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理想交流理论视域下高校师生交流的问题及其纾解之道
1
作者
董浩
靖鸣
《关东学刊》
2024年第3期94-103,共10页
高校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与否,深刻地影响着教学质量、师生感情、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运用理想交流理论,对高校师生之间存在的交流问题及其纾解之道进行了探索。我国高校师生之间主要存在着课下交流缺失、线下交流困难、“单向度交流”...
高校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与否,深刻地影响着教学质量、师生感情、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运用理想交流理论,对高校师生之间存在的交流问题及其纾解之道进行了探索。我国高校师生之间主要存在着课下交流缺失、线下交流困难、“单向度交流”、工具性交流以及无法相互理解的交流无奈等交流问题,而造成这些交流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师生缺乏课下交流的机会与机制;师生还未完全适应线上交流与线下交流的差别;教师科研压力大,没有时间与学生交流;教学设计不科学,未能充分考虑学生接受情况;学生人数众多,课堂考评机制执行难度大;媒介化社会娱乐方式众多,教学受到冲击;学生“混文凭”观念严重,学习态度不端正;师生之间代沟、认知差异,导致相互理解困难。因此,为了纾解这些现实中高校师生交流存在的问题,应改革教学设计,加强课堂交流环节;建立体制机制,激励学生重视课堂交流;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读大学观”,积极与老师交流;采取各种办法,增加师生课下交流的机会;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线上交往;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积极交流,求同存异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师生交流
理想
交流
理论
对话教学法
教学问题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交流计划提高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了解和好感吗?--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建政
张曦文
+3 位作者
李劼
宋静
李卫锋
吴健生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5-174,200,共21页
提高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内地的了解,促进他(她)们“北上”到内地发展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我国“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以下简称交流计划)的政策目标之一。该交流计划自2012年开始已经实施多年,但其政策效果究竟如何还未有研究...
提高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内地的了解,促进他(她)们“北上”到内地发展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我国“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以下简称交流计划)的政策目标之一。该交流计划自2012年开始已经实施多年,但其政策效果究竟如何还未有研究。本研究结合研学旅行相关理论和群际接触理论,使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考察交流计划短期项目的政策效果,即交流计划是否增进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的兴趣和了解,以及对这些城市的好感。研究发现,大部分愿意参加交流计划的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感兴趣,而且对大湾区内地城市有好感,但并不了解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交流计划显著提高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的兴趣和了解;参加了交流计划的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变得更有好感的比例要高于没有参加交流计划的学生,但差异并不显著。本研究为评估交流计划在增强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内地了解的有效性提供了首个定量实证证据,为国家制定和完善有关香港青年大学生的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青年大学生
港澳与内地
高校师生交流
计划
随机对照实验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理想交流理论视域下高校师生交流的问题及其纾解之道
1
作者
董浩
靖鸣
机构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南京传媒学院
出处
《关东学刊》
2024年第3期94-103,共10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中国人口政策传播话语对生育观念的影响研究”(21YJA860019)。
文摘
高校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效与否,深刻地影响着教学质量、师生感情、学生的成长成才,本文运用理想交流理论,对高校师生之间存在的交流问题及其纾解之道进行了探索。我国高校师生之间主要存在着课下交流缺失、线下交流困难、“单向度交流”、工具性交流以及无法相互理解的交流无奈等交流问题,而造成这些交流问题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师生缺乏课下交流的机会与机制;师生还未完全适应线上交流与线下交流的差别;教师科研压力大,没有时间与学生交流;教学设计不科学,未能充分考虑学生接受情况;学生人数众多,课堂考评机制执行难度大;媒介化社会娱乐方式众多,教学受到冲击;学生“混文凭”观念严重,学习态度不端正;师生之间代沟、认知差异,导致相互理解困难。因此,为了纾解这些现实中高校师生交流存在的问题,应改革教学设计,加强课堂交流环节;建立体制机制,激励学生重视课堂交流;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读大学观”,积极与老师交流;采取各种办法,增加师生课下交流的机会;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线上交往;在尊重彼此差异的基础上,积极交流,求同存异等。
关键词
高校师生交流
理想
交流
理论
对话教学法
教学问题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交流计划提高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了解和好感吗?--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建政
张曦文
李劼
宋静
李卫锋
吴健生
机构
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
出处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5-174,200,共21页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厦门大学公共服务质量研究中心)重大项目(FJ2020JDZ00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实施的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对香港本地大学生的影响研究”(编号:20720201032)
香港大学基础研究种子经费资助(编号:201611159296)。项目中的实验干预措施受到教育部“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资助。
文摘
提高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内地的了解,促进他(她)们“北上”到内地发展并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我国“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以下简称交流计划)的政策目标之一。该交流计划自2012年开始已经实施多年,但其政策效果究竟如何还未有研究。本研究结合研学旅行相关理论和群际接触理论,使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考察交流计划短期项目的政策效果,即交流计划是否增进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的兴趣和了解,以及对这些城市的好感。研究发现,大部分愿意参加交流计划的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感兴趣,而且对大湾区内地城市有好感,但并不了解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交流计划显著提高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及其发展的兴趣和了解;参加了交流计划的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变得更有好感的比例要高于没有参加交流计划的学生,但差异并不显著。本研究为评估交流计划在增强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内地了解的有效性提供了首个定量实证证据,为国家制定和完善有关香港青年大学生的政策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香港青年大学生
港澳与内地
高校师生交流
计划
随机对照实验
粤港澳大湾区
Keywords
Local University Student in Hong Kong
Chinese Mainland-Hong Kong Ten Thousand Student Interflow Program
Randomized Controlled Experiment
Greater Bay Area in China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理想交流理论视域下高校师生交流的问题及其纾解之道
董浩
靖鸣
《关东学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交流计划提高了香港青年大学生对大湾区内地城市的了解和好感吗?--基于随机对照实验的实证分析
刘建政
张曦文
李劼
宋静
李卫锋
吴健生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