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5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SSFC项目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马太效应研究
1
作者 张茂林 《科教文汇》 2017年第9期1-3,共3页
在科研中,马太效应是一把双刃剑。NSSFC项目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影响同样具有马太效应。有效调控马太效应,可以充分发挥NSSFC项目对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的积极作用,提升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关键词 NSSFC项目 马太效应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路径探析——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例
2
作者 王茜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概况,然后分析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环境条件,最后论述了“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行业特色型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路径。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双一流”建设
下载PDF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创新能力评价初探 被引量:4
3
作者 顾国爱 《中国市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9期118-119,共2页
本文基于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活动的现状,结合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类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建立了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设计进行了系统的说明。在随后的研究中,对科研量化评价进行具体研究。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评价 指标体系 科研创新能力评价
下载PDF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资源分布与创新能力计量研究
4
作者 张纯成 王冰雁 +2 位作者 李敏 李冬冬 张孝广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24-128,共5页
要提高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了解它的资源分布。在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11个学科研究中心中,河南大学占据6个,并且期刊论文产出量位居全省第一。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带头学科是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学科门类。河南... 要提高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了解它的资源分布。在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11个学科研究中心中,河南大学占据6个,并且期刊论文产出量位居全省第一。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带头学科是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学科门类。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在全国居第18位,要提高这个能力,其有效途径是加大投资,制定相应政策,提高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期刊论文 创新能力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谭春辉 王乐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3,共6页
在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鉴于层次分析法的特点与优势,在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具有模糊性,故可以采用基于专家咨询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 在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鉴于层次分析法的特点与优势,在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具有模糊性,故可以采用基于专家咨询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其基本步骤依次是:设定指标权重向量、建立评价指标集、建立评价等级集、构建二级指标模糊判断矩阵、计算二级指标的模糊向量、构建一级指标模糊判断矩阵、计算一级指标的模糊向量、构建目标层模糊判断矩阵、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对被评价对象所属等级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谭春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0-75,共6页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一定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本研究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由3个准则层、9个分准则层、33个方案层指标组成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综合...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一定的设计思路和设计原则。本研究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为基础,构建了一个由3个准则层、9个分准则层、33个方案层指标组成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谭春辉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89,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国高校都在努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然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何评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等问题,学术理...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全国高校都在努力提升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然而,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如何评价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等问题,学术理论界并未进行认真梳理与探讨。文章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概念进行了解读,并借鉴组织能力的"RPV模型",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构成要素分为三类: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投入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运行能力、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产出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的基本指标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框架
下载PDF
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的思考 被引量:11
8
作者 袁振国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3,共3页
应重庆大学副校长黄宗明教授的邀请,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袁振国副司长于2006年12月19-20日,前来重庆大学调研考察,并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骨干做了题为“关于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的思考”的精彩学术报告。袁副... 应重庆大学副校长黄宗明教授的邀请,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袁振国副司长于2006年12月19-20日,前来重庆大学调研考察,并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骨干做了题为“关于提高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的思考”的精彩学术报告。袁副司长的学术报告会在隆重热烈的气氛中使与会专家受到了学术研究的洗礼,对于提高重庆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质量大有裨益。本文根据袁副司长的报告内容整理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科学创新能力 质量 高校 学术报告会 重庆大学 科学研究者 副司长
下载PDF
基于学生感知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路径分析——以中国人民大学为案例 被引量:6
9
作者 段晖 侯宇澄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 2014年第3期107-126,共20页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学界多侧重对理工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各要素间的关系研究仅有理论上的分析而缺乏实证检验。本文在界定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 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水平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学界多侧重对理工科类大学生创新能力进行研究,对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结构及其各要素间的关系研究仅有理论上的分析而缺乏实证检验。本文在界定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创新意识、知识基础、创新思维特质、创新实践为指标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基本结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路径分析的方法从定量的角度探讨上述四个变量间的影响强度、影响路径,从而对创新能力结构进行探索性研究。结果表明: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结构由创新意识、知识基础、创新思维特质、创新实践四个变量进行描述。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特质和创新实践之间有显著回归关系;知识基础和创新实践之间并无显著回归关系,但通过创新思维特质的中介作用,扎实的知识基础才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创新实践。这一关系的发现为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结构 路径分析 人文社会科学类大学生
下载PDF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春辉 《评价与管理》 2010年第4期62-67,共6页
在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鉴于层次分析法的特点与优势,在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具有模糊性,故可以采用基于专家咨询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 在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鉴于层次分析法的特点与优势,在专家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每个指标的权重。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评价具有模糊性,故可以采用基于专家咨询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其基本步骤依次是:设定指标权重向量、建立评价指标集、建立评价等级集、构建二级指标模糊判断矩阵、计算二级指标的模糊向量、构建一级指标模糊判断矩阵、计算一级指标的模糊向量、构建目标层模糊判断矩阵、计算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对被评价对象所属等级进行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模型
下载PDF
我校首次获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11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近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公示了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我校教师李江飞主持的《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职业本科高校科教融汇的内涵要义、发展逻辑、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获得青年项目立项资助,实现了我校教育部... 近日,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公示了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评审结果,我校教师李江飞主持的《高质量发展视域下职业本科高校科教融汇的内涵要义、发展逻辑、体系构建与实现路径研究》获得青年项目立项资助,实现了我校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零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评审 本科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项目立项 构建与实现 教育部 视域下 社会科学
下载PDF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征稿启事
12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一、学报简介《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理工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本刊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湖北省优秀期... 一、学报简介《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理工学院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本刊系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RCCSE中国准核心学术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全国地方高校优秀期刊。内容涉及政治学、社会学、高等教育教学、经济学、文学、交叉学科。主要栏目有:矿冶文化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研究、应用型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社会学研究、经济学研究、文学研究、交叉学科研究。其中,矿冶文化研究是湖北省期刊特色栏目和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本刊热诚欢迎海内外专家学者惠赐稿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湖北省教育厅 矿冶文化 地方高校学报 期刊特色 交叉学科 当代中国研究 学术期刊
下载PDF
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提升路径探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占奇 《管理观察》 2013年第24期113-114,共2页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协同创新”打破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激发创新要素的活力,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来说,如何以协同的思路、创新的理念,思考谋划哲学社...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建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协同创新”打破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激发创新要素的活力,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来说,如何以协同的思路、创新的理念,思考谋划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提升路径,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创新 协同创新 能力提升 路径 高校 科学创新能力 创新体系 创新主体
下载PDF
新时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红杏 刘嵘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第12期105-106,共2页
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更需具备创新能力,这也是我国创新力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高校非常重视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国家也在努力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如何定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什么是哲学... 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社会科学更需具备创新能力,这也是我国创新力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目前,我国高校非常重视提升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创新能力,国家也在努力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如何定义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什么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组成部分、如何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等问题,学界至今还未有清晰明确的界定。本文从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构成的三大能力解读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能力,即投入能力、运行及产出能力。以这三大能力为基础,构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哲学社会科学 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下载PDF
“双一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以武汉大学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钒 马成龙 《社会科学动态》 2021年第12期99-104,共6页
“双一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跨学科属性与智库性质,决定了它与传统的二级学院承担不同的教学科研任务,在研究生教育上既要遵循学位授予的统一标准,又要体现培养模式的差异性与个性化。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国... “双一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跨学科属性与智库性质,决定了它与传统的二级学院承担不同的教学科研任务,在研究生教育上既要遵循学位授予的统一标准,又要体现培养模式的差异性与个性化。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双一流”建设、新型特色智库建设和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应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国家发展亟需的拔尖创新人才,提高研究生解决当代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双一流”高校 研究生培养
下载PDF
理工类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大类培养的挑战与对策——以B大学为例
16
作者 张海峰 公钦正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11-118,共8页
人文社会科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B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类培养实践进行案例研究,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大类专业设置泛化,分流难以匹配学生志趣;课程方案不够合理,成效无法满足现实... 人文社会科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对B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大类培养实践进行案例研究,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大类专业设置泛化,分流难以匹配学生志趣;课程方案不够合理,成效无法满足现实需要;主管学院压力较大,管理未能形成组织认同;个别学生迷茫焦虑情绪蔓延,容易诱发心理问题等。为解决相关问题,文章提出四项实践对策:以顶层设计为引领,打造全面有序的大类布局;以发掘志趣为核心,科学引导学生分流;以平等尊重为旨归,实行自由开放的人本管理;以学科融合为导向,构建多元特色的课程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工类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大类 大类培养 专业分流 课程建设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7
作者 方上玮 《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2023年第3期25-30,39,共7页
基于2012-2019年我国41所“双一流”建设大学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Tobit模型对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高校整体科研效率仍未达到有效水平;样本高校科研效率在整体上保持正增长的发展... 基于2012-2019年我国41所“双一流”建设大学的面板数据,运用超效率SBMMalmquist-Tobit模型对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样本高校整体科研效率仍未达到有效水平;样本高校科研效率在整体上保持正增长的发展趋势,且效率增长率变动存在地区差异;样本高校科研效率受到来自学生发展、课题经费、国际发展和学校类别的影响。为促进科研效率的提升,高校应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创新交叉融合机制、健全科研激励机制与聚焦国际科研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效率 “双一流”高校 影响因素 教育评价
下载PDF
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创新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谷香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年第10期53-53,55,共2页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现状,并参考两所国外著名高校科研管理的方法,从制度完善、基金设立、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对创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创新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求。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的现状,并参考两所国外著名高校科研管理的方法,从制度完善、基金设立、管理创新三个方面对创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管理 制度创新
下载PDF
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
19
作者 王湾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2期19-25,32,共8页
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设计了由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以教育部社科司统计资料为数据来源,对新世纪以来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高职... 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设计了由2个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指标体系,以教育部社科司统计资料为数据来源,对新世纪以来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表明,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在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从学校层面看,进步有限,特别是高水平研究成果的产出能力较弱。对此,可以从提高科研人员基本素质、加强制度建设和跨学科研究机构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我国高职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人文社会科学 创新能力 评价体系
下载PDF
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以辽宁省普通高校为例
20
作者 潘黎 苏若菊 王晓钦 《大学(研究)》 2011年第5期59-65,58,共7页
文章以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潜力、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实力和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效力三个维度为根据,构建了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八个二级指标和二十六个三级指标的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 文章以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潜力、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实力和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效力三个维度为根据,构建了包括三个一级指标、八个二级指标和二十六个三级指标的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根据该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辽宁省部分普通本科高校的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成果转化 人文社会科学 普通高校 能力评价 辽宁省 转化过程 自然科学 政府投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