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1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教师“非升即走”制度探析——基于程序正义理论视角
1
作者 范奇 《教师教育学报》 2024年第5期91-103,共13页
我国高校引入“非升即走”制度的核心目的之一是创设公平、公正的教师职业竞争秩序,程序正义是其追求的内在功能和检视制度的起点。“非升即走”制度在行政过程论视角下呈现出一种多阶段程序构造,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程序特征与规则设计... 我国高校引入“非升即走”制度的核心目的之一是创设公平、公正的教师职业竞争秩序,程序正义是其追求的内在功能和检视制度的起点。“非升即走”制度在行政过程论视角下呈现出一种多阶段程序构造,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程序特征与规则设计。在“非升即走”制度中引入综合性程序正义理论,按照制度的多阶段特质,将综合性程序正义理论的指标要素进行嵌入塑造,可以形成整体性“非升即走”制度程序正义构造。当前我国高校“非升即走”制度存在招聘信息公开不足、评聘参与协商不足、续聘程序过于僵化、解聘的实质正当程序要义缺失等问题,可从保证招聘程序的完整性、提升评聘标准制定的参与度、增加续聘程序的弹性,以及增强解聘程序的实质正当性等方面进行补正,同时从国家立法、高校规定及司法审查层面实现制度程序正义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非升即走 多阶段行为 程序正义理论
下载PDF
高校教师“多维多模高契合”学习共同体的内生机制与演进路径分析
2
作者 程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4年第3期0040-0043,共4页
以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探索式、合作互助式的学习,构建“多维多模高契合”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高校教师“多维多模高契合”学习共同体的内生机制与演进路径是:高校教师达成教学... 以学习型组织理论和复杂系统的自组织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倡导以学习者为中心,主动探索式、合作互助式的学习,构建“多维多模高契合”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高校教师“多维多模高契合”学习共同体的内生机制与演进路径是:高校教师达成教学科研水平同步提升的共同愿景,共享、互助的教师学习文化情境得以创设,再利用支持系统、互助监督、激励系统、质控/反馈系统等保障机制,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自组织、自激励、自反馈,催生学习文化生态,最终使具有文化生态属性的高校教师学习共同体走向自进化、自生长、自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多维 多模 高契合 学习共同体
下载PDF
高校教师“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选拔和工作建设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芳巍 刘国洋 +1 位作者 任春慧 申晶 《成才之路》 2023年第4期9-12,共4页
做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双带头人”选拔以及“党支部书记工作”建设能真正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保障高校教育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在选拔和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没有发挥... 做好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双带头人”选拔以及“党支部书记工作”建设能真正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保障高校教育机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在选拔和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没有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积极作用。高校应完善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拔、培训、考核机制,并通过完善组织架构设置、创新工作模式完善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以提升高校教师党支部书记的选拔水平以及工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党支部书记 “双带头人” 选拔 工作策略
下载PDF
高校教师“经师”与“人师”有机融合的路径探索
4
作者 林萍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8期85-87,共3页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应该深刻理解“经师”和“人师”的新时代内涵;明确“经师”和“人师”的内在联系;从转变观念、教书育人、促进学行并举,立学修业、夯实知识、展现“经师”风采,立德修身、塑造人格、施...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高校教师的神圣使命,教师应该深刻理解“经师”和“人师”的新时代内涵;明确“经师”和“人师”的内在联系;从转变观念、教书育人、促进学行并举,立学修业、夯实知识、展现“经师”风采,立德修身、塑造人格、施展“人师”魅力等路径实现“经师”和“人师”的一体化发展。以期实现“经师”与“人师”有机融合,促进两者内涵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师 人师 高校教师 有机融合
下载PDF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建议 被引量:66
5
作者 王丽 李雪 +2 位作者 刘炎欣 陈理宣 刘小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7-74,共8页
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建构和能力提升是贯彻落实“思政育人”的重要内涵。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现状,采用自编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认知与行为情况调查问卷”,对338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类别、不同年... 高校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建构和能力提升是贯彻落实“思政育人”的重要内涵。为了进一步了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的现状,采用自编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认知与行为情况调查问卷”,对338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类别、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学历层次、不同职称、不同任教学科以及是否参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高校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特点在总体上为中等程度偏上,不同性别、不同高校类别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学科类别、是否参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的高校教师在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提升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要考虑到教师的年龄、学科、学历以及职称等因素,鼓励高校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课程思政能力 现状调查 对策建议
下载PDF
浅谈高校教师“需要”的层次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勇明 顾远东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8-99,共2页
本文在分析高校教师多样性需要的基础上,参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我国高校教师的主导需要归纳为薪酬满意需要、环境和谐需要、职业发展需要三个层次。
关键词 高校教师 需要 激励
下载PDF
新时代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理性审视 被引量:320
7
作者 刘清生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93,共3页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而高校教师"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认识上的偏差带来的挑战,教师"课程思政&q...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的关键因素。而高校教师"课程思政"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认识上的偏差带来的挑战,教师"课程思政"理念缺乏;导向上的偏失带来的挑战,教师"课程思政"责任淡薄;机制上的偏颇带来的挑战,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欠缺。为此,高校教师要从强化"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增强"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能力、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的能力、提升"课程思政"教师自身素养等方面提升"课程思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高校教师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模式研究——基于高校教师“超职业”视角 被引量:12
8
作者 常亮 李成恩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2-77,共6页
我国高校教师具有业务能力与思想道德并重要求的"超职业"特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建设一支"德业"能力协同发展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将为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提... 我国高校教师具有业务能力与思想道德并重要求的"超职业"特征。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建设一支"德业"能力协同发展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将为高等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使命提供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高校青年教师"德业"能力"超职业"特征进行分析,构建了高校青年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模型,并基于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特征,初步设计构建了高校青年教师"德业"能力协同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青年教师 超职业 德业能力 协同发展 模式
下载PDF
高校教师“职业倦怠”刍议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晓桂 高波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8-89,共2页
"职业倦怠"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个体因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而导致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该文据此深入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诱因与... "职业倦怠"特指从事"助人"职业的个体因工作所要求的持续情感付出而导致的身心疲劳与耗竭的状态。高校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该文据此深入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诱因与调适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倦怠” 表现 诱因 调适
下载PDF
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与解决对策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明丽 迟玉杰 张显伟 《高等农业教育》 1999年第7期23-25,共3页
当前高校教师的“隐性流失”严重影响了高校正常的工作秩序和教育质量。如何防止高校教师的“隐性流失”是高校面临的新课题。本文着重对高校教师“隐性流失”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高校教师 隐性流失 原因 对策
下载PDF
高校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6
11
作者 王艳杰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106,共3页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目前高校教师的职务结构决定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现象越来越突出。文章从“职业高原”的概念、产生的原因、教师“职业高原”现象对学校和个人的影响以及应对的策略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职业高原 现象 对策分析
下载PDF
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现象之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南建党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0期67-69,共3页
在本文中,我们提出一个教师决策模型去探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进而说明为什么高校教师不愿意多授课而愿意搞科研。最后,提出了加强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学与科研质量的建议。
关键词 教学活动 科研活动 教师决策模型 高校教师
下载PDF
解剖高校教师“学而优则仕”现象 被引量:8
13
作者 任初明 杨瑞勇 《煤炭高等教育》 2003年第1期38-39,66,共3页
当前高校中存在着知名学者、教授“学而优则仕”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包括 :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高校行政权力的泛化与社会官本位思想 ;把担任行政职务当作一项鼓励与挽留人才的政策措施 ;用人的晕轮效应 ;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学而优则仕” 官本位思想 传统文化观念 原因 名人效应
下载PDF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策略探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红云 李俊杰 《教师教育论坛》 2021年第3期89-92,共4页
“课程思政”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是一场课堂教学改革。高校在开展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方面,可着重于促进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观念的转变,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种子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课程思政”对于高校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更是一场课堂教学改革。高校在开展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方面,可着重于促进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观念的转变,加强“课程思政”教学“种子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以及做好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培训的跟踪指导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高校教师 培训策略
下载PDF
高校教师“教学的学术研究”范式及其现代价值论略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进 张宗明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76-178,共3页
"教学的学术研究"范式指高校教师在其自身专业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进行辩证系统化的研究,其影响因素可分为个人因素与情境脉络因素,其形塑范式则由面向式机制与矩阵式指标构成。"教学的学术研究"在当下面临的困境是... "教学的学术研究"范式指高校教师在其自身专业的教学与学习过程中进行辩证系统化的研究,其影响因素可分为个人因素与情境脉络因素,其形塑范式则由面向式机制与矩阵式指标构成。"教学的学术研究"在当下面临的困境是如何把握学生在范式中的角色定位,其面对的挑战则是如何运用此范式并透过教师学习社群凝练出校际、系际的新型合作关系。高等教育改革应将"教学的学术研究"汇融于高等教育教学品质中,澄明其在高校教师发展中的入路,厘定其在大学中的脉相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教学的学术研究 范式价值
下载PDF
高校教师“自由”流动的不良效应及对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军红 薛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38-39,共2页
当前,高校教师的流动日益频繁,流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合理的流动,也有自主的随意流动,这种随意流动引发了许多非议。因此,不得不考虑自由流动的道德底线问题。高校教师中的自由流动者应该珍惜学校对自己的培养和自身的名誉,遵循一... 当前,高校教师的流动日益频繁,流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有合理的流动,也有自主的随意流动,这种随意流动引发了许多非议。因此,不得不考虑自由流动的道德底线问题。高校教师中的自由流动者应该珍惜学校对自己的培养和自身的名誉,遵循一定的流动规则,在此基础上的合理流动才是社会所欢迎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自由流动 道德底线
下载PDF
论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的六种能力 被引量:13
17
作者 赵伯祥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第14期68-69,83,共3页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内容包括教学理念的把握、目标设计、元素的发掘和融合、方式方法的应用与创新、自我评价和自我保障等六种能力;它们构成“六位一体”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内容体系,其中理念的把握和教学目标设计能...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内容包括教学理念的把握、目标设计、元素的发掘和融合、方式方法的应用与创新、自我评价和自我保障等六种能力;它们构成“六位一体”的高校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内容体系,其中理念的把握和教学目标设计能力是基础和核心,元素的发掘和融合能力和方式方法的应用与创新能力是重点和关键,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保障能力是依托和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能力
下载PDF
高校教师“失德”现象探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建宇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60-61,共2页
当前,频频出现的高校教师"失德"现象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部分高校教师的"失德"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群体的职业形象。文章对高校教师"失德"现象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 当前,频频出现的高校教师"失德"现象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部分高校教师的"失德"行为严重影响了教师群体的职业形象。文章对高校教师"失德"现象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提升高校教师师德的建议:帮助教师建立师德信仰,以对职业道德持敬畏心态;提升高校教师的主体地位,鼓励教师自我监管;鼓励大学生独立参与监督高校教师;制定自上而下的相关法规政策提供必要的补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师德 失德
下载PDF
论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教学影响力”的提升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志祥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9-111,共3页
在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教师以往在教学中所扮演的"知识上位者"、"伦理道德示范者"的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影响力也受到了削弱,而如此同时,目前我国创新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却需要高校教师能通过... 在信息多元化的背景下,高校教师以往在教学中所扮演的"知识上位者"、"伦理道德示范者"的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影响力也受到了削弱,而如此同时,目前我国创新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却需要高校教师能通过其教学影响力的提升来发挥对大学生更加积极的引导作用。文章论述了信息化环境中高校教师提升教学影响力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并着重对其影响力提升的途径作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高校教师 教学影响力
下载PDF
透析高校教师“两栖化”生存现象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鸿亮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前 ,我国高校在校内管理、大学主体定位、学术管理操作、职称聘评倾向等方面均存在着越位、缺位、不到位现象。为此 ,作为“经济人”的广大教职员工的追求趋向于“两栖化生存”。其不良影响 ,必将延缓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适... 目前 ,我国高校在校内管理、大学主体定位、学术管理操作、职称聘评倾向等方面均存在着越位、缺位、不到位现象。为此 ,作为“经济人”的广大教职员工的追求趋向于“两栖化生存”。其不良影响 ,必将延缓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适应高校发展的大众化、国际化要求 ,高校必须在这些方面正确定位 ,最终纠正“两栖化生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学历 学术研究 传统文化 人生价值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