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拖延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现状关系研究
1
作者 倪俊伟 蔡 林 +2 位作者 张双全 魏天强 宛家兴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社会科学》 2024年第6期061-064,共4页
探索民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拖延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一般拖延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在校体育类民办高校体育类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拖延量表得分为(49.55±10.07),大于20分的327人,占比为99%;幸福... 探索民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拖延行为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其之间的关系。方法用一般拖延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对在校体育类民办高校体育类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拖延量表得分为(49.55±10.07),大于20分的327人,占比为99%;幸福感指数量表得分为(10.425±1.77),大于10分的254人,占比77%;拖延行为与主观幸福感在性别、城乡差异、民族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民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拖延行为和具有较强的主观幸福感;其拖延行为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办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 拖延行为 拖延量表 主观幸福感
下载PDF
浅谈人文素质教育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性 被引量:6
2
作者 蒋思庆 《中国校外教育》 2009年第5期145-145,共1页
专业教学中加强学生的人文教育,全面发展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中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文献资料为主,对为何要加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人文教育以及如何加强其人文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重要性
下载PDF
辽宁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器械健身锻炼现状研究
3
作者 刘欣然 《辽宁教育》 2015年第3期38-41,共4页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2011级)在课余时间参与器械健身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课余参加器械健身锻炼的学生主要是器械健身专修学生和一部分喜欢器械健身运动的...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辽宁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2011级)在课余时间参与器械健身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课余参加器械健身锻炼的学生主要是器械健身专修学生和一部分喜欢器械健身运动的学生。本文对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器械健身活动的学习动机、参与情况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促进我省大学生课余时间加强器械健身锻炼提供参考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 器械健身锻炼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探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王逸 章翔 《内江科技》 2021年第4期99-100,137,共3页
当今互联网背景下,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利用比较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迫在眉睫,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是&qu... 当今互联网背景下,本文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利用比较研究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迫在眉睫,有利于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有利于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是"互联网+"发展的需要。创新创业意识不强,态度消极;创新创业相关理论储备缺乏,能力不强;创新创业教育不够,平台不足;创新创业政策缺乏,环境不佳是目前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本文认为政府要提供政策支持;学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要增强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践指导;学生要积极投身创新创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创新创业意识 大学生创新创业 体育产业发展 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 理论与实践 互联网 逻辑分析
下载PDF
福建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调查及教育对策建议 被引量:6
5
作者 吴剑 吴瑞珠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年第22期128-130,共3页
目的为了解福建省在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北京卷)”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对福建省体育教育专业1526... 目的为了解福建省在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科学健康观素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2018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问卷(北京卷)”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对福建省体育教育专业15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科学健康观素养平均得分13分,38.5%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具有科学健康观素养。性别、年级、家庭收入、父母文化水平,对学生的科学健康观素养有一定影响,且不同学校间存在较大差异;而家庭城乡区域、是否读过健康素养相关知识是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科学健康观素养的主要因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议应加强学校的主体作用,学校应有针对性加强对学生地健康素养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同时,应加强乡镇和农村的健康知识宣传普及,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 科学健康观 调查 健康素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