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功肽组方对高架十字迷宫大鼠海马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雷健 陶光利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5期772-775,共4页
目的:观察脑功肽组方对高架十字迷宫大鼠海马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探讨脑功肽组方抗焦虑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高架十字迷宫焦虑动物模型(EPM)观察脑功肽组方2个剂量组对大鼠焦虑行为学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 目的:观察脑功肽组方对高架十字迷宫大鼠海马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探讨脑功肽组方抗焦虑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高架十字迷宫焦虑动物模型(EPM)观察脑功肽组方2个剂量组对大鼠焦虑行为学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HPLC-FLD)法测定大鼠海马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脑功肽组方高剂量组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显著提高(P<0.05),脑功肽低剂量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显著提高(P<0.05);脑功肽高剂量组大鼠海马5-羟色胺(5-HT)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高香草酸(HVA)含量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EPM实验中,脑功肽组方显示其具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大鼠海马单胺类递质含量测定显示可能与降低大鼠海马5-HT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肽组方 抗焦虑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单胺类递质
下载PDF
nNOS-CAPON偶联抑制剂的合成及抗焦虑研究
2
作者 顾莉洁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0期99-104,共6页
合成nNOS-CAPON偶联抑制剂并评价其抗焦虑作用。根据nNOS-CPAON蛋白结构域配体结合部位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缬氨酸类化合物,通过评价化合物抑制nNOS-CAPON蛋白相互作用(PPI)的活性来筛选化合物,并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验证其... 合成nNOS-CAPON偶联抑制剂并评价其抗焦虑作用。根据nNOS-CPAON蛋白结构域配体结合部位的结构特点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缬氨酸类化合物,通过评价化合物抑制nNOS-CAPON蛋白相互作用(PPI)的活性来筛选化合物,并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实验验证其抗焦虑作用。设计并合成了两个系列共15个化合物,其中N-8具有较好的PPI抑制作用,且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显著增加小鼠在开臂的停留时间,具有较强的抗焦虑作用。研究丰富了nNOS-CAPON偶联抑制剂的结构类型,并验证了该类型化合物的抗焦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NOS-CAPON偶联抑制剂 抗焦虑 缬氨酸类化合物 PPI抑制作用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下载PDF
清心丸对小鼠抗焦虑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何芙蓉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93-394,共2页
目的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小鼠的行为学试验,观察清心丸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方法选用小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阳性对照药组,清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分别给予与清心丸等体积蒸馏水、地西泮片(2 mg/kg)、清心... 目的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小鼠的行为学试验,观察清心丸对小鼠的抗焦虑作用。方法选用小鼠50只,分为5组,每组10只。分为空白对照组,地西泮阳性对照药组,清心丸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分别给予与清心丸等体积蒸馏水、地西泮片(2 mg/kg)、清心丸(4.0、2.0、1.0 g/kg)。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7 d。7 d后观察清心丸高、中、低剂量对小鼠进入开放臂和封闭臂的总次数(OE+CE)、进入开放臂次数百分比(OE%)、开放臂停留时间比例(OT%)的影响。结果清心丸中、高剂量组的进入开放臂次数(OE)均明显增加(P<0.05),清心丸中、高剂量组与地西泮组在开臂停留时间(OT)分别占进入两臂总次数和在两臂停留总时间OE%和OT%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而各组OE+CE的总次数未见明显变化。结论清心丸具有较强的抗焦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心丸 抗焦虑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下载PDF
沉香片剂小鼠口鼻吸入给药抗焦虑和催眠功效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侯金良 张媛媛 +5 位作者 张浩 耿希文 李自发 齐冬梅 邓华亮 魏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1期113-119,共7页
目的:通过多种行为学检测,考察沉香片剂口鼻吸入给药对小鼠睡眠质量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沉香片剂通过吸入给药模拟沉香传统给药方式,①利用焦虑三联小鼠行为模型,选择沉香片剂口鼻吸入给药评价其抗焦虑功效;②采用阈上和阈下剂量戊... 目的:通过多种行为学检测,考察沉香片剂口鼻吸入给药对小鼠睡眠质量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沉香片剂通过吸入给药模拟沉香传统给药方式,①利用焦虑三联小鼠行为模型,选择沉香片剂口鼻吸入给药评价其抗焦虑功效;②采用阈上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小鼠范式,选择沉香片剂口鼻吸入给药评价其催眠功效。结果:沉香片剂小剂量组能明显增加旷场实验中央区路程,沉香片剂小、中剂量组能明显延长旷场实验中央区停留时间;沉香片剂小、中、大剂量组能明显延长明暗箱明区停留时间;沉香片剂小、中、大剂量组能明显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睡眠潜伏期、延长睡眠时间,沉香片剂中剂量组更能明显增多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动物睡眠只数。结论:沉香片剂口鼻吸入给药表现出明显抗焦虑活性,并能显著促进小鼠睡眠,对其自主活动无明显影响,同时证明了沉香口鼻吸入给药用于临床和亚临床抑郁症状治疗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香片剂 口鼻吸入 抗焦虑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明暗箱实验 戊巴比妥钠 协同催眠 小鼠
下载PDF
雌激素受体α和β表达变化与C57BL/6 J小鼠母婴分离所致焦虑样行为相关 被引量:3
5
作者 何凤琴 郁兵 +2 位作者 向全丽 周登祥 屈庚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母婴分离对母亲焦虑样行为的影响以及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相关的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 J母鼠分为对照组(CG,10只,不分离组)、短暂分离组(SG,10只,从分娩第2天~第10天母婴每天分离15 min)及长期分离组(LG,10只,从... 目的探讨母婴分离对母亲焦虑样行为的影响以及与雌激素受体α(ERα)和β(ERβ)相关的机制。方法将30只C57BL/6 J母鼠分为对照组(CG,10只,不分离组)、短暂分离组(SG,10只,从分娩第2天~第10天母婴每天分离15 min)及长期分离组(LG,10只,从分娩第2天~第10天,母婴每天分离3 h)。通过旷场实验(OF)和高架十字实验(EPM)检测动物是否有焦虑样行为;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中脑区内侧视前区(m POA)、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和杏仁内侧核(MeA)ERα和ERβ免疫反应神经元(ERα-IRs和ERβ-IRs)的变化。结果在OF中,LG组与CG组和SG组相比在旷场中心活动时间、穿格次数和总距离减少具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SG组与CG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在EPM中,LG组在开臂中活动时间占总时间百分比和运动距离极明显少于CG组和SG组(P<0.001),运动的总距离也比CG组和SG组明显减少(P<0.001)。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结果显示,LG组在m POA、VMH和MeA 3个区域中ERα-IRs和ERβ-IRs明显低于CG组和SG组(P<0.001)。结论母婴长期分离可能使母鼠产生焦虑样行为,而这一行为的产生可能与脑区ERα和ERβ显著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样行为 雌激素受体Α 雌激素受体Β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实验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Shank3基因敲除自闭症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加强 胡敏 +3 位作者 郭保霖 谢育英 武胜昔 王文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运用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分析Shank3基因敲除(Shank3-KO)自闭症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方法:成年Shank3-KO小鼠和同窝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摄像机记录小鼠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中的活动。Smart 3.0行为学软件对活动轨迹进行数据分... 目的:运用旷场、高架十字迷宫分析Shank3基因敲除(Shank3-KO)自闭症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方法:成年Shank3-KO小鼠和同窝野生型(wild type,WT)小鼠。摄像机记录小鼠在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中的活动。Smart 3.0行为学软件对活动轨迹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小鼠在旷场"中央区域移动距离"、"中央区域移动时间百分比",在高架十字迷宫中"总移动距离"、"开臂进入次数"、"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等数据。结果:与WT小鼠相比,Shank3-KO小鼠在旷场中"总移动距离"显著下降,它们更偏爱在靠近旷场外壁的区域活动,对中心区域的探索欲望低下。在高架十字上,Shank3-KO小鼠更偏爱待在封闭安全环境中,比WT小鼠更恐高,开臂探索次数显著减少。结论:Shank3-KO小鼠自发性焦虑行为与WT小鼠有明显不同,旷场、高架十字环境会刺激其产生更高的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实验 自闭症 焦虑样行为 Shank3 小鼠
下载PDF
生命早期孤养对小鼠应激易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周利飞 何静静 +2 位作者 胡意员 邢晓玲 何金彩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生命早期母婴分离对小鼠应激易感性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新生的小鼠于出生后第2天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组:正常饲养,n=9)、长时间母婴分离组(LMS组:分离3 h,n=9)及短时间母婴分离组(BMS组:分离15 min,n=8)。3组小鼠出生后2... 目的:观察生命早期母婴分离对小鼠应激易感性及认知能力的影响。方法:新生的小鼠于出生后第2天随机分为正常饲养组(N组:正常饲养,n=9)、长时间母婴分离组(LMS组:分离3 h,n=9)及短时间母婴分离组(BMS组:分离15 min,n=8)。3组小鼠出生后21 d断乳,断乳后常规饲养。小鼠成年后,用幽闭+电击的方法对3组小鼠给予急性应激,应激之后借助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水迷宫实验评价小鼠的情绪及学习记忆能力。结果:在旷场实验中,与N组比较,LMS及BMS组小鼠的外周路程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架十字迷宫中,LMS组较N组进入闭臂次数明显增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MS组与N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水迷宫实验中LMS组与BMS组小鼠的成绩与N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①生命早期长时间母婴分离可以增强小鼠应激易感性,而短时间母婴分离影响不显著;②生命早期母婴分离对应激后小鼠的认知能力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婴分离 应激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水迷宫实验 小鼠
下载PDF
母婴分离应激对rd新生小鼠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传领 邸桐 +2 位作者 王文婧 牛丽丽 肖瑞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93,共5页
目的 rd小鼠是一种出生1周左右自发致盲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小鼠。通过母婴分离应激实验,检测其对rd新生小鼠的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初步评价rd小鼠能否成为眼部疾病与焦虑抑郁研究新的模型。方法将出生第1天的rd小鼠分为母婴分离组... 目的 rd小鼠是一种出生1周左右自发致盲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小鼠。通过母婴分离应激实验,检测其对rd新生小鼠的焦虑样和抑郁样行为的影响,初步评价rd小鼠能否成为眼部疾病与焦虑抑郁研究新的模型。方法将出生第1天的rd小鼠分为母婴分离组(n=9)和对照组(n=9)。母婴分离组每天与母鼠分离4 h,共分离28 d。从第29天开始行为测试实验,通过Smart3动物行为跟踪软件检测母婴分离组和对照组在旷场实验和十字高架实验中的焦虑样行为,在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的抑郁样行为。结果在旷场实验中,母婴分离组在旷场中心的时间比例(0.88%)和运动距离(28.17±5.65)cm均明显少于对照组(2.61%,109.9±9.79 cm;P=0.04,P=0.001);在十字高架实验中,母婴分离组在开放臂的时间(40.64±4.13)s明显少于对照组(91.73±11.26 s,P<0.01);在强迫游泳实验中,母婴分离组的不动时间(126.5±10.22)s明显多于对照组(77.75±16.83s,P=0.02);在悬尾实验中,母婴分离组的不动时间(21.56±6.83)s多于对照组(7.37±3.22 s,P=0.03)。结论rd小鼠母婴分离28 d应激,能够明显增加rd小鼠的焦虑样行为和抑郁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小鼠 母婴分离 开放场实验 十字高架实验 强迫游泳实验 悬尾实验
下载PDF
黑果枸杞对大鼠抗焦虑作用的研究及对海马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晓杰 陈轶 +3 位作者 刘洁 蔺明煊 郭建友 石晋丽 《中医药信息》 2018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黑果枸杞80%乙醇提取物的抗焦虑药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得黑果枸杞80%乙醇提取物(LRE),以p 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采用国际通用的旷场实验(OFT)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观察LRE对大鼠焦虑行为的影... 目的:探讨黑果枸杞80%乙醇提取物的抗焦虑药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法制得黑果枸杞80%乙醇提取物(LRE),以p H示差法测定花色苷含量,采用国际通用的旷场实验(OFT)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观察LRE对大鼠焦虑行为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HPLC-ECD)测定LRE干预前后EPM大鼠海马5-羟色胺(5-HT)和多巴胺(DA)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从神经生物学角度探讨LRE抗焦虑作用的可能相关机制。结果:与空白组比较,LRE中、高剂量组可增加大鼠进入旷场中央区的次数以及停留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LRE中、高剂量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次数比(OE%)和在开放臂滞留时间比(OT%)升高,有显著性差异;LRE高剂量组EPM大鼠海马中5-H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较空白组显著下降。结论:在大鼠OFT和EPM实验中,LRE显示出具有一定的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海马中5-HT及其代谢产物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花色苷 抗焦虑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单胺类神经递质
下载PDF
3种干预方法对焦虑大鼠高架十字迷宫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闫清伟 田青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5-228,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干预方法对焦虑大鼠高架十字迷宫(EPM)实验相关行为指标的影响。方法:对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组,即A组(安静对照组10只)、模型组(M0组50只),对M0组进行21 d的随机不可预知的焦虑刺激造模,同期A组不加干预;造模结束后...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干预方法对焦虑大鼠高架十字迷宫(EPM)实验相关行为指标的影响。方法:对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组,即A组(安静对照组10只)、模型组(M0组50只),对M0组进行21 d的随机不可预知的焦虑刺激造模,同期A组不加干预;造模结束后随机将M0组分为5组进行28 d恢复,即M1组(模型恢复组,色拉油4.0 g·kg-1·d-1ig)、M2组(模型运动组,色拉油4.0 g·kg-1·d-1ig)、M3组(模型卵油组,卵油4.0 g·kg-1·d-1ig)、M4组(模型运动卵油组,卵油4.0 g·kg-1·d-1ig)、M5组(模型安定组,安定2.0 mg·kg-1·d-1ig),每组10只,恢复期末所有组进行EPM实验,测大鼠5 min开臂运动时间、开臂运动距离、进入开臂次数。结果:开臂运动时间M2,M3,M4依次为(185.3±10.8),(176.8±10.6),(177.6±11.1)s明显高于M1(145.4±21.6)s;开臂运动距离依次为M2,M3,M4(975.5±27.1),(945.7±19.7),(947.1±18.9)cm明显高于M1(732.9±18.9)cm;进入开臂次数M2,M3,M4依次为(10.9±2.4),(11.3±1.5),(11.6±1.1)次,明显高于M1(7.7±1.5)次,(均P<0.05)。结论:28 d恢复期后,运动、卵油、运动卵油复合法对焦虑行为有明显改善,运动组恢复最佳,但自然恢复手段在28 d内无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行为学指标 不同干预方法 抗焦虑 比较研究
原文传递
大剂量牛磺酸对小鼠自主活动能力的影响
11
作者 陈文 张静 +1 位作者 张艳贞 郭月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403-405,409,共4页
探讨了大剂量牛磺酸对小鼠自主活动能力的影响。将8周龄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牛磺酸1组(250mg/kg·bw)、牛磺酸2组(500mg/kg·bw),每日灌喂水和相应剂量的牛磺酸。连续灌喂10d后用Smart小动物行为活动记录分析系统进... 探讨了大剂量牛磺酸对小鼠自主活动能力的影响。将8周龄雄性BALB/C小鼠分为3组:对照组、牛磺酸1组(250mg/kg·bw)、牛磺酸2组(500mg/kg·bw),每日灌喂水和相应剂量的牛磺酸。连续灌喂10d后用Smart小动物行为活动记录分析系统进行旷场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用BIOSEB小鼠悬尾自动分析系统进行尾悬挂实验。旷场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牛磺酸1组和2组小鼠在周边、中央区域的活动性都明显提升(p<0.05),不动时间百分率都显著降低(p<0.05),慢速和快速移动时间百分率则都显著升高(p<0.05);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牛磺酸1组小鼠在开臂的滞留时间比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牛磺酸2组小鼠在开臂的滞留时间和移动距离百分比都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尾悬挂实验结果显示,各组小鼠的活动能力等指标无明显变化。以上结果提示,大剂量牛磺酸能够提高小鼠的自主活动与探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焦虑状态,但不能缓解抑郁模型中小鼠的"行为绝望"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尾悬挂实验 小鼠
下载PDF
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有效性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晋翔 王文 +2 位作者 王化宁 谭庆荣 郑红 《转化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73-76,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 stress dysfunction,PTSD)大鼠模型的方法,为深入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n=12)和单次延长应激(single prolong... 目的探讨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 stress dysfunction,PTSD)大鼠模型的方法,为深入研究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n=12)和单次延长应激(single prolonged stress,SPS)组(SPS组,n=12),采用单次延长应激的方法建立PTSD大鼠模型。依次给予大鼠高架十字迷宫(elevated plus maze,EPM)、旷场(open-field,OF)、Morris水迷宫(Morris water maze,MWM)实验,在SPS结束后15 d开始EPM和OF实验。在EPM实验中记录大鼠5min内开臂停留时间、进入开臂的次数;大鼠在OF实验中持续时间为15 min,测定大鼠的活动次数等行为学指标。大鼠在SPS实验后第16~21天行MWM实验、第16~20天行定位航行实验,第21天行空间探索实验。经上述实验评定大鼠对环境的恐惧反应、警觉性、焦虑/抑郁行为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结果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SPS组大鼠的开臂进入次数百分比和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23.55±3.79)%与(37.83±4.07)%比较,(11.45±2.77)%与(17.85±3.45)%比较,P<0.05];旷场实验中SPS组大鼠水平活动距离、中央停留时间比空白对照组明显减少[(4 557.35 mm与8 775.845 mm比较,(22.65±1.54)s与(37.12±4.10)s比较,P<0.05];Morris水迷宫实验中,SPS组定位航行实验大鼠第1~5天上台所经过的距离和上台潜伏期逐渐延长,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天定位航行实验中,SPS组在靶象限花费时间的百分比和穿台次数显著少于空白对照组[(32.15±2.82)%与(51.68±4.38)%比较,(1.15±0.26)次与(2.87±0.35)次,P<0.05]。结论 SPS后,大鼠的空间认知能力下降,焦虑、恐惧情绪增加,探究行为抑制、呆滞。本模型成功诱发了大鼠多种PTSD样精神和行为异常表现,为进一步研究PTSD发病机制及药物干预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单次延长应激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MORRIS水迷宫实验
下载PDF
丁苯酞的抗焦虑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付治凤 刘福莉 +1 位作者 张奕 陈春林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14-18,28,共6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的抗焦虑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地西泮组(2.5 mg·kg^(-1))、丁苯酞高、中、低剂量组(100,30,10 mg·kg^(-1))。连续给药14天,采用高架十字迷宫... 目的:观察丁苯酞的抗焦虑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地西泮组(2.5 mg·kg^(-1))、丁苯酞高、中、低剂量组(100,30,10 mg·kg^(-1))。连续给药14天,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孔板实验和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实验,对小鼠进行行为学测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比色法检测小鼠皮层组织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丁苯酞(100 mg·kg^(-1))能够明显增加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OE%,p<0.05)和进入开放臂的时间(OT%,p<0.01);在小鼠孔板实验中,丁苯酞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小鼠探头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直立次数和持续时间(p<0.001);在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实验中,丁苯酞(30,100 mg·kg^(-1))能够拮抗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丁苯酞(100 mg·kg^(-1))能够明显降低小鼠皮层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p<0.05),但对小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没有影响(p>0.05)。结论:丁苯酞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降低脑内一氧化氮(NO)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抗焦虑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Γ-氨基丁酸受体 一氧化氮
下载PDF
丁苯酞的抗焦虑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治凤 陈春林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4-1014,共1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孔板实验中的抗焦虑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地西泮组(2.5 mg·kg-1)、丁苯酞(100,30和1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14 d,于... 目的观察丁苯酞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孔板实验中的抗焦虑作用,并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地西泮组(2.5 mg·kg-1)、丁苯酞(100,30和10 mg·kg-1)。连续灌胃给药14 d,于末次给药1 h后进行行为学测试。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化学显色法测定小鼠皮层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在小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丁苯酞高剂量组能够明显增加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OE%,P<0.05)和进入开放臂的时间(OT%,P<0.01);在小鼠孔板实验中,丁苯酞高剂量组能够显著提高小鼠探头次数和持续时间以及直立次数和持续时间(P<0.01);丁苯酞30和100 mg·kg-1能明显拮抗印防己毒素诱导的惊厥实验;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丁苯酞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小鼠皮层组织中一氧化氮(NO)水平(P<0.05),但是丁苯酞对小鼠血清皮质酮、皮层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没有影响。结论丁苯酞具有明显的抗焦虑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和降低脑内一氧化氮(NO)的水平有关,与小鼠血清皮质酮、皮层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抗焦虑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Γ-氨基丁酸受体 一氧化氮
下载PDF
酸枣仁汤对氯苯丙氨酸诱导失眠大鼠模型治疗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昊 韩昌胜 +4 位作者 迟显苏 杨振霄 王祥宇 王新 马柯 《山东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32-40,共9页
为探究经典名方酸枣仁汤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失眠大鼠的作用机制,采用8周龄的雄雌性SD大鼠各20只,每10只大鼠(雌雄各半)为一组,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酸枣仁汤组、地西泮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利用腹腔注射PCPA混悬液的方法构建失眠大鼠模... 为探究经典名方酸枣仁汤对氯苯丙氨酸(PCPA)诱导失眠大鼠的作用机制,采用8周龄的雄雌性SD大鼠各20只,每10只大鼠(雌雄各半)为一组,将40只大鼠随机分成酸枣仁汤组、地西泮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利用腹腔注射PCPA混悬液的方法构建失眠大鼠模型,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评价造模后大鼠睡眠行为、情绪的改变。给药两周后,通过血清学检测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炎性细胞的变化。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PCPA诱导的失眠大鼠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t_(oc))和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N_(oc))均下降,其中t_(oc)显著下降,表明模型构建成功。与模型组相比,酸枣仁汤组5-羟色胺(5-HT)、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显著升高,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升高不明显,多巴胺(DA)、谷氨酸(Glu)含量显著降低;酸枣仁汤组促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含量显著降低,抗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含量显著升高。与地西泮组相比,酸枣仁汤组DA含量降低更加显著,地西泮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含量比酸枣仁组降低更加显著,而5-HT、GABA、NE、Glu、IL-1β、IL-10含量变化趋势相同,且无显著差异。研究认为酸枣仁汤通过增加抑制性神经递质,降低兴奋性神经递质,恢复促炎性和抗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从而缓解失眠症状,为酸枣仁汤治疗失眠的功效机制及遣药组方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汤 失眠 大鼠模型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神经递质 炎性细胞因子
下载PDF
不同场强电磁脉冲对大鼠情绪性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江静 张贺铭 +2 位作者 王文莹 王爽 田芳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场强电磁脉冲(EMP)对大鼠情绪性行为的影响,为电磁辐射产生的生物效应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5 kV/m组和250 kV/m组,每组8只。通过旷场实验与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研究EMP不同场强辐照对大鼠... 目的:研究不同场强电磁脉冲(EMP)对大鼠情绪性行为的影响,为电磁辐射产生的生物效应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25 kV/m组和250 kV/m组,每组8只。通过旷场实验与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研究EMP不同场强辐照对大鼠情绪性行为的影响。用ELISA方法检测大鼠大脑皮层与海马组织中的5-HT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25 kV/m组和250 kV/m组中央区停留时间、穿越中央区次数有所下降,其中250 kV/m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125 kV/m组和250 kV/m组进入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和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均降低,其中250 kV/m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250 kV/m组大鼠皮层组织5-羟色胺(5-HT)表达水平有所增加(P<0.05),125 kV/m组和250 kV/m组大鼠海马组织5-HT表达水平均升高(均P<0.05)。结论:250 kV/m电磁脉冲连续辐照15 d会诱发大鼠焦虑样行为表现,这种情绪性行为改变可能与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组织的5-HT表达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焦虑样行为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大脑皮层 5-羟色胺
下载PDF
金雀异黄酮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焦虑恐惧样行为的干预作用
17
作者 陈瑞麒 曹方正 +8 位作者 林慧敏 朱晨仪 邹宛芸 于子雯 周欢 孟泽宇 范勇 邱新宇 吴仲敏 《台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3期54-60,共7页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酮(GEN)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焦虑恐惧样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5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TSD模型组、GEN干预组,每组18只。PTSD模型组和GEN组大鼠采用连续单一应激和足底电击相结合方法制作PTSD大鼠模...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酮(GEN)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模型大鼠焦虑恐惧样行为的改善作用。方法5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TSD模型组、GEN干预组,每组18只。PTSD模型组和GEN组大鼠采用连续单一应激和足底电击相结合方法制作PTS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GEN组大鼠腹腔注射GEN(8mg/kg·d),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每日等体积浓度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分别于实验第1,7,14天随机抽取各组大鼠6只进行旷场实验(OFT),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PM)和僵立行为测试评价GEN对PTSD大鼠焦虑恐惧样行为的干预效果。结果在OFT中,GEN干预组大鼠在实验第7,14天时的运动总距离、进入中央格区域时间和次数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在EPM中GEN干预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和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也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大鼠木僵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GEN干预组在实验第7,14天时各项检测指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N可以有效缓解PTSD大鼠焦虑恐惧样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雀异黄酮 创伤后应激障碍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僵立行为
下载PDF
白癜风小鼠模型抑郁样行为的观察
18
作者 孙玮蔚 陈健儒 +2 位作者 李舒丽 高天文 李春英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7-154,共8页
目的观察分析白癜风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学表现。方法对15只约9周龄C57BL/6雌性小鼠进行白癜风动物模型的构建,通过肉眼观察以及第23天采用表皮全层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鼠尾组织以判断白癜风小鼠模型构建成功与否;在第8天(成模前)和第21天(... 目的观察分析白癜风模型小鼠抑郁样行为学表现。方法对15只约9周龄C57BL/6雌性小鼠进行白癜风动物模型的构建,通过肉眼观察以及第23天采用表皮全层免疫荧光染色检测鼠尾组织以判断白癜风小鼠模型构建成功与否;在第8天(成模前)和第21天(成模后早期)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表现,包括进入开臂次数、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中央区域停留时间百分比和总行进距离,以评估白癜风小鼠模型是否出现抑郁样行为。为进一步明确白癜风造模对小鼠抑郁样状态影响的严重程度,将20只C57BL/6雌性小鼠平均分为单纯白癜风造模组和白癜风造模+慢性束缚应激组,其中白癜风造模+慢性束缚应激组小鼠在第9天开始进行慢性束缚应激,即置于离心管中,每天束缚约6 h,持续28 d;两组均在白癜风造模后第7、22、29和38天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小鼠上述行为学指标。单组前后2次重复测量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多个时间点重复测量资料的比较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肉眼观察造模小鼠尾部皮肤逐渐出现境界清楚的白斑,与白癜风患者的临床表现相似,同时第23天鼠尾表皮全层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见明显的CD8^(+)T细胞浸润,且Melan-A阳性的表皮黑素细胞数量减少,具有典型的白癜风病理特征,提示白癜风小鼠模型构建成功,第23天成功建模12只。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显示,这12只白癜风模型小鼠第21天进入开臂次数[(2.33±1.78)次]、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5.01%±5.27%)均明显低于第8天[(10.75±2.30)次,29.20%±12.48%;t=9.63、6.36,均P<0.001];旷场实验显示,第21天在中央区域停留时间百分比(2.31%±1.53%)和总行进距离[(2518.31±528.38)cm]明显低于第8天[4.47%±2.65%、(3533.45±465.47)cm;t=2.40、5.47,P=0.036、<0.001]。慢性束缚应激实验中,第23天检测造模成功小鼠共14只,单纯白癜风造模组5只和白癜风造模+慢性束缚应激组9只,在第7、22、29和38天进入开臂次数、开臂停留时间百分比、中央区域停留时间百分比、总行进距离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1、0.20、0.46、2.35,P=0.889、0.893、0.719、0.134),除行进距离(F=1.03,P=0.422)外,其余指标随时间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F=19.54、24.68、15.53,均P<0.001)。结论白癜风小鼠在成模后早期即出现抑郁样行为,且在此基础上施加慢性束缚应激无法使其抑郁程度进一步加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疾病模型 动物 抑郁 行为学表现 慢性束缚应激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旷场实验
原文传递
啮齿类动物非条件性焦虑测试的困惑与对策
19
作者 刘坤 邢影 +8 位作者 郑智勇 许佳玲 张浩 胡明会 何小华 陈凯 李自发 耿希文 魏盛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焦虑是一种主要的情绪障碍,焦虑症的发病率、共病率及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对焦虑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并进行药效评价及药物开发的主要载体,非条件性焦虑模型是一种常用的... 焦虑是一种主要的情绪障碍,焦虑症的发病率、共病率及致残率高,严重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对焦虑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言而喻。动物模型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机制并进行药效评价及药物开发的主要载体,非条件性焦虑模型是一种常用的焦虑模型。目前公认的广泛使用的检测非条件性焦虑模型的范式主要为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旷场实验及明暗箱实验等,此类基于环境暴露的行为学范式利用动物探索的好奇与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产生的矛盾冲突以模拟并检测动物的焦虑情绪,但此类行为学范式在评价动物焦虑行为的效度方面存在争议。本文从焦虑情绪概念、非条件性焦虑行为学测试中对于焦虑行为的定义、非条件性焦虑行为测试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等方面对非条件性焦虑的测试方式做一论述,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矛盾与盲点提出新的解决方式以期更好地完善焦虑行为的测试范式,为研究焦虑提供更可靠的动物模型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条件性焦虑 行为学评价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明暗箱实验
原文传递
青年与老龄昆明小鼠焦虑动物模型结构维度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丽娜 郭小兵 +2 位作者 马金芳 杜明君 潘飞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14-516,共3页
目的 比较青年与老龄昆明小鼠焦虑动物模型结构维度的不同.方法 青年与老龄雄性昆明小鼠依次进行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EPM)和明暗箱实验(light/dark box,LDB),实验间隔1周,摄像... 目的 比较青年与老龄昆明小鼠焦虑动物模型结构维度的不同.方法 青年与老龄雄性昆明小鼠依次进行旷场实验(open field test,OFT)、高架十字迷宫实验(elevated plus maze,EPM)和明暗箱实验(light/dark box,LDB),实验间隔1周,摄像系统记录5 min的行为变化,实验参数包括:OFT中央区停留时间百分率、中央区水平运动百分率(Ccross%)、总水平运动(Cross)、总垂直运动(Rear),EPM开臂区停留时间百分率(Otime%)、开臂区进入次数百分率(Oentries%)、两臂总进入次数(Entries),LDB明箱区停留时间百分率(Ltime%)、明箱区水平运动百分率(Lcross%)、明箱区垂直运动百分率(Lrear%)、穿梭次数(Transition)、总水平运动(Cross)、总垂直运动(Rear).结果 老龄组与青年组相比,OFT焦虑因子参数(Ctime%,t=3.12,P<0.01;Ccross%,t=2.37,P<0.01)、EPM焦虑因子参数(Otime%,t=1.31,P<0.05;Oentries%,t=1.57,P<0.05)、LDB焦虑因子参数(Ltime%,t=4.15,P<0.01;Lcross%,t=3.28,P<0.01;Lrear%,t=2.73,P<0.01)均升高,而OFT运动探索因子参数(Cross,t=2.05,P<0.01)、EPM运动探索因子参数(Entries,t=2.09,P<0.05)、LDB运动探索因子参数(Transition,t=2.51,P<0.01;Cross,t=3.02,P<0.01)均降低.结论 青年与老龄昆明小鼠焦虑动物模型具有相似的结构维度,但是随着年龄增长,焦虑情绪增加,运动探索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焦虑 动物模型 旷场实验 高架十字迷宫实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