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钢镀锌高氢快冷系统的研究
1
作者 高吉祥 王秀 《全面腐蚀控制》 2024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针对狭缝式喷嘴风箱采用不同氮氢混合比例的混合气体对带钢进行冲击射流来研究高强钢镀锌快冷系统,结果表明:氮氢混合气体中氢气含量的增加可以使混合气体的导热系数变大,进而提高喷嘴的平均换热系数,依托工程实例的数据分析,高强钢镀... 针对狭缝式喷嘴风箱采用不同氮氢混合比例的混合气体对带钢进行冲击射流来研究高强钢镀锌快冷系统,结果表明:氮氢混合气体中氢气含量的增加可以使混合气体的导热系数变大,进而提高喷嘴的平均换热系数,依托工程实例的数据分析,高强钢镀锌的高氢快冷系统达到最好的快速冷却效果时,混合气体中氮氢比例的最佳配比是3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轧 高强钢镀锌 高氢快冷 冲击射流
下载PDF
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磨损机理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旭强 张延松 陈关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1-43,48,共4页
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端面合金化作用机制复杂、电极磨损严重.进行磨损电极的元素成分与金相试验分析,研究电极端面合金化作用机制与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揭示其电极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合金层中发现镀层中的Zn,Al元素,锌、铝与铜在不... 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端面合金化作用机制复杂、电极磨损严重.进行磨损电极的元素成分与金相试验分析,研究电极端面合金化作用机制与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揭示其电极磨损机理.结果表明,在合金层中发现镀层中的Zn,Al元素,锌、铝与铜在不同温度与含量情况下形成不同相合金,使电极端面导电、导热能力变差,镀层中铝的存在是电极磨损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电极端面的点蚀区域由于较高的温度与压力作用,很容易产生微裂纹,熔化的镀锌层金属元素沿微裂纹渗入电极内部,加速电极失效.电极再结晶区域发生组织再结晶,由柱状晶转变为等轴晶,使电极硬度降低,抗塑性变形能力变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磨损 高强钢 合金化 电阻点焊
下载PDF
热镀锌高强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瓮金鹏 储双杰 +1 位作者 张理扬 孙宝德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0-44,72,共5页
热镀锌高强钢被广泛应用,重点介绍了高强IF钢、烘烤硬化钢、双相钢、相变诱导塑性钢、复相钢、淬火配分钢、孪晶诱导塑性钢等高强钢热镀锌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最新高强钢中大量硅、锰等强化元素的添加造成的可镀性差问题及其研究方向和解... 热镀锌高强钢被广泛应用,重点介绍了高强IF钢、烘烤硬化钢、双相钢、相变诱导塑性钢、复相钢、淬火配分钢、孪晶诱导塑性钢等高强钢热镀锌的研究进展,阐述了最新高强钢中大量硅、锰等强化元素的添加造成的可镀性差问题及其研究方向和解决措施,指出未来采用预氧化还原热镀锌工艺是高强钢热镀锌实现工业生产的主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制造工艺 专题研究方法
下载PDF
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磨损对焊点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旭强 张延松 刘衍聪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8,共4页
试验研究了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磨损规律,同非镀层低碳钢相比,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寿命低、点蚀磨损特征变化明显.在此基础上分析电极磨损对焊点质量影响,电极磨损初期阶段,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飞溅严重、焊点表面产生微裂纹程度大... 试验研究了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磨损规律,同非镀层低碳钢相比,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寿命低、点蚀磨损特征变化明显.在此基础上分析电极磨损对焊点质量影响,电极磨损初期阶段,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飞溅严重、焊点表面产生微裂纹程度大,导致焊点质量下降.最后根据电极磨损对焊点微裂纹与熔核直径影响的试验结果,以微裂纹长度不超过0.25 mm的电极端面电流密度为标准,确定电流递增工艺方案,以减小严重电极磨损对焊点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磨损 高强钢 焊点质量 电阻点焊
下载PDF
镀锌高强钢激光焊接气孔形成机理 被引量:6
5
作者 黄磊 陈希章 +2 位作者 陈兴 马宏波 林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6,共6页
气孔是镀锌钢板焊接的主要缺陷。为深入研究镀锌高强钢板(DP780)的镀锌层在激光焊接过程中气孔产生的机理,采用高速摄像机观察焊接过程中锌蒸汽的逃逸过程和渠道,总结了内部气孔和外部气孔的形成机理,并基于气孔形成机理总结了锌蒸汽逃... 气孔是镀锌钢板焊接的主要缺陷。为深入研究镀锌高强钢板(DP780)的镀锌层在激光焊接过程中气孔产生的机理,采用高速摄像机观察焊接过程中锌蒸汽的逃逸过程和渠道,总结了内部气孔和外部气孔的形成机理,并基于气孔形成机理总结了锌蒸汽逃逸的二个通道动态平衡的控制方法。通过对焊接功率和焊接速度等工艺参数下的锌蒸汽逃逸过程观察和气孔实际形成率的分析试验,证明控制锌蒸汽二个逃逸通道的动态平衡能降低焊接接头气孔率。试验表明,通过改善锌蒸汽的逃逸通道动态平衡,焊接接头的气孔率减少了3.99倍。该方法可以较好地解释镀锌高强钢板激光焊接接头飞溅和外部气孔缺陷问题,并可用于改善焊接工艺参数,提高锌蒸汽逃逸效率进而改善镀锌高强钢板的焊接质量和外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高强钢 蒸汽 气孔
下载PDF
热镀锌高强钢电阻点焊的点蚀对熔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旭强 张延松 +1 位作者 刘衍聪 陈关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7-20,共4页
热镀锌高强钢由于高强度特性以及良好的抗腐蚀性,可满足汽车轻量化与安全性需要,在车身制造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磨损严重,点蚀磨损特征变化明显,对熔核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建立点焊过程的点蚀有限元模型,采用数... 热镀锌高强钢由于高强度特性以及良好的抗腐蚀性,可满足汽车轻量化与安全性需要,在车身制造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磨损严重,点蚀磨损特征变化明显,对熔核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建立点焊过程的点蚀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分析与试验方法研究点蚀对熔核形成影响.结果表明,点蚀的产生与发展增加了工件之间的实际接触面积,使电流密度降低,熔核直径减小;同边缘位置点蚀相比,电极中心位置点蚀由于对熔核区域的电流分流作用,更加不利于熔核的形成.随着点蚀面积的增大,形成环状熔核几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焊 高强钢 熔核直径 点蚀
下载PDF
热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点蚀对电极寿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旭强 张延松 陈关龙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16,共4页
建立了点焊过程多物理场耦合的点蚀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点蚀对电极端面温度与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并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点蚀区域产生更高的温度与应力集中,降低电极使用寿命;点蚀区域在高温高压下容易产生微裂纹,镀层金属元素... 建立了点焊过程多物理场耦合的点蚀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点蚀对电极端面温度与应力分布的影响规律,并进行相应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点蚀区域产生更高的温度与应力集中,降低电极使用寿命;点蚀区域在高温高压下容易产生微裂纹,镀层金属元素沿微裂纹渗入电极内部,加速电极失效,点蚀的产生与发展加剧电极寿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点焊 高强钢 电极寿命 点蚀
下载PDF
DOGAL 800DP镀锌高强钢数控CO_2激光焊接工艺参数的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申晓龙 董建国 +2 位作者 彭跃湘 陈根余 皮智谋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0-43,56,共5页
采用正交方法优化试验方案,对DOGAL 800DP镀锌高强钢进行激光焊接试验,并对激光焊接试样进行了多种焊接质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数控CO2激光焊接1.5 mm厚镀锌高强钢时,在试验条件下保证焊缝成形、强度和质量的优化工艺参数是以氮气作为保... 采用正交方法优化试验方案,对DOGAL 800DP镀锌高强钢进行激光焊接试验,并对激光焊接试样进行了多种焊接质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数控CO2激光焊接1.5 mm厚镀锌高强钢时,在试验条件下保证焊缝成形、强度和质量的优化工艺参数是以氮气作为保护气体,同轴气流量为3.0 m3.h-1,激光功率1 300 W,离焦量-0.4 mm,焊接速度0.80 m.min-1,侧吹气流与水平方向成40°夹角,侧吹气流量2.1 m3.h-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钢 激光焊接 工艺参数 正交试验
下载PDF
伺服焊枪点焊镀锌高强钢的电极磨损在线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旭强 石强 张延松 《电焊机》 2015年第12期128-131,共4页
镀锌高强钢点焊的严重、磨损不确定性电极磨损阻碍其在车身制造中进一步应用,进行点焊过程中电极磨损在线评价,对提高车身点焊质量与电极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伺服焊枪的电极轴向磨损检测特性及压痕深度在线提取的可行性,实现基... 镀锌高强钢点焊的严重、磨损不确定性电极磨损阻碍其在车身制造中进一步应用,进行点焊过程中电极磨损在线评价,对提高车身点焊质量与电极寿命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分析伺服焊枪的电极轴向磨损检测特性及压痕深度在线提取的可行性,实现基于伺服焊枪技术特性的压痕深度提取;其次,通过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磨损试验获取压痕深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电极寿命波动范围较大,压痕深度在电极磨损初期阶段变化速率较大,在后期磨损阶段处于稳定波动;当电极端面直径磨损增加超出40%时,电极寿命结束。根据压痕深度随电极端面直径磨损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熔核质量影响,提出以压痕深度处于稳定波动阶段作为电极修磨的判定标准,减小不确定性电极磨损对焊点质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焊枪 电阻点焊 电极磨损 高强钢
下载PDF
热镀锌高强钢点焊工艺及电极失效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东亚 计遥遥 +5 位作者 李子涛 王伟峰 成昌晶 孙晨阳 张武 刘永刚 《电焊机》 2018年第12期71-73,97,共4页
采用铬锆铜电极和Al_2O_3弥散强化铜电极(氧化铝电极)对汽车用800 MPa级热镀锌双相钢进行了点焊实验。测试在不同电极材料下汽车板的焊接性,采用SEM和EDS分析两种电极材料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在氧化铝电极条件下焊接窗口是同条件下铬... 采用铬锆铜电极和Al_2O_3弥散强化铜电极(氧化铝电极)对汽车用800 MPa级热镀锌双相钢进行了点焊实验。测试在不同电极材料下汽车板的焊接性,采用SEM和EDS分析两种电极材料的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在氧化铝电极条件下焊接窗口是同条件下铬锆铜电极的2倍,且焊点拉剪力高于铬锆铜电极;在同等条件下,氧化铝电极寿命较铬锆铜电极寿命显著提高;在焊接过程中,电极失效的内因是电极中的Cu元素与汽车板表面锌层合金化,由于氧化铝电极的耐热性能好,能够减少在热循环作用下电极端面的镦粗,且弥散分布的Al_2O_3相可以抑制Cu原子与Zn原子之间的合金化,进而提高电极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极材料 高强钢 电阻点焊 失效分析
下载PDF
HR550LA+Z汽车用镀锌高强钢板GMAW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北辰 李芳 +2 位作者 王成龙 金鑫 华学明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7-61,共5页
采用脉冲、CMT和短路三种不同的电流模式进行了HR550LA+Z汽车用镀锌高强钢板的对接焊接试验,得到了不同电流模式的焊接工艺窗口,并分析了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果表明,焊接电流模式对焊接接头组织影响不大,焊缝区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和粒状... 采用脉冲、CMT和短路三种不同的电流模式进行了HR550LA+Z汽车用镀锌高强钢板的对接焊接试验,得到了不同电流模式的焊接工艺窗口,并分析了焊接接头的组织。结果表明,焊接电流模式对焊接接头组织影响不大,焊缝区组织为针状铁素体和粒状贝氏体,粗晶区组织为80~100μm大小的板条马氏体和少量粒状贝氏体;细晶区组织为20μm左右的粒状贝氏体和少量铁素体。不同电流模式下工艺窗口有明显差异。对于2.4 mm的HR550LA+Z对接接头,短路模式的焊接速度较低,高焊接速度下容易出现大颗粒飞溅;CMT模式下需较高电流才足以将板焊透,但高电流易造成镀锌层的烧损;脉冲焊的工艺窗口宽,电流范围为100~160 A,焊接速度范围为55~125 cm/min。脉冲电流模式更适合应用于2.4 mm的HR550LA+Z镀锌钢板的焊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R550LA+Z 高强钢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 脉冲电流 冷金属过渡 短路焊
下载PDF
点蚀对镀锌高强钢点焊熔核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石强 张旭强 +2 位作者 孔祥顺 李振 崔晓静 《电焊机》 2017年第2期84-87,共4页
镀锌高强钢具有高强度特性以及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够满足汽车轻量化与安全性需要,在车身制造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点蚀磨损特征变化明显,对熔核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建立点焊过程的点蚀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分析和试验方... 镀锌高强钢具有高强度特性以及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够满足汽车轻量化与安全性需要,在车身制造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但镀锌高强钢点焊的点蚀磨损特征变化明显,对熔核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建立点焊过程的点蚀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分析和试验方法研究点蚀对熔核形成影响。结果表明,当电极中心部位点蚀面积增加时,工件与工件界面上实际接触面积增大,电流密度减小,熔核直径减小。点蚀的产生改变了电流密度的分布,更加不利于熔核的形成。随着点蚀面积的增大,形成环状熔核几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蚀 电阻点焊 数值分析 高强钢
下载PDF
Q&P980镀锌高强钢电阻点焊工艺及液态金属脆化裂纹分布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恩茂 米振莉 +2 位作者 卫志超 侯晓英 钟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94,共10页
通过设计电阻点焊工艺的正交实验,确定了Q&P980镀锌高强钢的点焊工艺参数范围,并对其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熔核区组织以交错分布的板条马氏体为主;热影响区组织由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 通过设计电阻点焊工艺的正交实验,确定了Q&P980镀锌高强钢的点焊工艺参数范围,并对其焊接接头进行显微组织表征和力学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熔核区组织以交错分布的板条马氏体为主;热影响区组织由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马氏体板条平均宽度在不完全淬火区最大为4.86μm。显微硬度测试发现,焊接接头硬度值呈“W”形对称分布,硬度峰值出现在细晶区,达到559HV,硬度最低值出现在不完全淬火区,为338HV,呈现明显的软化现象。对焊接接头进行室温拉伸,最大拉剪载荷的峰值为27.92 kN,其断口形貌呈现典型的韧窝状,属于韧性断裂。由于Zn的熔点较钢基体低,镀锌高强钢点焊时易发生Zn层优先熔化并沿晶界向基体渗透,在焊接接头处可观察到明显的液态金属脆化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980高强钢 电阻点焊 工艺参数范围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液态金属脆化
下载PDF
厚规格辊压用热镀锌高强钢的开发与性能研究
14
作者 刘祥东 王立辉 +1 位作者 潘利波 叶盛微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19-21,共3页
利用改良森吉米尔法卧式退火炉设备特性,在低碳锰钢基础上适当添加微合金化元素Nb,成功开发出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厚规格热镀锌高强钢,该钢钢质纯净、晶粒细小、具有优良的冷成形性和良好的性能均匀性,成功应用于辊压成形机组的复杂... 利用改良森吉米尔法卧式退火炉设备特性,在低碳锰钢基础上适当添加微合金化元素Nb,成功开发出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的厚规格热镀锌高强钢,该钢钢质纯净、晶粒细小、具有优良的冷成形性和良好的性能均匀性,成功应用于辊压成形机组的复杂零件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规格 辊压成形 高强钢 性能均匀性
下载PDF
汽车用镀锌低合金高强钢HX550LAD+Z的研制与开发 被引量:6
15
作者 鲁安平 李守华 +3 位作者 宋志超 韩雄超 张才华 王亮亮 《轧钢》 2023年第3期47-52,共6页
为开发力学性能稳定、冷弯性能良好的汽车用镀锌低合金高强钢HX550LAD+Z,对HX550LAD+Z钢的化学成分、控轧控冷及镀锌退火工艺进行了设计,并采用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了成品力学性能、冷弯性能、金相组织和... 为开发力学性能稳定、冷弯性能良好的汽车用镀锌低合金高强钢HX550LAD+Z,对HX550LAD+Z钢的化学成分、控轧控冷及镀锌退火工艺进行了设计,并采用拉伸试验机、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了成品力学性能、冷弯性能、金相组织和析出物等。结果表明:采用低C同时添加微量Nb、Ti的化学成分设计,热轧终轧温度为920℃、卷取温度为550℃,镀锌均热温度为840℃、缓冷温度为700℃,镀锌光整采用0.5%恒延伸率模式,生产的镀锌低合金高强钢HX550LAD+Z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平均晶粒尺寸为7.5μm,晶粒度达11.2级,析出物主要为Ti(C,N)和(Nb, Ti)(C,N),抗拉强度Rm≥620 MPa,屈服强度Rp0.2=560~620 MPa,伸长率A80≥14%。开发的镀锌低合金高强钢HX550LAD+Z成功应用于汽车后梁上下件,零件产品表面质量、性能及尺寸外形等各项指标均达到相关技术要求,零件实现减重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合金高强钢HX550LAD+Z 化学成分设计 热轧 退火工艺 力学性能 冷弯性能 金相组织 析出物 汽车轻量化
原文传递
粘接剂对复合材料/钢自冲铆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宋承裕 何晓聪 +2 位作者 魏文杰 卢嘉伟 刘可欣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17,共5页
为探究粘接剂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与镀锌高强钢(DP780)自冲铆单搭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自冲铆设备分别制备CFRP-DP780自冲铆单搭接头和粘铆复合自冲铆单搭接头两种不同试件,通过拉伸-剪切试验测试其接头的静力学性能并分析其... 为探究粘接剂对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与镀锌高强钢(DP780)自冲铆单搭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自冲铆设备分别制备CFRP-DP780自冲铆单搭接头和粘铆复合自冲铆单搭接头两种不同试件,通过拉伸-剪切试验测试其接头的静力学性能并分析其接头的失效形式。结果表明:与自冲铆接头相比,复合接头静强度提高45.3%,能量吸收值降低9.1%;粘接剂使得粘铆复合接头的钉脚张开度、残余底厚和钉头高度分别减少了0.052、0.046和0.052mm;复合接头的失效形式,表现为胶层断裂,CFRP板撕裂,机械内锁没有遭到破坏。自冲铆接头失效形式为碳纤维板缓慢撕裂,上板与铆钉分离,机械内锁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高强钢 自冲铆 粘接剂 能量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