)。2)6周干预训练后,结合组腰背肌屈、伸静态耐力均显著增强(p<0.05),加压组和常规组腰背肌屈静态耐力均显著增强(p<0.05)。3)6周干预训练后,在角速度为60(°)/s时,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对左膝屈曲的峰值力矩有显著性影响(p<0.05,F=6.00),结合组左膝屈曲、右膝屈曲和左膝伸展的峰值力矩显著增大(p<0.05),加压组左膝伸展峰值力矩显著增大(p<0.05);在角速度为180(°)/s时,时间和组别交互作用对右膝伸展峰值力矩有显著性影响(p<0.05,F=4.52),结合组右膝伸展和左膝屈曲的峰值力矩显著增大(p<0.05)。4)6周干预训练后,结合组卧推和深蹲最大力量均显著增大(p<0.05),加压组深蹲最大力量显著增大(p<0.05)。结论:6周低强度加压组合高强度抗阻训练在提高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身体核心区肌群的最大力量和静态耐力、膝关节等速肌力、深蹲和卧推最大力量方面的影响效果优于分别单独使用低强度加压训练和高强度抗阻训练。两者组合训练除了能更好地发展受限部位的肌肉以外,还可以使未受限部位的肌肉得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度加压训练 强度训练 血流限制 青少年女子摔跤运动员 最大力量 肉静态耐力
下载PDF
饮食控制结合12周不同强度抗阻训练对高脂血症中年女性餐后血脂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赵志刚 周方 王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4-198,共5页
目的:探究饮食控制结合12周中等强度和低强度抗阻训练,对高脂血症中年女性患者餐后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中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中等强度(60%一次最大重复负荷)训练组(MG,n=15),低强度(30%一次最大重复负荷)训练组(LG,n=15),... 目的:探究饮食控制结合12周中等强度和低强度抗阻训练,对高脂血症中年女性患者餐后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脂血症中年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中等强度(60%一次最大重复负荷)训练组(MG,n=15),低强度(30%一次最大重复负荷)训练组(LG,n=15),饮食控制组(AG,n=15)以及对照组(CG,n=15)。两训练组均进行为期12周抗阻训练(3—4d/周,8节/d,3组/节,10—12次/组,组间休息1min,每天训练前后15min热身与放松),介入期间控制饮食,抗阻运动为包含上下肢和躯干的大关节,共8节动作的训练。AG仅进行饮食控制,CG保持原有生活状态。在治疗开始前和最后一次训练结束第2天中午饭后3h后测定其血脂,分析血液中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脂蛋白(LDL-C)、低密脂蛋白(HDL-C)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四组患者血液中TC、TG高于正常水平(P<0.05),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与CG相比,其他三组餐后TC均下降,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CG相比,其他三组TG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MG下降强于LG(P<0.05),AG下降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两训练组HDL-C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AG HDL-C升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与CG相比,两训练组LDL-C均明显下降(P<0.05),MG下降更明显(P<0.05),AG下降但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饮食控制结合中、低强度抗阻训练都能有效降低餐后TG、LDL-C水平和升高HDL-C水平,其中与中等强度抗阻训练结合对餐后血脂影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 强度 脂血症
下载PDF
吸气肌联合膈肌抗阻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西花 李晓旭 +2 位作者 杨玉如 毕鸿雁 李鑫 《山东中医杂志》 2022年第9期972-977,共6页
目的:探讨吸气肌联合膈肌抗阻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呼吸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根据患者具体功能障碍状况给... 目的:探讨吸气肌联合膈肌抗阻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呼吸功能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呼吸训练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根据患者具体功能障碍状况给予针对性常规康复训练,呼吸训练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吸气肌联合膈肌抗阻训练,每日1次,治疗4周。评估患者吸气肌肌力、肺通气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在康复训练中共出现7例失访,总体依从率92.05%。康复训练后,呼吸训练组吸气峰流速、1 s用力呼气量(FEV1)、1 s用力呼气量/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4个指标较训练前均显著改善,且呼吸训练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训练后,两组吸气肌肌力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呼吸训练组患者的吸气肌肌力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气肌联合膈肌抗阻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呼吸肌肌力及肺通气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吸气训练 肺通气 训练
下载PDF
智能抗阻吸气肌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静静 何良爱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10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智能抗阻吸气肌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肺康复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式智能抗阻吸气肌训练法,比较... 目的:探讨智能抗阻吸气肌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22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肺康复呼吸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式智能抗阻吸气肌训练法,比较两组训练效果。结果:两组肺功能评估指标及治疗后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抗阻吸气肌训练可有效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塞性肺疾病 智能吸气训练方法 肺功能 呼吸困难
下载PDF
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对颈脊髓损伤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蒋孝翠 苏敏 +1 位作者 闫振壮 夏晓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12-1517,共6页
目的:观察渐进抗阻吸气训练联合常规呼吸训练对颈脊髓损伤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颈脊髓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中ASIA分级为A、B级损伤的... 目的:观察渐进抗阻吸气训练联合常规呼吸训练对颈脊髓损伤患者膈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颈脊髓损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中ASIA分级为A、B级损伤的患者设为A组,ASIA分级为C、D级损伤的患者设为B组(每组15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综合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的呼吸训练方式,20min/次,2次/天。观察组采用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20min/次,1次/天,常规呼吸训练20min/次,1次/天。2组患者均每周训练6天,连续训练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测量患者的膈肌厚度和膈肌移动度、最大吸气压(MIP)、吸气流速峰值(PIF)、吸入空气量(V)对患者的膈肌功能进行评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患者膈肌厚度、膈肌移动度、MIP、PIF、V值分别增加了0.47±0.09、0.79±0.15、11.56±2.52、1.12±0.19、0.74±0.27。观察组分别增加了0.67±0.09、1.02±0.20、28.81±11.94、1.60±0.66、1.38±0.67。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膈肌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A组和B组,A组患者膈肌厚度、膈肌移动度、MIP、PIF、V值分别增加了0.60±0.50、0.84±0.68、21.33±9.25、1.17±0.58、1.07±0.26,B组患者分别增加了0.72±0.08、1.20±0.09、36.29±9.49、2.03±0.41、1.70±0.81,治疗前后比较,两组膈肌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B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A组(P<0.001)。结论:渐进抗阻吸气肌训练联合常规的呼吸训练能明显改善颈脊髓损伤患者的膈肌功能,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呼吸训练,对于损伤平面为C3-5颈脊髓损伤患者,ASIA分级为C、D级的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渐进吸气训练
下载PDF
观察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美英 谭志洪 任兰芬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观察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吸气肌力量、呼吸困难程度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6例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加腹式呼吸训练,试验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加反馈... 目的观察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对脊髓损伤(SCI)患者吸气肌力量、呼吸困难程度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66例S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加腹式呼吸训练,试验组予以常规康复训练加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估最大吸气压(MIP)、吸气流速峰值(PIF)、呼吸困难程度及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MIP、PIF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MIP、PI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呼吸困难程度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05)。结论反馈式抗阻吸气肌训练可明显改善SCI患者的吸气肌力量、减轻呼吸困难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馈式吸气训练 脊髓损伤 最大吸气 吸气流速峰值 呼吸困难程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