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3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互关系分析——以哲学解释学为视角 被引量:6
1
作者 谢仁生 田宗远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5-29,共5页
从现代解释学观点来看,理解和解释不是认识问题,而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解释者对文本的理解必然受到其处境和视域的影响。高校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代中国,影响马克思... 从现代解释学观点来看,理解和解释不是认识问题,而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解释者对文本的理解必然受到其处境和视域的影响。高校是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平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代中国,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最重要因素是我国的民生状况。要从根本上完善此两者,最重要的是彻底改善民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解释学
下载PDF
哲学解释学对话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8
2
作者 蒋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5-198,共4页
对话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和探求真理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话,但由于受到传统思维方式及教条主义认识的影响,现实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存在着种种"失真"现象。哲学... 对话作为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和探求真理的重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对话,但由于受到传统思维方式及教条主义认识的影响,现实中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存在着种种"失真"现象。哲学解释学的"我—你"对话既是主体间性的,又是反思性的,为我们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话意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条现实而积极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哲学解释学 对话
下载PDF
融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审视与实施路径研究
3
作者 贾凡 《现代商贸工业》 2025年第1期189-193,共5页
基于互联网和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融合,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势不可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因时而进、谋势而动,认清时代形势融媒体的发展的必然性。审视融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主要存在虚实分离,认知倦怠;边界壁垒,实效... 基于互联网和新兴媒介与传统媒介的相互融合,融媒体时代的发展步伐势不可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因时而进、谋势而动,认清时代形势融媒体的发展的必然性。审视融媒体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主要存在虚实分离,认知倦怠;边界壁垒,实效不足;圈层固化,思维定式的困境挑战,从内容为王,传递精练思想核心;形式新颖,感受交互沉浸体验;助融壁垒,形成引导双向互动等方面找寻融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实施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实施路径
下载PDF
虚拟与现实的视域融合——基于哲学解释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被引量:5
4
作者 崔克锐 杨光玮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32-135,共4页
本文以哲学解释学为理解视域,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场域及其条件的视角,解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网络环境与对话文本虚实二重性的分析,提出对教育活动主体与对话文本进行双重建构,最终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与&qu... 本文以哲学解释学为理解视域,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话场域及其条件的视角,解读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网络环境与对话文本虚实二重性的分析,提出对教育活动主体与对话文本进行双重建构,最终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与"对话"的"视域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解释学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视域融合
下载PDF
论哲学解释学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适切度 被引量:1
5
作者 隋宁 张澍军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68,共3页
哲学解释学所揭示的理解活动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以及它所强调的理解的主体性、历史性、时间性和应用性等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着重阐释哲学解释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程度和适切价值,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理... 哲学解释学所揭示的理解活动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以及它所强调的理解的主体性、历史性、时间性和应用性等问题,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本文着重阐释哲学解释学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程度和适切价值,为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中合理运用哲学解释学的相关理论方法提出建议,以便深化理解和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基础,从而优化教育实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解释学 适切度
下载PDF
关于“真问题”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研究——基于哲学解释学的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罗颖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5-88,共4页
在哲学解释学中,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促成解释者与文本展开真正对话的有效催化剂,是一切理解得以可能的起点。真正的正确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和方向性,能使解释者结合自身的视域不断创造出对文本的新的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 在哲学解释学中,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是促成解释者与文本展开真正对话的有效催化剂,是一切理解得以可能的起点。真正的正确的问题具有开放性和方向性,能使解释者结合自身的视域不断创造出对文本的新的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是教育双方通过问与答共同探讨并理解一定的政治理念、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过程,其中真问题的出现将有利于受教育者对探讨内容的理解和吸收,提高教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 哲学解释学 重要性 时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哲学解释学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颖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36-139,共4页
哲学解释学对"理解"活动的本体论意义揭示以及对读者"先入之见的合法性"、读者"主观性理解"、"读者与文本相互建构"等理论发现,可以激发我们的"问题"意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 哲学解释学对"理解"活动的本体论意义揭示以及对读者"先入之见的合法性"、读者"主观性理解"、"读者与文本相互建构"等理论发现,可以激发我们的"问题"意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视野;借鉴哲学解释学的有关范畴,可以使我们从哲学的思维层面辨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本真目的、澄清接受前提、厘清接受系统的要素构成及活动特征、把握接受的影响因素、科学评价其接受效果等。同时也可以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解释学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
下载PDF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观”反思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颖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40-43,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本质上是一种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思想文化客体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活动,这与哲学解释学有着内在的契合。利用哲学解释学的基本观点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目的、接受条件、接受影响因素和接受效果,能够激发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本质上是一种对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思想文化客体的深刻理解和领悟活动,这与哲学解释学有着内在的契合。利用哲学解释学的基本观点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目的、接受条件、接受影响因素和接受效果,能够激发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中的"问题"意识,使我们从哲学的思维层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澄清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解释学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观
下载PDF
哲学解释学视角下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颖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65-68,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有重要影响。由于主体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和教育目的并非天然一致,有可能出现错位。思想政治教育兼具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其目的性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接受目的有效对接的基石...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对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有重要影响。由于主体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目的和教育目的并非天然一致,有可能出现错位。思想政治教育兼具工具性价值和目的性价值,其目的性价值是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接受目的有效对接的基石。提升接受主体的精神追求、澄清接受主体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价值,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与接受目的有效对接的现实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接受目的 哲学解释学
下载PDF
生态哲学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的建构
10
作者 刘娟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6-29,共4页
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可以促进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促进多元参与和协同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共同体内在的耦合性,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建构的客观必... 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可以促进个体与环境、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促进多元参与和协同发展,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深刻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共同体内在的耦合性,探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共同体建构的客观必然性与优化路径,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共同体的协同性、打破传统框架束缚,引入更多创新元素和实践活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哲学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共同体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1
作者 李宝研 李长江 +1 位作者 张晓晴 周子琪 《黑龙江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3-67,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在育人的过程中应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于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在于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高校在育人的过程中应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把学生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对于我国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远战略意义。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架构中的思考研究厘清个人自由与政治法则之间的矛盾,在政治构建过程中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揭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遇到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觉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 大学生 实践哲学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现实效能、风险检视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伟 刘新琦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3,共8页
伴随高校教育数字化行动的方兴未艾,如何把握好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发展效能与限度的张力,破解数字化发展进程中的风险挑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前沿课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数字化在... 伴随高校教育数字化行动的方兴未艾,如何把握好高校思政教育数字化发展效能与限度的张力,破解数字化发展进程中的风险挑战,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质增效的前沿课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数字化在要素动态联结、过程场域开拓、环节效果优化等方面赋能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但也暴露出数字迭代悬浮、数字功能失范、数字关系失度等一系列风险挑战。新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正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处于“弱数字化”的阶段性现实,在思维革新、机制优化、关系深化上精准发力,聚焦“认知-态度-能力”问题落实好数字化理念,精心打造“生产-传播-反馈”协同的数字化运作机制,建构“寓教于数、与数偕行”的新型教育主客体关系,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为不断塑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新动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效能 风险 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13
作者 王晓静 陈斌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4年第16期53-55,共3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有助于大学生树...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它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就业观。为了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必须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教师团队建设,优化教学考核机制等,以期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高等学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理解与对话——哲学解释学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志巧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9期28-30,共3页
理解和对话的问题作为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克服了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束缚,它从理解入手阐明了人与语言、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等问题,强调理解的历史性、主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注重理解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体现了... 理解和对话的问题作为哲学解释学的中心话语,克服了传统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束缚,它从理解入手阐明了人与语言、历史、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人生意义等问题,强调理解的历史性、主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注重理解的多元性和差异性,体现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对我们理解历史对个人的教育、理解教育与个体关系都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也给我们重新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解释学 理解 对话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旭 冯馨颖 +1 位作者 鲍美阳 苑新悦 《高教学刊》 2024年第4期168-172,共5页
该文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研究出发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语义、概念、内涵与外延、应用四维阐述,厘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 该文以《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为研究出发点,研究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语义、概念、内涵与外延、应用四维阐述,厘清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总结得出二者在语义上相似指向不同,概念上范围、划分层次、作用点区别,内涵和外延上存在包含被包含,应用上存在观察与参与视角。在二者逻辑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挖掘二者基本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参考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逻辑研究 语义 内涵与外延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2
16
作者 曹艳 徐满 《传播与版权》 2024年第8期94-97,共4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因势而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载体创新等提供了新的机遇,还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时俱进、因势而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创新、方法创新和载体创新等提供了新的机遇,还对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守正创新,主动拥抱新媒体时代,同时也要自觉提升“三种能力”,不断巩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地位,积极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回应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发展需求,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机遇 挑战 对策
下载PDF
新时代井冈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践路径探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淑东 匡静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3-36,共4页
井冈山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思想意涵和鲜明的内在特质,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以及促进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宣扬具有重要意... 井冈山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思想意涵和鲜明的内在特质,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以及促进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宣扬具有重要意义。在井冈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介体和环体维度分别存在融入内容有限、融入方式单一、融入氛围淡薄等问题,阻滞了整体的融入进程。为消除这些现实困境,高校应从红色资源挖掘、教学方式优化、校园环境浸染等方面综合施策,切实提升井冈山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意蕴 现实困境 实践路径
下载PDF
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娟华 陈娜 谭春玲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
红色档案资源是赓续党的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培养爱党爱国的时代新人。高校应强化协同配合,推动红色档案... 红色档案资源是赓续党的红色血脉的重要载体,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培养爱党爱国的时代新人。高校应强化协同配合,推动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共享;强化课程育人,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教材、课堂;强化实践育人,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第二课堂;强化环境育人,将红色档案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红色档案资源铸魂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档案资源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进路
下载PDF
“大思政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向明 杨璐静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大思政课”建设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依托。以“大思政课”理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格局和思路,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和提质增效的现实要求。在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内涵价值和逻辑... “大思政课”建设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依托。以“大思政课”理念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格局和思路,是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和提质增效的现实要求。在深刻把握“大思政课”的内涵价值和逻辑意蕴的基础上,顺应多元文化发展、时代变革要求和社会场域延伸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发展。善用“大思政课”,在目标上体现大局观与针对性、内容上体现先进性与时效性、手段上体现主导性和协同性、空间上体现社会性与生活性,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的具体指向。加强形势教育、培养大局意识,构建协同机制、抓好系统建设,创新教学方式、推动教学改革,丰富教育载体、拓展全域空间,才能在推进和构建“大思政课”体系的过程中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 育人格局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的创新之作——评李颖著《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
20
作者 朱志勇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116-118,共3页
《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一书,比较成功地利用了哲学解释学的一些范畴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所隐含的、未被关注的规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的实际构成要素和相互作用机制;接受活动的特殊性质;接受... 《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一书,比较成功地利用了哲学解释学的一些范畴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活动中所隐含的、未被关注的规律.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系统的实际构成要素和相互作用机制;接受活动的特殊性质;接受的应然目的;接受的前提要件;接受的实然效果和理想状态等基本问题.该书从哲学层面对这些问题给予了反思和批判,研究视角非常的新颖,有一些独到的见解,对于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规律,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哲学解释学 接受研究 创新 李颖 相互作用机制 接受活动 接受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