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新技术型主导产业评价体系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大雄 贺正楚 《求索》 CSSCI 2004年第3期9-11,共3页
基于在主导产业中发展高新技术的思想 ,以现有人们对主导产业的研究成果为基础 ,建立了高新技术型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并结合湖南省主导产业的发展实际 。
关键词 高新技术主导产业 评价指标 实证分析 湖南省
下载PDF
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分类及发展思路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劲 何郁冰 金鑫 《技术经济》 2007年第11期1-4,共4页
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突破带动作用,日益受到政府和产业界的重视,当前急需研究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的独特发展规律。本文基于突破性创新理论和组织理论,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思路,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 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具有突破带动作用,日益受到政府和产业界的重视,当前急需研究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的独特发展规律。本文基于突破性创新理论和组织理论,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思路,为国家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高新技术产业 突破性创新 发展思路
下载PDF
高新技术型主导产业刍议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大雄 《技术经济》 2004年第4期43-46,共4页
一、高新技术型主导产业是融合产业功能与要素集约度的新产业 1、产业功能分类法.产业功能分类是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主导产业是在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 一、高新技术型主导产业是融合产业功能与要素集约度的新产业 1、产业功能分类法.产业功能分类是根据各个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将其分成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大类.主导产业是在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在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二是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强,能够组织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对经济组织产生整体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主导产业 产业结构 基础性产业 关联产业 要素集约度 比较优势
下载PDF
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组织模式研究
4
作者 陈劲 金鑫 +1 位作者 何郁冰 姚威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12,共5页
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与突破性创新相关研究的回顾和综述,认为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对经济有突破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应该实现产业组织模式上的创新。通过对一般产业组织模式的研究,对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其特征,并... 通过对产业组织理论与突破性创新相关研究的回顾和综述,认为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对经济有突破带动作用的主导产业,应该实现产业组织模式上的创新。通过对一般产业组织模式的研究,对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进行界定,指出其特征,并提出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组织的一般模式和三种具体模式:(1)小企业与大集团的二元或泛二元组织模式,(2)前向产业会聚的组织模式,(3)横向产业会聚的组织模式。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性创新 产业组织 突破高新技术产业
下载PDF
试论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及其创新模式 被引量:4
5
作者 何郁冰 陈劲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7-51,共5页
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类对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实现自身快速发展以及对经济增长的突破带动作用,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加速基于突破性创新的技术创新,以构建并联型组织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创新,面向产业会聚和... 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是一类对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为了实现自身快速发展以及对经济增长的突破带动作用,突破型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加速基于突破性创新的技术创新,以构建并联型组织为核心的产业组织创新,面向产业会聚和协同发展的制度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高新技术产业 技术创新 组织创新 制度创新
原文传递
基于“创新圈层网络”的产业布局规划——以苏州太湖科技产业园为例 被引量:11
6
作者 周珂慧 姜劲松 甄峰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9-33,39,共6页
传统产业布局规划强调宏观维度和终极状态描述,忽视微观机构(企业)自身的成长规律和机制,越来越无法适应产业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型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引入"创新圈层网络"概念,研究企业及其他网络节点(科研院所、政府部... 传统产业布局规划强调宏观维度和终极状态描述,忽视微观机构(企业)自身的成长规律和机制,越来越无法适应产业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型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要求。引入"创新圈层网络"概念,研究企业及其他网络节点(科研院所、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中介机构)间的联系,构建"创新主体—创新核心—创新支撑圈层"的"三圈层体系",是突破传统产业布局的有效方法。苏州太湖科技产业园规划运用以上方法,探索了"规模—网络—布局"的弹性规划流程,将"创新圈层网络"关系落实于产业布局空间方案中,契合了以创新为导向的产业转型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圈层网络” 产业布局规划 高新技术型产业 苏州太湖科技产业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