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浸式红色教育与高校思政建设融合路径研究
1
作者 司马宏昊 王诗文 《科学咨询》 2024年第3期272-275,共4页
本文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的PEST分析,指出沉浸式红色教育与思政建设融合面临契合度不够、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不足、对红色教育文化资源的挖掘缺乏深度等困境。文章提出了几种解决思路:实现校园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有机统... 本文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的PEST分析,指出沉浸式红色教育与思政建设融合面临契合度不够、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不足、对红色教育文化资源的挖掘缺乏深度等困境。文章提出了几种解决思路:实现校园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有机统一;创新红色教育体验形式,实现思政大课与红色教育的有机统一;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模式。这些措施旨在利用红色文化,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不断深入探索的能力,引导学生形成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境界,从而培养出具有开阔精神、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浸式 红色教育 高校思政建设 路径建设
下载PDF
基于新时期高校思政建设的医学生思政教育研究初探 被引量:6
2
作者 蒋雪琴 徐秀 周义军 《科教导刊》 2018年第23期90-91,共2页
新时期"中国梦"大背景下对于高校大学生思政建设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文就针对高等医学院校的思政建设的意义、内容及目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说明。为今后的深入思政建设研究提供初步建议。
关键词 高校思政建设 医学生 治教育
下载PDF
高校思政建设对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解方元 《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第6期44-45,共2页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大短板。只有解决人才这一关键性问题,才能推动乡村振兴的高效实施。本文在阐述乡村人才振兴与高校思政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乡村人才振兴的相... 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大短板。只有解决人才这一关键性问题,才能推动乡村振兴的高效实施。本文在阐述乡村人才振兴与高校思政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结合乡村人才振兴的相关要求,积极发挥高校思政建设的作用,为乡村人才振兴输送更多的教师、医生等公共服务型人才以及更多的农业方向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人才振兴 高校思政建设
下载PDF
档案馆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价值、优势与推进路径
4
作者 黄星 《档案学刊》 2024年第4期99-108,共10页
档案馆是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服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文章系统梳理档案馆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牵引及研究现状,在阐释档案馆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价值的基础上,结合档案馆自身职能定位,从资源... 档案馆是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服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文章系统梳理档案馆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政策牵引及研究现状,在阐释档案馆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价值的基础上,结合档案馆自身职能定位,从资源、场域和实践等层面缕析档案馆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并从助力之道、助力之本、助力之器、助力之术等维度提出档案馆助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路径,以期为深化档案馆公共服务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馆 高校课程建设 档案资源 教育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5
作者 杨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教育》 2024年第9期0105-0108,共4页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全面素质育人转变,其中,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方式重要意义逐渐显现。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合专业课程教学,充分符合专业教育要求。从而为思政教育开辟新思路,实现...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正逐渐从单一的专业教育向全面素质育人转变,其中,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方式重要意义逐渐显现。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合专业课程教学,充分符合专业教育要求。从而为思政教育开辟新思路,实现高校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教育和专业课程融合的目标。本文旨在探讨新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建设 专业教育 融合路径
下载PDF
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与思考
6
作者 杨希楠 《科研成果与传播》 2024年第5期133-136,共4页
在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思政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将思政课程与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现状进行... 在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思政课程的建设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将思政课程与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对高校思政课程建设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路径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建设 学科交叉融合 融合路径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探析
7
作者 邵晨晨 《新丝路》 2024年第23期0168-0170,共3页
深入贯彻教育家精神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实践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教育强国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 深入贯彻教育家精神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实践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新时代,落实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教育强国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做信仰坚定的“红旗手”、道德高尚的“领头雁”、因材施教的“播种者”、躬耕教坛的“常青藤”、甘于奉献的“螺丝钉”、胸怀天下的“大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校课教师队伍建设 课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建设困境与智德教育的可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卫国 《当代经济》 2014年第13期102-105,共4页
缺少刚性、权威丧失、责任危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所遭遇的困境,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努力与效果不成正向,逼迫我们不得不重新确认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即培养学生能动主体性。因此,要把"德"与"智"分离教育就变成... 缺少刚性、权威丧失、责任危机,这是高校思想政治建设所遭遇的困境,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努力与效果不成正向,逼迫我们不得不重新确认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即培养学生能动主体性。因此,要把"德"与"智"分离教育就变成有机合成教育,进行智德教育教学改革,建构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从而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建设 教育困境 智德教育改革
下载PDF
全人教育视角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探索
9
作者 王泽淳 《文教资料》 2021年第20期89-91,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的重点内容,且其重要性愈发突出。多数高校逐渐认识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开始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和设计将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力求实现“课程思政”。本文从全人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目前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学的重点内容,且其重要性愈发突出。多数高校逐渐认识到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开始通过创新教学理念和设计将思政融入专业课教学中,力求实现“课程思政”。本文从全人教育和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入手,分析目前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全人教育视角下高校应如何优化课程思政,以全面提高高校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优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教育 高校思政建设
下载PDF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建设略论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英 梁涌 张也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64-67,共4页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建设极端重要。当下,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面临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中外合作办学“立德树人”任务不明确,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需要性不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模式建设不完善,西方敌对势力蓄意... 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建设极端重要。当下,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面临许多困境,主要表现为中外合作办学“立德树人”任务不明确,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需要性不强,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模式建设不完善,西方敌对势力蓄意曲解对外交流与合作意义,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质量不理想等等。应对这些困境问题,必须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问题意识为导向,努力探寻问题产生的根源,正确处理好几对关系,找准应对困境的策略,才能提升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效果和质量,保证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高校建设 问题意识
下载PDF
苏区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意义与路径思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桂玲 刘奕涛 +2 位作者 胡永兴 王翠平 卢小陶 《大学教育》 2022年第3期139-141,共3页
苏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革命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以及重要基础和先进文化力量。将苏区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校... 苏区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高校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革命实践的强大精神动力以及重要基础和先进文化力量。将苏区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将其贯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贯穿高校的办学理念、思政课程和思政队伍建设中,进一步丰富了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为立体化、跨时空的思政课建设提供了源于过去、导向未来的深厚力量,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区精神 高校建设 立德树人
下载PDF
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钱莉 范娟 《改革与开放》 2013年第1X期125-125,共1页
当今的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不管是立足自身来看,还是放眼未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宏观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的国际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微观上,各个高校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都在稳步推进,随着各... 当今的高校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不管是立足自身来看,还是放眼未来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宏观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无论在政治还是经济的国际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微观上,各个高校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都在稳步推进,随着各地高校管理自主化,办学也逐步市场化发展,在竞争劲烈的当下,教育对象也相对复杂起来。面对宏微观发展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高校的思政教师队伍要明确自己的使命,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明晰发展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德育教育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13
作者 田斌强 罗东升 +2 位作者 来洪涛 王欢欢 陈红丽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8期25-29,共5页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对国内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自2008年1月至2023年3月收录的3382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向的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统计,以期为对...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全面推进对国内教育带来了巨大影响,基于中国知网(CNKI)中自2008年1月至2023年3月收录的3382篇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向的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发文量、机构、作者、关键词等信息进行统计,以期为对该领域研究提供全面的文献计量分析,并由此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可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划分为起步(2008-2017年)、兴起(2017-2020年)、快速发展(2020至今)三个阶段,该领域发文量逐年增长。经长时间发展已出现了多个研究机构和多位研究人才。此外,国内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长期主要集中于课程改革、人才培养等几个研究主题。而如何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等研究主题或会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关键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文献计量学;CiteSpace;研究热点中图分类号:G3500 引言近些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教育部曾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实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文章撰写数量等持续增多,但缺乏研究人员对该主题文献进行全面、系统、多维度的分析。本研究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分析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成果,并借助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从发文机构、作者、关键词等多个维度剖析该领域研究成果,并以可视化的形式直观的展示出该领域相关研究的知识网络图谱,对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进行适当讨论。1 研究方案1.1 文献来源与筛选以中国知网(CNKI)为文献数据库,为保证文献数据质量,使用高级检索项,检索关键主题词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检索时间区域为2008年1月-2023年3月,经人工排除明显不相关及重复论文、会议、报纸、专利、新闻等,筛选出机构、关键词、作者均具备且与该领域相关的研究文献,最终符合CiteSpace软件要求的文献为3382篇。1.2 数据处理将文献数据以“Refworks”格式导出,以“download**.txt”命名后导入CiteSpace(6.2.R2)。本分析设置时间分区为2008年1月-2023年3月,将时间切片设置为1年,分别设置节点类型为机构(Institution)、作者(Author)、关键词(Keyword),并用Pathfinder、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来修剪简化图谱[1]。进行文献的知识区域共现,如发布机构共现、作者共现、关键词共现、关键词突变、关键词聚类等,从而探索国内该研究领域的作者、机构等的区别和联系,了解相关研究发展状况和知识结构,明确研究进展[2]。在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分析中,节点大小反映的是作者、机构的发文量。在关键词共现分析中,节点大小反映的是关键词的频次,圆圈层数代表研究时间跨度,连线代表关键词间联系的频繁度,连线粗细代表关键词间互动频率的高低[3-4]。2 结果与分析2.1 发文量分析文献发文数量和时间分布可反映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预测未来的发展导向[5]。通过CiteSpace分析相关文献发文量情况并导出数据,用Origin绘制出统计图。因2023年总发文量暂不确定,故不对此做发文时间分布分析[6]。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的文献于1998年首次发表,发文量为1篇,在1998-2008年间未有相关文献发表,经历了约10年研究空白期,直至2008年有相关文献再次发表,并从2008年至今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共发表3382篇。由发展态势和研究者反应来看,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未来还会持续一段时期。相比之下,国外于该领域研究较少,近些年仅有11篇相关研究文献发表。图1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发文量变化趋势图具体来看,该领域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起步阶段、兴起阶段、快速发展阶段[6]。第一阶段为2008-2017年,关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成果较少,年均发文量约为2篇。第二阶段为2017-2020年,随着对高校课程思政建关注度的提高,2018年发文量激增至35篇,此后发文量呈快速递增状态。第三阶段为2020年至今,发文量递增趋势更加剧烈,2021年发文量达到1141篇,说明该领域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推测是因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的下发,使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等高度重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从而也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近几年,教育部多次颁布该领域相关工作方案,由目前发展态势来看,这种快速增加的趋势未来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该领域研究仍将居于重要地位。在发文量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该领域研究文献,从文献来源看,大部分文献来源于期刊,其次是硕士学位论文;从文献发表的期刊来看,排名第一的为《中国高等教育》杂志,发文量为30篇,占总发文量的0.89%;其次是《中国大学教学》杂志,发文量为14篇,占总发文量的0.41%,从期刊类型上看,高校教育研究相关期刊发文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别的期刊。表1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的主要收录期刊期刊发文量(篇)占比(%)中国高等教育300.89中国大学教学140.41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10.33江苏高教100.30武汉体育学院学报70.21现代教育管理70.21思想教育研究70.212.2 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分析从机构层面研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显示该领域的核心机构及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影响力[7],对找到具有学术影响力的重点关注的机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CiteSpace软件,得到了节点数为279,连线数为22,密度为0.0006的机构合作网络可视化图谱。从区域角度看,湖北省武汉市是主要发文地区,具有实力雄厚的科研团队集群,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敏感性。从机构角度看,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武汉体育学院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和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10篇,其次是黑龙江外国语学院,9篇,最后依次是东北石油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西南大学。其余机构发文量均在5篇及5篇以下。可以看出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中,高校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我国进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机构分布相对比较分散,说明各机构之间没有特别明显的合作关系,若各机构研究主力军能加强合作,或会使该领域研究成果更上一层楼[8]。从初次发文年份来看,发文量较多的机构初次发文年份均在3年以内,表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近年来正逐步成为研究热点。用可视化工具突变功能对该领域相关研究机构进行深入分析,得到4所国内突变机构不同的突变时段,表明自2008年以来不断有新的机构加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队伍中。由图3可知,南京审计大学的突变时段距今较近,该研究机构或会成为新的研究阵地。图2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可视化图谱图3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发文机构突变可视化图谱2.3 发文作者合作网络分析从发文作者层面研究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对于评价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发文作者和找到重点关注的发文作者具有重要意义,并判断该领域核心研究团队是否形成。通过CiteSpace软件,得到了节点数为279,连线数为77,密度为0.002的作者合作网络可视化图谱。其中,赵富学发文量为10篇,发文量最多,其次是李林,发文量为5篇,李莉位列其后,发文量为4篇。其中,赵富学、李林不仅发文量较多,还与李壮壮、赵鹏等多位作者有着密切的合作。该领域其余作者发文量均在4篇以下。从图中可以看出单独节点的作者非常多,如:李娜、刘杰等,大部分学者都只发表了一篇该领域相关研究文献,且合作并不密切。为进一步了解该领域领军学者及核心团队间的合作关系,利用普莱斯平方根定律M=0.794(Nmax)1/2(Nmax代表最高产作者的发文数量)对领域高产作者群进行推算[9],再采用综合指数法确定该领域核心作者。核心作者群是推动学科发展以及学术创新的核心力量,是指发表论文量较多且影响力较大的作者集合,是该领域重点关注的发文作者[8]。最终得出发文量在3篇及3篇以上的作者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相关研究高产作者,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得在该领域中,赵富学、李林、李莉和沈扬等7名高产作者发文量在3篇及3篇以上,占该领域全部作者发文量的0.92%,未达到该领域全部论文的50%,则核心作者群暂未形成。再利用综合指数法得出核心作者,综合指数法是将作者被引量和发文量指数进行综合分析的一种文献计量方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相关的7名高产作者为预评核心作者群,其平均发文量分别为4.43,平均被引量为77.43次。根据x’=该作者发文量/预评核心作者群平均发文量;y’=该作者被引量/预评核心作者群平均被引量;z’=0.5x’+0.5y’计算核心作者的综合指数。经上述公式计算后可得到7名预评核心作者的综合指数,并选取上述7名作者为该领域核心作者。图4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作者合作网络可视化图谱表2 基于综合指数法确定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核心作者信息序号姓名/单位发文量(篇)被引量(次)发文指数(x’)被引指数(y’)综合指数(z’)1赵富学/武汉体育学院101512.351.952.152沈扬/河海大学42370.943.062.003李林/武汉体育学院5521.180.670.934李勇/苏州科技大学3550.710.710.715赵鹏/武汉体育学院3290.710.370.546戴世英/沈阳工程学院3150.710.190.457李贺/绥化学院330.710.040.38从表4可以看出,从核心作者的研究机构来看,核心作者大多来自于高校,在其他领域有所欠缺;从核心作者的具体单位来看,有多位核心作者来自武汉体育学院,可见该高校依然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首屈一指的学术重镇[10]。2.4 关键词共现分析图5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表3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高频关键词表关键词次数年份中介中心性立德树人36520170.08高校34120160.04教学改革19120140.04思政建设14320170.54思政课程13920170.49协同育人12820180.04思政元素10420190.09关键词是对学术论文的高度凝炼,也是文献研究中最直接的热点要素,因此关键词的共现能够反映某一个关键词在整个共现网络中的核心力度,高频关键词则可反映在一段时间内某领域研究主题的前沿热点[11],对关键词进行共现分析可以有效把握某个研究领域的主题。由于关键词存在较多的同义词,因此后期对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时需要将同义关键词进行合并。通过CiteSpace软件,得到了节点数为493,连线数为1921,密度为0.0046的关键词共现的可视化图谱。分析去除初始检索词后,对前10位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得到频次大于15的国内文献关键词。其中,中介中心性表示该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的联系和重要性。可以看出,“立德树人”这一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最高,为365次,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此外,“高校”、“教学改革”、“思政建设”、“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等关键词出现的频次也较多。梳理总结出搞下课程思政建设当前研究热点为高校开展教学改革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5 关键词聚类分析聚类是指将相似度较高的关键词分为不同的团块,原则是突出与主题直接相关词语的差异性,省去非核心词的细微差异,从而可能观察关键词数据的分布情况和数据特征[12],可通过关键词聚类深度剖析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领域各个高频次关键词。文献聚类模块值Q为0.3553(Q>0.3表示聚类结构显著),上述数据说明关键词聚类结构显著。表6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关键词聚类可视化图谱表7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关键词时间线图谱文献聚类模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建设 文献计量学 CITESPACE 研究热点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五维向度 被引量:3
14
作者 熊耀林 禹旭才 《武陵学刊》 2021年第5期139-144,共6页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需推动内涵式发展,以打造思政课改革创新“升级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下功夫,即顶层设计精准化,把稳思政课建设内... 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面对“十四五”时期的新形势新要求,需推动内涵式发展,以打造思政课改革创新“升级版”。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主要可以从五个方面下功夫,即顶层设计精准化,把稳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之“舵”;教学内容鲜活化,筑牢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之“本”;教学方法多样化,拓宽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之“道”;教师队伍专业化,夯实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之“基”;考核评价科学化,畅通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之“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建设 内涵式发展
下载PDF
挖潜,融通,强能——试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曼 郑向光 《品位·经典》 2022年第15期136-138,共3页
在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规划目标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在强化人才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做好思政教育引导工作。高校通过对学科教育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提升思政课程的融通性,进一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与全球胜任力。... 在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高等院校人才培养规划目标需要不断进行调整,在强化人才专业技能培养的基础上,做好思政教育引导工作。高校通过对学科教育中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提升思政课程的融通性,进一步增强学生核心素养与全球胜任力。在新形势下,高校在构建现代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时,应在深入、全面分析课程思政体系重要价值的基础上,运用合理的教学技术,创新教育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确目标 高校课程建设 教师队伍
下载PDF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人文地理学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展图 李诗涵 +1 位作者 肖伟丽 侯刘起 《地理教育》 2022年第12期66-71,共6页
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必然选择,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模式。以学生为导向,通过调查某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认知情况,运用SPSS软件与问卷星平台处理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对人文地理学... 课程思政是实现“三全育人”的必然选择,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模式。以学生为导向,通过调查某师范院校地理科学专业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认知情况,运用SPSS软件与问卷星平台处理调查数据,分析学生对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的认知、认同、期望和建议,发现当前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存在思政理念不够深入人心、思政内容挖掘不够深入、思政成效落实不足等问题。基于当前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以期为人文地理学及相关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建设 人文地理学 课程 “四位一体”育人机制
下载PDF
传统文化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建设的时代意义和有效路径 被引量:3
17
作者 商晓辉 赵子强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3年第2期90-92,共3页
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既是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还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举措。影响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有效融入的因素... 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德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既是培育和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必然要求,还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举措。影响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建设中有效融入的因素很多,高校应探索有效路径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德育资源有机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的实践中来,促使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深厚的价值情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优秀德育资源 高校建设 有效路径 时代意义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及应对 被引量:3
18
作者 邵宇航 余阳 《传媒论坛》 202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新兴媒介形式的层出不穷,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和繁杂。随着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不断嵌入,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传播渠道等改变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为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带来了更多的考验... 新兴媒介形式的层出不穷,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和繁杂。随着新媒体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不断嵌入,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传播渠道等改变了当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也为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带来了更多的考验和挑战。面对良莠不齐、纷繁复杂甚至别有用心的网络信息,无论是大学生还是高校教师,都应该正视新媒体环境下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养成必要的媒介素养,提升自我把关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 大学生 高校课程建设 媒介素养
下载PDF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与实践研究
19
作者 陈金炼 《大众文摘》 2022年第51期91-93,共3页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塑造良好社会公民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与实践方法。在作用方面,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塑造良好社会公民的重要途径。本文论述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作用与实践方法。在作用方面,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以及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在实践方法方面,本文提出了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创新、设置社会实践活动与实践教育、学术活动与学术研究、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发展等方法。这些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促进思政课程的有效实施和推进,并为进一步改进和创新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提供有益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课程建设 作用 实践方法
下载PDF
浅论如何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建设
20
作者 王会贞 《科教文汇》 2020年第33期27-28,共2页
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多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对于人、家、国的关系有着重要的融汇作用,能为国家安定、人民幸福提供有章可循的道德规范。通过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树立是非观念,进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该文从... 我国传统文化有着很多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对于人、家、国的关系有着重要的融汇作用,能为国家安定、人民幸福提供有章可循的道德规范。通过传统文化,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树立是非观念,进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该文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借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等方面,浅谈如何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加强高校思政教育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高校教育建设 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